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痛经颗粒联合痛经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2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痛经颗粒(橘核12g,荔枝核10g,茴香9g,延胡索15g,五灵脂、川楝子、制香附各10g,乌药15g,葫芦巴12g,肉桂6g),1剂/d,早晚口服;痛经贴(延胡索、干姜、肉桂、五灵脂、蒲黄、没药各15g),研磨,醋调外敷神阙穴,1剂/d,3次/d。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50例,有效4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痛经颗粒联合痛经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3组,穴位贴敷组60例,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口服药物组60例,予复方益母胶囊口服,空白对照组30例,予穴位贴敷无药物的空白贴。结果治疗后穴位贴敷组和口服药物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和口服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患者子宫动脉RI、PI、A/B均降低,血清OT、PGF_(2α)、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痛经症状,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3.
痛经是女性常见病,其发病率高、病程长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女性痛经的发病率是33.1%,而原发性痛经占53.2%[1].笔者在临床中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采用温经贴联合中药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观察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我...  相似文献   

4.
吴丽英 《光明中医》2021,36(5):769-771
目的 观察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治疗的9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日期单双号分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温经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为9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  相似文献   

5.
冯雯  张彤  盖云 《天津中医药》2017,34(9):595-597
[目的]观察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临床病例选择80例痛经患者,辨证分型为寒凝血瘀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对照组口服益母草颗粒,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患者,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三伏贴联合督脉灸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伏贴联合督脉灸及药物疗法对痛经均有疗效。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P0.05)。[结论]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确切,简便安全,费用低廉,符合中医"治未病"理念,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范萌 《北京中医》2011,(6):455-456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对入选的6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分别予少腹逐瘀汤和西药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并在停药3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临床疗效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3.90±3.08),对照组为(4.33±2.9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为9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治疗组远期疗效(83.3%)高于对照组(40.0%)。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远期疗效优于西药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7.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萌 《北京中医药》2011,30(6):455-456
目的 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 对入选的6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分别予少腹逐瘀汤和西药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并在停药3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临床疗效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3.90±3.08),对照组为(4.33±2.9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丁桂儿脐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文超  李松梅  朴晋华 《山西中医》2010,26(6):50-52,54
目的:研究丁桂儿脐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药效学作用。方法:观察药物对催产素诱发大鼠痛经模型的影响;药物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及时催产素所致大鼠离体子宫剧烈收缩的影响;药物对寒凝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丁桂儿脐贴能明显减少痛经模型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延长扭体潜伏期;能强烈对抗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正常收缩和催产素所致离体子宫剧烈收缩;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大鼠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和全血黏度(P〈0.01或P〈0.05)。结论:中药丁桂儿脐贴能明显抑制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缓解动物实验性痛经,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能够有效改善湿寒所致的寒凝血瘀症状,可用于临床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9.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对48例辨证属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服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结果:痊愈28例,好转13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5.4%。结论: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狗皮膏贴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艾灸联合狗皮膏灸贴神阙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肠溶片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3个月疗效依然存在.结论:艾灸联合狗皮膏灸贴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医》2021,36(8)
目的探究温经汤用于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29例,辨证分型均为寒凝血瘀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西药组给予去痛片、可待因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温经汤治疗,对比2组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中药组症状积分(5.87±1.02)分明显低于西药组(6.53±0.78)分(P 0.05);中药组总有效率93.85%高于西药组78.13%(P 0.05);治疗后,中药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 0.05);中药组复发率为6.15%低于西药组23.44%(P 0.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经汤治疗于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确切,可减轻机体炎性反应,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1],临床上常将痛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瘀阻型、气血虚弱型、肾气亏损型[2].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现仅从寒凝血瘀型入手,浅谈此类痛经的临床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异痛舒颗粒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主诉为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为主要症状的患者62例,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运用异痛舒颗粒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结果 62例中显效46例,占74.2%;有效13例,占21%;好转3例,占4.8%;无效0例.结论异痛舒颗粒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75例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针刺组、电子灸组各25例,于治疗前、治疗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及随访期(治疗结束后第3次月经周期)评估疼痛VAS分值.于治疗前、3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期测定血清前列腺素F2α值.于随访期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与对比.结果:针灸组总有...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痛经(PD)是临床常见病,表现为腹部疼痛、坠胀,伴有手脚冰凉、呕吐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西医主要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避孕药等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用药具有毒副作用。中医治疗PD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主要分为肾气不足型、气血亏虚型、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等,其中以寒凝血瘀型较为常见。该文总结近5年中医治疗寒凝血瘀型PD的相关文献,以期为寒凝血瘀型PD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于经前3天开始服温经汤(吴茱萸45 g、桂枝30 g、当归30 g、川芎30 g、白芍30 g、牡丹皮30 g、阿胶45 g、麦冬60 g、党参60 g、甘草30 g、半夏45 g、生姜30 g,水煎取汁3 000 ml,每次服100 ml,每天3次),同时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54例于经行第1天开始口服消炎痛。两组均治疗至经停为止,治疗4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止痛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75%。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止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痛经是指月经前后与行经期间出现的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多呈痉挛性,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晕厥的症状。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1]。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世界约有45%~90%的女性患有此病[2]。目前西医多以非甾体抗炎药、避孕药等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痛经Ⅱ号方口服结合外敷方敷脐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痛经Ⅱ号方口服结合中药敷脐,对照组口服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痛经症状评分和疼痛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症状积分、VA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经Ⅱ号方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痛经为妇科月经不调的主要病种之一,寒凝血瘀是其常见证型.其易反复,治疗棘手,中药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副作用小,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有虚实两方面的原因,其中寒凝、血瘀、瘀热可致不通则痛,而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可致不荣则痛.  相似文献   

20.
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在行经前后或在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痛经的患病率为33.19%-9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