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超敏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在合并肠外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EIM-UC)和非合并肠外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NEIM-UC)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探究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入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分为EIM-UC组(50例)和NEIM-UC组(46例),同期纳入3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行血浆Hs-CRP和DDI检测。设立Cut off值对照。Cut off值对照吸光度(A)值应在0.3~0.8间;诊断效能用敏感性、特异性描述,并构建ROC曲线。[结果]EIM-UC组、NEIM-UC组的hs-CRP和D-DI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EIM-UC组的hs-CRP水平高于NEIM-UC组(P0.05),但2组间的DD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Cut off值推算hs-CRP和D-DI诊断对EIM-UC的敏感度、特异度,其中hs-CRP和Cut off值的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D-DI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s-CRP的明显升高与EIM-UC相关,暂未有足够证据证明D-DI与EIM-UC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老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凝血酶原片段F1+2及D-二聚体检测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sase,CD)。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增高趋势,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IBD患者活动期时体内存在高凝状态,肠黏膜中有微血栓形成,肝素治疗难治性IBD患者有效。凝血酶原片段F1+2及D-二聚体(D-dimer,D-d)均是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在临床检验方便。我们通过评价IBD(包括活动期及缓解期)患者F1+2和D-d的水平,了解患者凝血及纤溶状态在IBD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评价IBD活动性及应用肝素治疗活动期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UC活动期患者58例、缓解期16例及正常对照24名.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计数用传统方法检测;应用ELISA方法检测UC患者及对照组血浆IL-6、TNF-α、sICAM-1、sVCAM-1、P-选择素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D-二聚体与疾病严重程度(r=0.370,P=0.010) 、IL-6(r=0.369,P=0.010)、TNF-α(r=0.228,P=0.020)相关.结论 疾病严重程度、IL-6和TNF-α与D-二聚体升高相关.结果提示炎症可能引起血栓形成,在UC患者炎症活动期需警惕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D-二聚体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已有报道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D-二聚体血栓前状态指标升高及肠黏膜中有微血栓形成,肝素治疗难治性UC有效。亦有报道D-二聚体不升高,肝素通过抗炎作用起效。我们通过检测UC患者TAT、D-二聚体水平升高比例,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A组(肝硬化组)及B组(健康体检组)D-二聚体含量,并分析A组(肝硬化组)中Child-Pugh评分与D-二聚体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A组D-二聚体含量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肝硬化组)中Child评分与D-二聚体含量呈正相关(P=0.37)。结论 D-二聚体可作为肝硬化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急性肺栓塞时动脉血气指标Pa O2和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探讨动脉血气指标Pa O2联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急性肺栓塞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性别、年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与对照组对照血浆D-二聚体值、动脉血气分析测定结果。结果临床表现为胸痛8例,咯血4例,血压降低3例,咳嗽12例,心悸3例,紫绀2例,单侧下肢水肿2例。肺栓塞组血浆中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气分析Pa O2明显低于对照组。肺栓塞组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和Pa O2分别检测与血浆D-二聚体和Pa O2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比较,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增高。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Pa O2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栓塞诊断的灵敏度,对肺栓塞的诊断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认为,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与溃疡性结肠炎(UC)有一定的关系.但ANCA与UC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报道不一.迄今,临床判断UC活动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有大便常规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α-2球蛋白等,本文着重阐述ANCA在临床监测UC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浆D-二聚体(D2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之一,在病理状态下,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纤维蛋白形成各种碎片。γ链能把两个含D片段的碎片连接起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D-二聚体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脑出血、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D-二聚体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脑出血组72例,脑梗死组66例,发病均在72小时内,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动态检测D-二聚体,并进行比较。