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采用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机械通气,记录通气治疗前后的pH,PaO2,PaCO2变化和RR(呼吸频率)、心率(HR).结果:所有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动脉血值恢复正常,动脉血PaO2高于无创通气前水平,PaCO2低于无创通气治疗前水平,两者差异有昂著性(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胡国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3(3):176-176
面罩式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已被肯定[1,2 ] 。但对重症患者,特别是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仍有不同看法。2 0 0 1年3月~2 0 0 3年5月我们应用面罩式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1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 5~83岁,平均72岁。合并肺心病性心力衰竭9例,2型糖尿病5例。15例均有意识障碍,其中昏迷12例,烦躁3例。动脉血气分析:PaO2 <4 5mmHg( 1mmHg =0 133kPa) ,PaCO2 >90mmHg ,pH <7 2 5。本组患者均因年迈等原因,家属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对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稳定期COPD患者29例,其中治疗组16人,对照组13人。治疗组采用间断家庭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每日呼吸机使用时间〉6 h。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6个月后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家庭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日常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是治疗和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其有创性给患者身体带来了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逐渐减慢,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以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NIPPV治疗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稳定期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疗效及对肺功能修复影响。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稳定期重症COPD患者83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3),分别接受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NI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以及炎性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0%,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上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PaO2、SaO2以及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H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8.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11.
12.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且拒绝IPPV治疗患者行BiPAP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在专科护士严密监护及精心护理下,38例此类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病情变化。结果:22例患者症状改善,PaCO2降至80 mm Hg(1 mm Hg=0.1333 kPa)以下,总有效率达57.9%。结论:训练有素的专科护士严密观察病情,防范和处理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此类患者的安全性及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影响。方法 8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HR、RR、PH、PaO2、PaCO2),心功能指标(LVEF、cTnI、BNP、Pro BNP),APACHEⅡ评分,心电图P波变化情况,住院天数、气管插管次数和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观察组HR、RR、PaCO2、cTnI、BNP、pro BNP指标、APACHEⅡ评分、Pmax和Pwd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PH、PaO2、LVEF指标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在住院天数、气管插管次数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气效率、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指标,同时具有无创、使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合早期肺康复护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进行诊治的COPD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都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早期肺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VC与FEV1/FVC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下降(P<0.05),但干预后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早期肺康复护理在COPD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呼吸状况,提高肺功能,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H值、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频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H值、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频率相较于治疗前皆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3例患者治疗后有效7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77%。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能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吉林医学》2016,(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用于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基础上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可巩固治疗效果,改善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京轶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3,(6):376-37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目前临床广泛推广的无创通气治疗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该病所致的高碳酸血症以及低氧血症,对缩短住院周期,减少有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疗效显著[1].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却是一个十分耗费精力的过程,只有通过临床密切监测、判断疗效、发现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护理措施,才能切实提高疗效[2],减少并发症.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呼吸科共收治5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无创通气在治疗严重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我科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BIB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机械通气,记录通气治疗前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变化。结果 78例患者无创通气3~7d后,意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患者和家属易于接受,同时减少插管,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对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序贯组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用口鼻面罩行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至脱机;对照组继续行常规有创机械通气,以目前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等。序贯治疗组较对照组机械通气总时间[(7.8±2.5)d与(12.0±2.2)d]、有创通气时间[(4.9±2.2)d与(12.0±2.2)d]、住院时间[(8.5±2.5)d与(13.0±2.6)d]明显缩短(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0/12与3/12)。说明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下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和总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