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64例,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以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 )对感染性心内膜相关并发症以及赘生物的检出情况,比较TTE与TEE诊断患者心内膜受累各种病理变化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结果:TTE 检出赘生物31例(48.44%)、TEE检出赘生物49例(76.56%),两种检测方式对赘生物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TE检出平均赘生物的大小显著低于TEE检出赘生物的大小( P<0.05);在瓣周脓肿、瓣周漏、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等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并发症检出方面,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若以TEE检测作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则TTE检出敏感性为63.27%、TTE检出特异性为86.67%。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断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TEE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检出更为敏感,但是TTE对也能够提供较为肯定的证据,目前仍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诊断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2.
梁琳  张显敏 《陕西医学杂志》2022,(4):467-469+491
目的:探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多切面扫查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IE患者147例,先天性心脏病(CHD)95例,风湿性心脏病(RHD)52例,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TEE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TE和TEE对IE患者赘生物瓣膜累及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TTE和TEE对CHD、RHD患者不同瓣膜累及部位赘生物的检出率。比较TTE和TEE对IE患者并发症的检出率。结果:TEE对IE合并RHD诊断灵敏度、准确率,以及对IE总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TT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TE和TEE对IE合并CHD患者主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EE对IE合并RHD患者二尖瓣赘生物的检出率高于TT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E对IE患者瓣周脓肿、瓣膜穿孔、瓣膜脱垂、瓣周漏的检出率均高于TT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TTE相比,TEE多切面扫查在IE患者赘生物、并发症诊断中具有较...  相似文献   

3.
张敏  潘丽  文佳 《黑龙江医学》2008,32(11):854-85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附着部位、形态、大小、回声,观察瓣膜厚度、穿孔、腱索断裂、瓣膜反流及程度。结果发现赘生物大小在3.0~18mm之间,其中附着于二尖瓣5例,附着于主动脉瓣3例,附着于三尖瓣2例,发现瓣周漏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穿孔各1例。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特征、瓣膜损害、反流及程度观察,以及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994-2005年住院的2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4例中20例有基础心脏病变,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钙化、高血压病性室壁肥厚。检出赘生物者有,瓣周脓肿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基础心脏病、赘生物,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丽莎  王竞靖  刘俊英  徐艳萍  刘蕊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20-1122,F0003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诊断心脏赘生物和瓣膜损害,由此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E)方面的重要价值。方法应用TEE观察33例IE患者赘生物附着部位、形态、大小、回声、活动情况,瓣膜返流及其程度,有无脱垂及其程度,有无腱索断裂和瓣膜穿孔,有无瓣周脓肿和瓣周漏等,并将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TTE诊断瓣膜赘生物31例,提示2例赘生物;手术证实31例赘生物(诊断符合率93.94%)。超声和手术证实赘生物附着部位完全一致:主动脉瓣8例(25.81%),二尖瓣10例(32.26%),联合附着6例(19.35%),三尖瓣4例(12.90%),肺动脉瓣3例(9.68%)。超声和手术证实瓣膜损害:中度以上返流(20例/60.61%,vs 20例/64.52%)、穿孔(5例/15.15%,vs6例/19.35%)、脱垂和/或腱索断裂(7例/21.21%,vs 7例/22.58%)、瓣周漏(1例/3.03%,vs 1例/3.23%)。结论 TTE能够敏感发现赘生物以及附着部位瓣膜的损害,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IE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包括食管超声观察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态、大小、回声、分布及其瓣膜功能。结果超声心动图能直接提供赘生物附着部位累及的瓣叶,赘生物的数目、大小、形态、活动方式或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等征象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程度并判断心功能。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诊断定位,对治疗的决策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在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TTE)、TEE检查及术中监测共计282例患者的资料。TEE补充与修正了39例TTE的诊断结果,在手术中对心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查和监测。其中房间隔缺损15例(上腔型8例,靠近冠状窦部位的小缺损3例,房缺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经胸超声未明确房缺者1例),左心耳附壁血栓1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6例,瓣周漏3例,杂交法介入封堵2例。TEE是对TTE进行良好补充的一项重要技术,对术前诊断的修正与补充,指导术中换瓣及评价封堵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对诊断左房内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人工瓣功能不全及术后监测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态、小、回声、分布及其瓣膜功能。结果超声心动图能直接提供赘生物附着部位累及的瓣叶,赘生物的目、大小、形态、活动方式或瓣膜穿孔等征象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程度并判断心功能。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诊断定位,对治疗的决策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宏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6(4):492-492,F000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年来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表现,并与CT、手术等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检出有基础心脏病58例,无基础心脏病22例,心内赘生物60例(占72%),心内脓肿4例,瓣膜穿孔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2例,赘生物〉10mm者21例。19例发生栓塞事件,其中脑部栓塞11例。肺栓塞2例,肢体动脉栓塞3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直观地显示有无基础病变及赘生物,并显示赘生物所在部位、大小和数量。评估瓣膜的损伤程度及对腔室大小和功能的影响,检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提供预测临床病情变化、体循环栓塞后的危险性和外科手术所需要的信息,在指导临床治疗及复查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HIE)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8例,经临床诊断为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结果:三尖瓣赘生物检出率100%,双瓣膜5例,仅前叶3例,8例均有右房右室不同程度增大,三尖瓣不同程度返流。