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玉洁 《中外医疗》2013,(30):40-41
目的探讨分析去白细胞输血及常规输血患者在大剂量输血应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入院需要大剂量的输血的患者132例;分成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去白细胞输血,对照组64例选用常规输血。观察比较两组输血患者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去白细胞输血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输血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能有效的降低大剂量输血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能使患者的脏器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我院输血患者的输血方式进行对照试验,探讨大剂量去白细胞输血与大剂量常规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大剂量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3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65例,观察组采用大剂量去白细胞输血方法,对照组采用大剂量常规输血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24.62%)对比,观察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大剂量常规输血对比,大剂量去白细胞输血具有更良好的安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大剂量输血的8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进行大剂量输血的8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输血,观察组行去白细胞输血,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且P<0.05;输血前后,观察组血清CD4+、CD8+、CD4+/CD8+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血清CD4+、CD4+/CD8+明显降低;输血前后,观察组血清IgG、IgA、IgM、IgE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输血后血清IgG、IgA、IgM、IgE降低明显。结论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均能降低输血后的不良反应,但去白细胞输血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患者的脏器功能够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大剂量常规输血和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输血患者进行常规输血,观察组输血患者进行去白细胞输血,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剂量输血患者进行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 ,指导合理输血。方法 :对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 3 2例肿瘤患者和 2 9例未经去白细胞输血肿瘤患者疗效进行比较 ,了解输血效果 ,并观察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情况。结果 :6 1例肿瘤患者共输血 2 2 4次 ,术后感染、复发、输血反应疗效两组比较 ,去白细胞组明显优于未经去白细胞输血组 ,结果统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去白细胞输血疗效明显优于未去白细胞输血疗效。强调临床应用去白细胞处理输血 ,可降低术后感染 ,转移复发 ,输血反应 ,并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接受输血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1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输血和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后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采取少白细胞技术输血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且效果优于常规输血技术,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需输血治疗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前者采用常规输血方法进行输血,后者则选用少白细胞输液技术给予输血,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过敏、HB尿分别为1例、0例、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以上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分别为5例、2例、6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输血,少白细胞输液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建议在临床输血中,应尽量选择少白细胞输血技术。  相似文献   

8.
黎继兰 《当代医学》2013,(35):44-44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组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去白细胞输血组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组,每组30例。未去白细胞输血组采用未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去白细胞输血组采用去白细胞输血,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白细胞输血的效果。结果与未去白细胞输血组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23.3%相比,去自细胞输血组患者的3.3%的较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转移复发率为16.7%,对照组则为3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去除白细胞输血,能够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研究发现,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可以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传染病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输血不良反应)。因此,白细胞在输血中是一种“污染物”已得到全世界的肯定,很多国家要求血站去除血中白细胞后再发往临床(去白细胞血液),这样会明显降低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有些国家常规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已是一项强制性政策(如英国)。去除白细胞最先进的方法是使用白细胞滤器过滤血液,下面就目前去白细胞输血最新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患者去白细胞输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近两年经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32例肿瘤患者和29例未经去白细胞输血肿瘤患者,比较去白细胞输血的疗效,了解输血效果。结果61例肿瘤患者共输血224次。术后感染、复发、输血反应、疗效两组比较,去白细胞组明显优于未去白细胞输血组。结论肿瘤患者临床应用去白细胞输血可降低术后感染、转移复发及输血反应,并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近两年经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32例肿瘤患者和29例未经去白细胞输血肿瘤患者,比较去白细胞输血的疗效,了解输血效果。结果61例肿瘤患者共输血224次,术后感染、复发、输血反应、疗效两组比较,去白细胞组明显优于未去白细胞输血组。结论肿瘤患者临床应用去白细胞输血可降低术后感染、转移复发及输血反应,并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12.
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除白细胞输血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减除或灭活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的输血方法,对白细胞极度底下的严重感染而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特殊情况下具有一定意义。但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发现,白细胞是主要罪魁祸首。因为白细胞经常引起严重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极高的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血小板输注无效等。而且它还是多种病毒的宿主,例如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等危害人类的健康。去除白细胞输血可避免以上现象,并对输血安全和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从2005年1月开展临床及手术常规去除白细胞输血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有2例输血不良反应,大大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达到了安全输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进行输血技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输血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输血技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去白细胞输血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后C反应蛋白水平,输血前后发热情况及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输血后,实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去白细胞输血技术进行输血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炎性反应,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剂量成份输血的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保证大剂量成份输血的安全.方法 对11例大剂量成份输血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观察其体温、尿液、血压、中心静脉压、呼吸及伤口出血情况.结果 本组病人循环血量得到有效补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护士应了解大剂量成份输血的不良反应,以保证大剂量成份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2例输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81例,对照组81例,观察组采用去白细胞输血,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输血前后测定患者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结果:两组输血前后平均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输血前后体温平均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D4+、CD4+/CD8+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D4+、CD4+/CD8+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对照组血清CD4+、CD4+/CD8+降低更明显(P0.05)。对照组血清Ig G、Ig A、Ig M、Ig E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Ig G、Ig A、Ig M、Ig E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对照组血清Ig G、Ig A、Ig M、Ig E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84例,应用数学随机数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输血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去白细胞输血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白血病输血治疗效果、在输血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在输血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白血病输血治疗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血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血治疗期间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及时、有效是临床输血的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重视血液质量、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如白细胞,被视为是一种污染物,其在输血中的不良作用逐渐为临床所重视,如同种异体输注会产生白细胞抗体,而白细胞抗体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等,同时白细胞还是一些嗜白细胞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等的载体,输注含白细胞的血液制剂将具有传染这些病毒的危险。因此,血液及其成分去除白细胞对输血安全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去白细胞输血已成为现代输血的发展趋势。现对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输血中 ,由白细胞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是常见而棘手的问题 ,尤其是多次输血的患者。为了减少FNHTR和输血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库将去白细胞血液用于反复输血的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从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5月的输血记录中挑选输血例次多 ( 6次以上 ) ,反应发生率高的 14名患者 ,男性 7例 ,女性 7例。其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 3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 1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 -L2 ) 1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痰病患者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效果及输血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5年4月份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156例妇科患者与2000年1月-2000年12月份输注全血的125例妇科患者对比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效果。结果: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而全血为14.87%;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1U可提升血红蛋白6.25g/L,而输注全血1U可提升血红蛋白5.38g/L。结论:妇科痰病患者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可明显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效果,降低患者的经济费用,合理利用了血液资源,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刘和平 《中外医疗》2012,31(30):29+31-29,31
目的研究并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的患者去除白细胞输血,而对照组的患者则未去除白细胞输血,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白细胞输血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无论在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方面,还是在术后感染以及转移复发等方面,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有效的去除白细胞输液不仅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更加有助于降低患者肿瘤转移与复发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