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妇女上环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较长时间的月经失调,称为“上环后月经失调”。其临床表现为2个方面:一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7d以上;二为经期不规则出血。我院自拟安环止血汤加减治疗65例(血热证25例,血瘀证11例,气虚证20例,肾虚证9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治疗方法安...  相似文献   

2.
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其特点为月经周期规律失调,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异常增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在妇科门诊属多发病和常见病.此病属中医学月经先期、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范畴,属疑难杂证之一.现将2000年来对此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总结葛金文教授基于“分经论治”理论运用散偏汤合选奇汤治疗偏头痛的经验。葛教授结合偏头痛部位、性质、证候特点,确定病变所属经络并发现偏头痛责之太阳、少阳、阳明三经,故以“分经论治”理论为指导,因经遣药,经证结合,临床上运用散偏汤合选奇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偏头痛。其巧妙之处有:一则三经分治,重用引经药;二则多用风药,头居高位,风药轻清上扬,辛散之性可达病所,调和气血,通利关窍,开散郁遏之经气;三则随证化裁,根据各种兼证的偏重加减专药,临床上常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宫血合剂治疗上环后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环后经期延长患者(阴虚瘀热型)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服用宫血合剂;对照组服用地红霉素肠溶片+卡络磺钠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来潮情况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月经情况总积分差值为(3.05±1.05)分,对照组为(2.15±1.23)分,治疗组积分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血合剂能缩短上环后经期延长患者(阴虚瘀热型)的行经时间,减少经量,并且能调整月经周期,改善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5.
经期延长又名"经事延长""月水淋漓""月水不断"等,为经行时间超过7 d甚至淋漓2周方净者。经期延长乃脏腑经脉气血失调、冲任受损以致不固、经血制约失能所致,以气虚、血瘀、血热等证型常见。本文总结了李丽芸教授治疗经期延长的临证经验,认为经期延长的病机为肾虚阴阳失调为本、血热血瘀为标并与脏腑相关。治疗上运用补肾调周法辨证论治,提倡月经后期补肾精、黄体期补肾健脾养肝调和阴阳、经前期及行经初期行气活血、化瘀通经,行经后期止血补虚,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常常引起经期延长,湿热下注是其主要病机。治疗以清热利湿调经为主,采用内服固经汤加减方,治疗湿热证型的经期延长50例。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25例,显效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沥2周方净的病证,又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气虚、虚热、血瘀有关~([1])。笔者临床以棕蒲散治疗血瘀型经期延长,遵循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化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通过选取典型病案1例将自己的临证体会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病例简介患者张某某,女性,20岁,大学生在读。以"经期延长五年"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裘氏妇科从"气虚瘀热"论治剖宫产疤痕憩室致经期延长经验。裘氏妇科沿袭已故全国名老中医裘笑梅先生的经验,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金刃损伤后的气血亏虚、瘀热互结,结合女性经前期、行经期、经后期及经间期四个时期的气血阴阳变化规律,根据益气养血、清热化瘀的治疗法则,灵活运用参芪芎归汤、活血祛瘀化癥汤、三黄忍冬藤汤等裘笑梅先生验方,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并总结分享典型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9.
卢苏 《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2):12-13
夏桂成教授擅治月经病 ,他倡导的“调理月经周期法”已为临床广泛应用。尤对治疗经期延长有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现介绍如下。1 经期延长的概念所谓经期延长 ,一般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 ,行经期超过 7天 ,甚则淋沥达半月始净 ,连续发生于 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夏师认为 ,这种概念的表述似嫌笼统。其一 ,行经数律问题 :所谓超过 7天为经期延长者 ,仅适用于女性月经周期演变“7”数律者。而女性月经周期演变 ,具有三种类型 ,即“7、 5、 3”数律。 7数律 ,即经行 7天干净 ,月月如此 ,很有规律。因此 ,经行超过 7天 ,淋沥不净谓之经期延长。而 …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属于祖国医学“崩漏”范畴。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血,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栗锦迁教授辨治心悸学术思想简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树茂  曹云  王颖  栗锦迁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09-711
栗锦迁教授对心悸的治疗本于《内经》、法于张仲景,总结出该病虚实两分、兼顾五脏、全面考虑、突出主证、灵活辨治等观点。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总体上分为以虚为主证型和以实为主的证型,以虚为主的证型包括阳虚气弱和气血两虚两大类。正虚致悸(阳气不足、阴血不足)和邪实致悸(火热致悸、水饮及痰饮致悸、瘀血致悸)。以实为主的证型包括痰火扰心、痰浊阻闭、心血瘀阻、七情郁结、突受外惊。在该病的辨证治疗上,强调要兼顾虚实两端,脏器亏虚需首辨阴阳气血,标实需分清水饮、痰浊、瘀血,以及其两两组合或三者共见中的主要矛盾,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邪实特征灵活组方,基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而功补结合做到攻不伤正,补不滞邪。  相似文献   