结论:超声心动图直接观察赘生物附着部位、形态、大小、数目、运动情况,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指标之一,并根据赘生物的动态观察为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观察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998年11月至2005年3月间在同济医院住院的82例IE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82例IE患者中有72例进行了血培养,2次或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且为相同病原芮的有35例,阳性率为49%;有81例进行了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发现赘生物65例.阳性率为80%。此外.在37例心脏手术(以瓣膜置换术为主)患者中,术中发现赘生物而术前TTE检查阴性者7例。结论TTF和血培养检查阳性结果是IE的主要诊断依据。但对于临床上怀疑IE,而TTE和血培养检查结果阴性者.不可轻易排除IE,为了防止IE的漏诊,建议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分析超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3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将患者超声图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手术病理和治疗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36例患者检出34例菌落和赘生物,其中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32例(32/34)(94.2%),漏诊率为5.56%(2/36),误诊率为5.56%(2/36),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8.9%(32/36).赘生物直径范围:3 mm×2 mm~30 mm×17 mm;23例患者赘生物呈团絮状,9例患者赘生物呈现不规侧或条索状.结论 超声检查应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能够快速发现并判断患者病理位置、大小及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靠.在诊断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测方法的选择,以便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由2名或2名以上具有熟练操作经验的医师进行仔细的观察后,分析诊断结果,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 3D-TEE)在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PV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初步诊断为二尖瓣人工瓣膜PVL拟行PVL封堵的患者,均于术前再次接受RT 3D-TEE检查,采用3D-Zoom采集二尖瓣PVL局部放大容积图像,切割优化后进行径线测量,统计分析3D图像在PVL数量、位置、形态等,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定性金标准,计算两种超声检测方法的正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TTE检查67例疑似PVL的患者中,RT 3D-TEE确诊为PVL的为62例,共发现PVL 84处,其中40例为单发PVL,22例存在2处PVL,5例为人工瓣膜内少量反流,与DSA诊断结果一致。结论 RT 3D-TEE技术能够快速、明确诊断二尖瓣人工瓣膜术后PVL,其准确率高于TTE,便于PVL术前评估,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重要参考,是PVL诊断、治疗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三例血培养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不仅能检测感染性心内膜炎上的瓣膜赘生物和观察心内膜炎造成的心脏损害,而且可以重复多次检查。因此,本技术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此外我们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进行半年至5年的追踪观察。结果发现,心内膜炎上的赘生物在抗菌素的治疗下,可以逐渐缩小乃至最后消失。提示应用超声心动图不仅可早期诊断,同时可作为预后观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二维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晓伟  朱文玲 《北京医学》1994,16(5):281-283
为了解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价值,本文分析了41例IE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不仅对IE的心内赘生物有很高的诊断率,而且所发现的赘生物大小、部位、活动情况、瓣膜关闭不全及其严重程度、有无瓣膜结构破坏或瓣周脓肿形成,不仅是判断IE患者预后的指标,且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患者53例,对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依据对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为96.23%。结论:经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较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经手术证实的 7例青少年正常心脏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经胸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分析,发现青少年正常心脏 IE赘生物的特异性高;位于瓣缘的赘生物易被识别,而位于腱索断端的较小赘生物易被漏判。对于青少年正常心脏突发瓣叶穿孔及 /或支持结构断裂者应综合考虑,高度警惕 IE。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判定 IE引起的瓣膜损伤程度,客观地反映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6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右心赘生物。所有患者于体外循环下行感染灶和赘生物清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进行矫治术,瓣膜损毁者进行瓣膜重建或置换,切除的赘生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术前共进行血培养30次,阳性率26.7%,4例患者血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而赘生物细菌培养阳性5例,6例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感染,对青霉素耐药。2例患者行急诊手术,5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1例因发生心室颤动进行心肺复苏,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有基础心脏疾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经胸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李耀烨 《广西医学》2013,(4):518-519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对35例肺结核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结果35例在右心瓣膜上均有赘生物存在,检出率为100.0%.赘生物以单纯三尖瓣赘生物检出率最高(19例占54.3%),其次为三尖瓣及其腱索赘生物(6例占17.1%),单纯肺动脉瓣赘生物(4例占11.4%).赘生物为连枷样运动特征性征象.其他改变有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干内径扩大、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反流、三尖瓣穿孔等.结论肺结核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主要为赘生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6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右心赘生物.所有患者于体外循环下行感染灶和赘生物清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进行矫治术,瓣膜损毁者进行瓣膜重建或置换,切除的赘生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术前共进行血培养30次,阳性率26.7%,4例患者血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而赘生物细菌培养阳性5例,6例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感染,对青霉素耐药.2例患者行急诊手术,5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1例因发生心室颤动进行心肺复苏,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有基础心脏疾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经胸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