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疏肝活血化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术后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白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AMI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活血化瘀方口服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变异性和安全性;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胸闷、神疲、面色苍白证候积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APP-A、IL-6和ICAM-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胸闷、神疲、面色苍白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DNN、SDANN和PNN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PP-A、IL-6及I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ST、ALT、BUN、Ccr等肝肾功能指标差异不大(P0.05)。结论:疏肝活血化瘀方治疗AMI行PCI术后患者疗效明确,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和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汤联合益心活血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118例AMI行PCI术后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清热活血汤+益心活血丸。比较2组疗效,评估治疗前、治疗2月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E峰A峰流速比值(E/A)]、身体机能[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及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简表(QOL-BREF)]。结果:①治疗2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5);②治疗2月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 05),2组SAQ得分和QOL-BREF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 05);③治疗2月后,2组LVEF、E/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LVESD、LVEDD组间、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LVESD、LVEDD治疗后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 05)。结论:清热活血汤联合益心活血丸能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综合提高其临床疗效,临床价值可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疏肝活血化瘀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6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实施PCI及常规治疗,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活血化瘀方治疗,疗程7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评分,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指标。结果 中医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但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7 d和14 d后,中医组的中医证候评分、MIDAS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14 d后,中医组的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升高,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均降低,且中医组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应用疏肝活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不同时机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T2DM合并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抗栓、调脂、抗心肌缺血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n=54)于发病后6 h内行PCI,B组(n=54)于发病后6~12 h内行PCI;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均0.05),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A组LVEDD、LVESD、LVEF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均0.05)。结论相对于晚期PCI介入(发病后6~12 h),早期PCI介入(发病后6 h内)不仅更有利于逆转T2DM合并AMI患者的心室重构,也有利于改善其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养心通络方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来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活血化瘀养心通络方,两组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日消耗量、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指标、相关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的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日消耗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症、次症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V、EF及血清IL-10、NO及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s-CRP、IL-6及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活血化瘀养心通络方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结合常规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细胞粘附因子ICAM-1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按CHF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服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疗程为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检查ICAM-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症候积分以及心衰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a、IL-6水平及LVESD、LVEDD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相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LVE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LVEF则有明显提高。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结合常规西药对慢性心衰患者疗效甚佳,且可有效降低ICAM-1水平,改善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诊PCI(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四君子汤加减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心脏内科收治的86例急诊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四君子汤加减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并进行为期一年的电话随访,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 IL-2R)、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活化的T淋巴细胞(CD3+/HLA-DR+)]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后再狭窄(RS)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88.37%较对照组69.77%显著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SD、LVEDD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LVEF较治疗前显著增大,均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VESD(48.92±7.11)mm、LVEDD(56.79±7.98)mm分别均较对照组减小显著,LVEF(45.36±4.39)%较对照组增大显著,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s IL-2R(620.13±452.21)U/ml、hs CRP(15.11±4.69)mg/L分别均较对照组降低显著,CD3+/HLA-DR+(10.89±4.39)%较对照组升高显著,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18.60%较对照组39.53%显著低(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减联合阿司匹林对急诊PCI术后患者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术后患者心功能,显著降低s IL-2R、hs CRP,显著升高CD3+/HLA-DR+,显著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养心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肌酶学指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以PCI治疗的108例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入选患者经均分后,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PCI及术后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同时给予自拟活血养心汤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术后1d与术后30d时心肌酶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心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3%;观察组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CKMB、SOD、MDA均较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心肌酶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NO均较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NO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NYHA分级、LVEDD、LVESD、LVEF均较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养心汤能够提高AMI患者PCI疗效,更加理想的改善患者心肌酶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心功能指标,是AMI患者PCI的理想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血瘀阻络、水液停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血瘀阻络、水液停聚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变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观察2组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77.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9.4%,对照组总有效率79.2%,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NP、LVEDD、LVESD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LVEF、E/A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BNP、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E/A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血瘀阻络、水液停聚型CHF疗效显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0.
