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味吴茱萸治泄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良 《中医杂志》1995,36(5):263-263
笔者在临床上常用吴茱萸汤及四神丸治疗泄泻,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两方的止泻功效与吴茱萸剂量关系密切,故推测其止泻力主要来自吴茱萸,遂试用单味吴茱萸治疗泄泻,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后又试用外治小儿泄泻,亦每多获效。例1:李某,男,63岁。1994年8月5日初诊。10天前因进食生冷发生泄泻,大便稀溏,日行5~6次。曾用氟哌酸、黄连素等口服,并用丁胶卡那霉素静脉滴注3天,但泄泻不止。初诊时仍日行5~6次,腹痛隐隐,四肢欠温,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粪常规:黄、稀、白细  相似文献   

2.
<正> 一、产后泄泻蒋某,32岁,1984年4月26日入院。患者体质素弱,1984年4月26日因妊娠足月临产,胎位不正(横位)而行剖腹产及绝育术,术后2天腹胀,无肛门排气现象,给服大承气汤2剂,继而出现严重泄泻,日泻水样便5~7次,持续6天,西医给予止泻,补液等治疗无效,泄泻日益加剧,以致无法控制,水样便从肛门自行流出,致使产妇十分虚弱。遂于5月3日邀中医会诊。陪人代诉,近2日大便次数无法计算,粪水断断续  相似文献   

3.
慢性泄泻     
例1 黄×,女,6岁。1971年7月中旬患泄泻,大便水样,日8~9次。某医初用五苓散和胃苓汤等方加减治疗未效。复予香砂六君汤及四神丸等方加减治疗亦不能止泻。前后3个月,病情毫无转机,于1971年10月4日入本院治疗。入院后,西医给予补液,并口服异酶散、骨炭粉、维生素B等治疗七、八天仍无效果,遂于10月12日邀中  相似文献   

4.
大建中汤加减治肠梗阻患者仇某,男,年逾古稀。一日前,因饮食失节,复感寒邪,遂感腹部绞痛,腹胀,呕吐,便秘,而入某院就诊。经X 线等检查,拟诊为肠梗阻。建议手术治疗。因家人虑其年事已高,拒绝手术,乃转邀余诊。两日来,腹痛有增无减,阵作剧痛,辗转床第,呻吟  相似文献   

5.
<正> 1 漫性泄泻 方某,男,45岁。1988年4月9日初诊。患慢性腹泻近5载,日行3~4次,溏薄不成形,夹有粘液,稍食腥荤则泻甚,伴有头昏心悸、胸闷腹胀、呕恶痰多、纳呆。钡灌肠诊为慢性结肠炎。曾服多种抗生素及健脾利湿、补肾固涩之中药百余剂,效不显,求治于余。刻诊:少腹胀痛拒按,脉弦滑,舌质紫暗体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辨证为脾虚生痰,痰阻血瘀泄泻。拟健脾燥湿、化痰祛瘀法治之:苍白术各12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5g,炙甘草6g,浙贝母10g,山药20g,蒲黄10g,五灵脂10g,丹参15g,  相似文献   

6.
例一、李××,男,42岁,工人。1978年3月14月初诊。患者腹痛腹泻半年余,诊断为溃疡性乙状结肠炎,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遂转中医治疗。腹痛泄泻日2~3次,里急后重,便黄稀薄,带有粘液,纳呆腹胀,疲倦无力,舌边尖红,舌苔黄腻,脉滑大,证属湿热蕴结大肠,腑气受阻,传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42岁,于2015年10月18日来诊。主诉:肠梗阻术后20d,反复腹胀、恶心、呕吐10余天。现病史:20d前因肠梗阻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可,饮食、二便正常,10d前行上腹CT造影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难以进食,无发热、胸闷、停止排便  相似文献   

