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永彬教授认为儿童腺样体肥大多因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不调、素体内热等因素导致热毒、痰浊、瘀血凝滞于咽喉而发病,临证时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由感受外邪引起,临床以风热外侵、肺经郁热证最为多见,治宜祛风散热、宣肺通窍,方予苍耳子散加减;慢性期由于病久入络,痰瘀互结,临床常见痰瘀互结证,治宜活血化瘀、清热散结,方予鼻窒丸加减。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俞景茂教授治疗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经验,认为痰瘀互结为其基本病机,散结消肿、疏风化瘀为基本治法,并附典型病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分期论治、分型论治、经方加减、自拟方加减、中医特色疗法(针刺、艾灸、推拿和刮痧等)]2个方面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治疗方法以疏风清热、化痰散结、活血祛瘀、健脾、疏肝、补肾为主。  相似文献   

4.
董幼祺教授认为小儿多汗可分为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有虚、实、寒、热之分,既可单独为证,又可随病证发生。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分为肺脾气虚、营卫不和、气阴不足、阴虚火旺、脾胃积热,临床应在"生理之汗不必治,虚证之汗当调治,随病而汗者当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分清虚实寒热,以健脾益气、调和营卫、益气养阴、滋阴降火、清热导滞等治法辨证治之,同时可酌加收涩、止汗药物,以助止汗之力。并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5.
从肺脾气虚、肺肾阴虚、气滞血瘀3型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并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6.
蒋锴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36-237
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更因其年龄及发病位置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有着一定的难治性。而且现代医学经常需要手术治疗本病,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及免疫能力下降,更为很多患儿及家长难以接受。本文通过中医治疗两则较为成功的病例分析,为广大医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特点,提出痰瘀互结为其基本病机,阐述了调畅气机、化痰散结、化瘀通络、益气养阴的治疗法则,并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余德钊教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余教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用药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余德钊教授门诊就诊的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240首中药处方,采取Hierarchical Cluster分析的方法对处方中药味的频数和频率进行分析,总结余教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用药规律。结果有5味药出现频率90%,9味药介于50%~89%,6味药为25%~49%,6味药25%。余教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最常用的是清热药,频率为36.44%;理气药次之,频率为18.40%;解表药位居第3,频率为14.85%。240首处方中主要针对风热壅肺型、痰热搏结型、气滞瘀热型、肺热阴虚型4种小儿腺样体肥大证型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痰热搏结型最多,频率为58.33%;风热壅肺型次之,为27.08%;气滞血瘀型和肺热阴虚型分别为15.42%和2.50%。结论余教授基于小儿肺脾不足的生理特点,提出小儿腺样体肥大多以痰热搏结型居多,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法,兼行气化瘀、益气养阴。  相似文献   

9.
董幼祺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鼻炎外因为感受六淫之风、寒、热之邪,或异气侵袭;内因多为肺、脾虚弱。董教授将本病分为风寒型、风热型、肺气虚寒型和肺脾两虚型4型,分别治以散风通窍,清疏开窍,益肺固表、散寒通窍,益气健脾、祛风通窍,采用辛夷散、苍耳子散、辛夷散合玉屏风散、苍耳子散合异功散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病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根据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特征,将其命名为鼻痹,认为该病发病多因感受六淫邪气,久而化热,痰瘀壅结鼻道所致,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故治以化瘀散结、宣肺通窍,方选自拟宣肺散结通窍汤,配合日常调护,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1.
<正>儿童腺样体肥大和炎症,易诱发分泌性中耳炎,常伴有副鼻窦炎,出现鼻塞、流涕、听力下降等症状[1]。传统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效果常不理想。为此笔者所在医院自2004-06起采用在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2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手术、西药、中药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对腺样体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中药免疫调控方向,以更好地阐释腺样体肥大的免疫作用机制,从而为中医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蒋锴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30-331
目的观察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对48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给予核消散加减治疗,疗程30天。结果 480例患儿中450例疗效显著,部分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核消散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行而有效的方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纤维鼻咽镜及鼻内窥镜的临床广泛应用,成人腺样体肥大发现率有所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作者对自2000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22例成人腺样体肥大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发现与儿童腺样体以打鼾为主要症状不同,耳部症状是成人腺样体肥大的最常见症状。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2例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5~38岁,平均年龄23岁,病程3个月~10年。22例中以耳闷、听力下降为主诉就诊者12例,以鼻塞、鼻咽部异物感为主诉就诊者5例,以回吸性血涕为主诉就诊者1例,以打鼾、头痛为主诉就诊者4例。1·2方法纤维鼻咽镜或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乙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方“祛邪理气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自拟“祛邪理气汤”治疗,1剂/d,10 d 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鼻塞、打鼾、张口呼吸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5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54%,有效率38%,总有效率为92%。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相比,临床三大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自拟“祛邪理气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征,对比分析X线与多排螺旋CT在诊断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价值。方法对161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病理诊断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X线与多排螺旋CT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以及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特征。结果在161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中,有89例单纯性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多排CT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26%,7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1例腺样体肥大伴鼻窦炎,多排cT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55%,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中有41例腺样体增生患儿,多排CT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0.24%,6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腺样体肥大,一般表现为患儿早上起来打喷嚏,流鼻涕。晚上睡觉打呼噜等临床症状。在鉴别小儿腺样体肥大性质时,多排螺旋CT的优势均大于X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选取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39例,观察组21例全麻后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18例行常规腺样体刮除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评估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鼻咽部最小横截面积,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术前鼻咽部最小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儿鼻咽部最小横截面积明显大于治疗前;观察组患儿鼻咽部最小横截面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照组出现3例并发症。结论 相比常规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加简便和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经口腺样体刮除术。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较传统的经口腺样体刮除术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不同术式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术(切除术组)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刮除术组)两种术式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将7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分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术40例(切除术组),常规腺样体刮除术30例(刮除术组),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2种术式对术后分泌性中耳炎、打鼾、鼻塞等症状恢复情况和腺样体残留情况。结果切除术组术后鼻塞、中耳炎症状改善有效率优于刮除术组(P<0.05);切除术组腺样体残留概率少。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术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少、残留少、安全微创,治疗效果好的优点,是目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