陈杰  朱德文  姜振华 《新中医》2023,55(8):43-4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炎症反应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PCI术后给予常规西药(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90.00%(P<0.05)。2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LVEF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LVEDD、LVESD均小于对照组(P<0.05),LVEF大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L-6...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66例,采取对照分析方法,对照组(n=33)给予血栓抽吸导管下行PCI手术方案,观察组(n=33)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LVESD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3级血流占比、ST段回落50%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MI患者采取PCI术中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实验室标志物、血栓积分等临床指标,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络护心方联合抗凝药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液分子(s ICAM-1)、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凝药物单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护心方。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心肌酶指标、s ICAM-1、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 Tn 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K-MB和c Tn 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s ICAM-1和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 ICAM-1和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随访MACE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通络护心方联合抗凝药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调节心功能和s ICAM-1水平,且有助于降低远期MACE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络护心方联合抗凝药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疗效及其对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抗凝药物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络护心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F-36、心肌酶指标、s ICAM-1、血浆脑钠肽(BNP)及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F-36评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 Tn I)、s ICAM-1及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随访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护心方联合抗凝药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调节心功能和s ICAM-1水平,且有助于降低远期MACE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肾调周联合清利通络法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补肾调周、清利通络法治疗,两组均共用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主要症状积分情况、血浆黏度、血沉、白介素-6(IL-6)、TNF-α及ICAM-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3.83%、89.36%;对照组为30.00%、72.50%;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腹胀痛、白带、输卵管畅通度及舌脉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ICAM-1、血浆黏度和血沉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ICAM-1、血浆黏度和血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周、清利通络法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IL-6、TNF-α及ICAM-1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施永周  宋斌 《新中医》2021,53(13):65-68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汤剂联合西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瑞舒伐他汀和贝那普利药物治疗,研究组加服活血化瘀法汤剂,治疗1个月后分析疗效并观察心室重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为(3.67±0.82)分,低于对照组(5.29±1.3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与治疗前比较,射血分数(LVEF)均增加,左心室舒张(LVEDD)、收缩末期直径(LVESD)、室壁运动指数(WMSI)均降低(P0.05)。治疗后2组比较,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WMS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汤剂联合瑞舒伐他汀、贝那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疗效更佳,且减缓心室重构效果更好,有助于恢复血液微循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方配合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冠心病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方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脏收缩功能及心脏舒张功能,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及HR、QTd、LVEDD、LVESD及E/Ea水平均下降,而LVEF及E/A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及HR、QTd、LVEDD、LVESD及E/Ea水平较对照组更低,而LVEF及E/A水平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活血化瘀汤治疗。观察两组术后1个月的胸闷、胸疼、心悸气短和舌苔证候积分,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8(IL-8)水平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术后12月的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胸闷、胸疼、心悸气短和舌苔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术后1月两组胸闷、胸疼、心悸气短和舌苔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TNF-α、CRP和IL-8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术后1月两组血清TNF-α、CRP和IL-8低于术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s ICAM-1和MMP-9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术后1月两组患者s ICAM-1和MMP-9低于术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月观察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组45.00%(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可降低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的再狭窄发生率,改善中医证候,减轻炎症反应,降低s ICAM-1和MMP-9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心化痰方配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对室性早搏(PVB)患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ECG)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5例PVB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5),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心化痰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中医症候积分、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DV)]、ECG指标(心率、24h总心搏数、24h室早个数)、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73%vs 76.00%)(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LVEDD、LVESD、EDV、ECG、LVEF、心率、24h总心搏数、24h室早个数、TC、TG、LDL-C、HDL-C、MMP-9、IL-6、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LVEDD、LVESD、EDV、心率、24h总心搏数、24h室早个数、TC、TG、LDL-C、MMP-9、IL-6、CRP水平均降低,LVEF、HDL-C升高(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LVEDD、LVESD、EDV、心率、24h总心搏数、24h室早个数、TC、TG、LDL-C、MMP-9、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4%vs16.00%)(P0.05)。结论:清心化痰方配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PVB疗效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和脂代谢,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变化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CRF患者79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肾衰一体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肾衰一体化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补脾益肾活血降浊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营养评分、炎症因子、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功能指标、FN及PAI-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营养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营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CAM-1及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ICAM-1、MCP-1、Scr、BUN、FN及PAI-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动脉内径和肾动脉阻力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肾动脉内径和肾动脉阻力指数水平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ICAM-1、MCP-1、FN及PAI-1水平,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和肾脏血流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养心舒脉汤辅助西药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血清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CHF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心舒脉汤,两组患者均治疗14天。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检测炎症因子、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ngII)、血浆醛固酮(AL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F、左室内径(LV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NF-κB、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RA、AngII、AL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D、LVE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养心舒脉汤辅助西药治疗CHF,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NF-κB、IL-1β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