结果D-二聚体含量在脑出血组、脑梗死组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脑出血组的D-二聚体急性性与恢复期无显著性差异,脑梗死组的D-二聚体恢复期持续升高。结论检测D-二聚体不仅对脑梗死的诊断、而且对脑出血的诊断也同样都具有实用价值,动态观察D-二聚体对脑卒中的治疗、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D-二聚体是检测凝血障碍的敏感指标,在肿瘤疾病早期可出现异常.相关文献表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转移、化疗疗效、生存时间、病理类型等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监测植入起搏器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单腔、双腔和三腔(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植入对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影响程度,以减少静脉栓塞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植入起搏器患者80例,根据起搏模式分为VVI、DDD、CRT起搏器3组,分别于术前2d,术后24 h、7d监测D-二聚体水平.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随访期间定期监测D-二聚体水平.结果 3组患者植入起搏器后24 h 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26,0.003);术后7d,DDD、CRT起搏器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20);CRT起搏器组患者术后24 h D-二聚体水平较VVI、DDD起搏器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6±2.68) μg/ml对(2.59±2.13) μg/ml,P=0.028;(3.76±2.68) μg/ml对(1.46±0.74)μg/ml,P=0.010].随访期间共发生2例血栓事件.结论 起搏器植入可以导致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通过监测D-二聚体水平,发现CRT植入术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起搏器.能否通过监测D-二聚体水平,判断患者凝血状态、预防血栓形成的发生,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hs-CRP与COPD急性加重和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40例纳入AECOPD组,并按有无合并呼吸衰竭分为单纯AECOPD组(20例)和AECOPD合并呼衰组(20例),收集同期门诊随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30例纳入SCOPD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AECOPD组、SCOPD组、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含量,分析上述三组患者外周血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单纯AECOPD组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之间外周血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AECOPD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S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SCOPD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单纯AECOPD组,AECOPD组外周血NLR与D-二聚体、hs-CRP均呈正相关(P 0. 01)、D-二聚体与hs-CRP呈正相关(P 0. 01)。结论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与COPD急性加重和并发呼吸衰竭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COPD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80例肺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D-二聚体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肺癌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肺癌组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肺癌转移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 D-二聚体的测定对肺癌与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临床分期、有无转移及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 (UC)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和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分别对UC患者 ( 5 8例 )、非UC患者 ( 4 3例 )及健康献血员 ( 5 8例 )进行血清ANCA检测。结果 ANCA对UC诊断的敏感性为 3 7.93 % ,特异性为 10 0 %。UC患者中依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组 ,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17 65 %、4 1.67%和 5 2 .94 %。ANCA阳性肠黏膜炎症III~V级者占 78 95 % ,黏膜血管炎发生率为78 95 % ,而ANCA阴性者分别为 3 7.0 4 %和 4 4.4 4%。髓过氧化物酶 (MPO)、杀菌 /通透性增强蛋白(BPI)、乳铁蛋白 (LF)、组织蛋白酶G(CG)、蛋白酶 3 (PR 3 ) 5种ANCA抗原与UC患者血清的结合率分别为 13 .79%、13 .79%、10 .3 4%、10 .3 4%和 8.62 %。采用Westernblot法对UC患者血清进行检测 ,发现显示特异蛋白条带者占 4 8.2 8% ,其中显示分子量为 4 70 0 0条带者最多 ,占 2 2 .4 1%。结论 ANCA检测可作为UC的辅助诊断手段。目前 ,UC相关ANCA的靶抗原仍未明确 ,研究发现 4 70 0 0蛋白可能是UC相关ANCA的靶抗原之一。ANCA可能参与UC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室检查和活动性评估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1实验室检查 1.1粪便常规在活动期患者中粪便外观常为脓血状,粘液亦可见到较多,呈现糊状,显微镜下可见到红细胞和脓细胞,红细胞数量要多于脓细胞,如果在合并有肠道感染时则是脓细胞多于红细胞.根据病情的轻重,粪便镜下红细胞数量是随着病情的严重性和病变累及肠管的长度而增加的,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暴发型,则以鲜血便为主,此时,显微镜下遍布视野的红细胞.粪便溶菌酶活性在活动期可增高,溶组织阿米巴原虫,血吸虫卵,孵化、致病细菌和真菌培养等均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降钙素原(PCT)与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入组患者的预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及转出ICU(或死亡)前PCT、D-D水平。