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早期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72 h内运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72 h后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各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B组为60.00%,对照组为1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急性期越早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患者获益越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17例,病程在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银杏叶注射液、抗血小板、清除自由基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驻马店中心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9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 %高于对照组的78.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葛酮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四会市中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21年2月—2021年12月叶县人民医院院内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120例,均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法,之后遵照组别分配法则(单盲、平行原则)。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常规西药+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6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常规西药+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更高,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治疗采用常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化痰通络汤治疗,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协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脑损伤,提高睡眠质量,还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脉消梗汤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脉消梗汤联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反应指标、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氧化应激指标,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89.52%(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和对照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消梗汤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 L,日2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纠正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型)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中度脑梗死恢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120例处于恢复期的中度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掷骰子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单独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实施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临床疗效,同时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都所有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中,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只是使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可得出临床上在对处于恢复期的中度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明显降低,从而提高有效率,促进身体康复,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汤联合葛酮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对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用温阳化瘀汤治疗,实验组加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3.02%,对照组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化瘀汤联合葛酮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可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胶囊对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丁苯肽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胶囊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比较用药前后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Barthel指数(BI)。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77.41%、48.27%(P0.05);观察组NIHSS评分、B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徐君  岑红  蒋辉 《新中医》2022,54(5):93-96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104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各凝血功能指标与血脂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醒脑通络开窍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恢复以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并静脉注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醒脑通络开窍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IL-10、TNF-α和IL-6水平,NIHSS、FMA和BI评分,Hcy、MMP-2和MMP-9水平和SF-36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9.13%(41/46)高于对照组71.74%(33/46)(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和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Hcy、MMP-2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通络开窍汤结合丁苯酞注射液可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水平。下降血清Hcy、MMP-2和MMP-9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丁苯酞组(40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次,1次/d,血栓通注射液450mg静滴,1次/d,胞磷胆碱注射液0.75静滴,1/日,疗程14天。丁苯酞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次,2次/d,共14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15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丁苯酞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治疗后第8天和15天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丁苯酞组治疗前为(10.51±3.02),治疗后第8天为(7.82±2.43),治疗后第15天为(5.80±1.82);对照组治疗前为(10.78±2.98),治疗后第8天为(9.95±2.55),治疗后第15天为(7.35±1.95),两组比较,丁苯酞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明显(P<0.01﹚。BI评分,丁苯酞组治疗前为(20.65±6.57),治疗后第8天为(35.54±10.62),治疗后第15天为(53.88±13.50);对照组治疗前为(21.02±6.96),治疗后第8天为(30.65±8.06),治疗后第15天为(42.63±11.89),丁苯酞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3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侧支循环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CA血流速度较快,ACA、PCA血流速度较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侧支循环血流速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本院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00m L/d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200 m L/d治疗,持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抽血测定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水平,记录药物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65%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3.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TNF-α、IL-1及血BDN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TNF-α(58.41±21.16) pg/m L、(43.08±20.17) pg/m L,血IL-1为(11.09±2.87) ng/L、(8.71±2.64) ng/L,血BDNF(3.14±0.42) ng/m L、(3.60±0.49) ng/m 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有助于保护脑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侧支循环和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0例.2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次,静脉滴注,2次/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化痰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特定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34%,与对照组79.25%对比,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NIHSS、SS-QOL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NIHSS、SS-QOL评分及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与对照组7.55%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同时能有效降低NIHSS评分,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平肝涤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方法: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联合组加用平肝涤痰通络汤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GQOL-74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涤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对比分析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血脂水平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8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且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和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和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及血脂水平,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