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普本草》中茈胡原植物考证徐显玲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245000关键词吴普本草;茈胡;原植物考证茈胡,即今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未记形态,故原植物已不可考。《吴普本草》始载柴胡产地和采收时月,谓:“茈胡,一名山菜,一各茹草。生冤句。二月、八...  相似文献   

2.
时常有些医务人员和病人会把柴胡与银柴胡二者混淆应用,其实两者是功能不同的两味中药.柴胡是辛凉解表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茈胡,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今为常用生药,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的干燥根;银柴胡是清虚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现从下列几方面对它们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3.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茈胡 ,至《图经本草》始易其名为柴胡。指出 :“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 ,以艮州为胜 ,二月生苗 ,甚香 ,茎青紫 ,坚硬 ,微有细线 ,叶似竹叶而紧小 ,亦有似邪蒿者 ,亦有似麦门冬叶而者 ,七月开黄花 ,根淡赤色 ,似前胡而强。生丹州者结青子 ,与他处者不类 ,芦头 ,有赤毛如鼠尾 ,独窠长者好。”可见古代所用柴胡已有多种。如今 ,本品商品主要有三大类 :一、北柴胡 ,原植物为柴胡 ;二、红紫胡 ,原植物为狭叶柴胡 ;三、竹叶柴胡 ,原植物为膜缘柴胡。它们都是伞形科柴胡属植物 ,主产于河北、河南、安徽、山西、内蒙…  相似文献   

4.
时常有些医务人员和病人会把柴胡与银柴胡二者混淆应用 ,其实两者是功能不同的两味中药。柴胡是辛凉解表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茈胡 ,列为上品 ,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今为常用生药 ,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银柴胡是清虚热药 ,始载于《名医别录》,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现从下列几方面对它们加以鉴别。1 性状鉴别1.1 柴胡 :北柴胡头膨大呈块状 ,顶端残留数个茎基 ,下部具根数条 ,根圆柱形 ,平直或弯曲 ,长 6~ 15 cm ,直径 0 .3~ 1.2 cm ,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 ,具纹理 ,支根痕和皮孔。质坚硬 ,不易折断 ,断…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药用柴胡最古老的国家 ,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但我国本草文献对柴胡原植物的认识 ,却是一个非常缓慢而长达千年的历史过程。本文将柴胡品种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即 :柴胡品种混沌期、柴胡品种混淆期和柴胡品种区分期 ,兹分述如下 :柴胡品种混沌期  在先秦时代 ,《山海经·中山经》中已有“其草多茈”的记载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中也已有用于治“痈首”的“茈”。这两处的“茈” ,注家们见解不一 ,有说是“紫草” ,有说是“柴胡” ,这是柴胡品种混沌的开始。  柴胡首载《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药…  相似文献   

6.
王惠民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2):710-711
<正> 前胡是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收载的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decursivum Maxim。文献研究认为,《本草图经》和《本草纲目》所述的前胡正品为白花前胡。前胡古今品种都比较混乱,因此对前胡进行本草学研究是有必要的。1《本草经集注》中的前胡前胡始载于《名医别录》:“前胡,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痰满,胸协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由于缺乏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的记载,无法判断其品种来源。陶弘景云:“前胡,似茈胡而柔软,为疗殆欲同,而《本经》上品有茈胡而无此,晚来医乃用  相似文献   

7.
银州柴胡的原植物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龙 《中药材》1994,17(9):40-42
本文对古本草记载的银州柴胡原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记载的银州柴胡是伞形科植物红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本草别说》、《本草纲目》、《本草原始》等文献记载的银州柴胡应是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 lanceolata Bge.。此外,本文还对伞形科植物银州柴胡B.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 非古本草记载的银州柴胡,以及银柴胡在古代作柴胡药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8.
柴胡、人参二药入药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即广泛应用于临床。二药本草学均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五十二病方》记载单味柴胡煎服治疗头痛。《神农本草经》有柴胡“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之说,《滇南本草》称它为“伤寒发汗解表要药”。  相似文献   

9.
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柴胡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进行本草考证,为包含柴胡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进行本草考证研究。汉代至南北朝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或前胡属植物混杂入药,正品基原难以明确;唐代石竹科植物或已作为柴胡药材入药;宋代明确柴胡的道地产区为银州,其正品基原为狭叶柴胡及其近缘种银州柴胡;明代后北柴胡逐渐成为主流,并已明确石竹科银柴胡与伞形科柴胡属植物功效有异,但仍将银柴胡归于柴胡类药材使用;清代将银柴胡单列为一类药材,与柴胡区分开。《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的含有柴胡的药方中,柴胡药材的正品基原主流应为伞形科柴胡属狭叶柴胡及北柴胡,建议结合当前柴胡资源及产业发展情况综合考虑选取符合《中国药典》的基原。  相似文献   

10.
山楂叶综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山楂主产于我国北方,是一种常用中药。最早收载于梁代陶宏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以后唐朝的《新修本草》,宋朝的《图经本草》,明朝的《本草纲目》均有记载。朱丹溪十分推崇山楂功效,而后遂为要药。山楂叶  相似文献   

