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旭海  张飞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17-3918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温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OVCF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43例。A组行单侧入路PKP治疗,B组行双侧入路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伤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骨水泥灌注量少于B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伤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ODI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伤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ODI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B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入路PKP治疗OVCF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单侧入路手术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研究,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对照组(单纯性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40例和研究组(补肾健骨汤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较对照组(80.00%)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骨密度状况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obb角、骨密度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状况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状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疾病将椎体成形术和补肾健骨汤联合使用,可提升远期治疗疗效,各功能改善显著,应用性和推广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非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VSA评分、腰痛严重程度(ODI)评分及椎体压缩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以及椎体压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以及椎体压缩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金天格胶囊联合骨化三醇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50例OVCF患者,使用分层随机法分别纳入联合组、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骨化三醇,联合组加用金天格胶囊口服,持续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两组用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RANKL均较术前下降,椎体前缘高度,L1~L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OPG均较术前升高;联合组用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RANKL,以及椎体前缘高度、L1~L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OPG变化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化三醇的基础上,将金天格胶囊联合应用于OVCF患者PVP术后辅助治疗,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椎体高度恢复,还可改善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213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将术前及术后72h、1个月、2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以及椎体后凸Cobb’s角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术后72h、1个月、2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Cobb’s角虽较术前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椎体功能,缓解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0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54例应用PVP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PK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压缩率、Cobb角改善情况、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Cobb角、椎体压缩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KP术能够更为有效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恢复脊柱序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0例,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Cobb角、椎体前缘百分比以及末次随访时进行Macnab疗效评价。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时间时间延长,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进一步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Cobb角和椎体前缘百分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Cobb角显著优于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治疗优良率达85%。结论: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脊柱障碍、Cobb角和椎体前缘百分比,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仍需进一步大样本和远期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靶向椎体成形术与传统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在此期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新鲜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组(靶向椎体成形术)与对照组(传统椎体成形术),各3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评分的VAS评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评分Cobb角度数差异不明显,经手术,患者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降低幅度的Cobb角度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靶向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3例,85椎)和观察组(73例,89椎)。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相关临床指标(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及骨密度)、疼痛程度及胸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和骨密度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可显著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椎体高度,提高骨密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病变椎体32个)采取手法复位联合PKP治疗,对照组26例(病变椎体30个)单纯采取PKP治疗,比较2组的骨水泥渗漏率、后凸畸形矫正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及Cobb’s角。结果术后3 d治疗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1.5%,对照组为2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后凸畸形矫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2周、6月,2组VAS评分及椎体高度压缩率均较同组术前显著降低,Cobb’s角较同组术前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2周、6月,治疗组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s角明显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KP在恢复OVCF患者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和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疗效满意,优于单纯PKP。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传统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PVP组和传统组,每组43例。传统组给予传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药物治疗,治疗后行腰背肌功能锻炼,PVP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行PVP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7 d、28 d,PVP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增高(P0.05),且PVP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前,两组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Cobb角均明显缩小(P0.05),且PVP组Cobb角小于传统组(P0.05)。随访期间,PVP组出现1节、3节新发椎体骨折各1例,传统组出现1节新发椎体骨折2例、2节1例、3节3例。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疗法。