8.
一、肠梗阻术后反复大便不通胡××,男,24岁,1989年2月11日初诊。患者自诉于1987年3月因肠梗阻行手术治疗,出院后,经常腹痛、腹胀、大便不通、呕吐等,经武汉市某医院诊断为“术后肠粘连”,一直注射胎盘组织液,每用果导片及大黄、番泻叶热水泡服,症状得以缓解,但反复发作。1989年2月7日,一次食入12个鸡蛋和一碗糯米糍粑,当日发病,腹痛,腹胀,呕吐频繁,食入即吐,晚上心烦不得入睡,腹痛甚,大便不通,曾用大黄、果导片及输液治疗,病情无好转,满腹痛甚,汤水不得入,遂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9.
王鹏 《新中医》2006,38(7):86-87
1下元不固,滑脱下利 古某。男,54岁,2002年6月10日初诊。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行手术治疗,术后多天未解大便,予以番泻叶50g,嘱分次泡服代茶饮。约服40g,始解大便,每天3—4次,先干结后为稀便,遂停服番泻叶。3天后患者大便次数不减,反增至每天6—8次,呈稀水样、粪质少、少量黏液。大便常规示:少量白细胞,无脓细胞。予以抗生素治疗1周,仍腹泻不止,每天10-15次。遂转内科继续治疗。先后5次大便培养均正常,检查数10次大便常规亦无异常。西医以抗炎及补液、营养支持治疗,口服思密达、苯乙哌啶等无效,腹泻每天达30-40次,伴腹痛、腹胀、厌食、水肿等,遂请中医会诊。诊见:腹泻月余,卧床不起,消瘦.神差,腹胀,口干不欲饮,下肢浮肿,舌淡、苔白厚腻,脉沉细。查体时见其排出水样便,家人擦拭干净约1分钟,叉再次腹泻,不能自控,痛苦不堪。中医诊断:泄泻。证属脾胃虚弱,脾阳不振,寒湿困阻,运化失司。治宜温中健脾,益气升阳,收敛止泻,方以补中益气汤合理中汤加减。  相似文献   

10.
1 乙状结肠癌术后并发症案丁某 ,男 ,73岁 ,退休工人。2 0 0 0年 6月 1 7日入院。住院号 :0 0 0 61 70 2。患者肝癌术后月余 ,反复脓血便数日收住本院外科。诊为乙状结肠癌 ,肝癌术后。6月 2 2日外科施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第 4天见少量稀便。 6月 2 9日腹胀 ,因大便数日未行 ,用脂肪乳、果导、开塞露等润肠通便 ,片刻大便通畅。继则大便数日若稀水样 ,每日 1 0余次 ,用收敛止泻药后大便止。随即数日大便秘结不解 ,7月 9日复用果导、麻仁丸、开塞露等见稀便 ,日 1 0余次 ,数日不止。止泻后大便秘结不解。如此泄泻、便秘反复交替 …  相似文献   

11.
节××,男,40岁。因腹痛腹胀,大便不通5天,伴有恶心呕吐,无矢气,于1988年11月29日急诊入院,住院号01191。患者曾于84年1月因砸伤腹部、肠断裂行肠切除吻合术。85年7月因粘连性肠梗阻行二次手术。术后经常腹痛腹胀,便秘,一般经对症治疗可缓解。五天前又因劳累,饮  相似文献   

12.
霍××,男,45岁。1984年1月20日诊。患者慢性泄泻,体纳差乏力,消瘦近15年。四个月前因急性阑尾炎在地区某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肠结核,给予抗痨治疗。出院后,泄泻仍作。刻下:身体消瘦,纳差,乏力声怯,不能坚持工作,大便日4~5次,为糊状,无粘液,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无力。证属脾胃虚弱,纳运失常,水湿行滞。治宜益气健脾,活血散结。五味异功散加味:党参、山药各15克,焦白术、陈皮、三棱、莪术、扁豆各10克,炙甘草、生姜各5克,广木香6克,生黄芪30克,茯苓12克,大枣3枚。服药25剂,  相似文献   

13.
针刺大肠俞治疗脾虚便秘案1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顺发 《新中医》2003,35(1):65-65
钟某,女,53岁,工人。2000年9月25日初诊。患者2年前在外院行T10硬外膜下髓外脊膜瘤摘除术,术后双下肢不完全性截瘫,曾在本院神经外科、康复科住院治疗。患者手术前曾患习惯性便秘,住院期间行针灸、中西药治疗均不显效,出院后仍便秘。诊见:便秘5~7天1次、便软,白天汗多,寐差,胃纳一般,双下肢易抽搐。舌淡红、有齿痕、苔薄,脉细弱。诊断为习惯性便秘(脾虚型)。遂在大肠俞(双)运用捻转提插补法行针,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次,当天下午患者大便自行排出。为巩固疗效,隔天按上述治疗方法行针10次…  相似文献   