11.
王晖  张改霞  杨成民  隋春  魏建和 《中草药》2018,49(20):4928-4934
柴胡为常用中药材,约从汉朝本草中就出现有关柴胡的记载。由于柴胡属物种较多、种间形态相似,而且历代本草对其形态描述不详,导致今人在判断古代中医临床中所使用的柴胡物种时造成很大的困难。总结分析历代重要本草中有关柴胡的形态和功效描述,综述现代学者对本草中柴胡种的鉴定研究结果,以厘清古代中医学家使用哪些柴胡种入药。在唐朝之前,中医使用的柴胡应为功效相似的一类柴胡属植物,后来逐步过渡到混用伞形科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银州柴胡B.yinchowense、石竹科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var.lanceolata等多种植物,到明清时期才将石竹科银柴胡从柴胡中区分出来,进一步明晰了其功效与柴胡有很大不同。明朝时出现了"北柴胡"的称谓,"南柴胡"的称谓则出现于民国时期。随着柴胡分类研究的深入,"北柴胡"和"南柴胡"逐渐与柴胡属植物柴胡B.chinense、狭叶柴胡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研究本草中记载的苍术与白术的形态、功效、源流等以及明确区分二者的时间,从形态和功效方面探讨二者混淆的原因以及区分方法。结果验证了本草古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术实为苍术,且将白术混入苍术中共同记载。苍术与白术混用千年之久,究其原因主要是二者的形态和功效过于相似,自宋代寇宗奭之后,苍术与白术开始明确区分,并不断发展。另外,本文还验证了《神农本草经》将白术作为了苍术的来源之一,明确了历代本草中记载的苍术与白术的区别,确定了明确区分二者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下品,且历代本草多有记载。由于早期本草对白头翁形态描述不明,多以“近根处有白茸”的  相似文献   

14.
“前胡”名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现今前胡药材品种原植物的调查,对古代文以及历代本草著作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后认为,“前胡”药名是以其功效命名的,其原植物为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umDunn.)。道地药材的传统产地为江浙一带,并重点讨论了药材前胡与柴胡和紫花前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说“茈”     
马王堆《五十二病方》“痈”条下368行曰“痈首,取茈半斗,……”。帛书释“茈,即柴胡”(见该书113页)。“柴胡”《武威汉代医简》,《本经》均作“茈胡”、未见有省作“茈”者。又《本经、茈胡》原文云“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久服轻身,明日益精”。与《病方》所言痈症似乎无涉。窃以为文中“茈”乃“紫”之假,《集韵》曰:“茈音紫”,《山海经·南山经》:“其中多茈蠃”,郭璞《山海经》注  相似文献   

16.
柴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运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柴胡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供药用。中国药典收录有两种:柴胡Bup lerum dc和Bup leurum.scorzonerfolium W ILLD.前者称北柴胡,后者称南柴胡。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之为地熏、茈胡。本品嫩者入菜,老者采而为柴,故苗有芸蒿、山菜、茹茸之名;根名柴胡,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晰"黄精"基原植物沿革与变迁、药用部位与传统功效、资源与分布,该文对"女萎""葳蕤""黄精"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女萎",包含了《名医别录》记载的"葳蕤"与"黄精"两者的功效,其中"葳蕤"传承了"女萎"的主治功效,"黄精"传承了"女萎""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等主补功效,其后本草均沿用《名医别录》记载。"黄精"基原植物的沿革与变迁进一步表明,明清以前本草中"玉竹"(女萎、葳蕤)中包含"黄精",其中唐初以前主要根据根状茎结节状形态与个体大小区分"黄精"、"玉竹",形态的鉴别具有科学性一直沿用至今,大小鉴别显然不科学;唐代至清初强调叶对生者为正精,将年幼的黄精与滇黄精、叶互生的多花黄精等误认为"玉竹",追根溯源"黄精"应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女萎"……,"黄精"的古方开发应一并注重"玉竹"方。历代本草记载"黄精"药用部位除根茎外,叶、花、果实和幼苗均可作食药用,但近代未见开发利用;"黄精"的栽培历史悠久,唐诗就有记载,《本草纲目》详细描述了种植方法;"黄精"的采收加工从"二月采根,阴干"(《名医别录》)发展至"九蒸九曝"(《食疗本草》)、"今通八月采"(《本草图经》),但"黄精"栽培品种、资源培育与精准采收等关键技术直至现代仍无重大突破。《本草图经》首次记载"黄精"道地产区"以嵩山、茅山者为佳",但江苏茅山、河南嵩山并非现代的"黄精"主产区,"黄精"产区规划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南北朝时期,前胡应为柴胡的入药品种之一,可替代柴胡使用,古方小(大)前胡汤与小(大)柴胡汤方源相同,可以互用;其性状相近、性味相同、功效相当是二者替用的基础。南朝梁代陶弘景正式将前胡著录于本草文献,仍与柴胡互资鉴别,容易混淆。至唐代柴胡与前胡逐渐形成多个明确品种时才彻底区分,然而功效仍袭旧说。金元时期,受药性归经理论影响,前胡柴胡在归经上出现分化,柴胡属肝木而升生,前胡属肺金而肃降,从此二者在功效上亦出现明显分化并延续至今。因此,宋以前出现的前胡替代柴胡使用的情况有其合理性,在前胡和柴胡性状相近、性味相同、功效相当的药物理论基础上,古方小(大)前胡汤中以前胡替代柴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虎掌和天南星属种不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本草纲目》虎掌和天南星记载的正误进行了订正,并考证了《神农本草经》的虎掌为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开宝本草》的天南星才是同科天南星属植物。虎掌南星为优质的道地药材,一直大量栽培和销售,故建议载入新版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20.
查阅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研究不同时期连翘药用植物的使用及其功效的演变情况。研究表明,连翘最早见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归于下品。从本草著作有关连翘药用植物的描述来看,唐代以前所用的连翘大多为藤黄科植物湖南连翘及同属的多种植物,从宋代开始,木犀科植物连翘进入药用,并逐渐取代藤黄科植物湖南连翘及其同属植物,成为药用连翘的主要植物,至今仍在沿用。功效方面,历代本草记载连翘均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实热诸证,但治疗部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