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病程相宜式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自杀风险防范的病程相宜式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杀意念评分... 相似文献
2.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512-3513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干预,采取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QL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在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12月入住于医院ICU的重症病例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ICU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预防模式施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加用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干预。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专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重症病例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护理相宜模式应用于ICU重症病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模拟康复护理干预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某院于2019年3月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始实施模拟康复护理干预,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选取患者3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分别为(39.74±6.73)、(38.40±6.46)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分别为(33.60±4.43)、(23.53±3.60)分;观察组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评分分别为(16.02±2.80)、(7.43±1.02)、(6.91±1.50)分;观察组干预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评分分别为(19.17±3.52)、(9.03±1.37)、(8.48±1.81)分;观察组干预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结论 模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控制精神病理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伸性护理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所居住的社区街道分组,北塘区40例为干预组,崇安区41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出院时予出院指导,干预组出院后转入社区开放病区接受持续12个月的上门巡诊和电话访问,并建立延伸服务档案。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评定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和再住院情况。结果巡诊6个月末、12个月末,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药物管理形式好于对照组;干预组复发率分别为12.5%,27.5%,再住院率分别为7.5%,1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4.1%,58.5%)和再住院率(26.8%,48.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巡视12个月末,干预组SDSS总分及部分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伸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改善社会功能和预防其衰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阶段式依从性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阶段式依从性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精神症状、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得分、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t=5.812,P<0.001; Z=-2.501,P=0.012),简明精神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1.994,P=0.025)。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阶段式依从性干预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自我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观察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的总积极因子分、总消极因子分、病情总估计等项目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我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增强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各维度如抑郁焦虑、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性以及激惹性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NOSIE-30的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良好的人性化护理照顾,大大地保证了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稳定的好处,有效阻止患者病情进展,从而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1],无论是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还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够有效地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缺损、精神残疾等症状则无明显效果,因此在精神症状得到控制后应尽早让患者回归社会,是精神病康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院有危险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7例作研究对象,针对常见危险行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1年内危险行为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1年患者出走、自伤、伤人、毁物、自杀危险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危险行为,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适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为有效地开展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60例,按入院日期先后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持续的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宣教和指导、家庭访视、电话咨询.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自编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BPRS总分的改善程度、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和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康复状态量表(MRSS)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1年末复发率和对服药的依从性。结果出院1年末观察组SDSS和MRSS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改善程度和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方法:将21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5例和对照组106例,研究组实施住院康复及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住院康复和常规护理。应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在康复前和干预3个月后各评定1次,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SDSS总分康复前为6.34±1.67,康复后降为4.22±1.06,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职业功能、社会活动、家庭活动、生活能力等功能的改善较明显(P<0.05,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住院康复及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治疗.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Morningside康复量表(MRSS)评估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分值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治疗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控制疾病及恢复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高发部位,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治疗的2344例精神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护理干预,研究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高发部位感染率的影响。结果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是上呼吸道占64.84%、胃肠道占20.31%;干预前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上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率分别为8.79%、5.70%、1.78%,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由8.79%下降至5.07%、上呼吸道感染率由5.70%下降至3.49%、胃肠道感染率由1.78%下降至0.79%,2组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是上呼吸道和胃肠道,采取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上呼吸道和胃肠道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高发部位,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治疗的2344例精神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护理干预,研究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高发部位感染率的影响。结果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是上呼吸道占64.84%、胃肠道占20.31%;干预前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上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率分别为8,79%、5.70%、1.78%,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由8.79%下降至5.07%、上呼吸道感染率由5.70%下降至3.49%、胃肠道感染率由1.78%下降至0.79%,2组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是上呼吸道和胃肠道,采取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上呼吸道和胃肠道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病程迁延.进展缓慢,复发率及病残率均很高。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最主要手段,能改善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但难以恢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心理性格。康复干预能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和恢复自我护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工作能力、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在各种干预方法中.心理教育、社会技能训练、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干预方式在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SARS也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对SARS恢复期医护人员进行认知记忆功能方面的研究,及早发现轻度认知障碍(MCI),对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有着重要的意义。记忆学习是大脑的高级功能活动,是认知功能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年龄匹配、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SARS患者的形象再认记忆和理解记忆能力均有所下降。了解SARS恢复期患者的记忆功能,可为及早进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北京3家医院32例SARS患者和35例对照,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进行随访,通过护理,提高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实施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卫生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针对性系统化家庭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并统计1年内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N-BPRS、SDSS、服药依从性调查表总分显著低于自身入组时水平及对照组同期总分,ITAQ总分显著高于自身入组时及对照组同期总分,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自知力的恢复,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促使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