12.
月经后期是妇科门诊中最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主要与精血不足或邪气阻滞,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谢雪姣老师临床上将月经后期分为肝气郁滞、血虚气滞、瘀血阻滞、气血两虚及脾虚痰阻六种证型来辨证论治,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压力的提升,抑郁、焦虑等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此类疾病属于中医“郁证”范畴。广义郁证范围较广,包括五脏之郁与气、血、痰、火、湿、食六郁等,狭义郁证主要指由于情志不遂、气机郁滞所导致的症状。王新志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对狭义郁证有较深刻的认识,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本病“六化、九的、十二状”的症状规律,认为基本病机为肝郁气滞,涉及脾、心、肾三脏,并将疾病过程分为肝期、肝脾期、心肝期、肝肾期4期,概括了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在中医药辨证论治基础上根据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气血变化施以调周法。经后期给予养血滋阴,补肾填精;经间期为促使由阴转阳的变化,此时应在补肾阴的基础上加入温肾助阳及活血通络之品,有助于卵泡排出:经前期给予温补肾阳,行气活血通络,佐以滋阴药,促使阴血充盛,阳气旺盛;经期胞脉充盛,宜行气活血,引血下行,促使月经正常来潮。调周法能帮助患者恢复排卵,改善其月经周期,达到助孕的目的。同时改善患者高雄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5.
总结何任教授45张处方用药特点,分析药物使用频率,归纳何任教授对月经不调疾病的辨证分型和治疗思路。何任教授对月经不调疾病分4种证型,并依次有基本方与之对应。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当归、茯苓、赤芍等,何任教授治疗月经不调疾病强调辨证论治,方证合一。  相似文献   

16.
再论吕仁和诊治糖尿病“六对论治”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仁和是北京中医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糖尿病和肾病专家,学术上继承施今墨先生、祝谌予先生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重视疾病病机、疾病分期、疾病证候、疾病症状"病-期-证-症"相结合的诊疗思路,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总体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诊治疾病的医疗实践总结创立"六对论治"思路与方法,具体包括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状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金哲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及防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方面有丰富经验。文章从充养肾精、化热调经、疏肝解郁及整体调和方面对金哲教授论治月经先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逍遥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乃调和肝脾之名方。张大伟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注重辨病施治、异病同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学理论,把逍遥散与月经病紧密相连,依据患者兼证遣方用药,疗效明显。本文将从逍遥散与月经病的联系、病案举隅、临床体会等方面简述张大伟教授运用逍遥散化裁治疗月经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广义温病的范畴,遵循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除了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心脏并发症。本文从逆传心包角度分析了肺炎相关心脏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并根据目前的诊疗指南总结其证候及治疗。原因可能与体质因素、疫毒致病力、失治误治相关,根据疫毒扰神、邪闭心包、心阳虚脱、气虚络阻证等不同的证候采取相应的针药治疗,并针对心脏轻症提出了治疗建议。中医药应发挥在救治传染病和危重症方面的优势,尽早干预,全程参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其发病规律.方法:对1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及其发病规律进行总结.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证型最常见,兼证中早期以寒湿中阻与湿热内阻多见,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血燥生风的发病频次逐渐提高.结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仍是透析患者的常见证候,但是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兼证血燥生风的发病频次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