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实验验证探讨山豆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作用机制。首先通过TCMSP和TCMID等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献查找山豆根的主要化学成分;借助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查找山豆根主要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OMIM和TTD等数据库获取RA的主要靶点;选择Venny 2.1.0平台获取两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随后通过DAVID 6.8数据库进行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构建胶原诱导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核心靶点蛋白表达。网络分析结果得到槲皮素(quercetin)、染料木素(genistein)、山柰酚(kaempferol)、大豆皂苷C(subprogenin C)和黄豆苷元(daidzein)等27个活性成分,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  相似文献   

2.
健脾祛湿法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脾祛湿法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健脾祛湿法中药内服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雷公藤片,两组均治疗1个月.以晨僵、关节肿胀及关节疼痛数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为观察指标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以关节滑膜腔的慢性炎症为特点的对称性、多发性、反复发作性关节炎.该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因其病情顽固,久延难愈且疼痛遍及周身多个关节,中医又称"顽痹"、"历节风"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特征,确立了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以此制定本病的中医治疗大法——健脾益肾祛湿通络法,并探讨了此法对老年RA的作用机理,即调节免疫功能、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及调节整体机能。  相似文献   

5.
益气祛湿通络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祛湿通络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80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60 例及对照组 120 例,治疗组采用益气祛湿通络方内服;对照组口服芬必得、雷公藤多苷片。治疗3 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对照组为 7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气祛湿通络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秦七风湿方(QQFSF)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检索QQFSF中珠子参、秦艽、山茱萸3味中药的成分和靶点;从NCBI、Geencards数据库中检索RA的相关靶点,将QQFSF治疗RA的靶点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健脾祛湿法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68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健脾祛湿为法组方用药,对照组口服雷公藤片,共治疗2个疗程,以晨僵、关节肿胀及关节疼痛数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为观察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67%,两组疗效相比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晨僵、关节肿胀疼痛方面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种疗法均能使血沉、C反应蛋白发生改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以健脾祛湿为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减缓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客观地改变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应数值,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蔡萧君  颉彦鹏  王磊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5):148-152,220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三妙丸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研究了三妙丸所含化学成分及体内作用靶标,根据利宾斯基五原则筛选潜在成分,并富集分析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现相关的体内靶标。进而阐明三妙丸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作用机制。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共计发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有效成分82个,直接相关的作用靶标7个,相关代谢通路110条。关键成分分别是汉黄芩素、β-谷甾醇、槲皮素、小檗碱、黄连碱、黄柏碱等,涉及到的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靶标有转录因子-1、趋化因子2、前列腺素2/H合成酶、肿瘤坏死因子、蛋白激酶激酶、硫蛋白还原酶、酪氨酸蛋白激酶。涉及相关代谢通路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结节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胆碱代谢、炎症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花生四烯酸代谢、NF-κB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结论三妙丸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起效的方式起到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本研究才网络药理学技术层面,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的三妙丸有效成分及体内预测靶标理论化揭示了三妙丸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三妙丸及先关药物的新药研发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 1994~ 1999年 ,作者用自拟祛湿通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47例 ,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7例 ,男 18例 ,女 2 9例。年龄 19~ 70岁 ,平均 45岁。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4年。临床表现为关节轻度肿痛 ,可忍受 ,功能不受影响者 2 6例 ,占 5 5 .3% ;关节中度肿痛 ,疼痛虽不持久 ,但发作时剧烈 ,功能活动轻度或中度受限 ,但尚能正常活动者 19例 ,占 40 .4% ;疼痛持续 ,不能忍受 ,经常影响睡眠 ,功能活动明显受限者 2例 ,占 5 .7%。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 43例 ,血沉增快 2 0例 ,抗“O”增高 19例。按中医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清热活血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效果显著,但其成分多样,作用机制不明,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清热活血方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药物成分并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靶点,同时通过药物数据库(Drugbank)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收集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拓展并拓扑获取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类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entiscape计算获取hub节点。结果:从清热活血方中筛选出活性成分31个,预测靶点419个,数据库挖掘疾病靶点共430个。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拓扑分析获得清热活血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靶点113个,GO分析共获得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共479个富集结果。KEGG富集表明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MAPK、Estrogen、PI3K-AKT、Thyroid hormone、Neurotrophin、HIF-1、ErbB、FoxO、B cell receptor等通路干预RA。拓扑得到CULI、EP300、HSP90AA1、TP53、HSPA8、CDC5L、UBC、RPS27A共8个干预RA的Hub节点。