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综述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多激酶抑制剂导致的手足皮肤反应研究进展。方法 以近2年国外研究文献为基础,根据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多激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手足皮肤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分级,治疗原则,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结果 多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手足皮肤反应的发病机制与多激酶抑制剂药理作用有关。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水泡,手掌足底角化过度,伴有感觉异常或迟钝,和化疗药导致的手足综合征相似,但又具有自身特点。目前常用支持治疗,调整剂量和局部药物及全身应用维生素类治疗。结论 深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将阐明发病机制,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确保抗瘤效果。 相似文献
2.
抗血管生成化疗为肿瘤化疗的新方向。为了筛选具有实际意义的抗血管生成化疗药物,必须建立有效实用的实验模型和评价标准。本文将就抗血管生成化疗药物筛选的体内外模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评价员使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RCTs,共1177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00例,对照组577例。所纳入文献的质量评分为1~5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在临床疗效[OR=6.66,95%CI(4.84,9.14),P<0.001]、疼痛缓解率[OR=7.04,95%CI(3.75,13.23),P<0.001]、生活质量改善[OR=3.31,95%CI(1.75,6.25),P<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在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率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和安慰剂治疗。但是鉴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较少,影响了结果的论... 相似文献
4.
5.
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几种中医外治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治疗作为肿瘤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手术后机体康复,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等诸多方面,均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中医药中的外治法,在肿瘤的辅助治疗中又有其独到之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外治法。1.急性放射性皮肤炎在外照射过程中,病人无论放疗的部位如何,被照射皮肤局部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急性炎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色素沉着、皮肤烧灼样疼痛等,此时应对局部皮肤进行保护,以免急性放射性皮肤炎加重,可用紫草油涂抹被照射部位皮肤,2-3次/日,直至症状完全缓解。2… 相似文献
6.
对中医药防治抗血管生成药物毒副作用的研究与进展进行综述,抗血管生成药物能抑制肿瘤患者机体内的弥漫性血管生成物质,还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与繁殖。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其毒副作用的发生不可忽视,严重的毒副作用不仅影响治疗的进行,甚至威胁到生命。现代医学对其产生的毒副作用往往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药能有效减少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毒副反应,并在晚期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列举单味药、中成药、中药复方、经方、外治法等中医药疗法对抗血管生成药物毒副作用的治疗展开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脊柱的僵硬、疼痛和活动受限,有时可累及四肢大关节并不同程度的影响眼、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多激酶抑制剂相关手足皮肤反应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Pubmed、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2010年1月—2021年6月中医外治法治疗多激酶抑制剂(MKIs)相关手足皮肤反应(HFSR)的文献,建立中医外治MKIs相关HFSR用药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并对药物分类、功效、性、味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高频中药使用R语言3.6.0的“arules”包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寻找关联性较强的中药组合。此外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治疗HFSR最主要的功效集合。结果:共纳入文献20篇,涉及方剂20首,药物71味,药物使用频次共计165次。纳入统计分析的70味中药按功效可分22类,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活血祛瘀药24味(14.55%),其次是祛风湿药19味(11.51%)、清热凉血药18味(10.91%)、补血药17味(10.30%)、补气药15味(9.09%)、清热解毒药15味(9.09%)、发散风寒药14味(8.48%)、清热燥湿药9味(5.45%);使用频数≥3的药物共19味,前13味... 相似文献
9.
梳理抗肿瘤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中医外治法,单味中药可以采用紫草油外涂,金银花液浸泡,自拟方外用选芪归通络汤、通络活血颗粒、四妙活血散、加味桂枝汤外洗,炎敌油、京万红软膏、湿润烧伤膏外涂等。外治法使药效直达病所,能有效缓解症状,保证抗肿瘤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9)
正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慢性疾病。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本病,是当今医学界共同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1]。本文对在祖国医学中含外治法的慢性肾炎治疗做一综述。1针灸疗法胡健[2]针灸治疗慢性肾炎22例,其中普通型8例,肾病型6例,高血压型2例,混合型3例,急性发作型3例。主穴为气海、关元;配穴为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太溪、肾俞、脾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医治法可概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用口服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为内治法,口服药物以外治疗疾病的方法统称为外治法.中医外治法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总结、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是运用特定的手段对人体相应的体表位置及特定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来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方法.近年来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心绞痛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对近年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绞痛可内病外治。中医外治法在中医学中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总结、观察中发展起来的。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外治法在临床应用中能有效改善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就中医外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胸前区憋闷以及胸痛,重则会产生濒死感的一类心血管性疾病。通过查阅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冠心病的记载,归纳总结了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及疗效,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自1971年Folkman[1]首次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血管依赖性之后,肿瘤血管生长的调节机制和抗血管生成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受到广泛关注。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肿瘤的转移也是通过新生血管将肿瘤细胞运送到大循环中从而转移到靶器官。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基本步骤为:①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与血管 相似文献
17.
18.
中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首见于《黄帝内经》,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特征。其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所说的骨、关节、肌肉的退行性改变有相似之处,现代医学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系统性硬皮症、痛风、雷诺氏症等均属于“痹证”范畴。痹证的发病机理多与风寒湿三气致经络痹阻有关,早在《素问·痹论》就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肺消疹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药物相关不良皮肤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0例服用EGFR-TKIs后出现皮疹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养肺消疹汤口服联合外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吡美莫司软膏外用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各组皮疹分级、中医证候、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各个检测时点皮疹分级均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治疗30 d后治疗组、对照组皮疹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与44%;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率分别为92%与36%;治疗14,30 d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有显著优势。结论养肺消疹汤口服联合外洗对EGFRTKIs药物相关不良皮肤反应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是临床上绝大多数肿瘤病人的致死因素^[1]。1971年Folkman^[2]就提出恶性肿瘤的一大特性是无限制地侵袭性生长和远处转移,这一特性依赖于肿瘤血管的生成,因此抑制血管生成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目前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转移的途径主要有:①阻断或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通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