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督脉擦法结合中药封包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护理干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腰背痛老年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督脉中药涂擦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下督脉中药涂擦联合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β-CT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INP水平更低(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实行督脉擦法结合中药封包治疗的护理干预配合,有利于改善患者疼痛感,减轻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症状,保证干预效果,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来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腰背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30例、女90例,年龄65~75岁,病程3~15年。对照组80例,男9例、女71例,年龄68~80岁,病程2~15年。诊断标准为发病缓慢,腰背酸痛,活动受限。X线片提示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3.
中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腰背痛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太顺 《中医正骨》2002,14(11):24-24
自 1998年以来 ,作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腰背痛6 4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4例中 ,女 5 3例 ,男 11例。年龄最小 2 9岁 ,最大 76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5 8例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6例。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3年。均以腰背疼痛为主诉前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针刺疗法辅助治疗高龄女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骨伤科自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以腰背痛为主要症状的高龄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加行中药熏蒸及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后1周、2周后对患者腰背痛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1周后、2周后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JOA评分相对于治疗1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高龄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在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辅用中药熏蒸及针刺疗法,能够更快的缓解患者腰背痛。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692-1693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中医药治疗护理体会,总结治疗护理效果。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3月,对96例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进行系统护理。结果:痊愈46例,好转4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肤烫伤、过敏反应及其他特殊并发症。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有助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30例,获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均参照《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63岁,平均71.2岁;病程最长18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12.2个月。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61岁,平均72.2岁;病程最长16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11.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药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Bio Med Central、VIP、CNKI、Sino Med及万方数据库,根据Cochrane中心制定的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评估纳入临床资料,并提取相关要素。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23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1 971例骨质疏松伴腰背疼痛患者。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短期基本概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骨密度(BMD)的加权均数差(WMD)[WMD=-1.06,95%CI(-1.49,-0.63),P0.00001],[WMD=0.08,95%CI(0.02,0.13),P=0.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短期、中期VAS评分[WMD=-1.70,95%CI(-2.18,-1.21),P0.00001]、[WMD=-0.95,95%CI(-1.47,-0.43),P=0.0003],均有统计学意义,中期腰椎BMD[WMD=0.05,95%CI(0.00,0.09),P=0.04],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WMD=-0.21,95%CI(-0.43,0.01),P=0.06],中药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能够有效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早期腰背部疼痛症状,提高腰椎BMD,同时,伴随的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作为防治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中西医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以腰背痛就诊的患者,经检查除外其他疾患,明确为骨质疏松性腰背痛,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1%。结论:骨质疏松性腰背痛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林德健 《四川中医》2000,18(4):24-25
自1990年以来,我们根据中医“肾主骨”理论,在补肾古方“青娥丸”基础上加味为补肾汤,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痛101例,疗效较好,总有效率为98.62%,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1例,男48例,女53例;年龄50-78岁。101例均经临床确诊为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痛,同时排除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参考1989年第一届全国代谢性骨病加骨密度测量方法与临床会议推荐的日本学者折茂单的诊断标准。肾虚的诊断与辨证分型参照《中国虚证参考标准》,本组肾气虚29例,肾阳虚44例,肾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大椎穴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滴入活血化瘀的中药,以及口服西比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封包大椎穴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封包大椎穴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补肾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腰背痛10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以来,笔者根据中医“肾主骨”理论,在补肾古方“青娥丸”基础上加味为补肾汤,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痛101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笔者用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83例,女71例,男12例;年龄最小63岁,最大89岁,平均72岁。均做骨密度检测,显示中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正侧位片显示胸腰椎椎体有1个或多个椎体楔形改变。胸腰椎椎体1个椎体楔形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封包联合针刺治疗面瘫患者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5月—2020年10月因面瘫入九江市中医医院治疗的患者72例为讨论目标,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将其分为针刺组和中药封包联合组,各36例。针刺组应用针刺等中医护理技术,中药封包联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对比2组患者改良Portmann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中药封包联合组与针刺组患者改良Portmann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封包联合组改良Portmann评分高于针刺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住院时间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封包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针刺组的72.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面瘫患者应用中药封包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面瘫症状、提高面神经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痛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 ,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2 0 0 0年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了 1 .3亿 ,骨质疏松患者已有大约 60 0 0千万。近年来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腰背部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 ,也是病人求诊的主要原因。笔者从 1 998年1 2月至 2 0 0 0年 1 2月采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痛 5 4例 ,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1 .1 病例  5 4例病例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治疗仪治疗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前列腺炎的患者,按统计软件SPSS17.0所产生的随机序列,随机分为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中药封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和疗效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封包治疗仪治疗前列腺炎和缓解症状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泥灸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PVP术后遗留腰背痛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行PVP术后遗留腰背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术后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泥灸治疗3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腰痛VAS评分、ODI、中医证候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腰痛VAS评分,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中医证候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泥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PVP术后遗留腰背痛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擦法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病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中药内服外擦(300例)和单独外擦(286例),根据皮肤面积和自觉瘙痒程度判定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其临床痊愈率和显效率也较高。结论:中药内服外擦法治疗湿疹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孙浩  杨春雷  赵庆  石印玉 《光明中医》2013,(11):2305-2306
目的 观察清热活血法治疗劳损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30~70岁劳损性腰背痛患者用黄柏、地骨皮、土茯苓、忍冬藤、黄芪、当归、牛膝、骨碎补为主方加减,另用三七粉、全蝎粉、蜈蚣粉、地鳖虫粉冲服,每2周复查一次,疗程6周,随访2周.治疗前后均用Aberdeen腰背痛问卷评估效果.结果 治疗后背部及腿部痛麻度评分、功能障碍度评分、起居生活情况评分、总障碍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随访2周,治疗效果仍能维持.结论 清热活血法能有效的改善劳损性腰背痛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胃痛是内科常见急症,多由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等引起,其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采用中药封包热熨治疗急性胃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KOA)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以膝关节慢性退行性病变为特点的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1]),甚至导致劳动力的丧失。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治疗本病尚无特殊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