14.
近期,遇一顽固性便秘患者,通过四诊合参,尤其是舌象变化,以理气通阳、调畅气机为基本治则,先后予四逆汤、四逆散加减、加术善后法等治疗,服药20余剂,终获全效.故录此案,与同仁共享. 1病例摘要 柳某某,男,45岁,2012年5月25日初诊. 便秘2年余.2010年5月,患者进食不慎患"急性胃肠炎",自服黄连素止泻治疗,腹泻症状好转,后出现大便十余日未行,自行服用番泻叶,未解出大便,出现腹痛腹胀,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对症予胃肠减压、灌肠通便治疗后,腹胀有所缓解,仍未解出大便,进一步至市级医院就诊,自诉腹平片示肠梗阻,肠镜未见明显异常(具体结果未见),服用蓖麻油2瓶后排出少量大便,质硬,羊屎状.  相似文献   

15.
崩漏     
苏××,27岁,职员,住吉林大学宿舍。于1973年6月5日就诊。主诉:经血淋漓不净已二月余。现病史:近5~6年来月经不调,周期后延,3~7月一至,经来量多,持续七天始净。此于3月17日人流后,经血淋漓不断,遂于5月26日行二次刮宫,流血仍不止,量时多时少,时断时续,血色淡  相似文献   

16.
腹胀案     
许××,男,59岁,干部,于1983年2月10日,因患胆结石住院,手术取石。但术后腹胀,不能进食,经外科会诊为“机械性肠梗阻”,给予加味大承气汤攻下,同时加服麻油250毫升,尚未排气,腹胀未能缓解,又经外科会诊,认为是不完全性肠梗阻。遂于3月4日邀余和天津某医院外科主任医师会议。经检查腹胀,无矢气,大便未解。语言低微,精神萎靡,四肢不温,面色晦黯,舌苔白腻,脉缓,重取即无。此乃脾胃阳气虚衰,中气虚馁不运,故治以益气温中消胀,用厚朴温中汤加减。  相似文献   

17.
肖××,男,51岁。1900年4月20日诊。患者于一旬前因肺结核大咯血,在某医院经某医生施止血敏、安络血和抗结核、支持治疗后仍咯血不止,遂邀中医会诊。诊见:面色苍白,两颧潮红,形体消瘦,神疲短气,语声低微,呼吸短促,伴胸痛咯  相似文献   

18.
纠误验案4则     
纠误验案4则许锦培1巧加黄连愈肾泄谭×,男,47岁。患慢性腹泻6年,每日黎明前便意急迫,泄稀溏大便1~2次。求治某名医,诊为五更泻,以四神丸合理中丸方煎服后泻即止。屡发屡验,遂不更医。1987年秋,泄泻复发,与前症无异。仍服上方,病症减轻,但终不能止...  相似文献   

19.
范某 ,男性 ,45岁。 2年前因肠梗阻手术 ,此后经常有腹痛 ,但未系统治疗。于 2 0 0 2年 1月 8日腹痛再次发作 ,伴恶心、呕吐、不排气、不排便 ,经保守治疗 ,上述症状未见好转 ,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粘连严重 ,手术仅将影响梗阻的粘连带予以松解 ,解除梗阻 ,行肠内减压。于手术后第 3天患者肛门连续排气 6~ 7次 ,并大便 2次 ,腹部不胀 ,有饥饿感。术后第 4日 ,肛门仍有排气 ,故停胃肠减压。当日于饮清水约 2 0 ml后约 1 h,患者突然感到腹痛腹胀 ,肛门停止排气 ,且症状逐渐加重。重新行胃肠减压 ,亦未能缓解症状。再次剖腹探查 ,术中见…  相似文献   

20.
崩漏     
<正> 朱某,女,40岁,南宁市某公司干部,1982年11月24日就诊。患者停经50天后,于本月11日阴道流血,量多,色深红质稠,伴头昏体倦腰酸。曾于11月16日在某医院服中药治疗未愈,11月18日行刮宫术,病理检查报告:子宫内膜增殖症。继续用消炎药物及中药治疗4天,阴道流血仍不止,遂来本院急诊。自诉阴道仍流血,时多时少,色深红,时夹血块,小愎隐痛,腰胀,头昏目眩,身倦乏力,使寐欠佳,口干不欲饮食,大便于结。诊见:面色萎黄少华,神疲懒言,痛苦重病容,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