PVP减轻疼痛的效果更明显,还可防止长期卧床导致"用进废退"的骨质疏松并发症及老年全身系统的继发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吕文强  张瑞  何其濂 《海南医学》2022,(15):1950-1953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并分析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413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Cobb角、椎体压缩率及高度比,按照是否发生再骨折将所有患者分为再发骨折组117例和未发再骨折组29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7 d、1个月,患者的VAS评分、ODI较术前低,而术后1个月,患者的VAS评分、ODI明显低于术后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个月,患者的伤椎Cobb角、椎体压缩率较术前低,高度较术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患者的椎体压缩率较术后7 d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折病史、骨密度、手术椎体数、糖皮质素使用史可能是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长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VP组与PKP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压缩率、伤椎Cobb角度及术后6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手术过程中并未出现血管或神经方面的损伤。PVP组手术时间短于PKP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1、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手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手术后1个月。手术前、手术后1、6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及手术后1年,两组椎体压缩率及伤椎Cobb角度均较手术前减少,手术后1年,两组椎体压缩率及伤椎Cobb角度均较手术后6个月减少。手术后6个月及手术后1年,PVP组椎体压缩率及伤椎Cobb角度均高于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高于PKP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随访结果显示两组疼痛、活动及生活自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有较高的止痛效果,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长期随访发现,PKP在术后伤椎高度及椎体压缩率方面比PVP改善更为明显,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Jack vertebral dilator-kyphoplasty,DKP)与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balloon-kyphoplasty,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56例单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33例患者行DKP手术治疗,23例患者行BKP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测量手术前后病椎高度和Cobb角的改变?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DKP组随访7~16个月,平均10.7个月;BKP组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 < 0.05),DKP组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和矫正后凸Cobb角方面优于BKP组(P < 0.05)?DKP组出现1例椎体旁骨水泥少量渗漏(3.0%);BKP组出现5例渗漏(21.7%),均无临床症状?结论:DKP和BKP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DKP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及矫正后凸Cobb角上效果更显著,且骨水泥的渗漏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常丽鹏  申军  赵敏  袁太珍  龚国龄 《安徽医学》2019,40(12):1327-1331
目的探究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重度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术前进行骨折椎体的三维重建,并3D打印椎体模型进行预操作;对照组行常规PVP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获得最佳穿刺位置时穿刺定位时间、透视次数;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2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检查,测定椎体高度、骨折椎体前缘压缩比及Cobb角,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双凹型、扁平型骨折类型及总体穿刺时间、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及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前缘压缩比、Cobb角、VAS评分、ODI较术前均下降,椎体高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VAS评分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辅助PVP术治疗重度OVCF疗效确切,可提高PVP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OVCF 72例,均为单发椎体压缩骨折,随机分为单侧椎弓根入路的观察组(36例)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的对照组(36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 Cobb 角、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12~21个月)。两组年龄、性别、伤椎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均少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 Cobb 角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 < 0.05),而两组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内患者各时间节点的VAS、ODI评分较前均有显著改善(P < 0.05),观察组术后3 d 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而其他时间节点两组间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OVCF临床疗效相似,而单侧椎弓根入路PV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单侧椎弓根入路手术近期止痛效果可能不及双侧入路手术,但远期效果一致。单侧椎弓根入路PVP能够作为OVCF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选取的68例患者分为PKP组(n=34)和PVP组(n=34),分别采用PKP和PVP方法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和疼痛缓解情况,随访术后1个月椎体压缩率和Cobb’s角恢复情况。结果 PVP组患者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PKP组(P<0.05)。PVP组发生骨水泥渗漏14例(41.18%),PKP组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17.65%),P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高于PKP组(χ2=4.53,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和Cobb’s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或P<0.01),且PKP组改善率明显优于PVP组(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止痛效果均较好,均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PKP能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及协作医院骨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住的30例OVC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PVP治疗,观察组在PVP术前联合体位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而椎体前缘及中部的高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Cobb角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椎体前缘及中部的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并且更有利于恢复伤椎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支柱块植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支柱块植入椎体成形术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21例,观察术前及术后3 d、3、6个月随访的椎体高度比、后凸Cobb角、VAS评分及ODI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获6~13个月随访,平均(7.2±2.1)个月,1例失访.治疗后伤椎椎体高度比、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随访时椎体高度比、后凸Cobb角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支柱块植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良好,增强了伤椎前中柱支撑,矫正了脊柱后凸畸形,能够有效地恢复并维持伤椎的高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6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分析两组的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等指标.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术后的椎体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改善情况明显好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均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疼痛,但椎体后凸成形术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功能和力线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