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不协调性排便型功能性排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不协调性排便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脱落3例)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60例(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肛管直肠动力学参数、直肠排便感觉参数及Wexner便秘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 2组疗效经秩和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肛管舒张压均升高(P 0.05),肛管残余压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肛管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 0.05),肛管残余压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初始便意感、持续便意感、感觉阈值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 0.05,P 0.01)。治疗后2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排便失败次数、不完全排空感评分均降低(P 0.05,P 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P 0.01)。结论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不协调性排便型功能性排便障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FD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60例FD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临床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主要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检测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收缩压(AMCP)、排便压(DP)及肛门外括约肌收缩持续时间(ALCT),比较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评分、D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LCT明显升高(P0.05),其中治疗后排便费力感,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及腹胀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评分,SAS、SDS评分及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存质量评分、SDS评分、AMCP、DP明显低于对照组,ALCT明显升高(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更有效地从临床症状、肛管直肠压力及心理状态等方面提高FDD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排便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5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电针联合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排便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排便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针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便秘症状和排便情况,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双天枢穴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来我院内科消化、中医科就诊的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电针刺激双天枢穴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肛管测压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肛管测压结果显示盆底肌群的协调控制能力明显比对照组恢复的好(P 0.05)。结论:电针刺激双天枢穴联合生物反馈对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治疗帕金森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将96例帕金森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卡比多巴片、酚酞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足三里电针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肛门直肠动力学(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初次排便感觉阈、肛门-直肠抑制反射阈值)、便秘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变化,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增加,直肠初次排便感觉阈、肛门-直肠抑制反射阈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直肠初次排便感觉阈、肛门-直肠抑制反射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便秘症状积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治疗帕金森患者便秘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直肠癌保肛术患者采取盆底生物反馈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纳入的50例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盆底生物反馈联合中药,对照组采取排便功能主动训练,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排便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障碍患者采取盆底生物反馈联合中药治疗效果明显,明显缩短排便时间,促进病情快速稳定,提高排便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补中益气汤、针刺对Ⅰ、Ⅱ度直肠脱垂患者盆底肌功能及肛门直肠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至2017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Ⅰ度及Ⅱ度直肠脱垂患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使用生物反馈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和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一次排便时长、一周排便次数、肛肠动力学相关指标改变状况,评估患者肛门坠胀程度和直肠脱出状况。结果:观察组总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大容受阀值及直肠感知阀值高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肛门坠胀评分、直肠脱出评分及一次排便时长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一周排便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效果更佳。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补中益气汤、针刺可显著改善直肠脱垂患者临床症状和排便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五音调护配合生物反馈在排便障碍型便秘(DDC)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2例DD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和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施护原则,同时给予五音调护。观察2组治疗护理前后便秘主症评分(CS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肛管直肠测压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护理前比较,2组CSS、SAS、SDS评分及肛管直肠测压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P0.05),以观察组改善最为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护理和生物反馈训练基础上配合五音调护,可明显改善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便秘症状及盆底协调功能,缓解抑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联合针灸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60例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予以生物反馈联合针刺治疗的治疗组(n=30)及单纯生物反馈治疗的对照组(n=30),分别给予两个疗程治疗,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肛管压力测定评估,与治疗前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患者各症状评分: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排便费力感、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感等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症状总积分治疗组(5.10±1.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10±1.65)分(P<0.05); 治疗组肛管压力测定各数值改善也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针灸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9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加用运动疗法。结果:两组颈椎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用耳穴压豆治疗,观察组联合温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对照组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与排便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电针董氏"三其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8例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接受电针双侧董氏"三其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分为观察组(157例)和对照组(161例)。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成功匹配125对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7、14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第1、3天尿潴留发生率,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低敏感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VAS评分方面: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在VA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时间在VAS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第7、14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P0.05),且观察组第7、14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8%(1/125)vs 9.6%(12/125),P0.05]。术后第14天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低敏感量低于对照组(P0.05),直肠静息压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120/125),高于对照组的80.8%(101/125,P0.05)。结论:电针董氏"三其穴"配合耳穴贴压可减轻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尿潴留发生,改善肛门排便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阴行气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单纯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2单纯采用肠润方辨证口服,治疗组采用肠润方辨证口服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疗程结束时、随访3个月的便秘情况,并予评分量化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及随访3个月,治疗组便秘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3个月便秘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与疗程结束后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滋阴行气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具有中远期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六磨汤高位保留灌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混合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混合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六磨汤高位灌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高位灌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两组均隔日睡前灌肠1次,生物反馈治疗每次1h,与灌肠交替隔日进行。两种疗法均分别进行15次,疗程共30天。两组治疗前后对排便不尽感、肛门梗阻感、排便费力、大便性状、排便次数、排便时间、腹胀进行评分,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各临床症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56%,优于对照组的55.56%(P0.05)。治疗组治疗后排便不尽感、肛门梗阻感、排便费力、大便性状、排便次数、排便时间、腹胀积分均明显降低,对照组仅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临床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两组未发现各临床症状复发情况。结论六磨汤高位灌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混合型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医手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行手术治疗,联合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术后3个月的各项便秘症状评分、肛管静息压、最大排便阈值、初始排便阈值、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最小松弛容积(MRV)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最大收缩压、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术后的创面渗血时间、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西医手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能从根本上改变便秘的病理状态,提高便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2)。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刺激疗法。记录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失禁次数、24h排尿次数、排尿量、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积、充盈期逼尿肌压力、逼尿肌漏尿点压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治疗后,两组QOL评分、每次排尿量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24h尿失禁次数、24h排尿次数、充盈期逼尿肌压力、逼尿肌漏尿点压均下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排尿、贮尿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卯时通腑操和深刺中下髎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气滞型排便障碍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选择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气滞型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期间对照1组脱落1例,对照2组脱落2例,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1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对照2组采用卯时通腑操联合深刺中下髎治疗,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卯时通腑操和深刺中下髎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周自发完全排便次数(CSBMs)、中医证候积分、肛门直肠动力指标(肛管静息压、肛门残余压和直肠推进力)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CSBMs均增多,中医证候积分、肛管静息压、肛门残余压均降低,直肠推进力均增高(P均<0.05);治疗后3组比较,治疗组CSBMs多于对照1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1组(P均<0.05),肛管静息压、肛门残余压、直肠推进力改善均优于对照1组(P均<0.05);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1组的60.00%(P均<0.05),对照2组总有效率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用针刺治疗,研究组用针刺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结果: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状食物的吞咽时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振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提高吞咽功能,缓解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2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组采取中药熏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盆底肌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评分均明显升高,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肌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补中益气法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Ⅰ、Ⅱ度直肠脱垂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16例Ⅰ、Ⅱ度直肠脱垂患者分为研究组(针灸+补中益气法+生物反馈疗法,n=58)及对照组(生物反馈疗法,n=58)。观察治疗前、治疗8w时两组患者排便相关指标(排便持续时间、排便频次)及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8w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改良健康调查简表中文版(SF-36)]。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时,排便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排便频次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时,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0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69%(P0.05);且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补中益气法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可显著改善Ⅰ、Ⅱ度直肠脱垂患者中医症状,且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