计算降钙素原变化率(PCTc)和D-二聚体变化率(D-Dc)值,同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c及D-Dc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转归的评估作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结果 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31例(39.7%)经治疗后好转并转出监护室,47例(60.2%)病情恶化死亡;生存组的年龄[(77.30±6.72)岁]及APACHE Ⅱ[(19.29±2.69)分]明显低于死亡组[(83.84±5.54)岁、(21.02±2.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及死亡组患者PCT水平在治疗前和3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治疗7d、转出或死亡前PCT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7±0.65)和(7.18±1.91)ng/ml,(0.62±0.25)和(10.37±2.47)mg/ml;均P<0.01]。2组患者D-D水平在治疗前和3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D-D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死亡组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7d、转出或死亡前存活组患者的D-D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5±0.15)和(3.78±0.85)mg/L,(0.40±0.09)和(4.98±0.69)mg/L;P<0.001]。存活组和死亡组PCTc在治疗3、7d及转出或死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6 (3.28,8.22)和-3.17 (-4.55,0.00),53.73(49.12,58.93)和-31.75(-40.91,-21.05),89.29(86.36,91.78)和-96.86(-119.40,-68.00),均P<0.001]。D-Dc在生存组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并随病情好转升高,D-Dc在死亡组中则相对较低,并随病情恶化逐渐下降,2组在治疗3、7d,转出或死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0.00 (0.00,6.25) 和0.00(-7.69,0.00),58.33(55.29,64.21)和-95.24(-128.50,-60.87),77.22(74.29,83.64)和-161.10(-218.70,-114.20),均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PCTc,D-Dc,APACHE Ⅱ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具有评估意义[曲线下面积(AUC)=0.974,0.779,0.337; P<0.05],其中PCTc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预测的AUC为0.974,95%CI为(0.940,1.010),最佳截断点为0.658,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97.9%。结论 PCTc及D-Dc可以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6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简称主动脉夹层组)、同期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70例因胸痛住院的其他患者(胸痛组)的血浆D-二聚体等临床资料,比较D-二聚体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水平差异,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D-二聚体均超过500μg/L,敏感性100%;死亡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高于存活患者(P〈0.05)。血浆D-二聚体浓度主动脉夹层组、肺栓塞组和胸痛组分别为(3479.2±2200.0)μg/L、(1560.7±940.0)μg/L和(179.8±167.0)txg/L,三组比较P〈0.01,每两组比较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其平均浓度超过急性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阴性有助于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预后有-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Mayo内镜下评分(Mayo endoscopic score, MES)的相关性。比较NLR、P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独立及联合评价内镜活动度的效能。[方法]收集2016-01-2019-06期间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UC患者205例(内镜活动期UC 150例,内镜缓解期UC 55例)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05例。收集纳入对象的一般临床信息及NLR、PLR、CRP及结肠镜MES等结果。[结果]UC组患者NLR、PL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内镜活动期UC患者NLR、PLR高于内镜缓解期患者;NLR、PLR均与MES、CRP、WBC呈正相关;NLR、PLR区分内镜活动期UC与内镜缓解期UC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05(灵敏度77.3%、特异度60%)、184.77(灵敏度35.3%、特异度90.9%);虽然NLR、PLR独立预测UC内镜活动度的预测效能不如CRP,但是NLR、PLR联合CRP后预测效能较NLR、PLR独立预测时均有提高。而且CRP+NLR、CRP+NIR+PLR预测效能高于CRP独立预测效能,CRP+NLR预测内镜活动度的效能最高。[结论]NLR、PLR均可区分内镜活动期UC与内镜缓解期UC,且与MES、CRP、WBC呈正相关,NLR预测效能优于PLR。NLR、PLR独立预测UC内镜活动效能不如CRP,CRP联合预测效能较独立预测时均有提高,NLR联合CRP预测内镜活动度的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20.
沈黎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1):19-20,23
目的: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纤溶活性改变,期望为脑梗死的防治、疗效观察、判断预后寻找有效的监测方法。方法:本文选择114例脑梗死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脑梗死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轻、中、重三组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均有显著差异,且重型组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增高最显著(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体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疾病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