结论: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进行调控,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五苓散(WL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通过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平台对五苓散进行活性成分筛选、在Drag Bank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应用Cytoscape3. 2. 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在TTD,Drug Bank及Dis G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获取疾病靶点;构建韦恩图,得到五苓散治疗RA的作用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东京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五苓散中药-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使用Network Analyzer进行网络特征分析。结果:研究显示共挖掘到五苓散中52种成分及297个潜在靶点,RA疾病1 845个相关靶点,得到五苓散-疾病共同靶点49个,共同作用靶点主要富集于322个生物过程和31条信号通路上。结论:五苓散可能是通过调节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PTGS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转录因子p65(RELA),孕激素受体(PGR)等靶点,调控癌症相关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及调控细胞凋亡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淫羊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RA相关疾病靶点。取淫羊藿活性成分靶点与RA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共同靶点),作为淫羊藿对RA作用的潜在关键靶点基因。将交集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与RA疾病的共同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并根据其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借助DAVID分析平台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淫羊藿活性成分23个,共同靶蛋白即关键靶标72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萘酚(Kaempferol)等;核心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等;KEGG主要通路富集在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促乳素(Prolactin)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淫羊藿可能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从调节炎症、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断藤益母汤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疗效显著,但其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明。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断藤益母汤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寻找断藤益母汤的有效成分、治疗靶标和信号通路具有一定价值。方法: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和中医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药物成分。在Drugbank数据库和TTD数据库挖掘药物和疾病靶标,使用可视化网络药理学Cytoscap工具构建药物-靶点-通路网络,探讨断藤益母汤中成分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断藤益母汤的11个有效成分可能靶向42个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1 (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等。参与了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h17)分化通路,风湿关节炎通路、核转录因子-κB (NF-κB)通路、破骨细胞分化通路、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等多条通路。结论:断藤益母汤可能主要通过多条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对炎性细胞因子进行调控,从而对类风湿关节炎起到抗炎和免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熊果酸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Drug Bank数据库,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等检索熊果酸的潜在治病靶点。通过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DAVID bioinformatics resources)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STRING进行蛋白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对接技术(i GEMDOCK,Systems Dock)对熊果酸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靶标蛋白进行能量匹配。筛选发挥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潜在靶点。结果:收集相关靶标蛋白66个,DAVID通路富集得到27条信号通路(P0.01),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路关键靶标蛋白11个(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6,转录因子AP-1,肿瘤坏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集落刺激因子-2,白细胞介素-1β,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黏附分子-1,原癌基因蛋白c-Fos)。通过蛋白相互作用发现有4个靶标蛋白具有实验数据支持。通过分子对接表明熊果酸主要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肿瘤坏死因子,转录因子AP-1,白细胞介素-1β发挥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熊果酸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方剂作用原理的研究既是学术界的热点也是难点.近年来,基于组学技术及计算机模拟计算方法的网络药理学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药理、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中药药性与疗效等领域的研究中并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概述了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相关的疾病网络的构建方法,证候关联中药组方规律的文本挖掘方法以及方证对应的生物靶点网络的构建方法.初步探讨了基于证候动物模型的组学信息构建“病-证”动物表型网络及基于寒性、热性方剂对应的化合物信息构建药物靶标网络的网络药理学思路.提出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技术方法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相关疾病网络特点及寒性、热性方剂作用原理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挖掘初步揭示瘀血痹胶囊发挥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瘀血痹胶囊活性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及RA靶点,采用STRING 11.0数据库对其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采用Bioconductor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GSE55457),经过基因探针富集分析(GSEA)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联用分子对接对差异基因与排名靠前的活性化合物进行虚拟验证。结果 筛选出瘀血痹胶囊128个有效成分和85个与RA的交集靶点,其中度值排名靠前的化合物有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等。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RA靶点参与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的多种调控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炎性因子和受体信号通路可能为瘀血痹胶囊对RA发挥作用的主要通路。差异表达基因与交集靶点交集有白细胞介素-6(IL-6)、DNA修复酶1(PARP1)、核转录因子-κB激酶亚基β抑制剂(IKBKB)、雄激素受体(AR)、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多不饱和脂肪酸5-脂氧合酶(ALOX5)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谷甾醇、鞣花酸、7-O-甲基异鼠李糖醇、木犀草素、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β-胡萝卜素等与差异性基因对接活性较好。结论 瘀血痹胶囊中的β-谷甾醇、木犀草素、槲皮素等核心化合物可能是通过作用于IL-6、PARP1、IKBKB、AR、CASP3等靶点对RA起治疗作用,为瘀血痹胶囊后续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网络药理学探究壮医清毒伸筋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清毒伸筋方与RA交集靶点。网络可视化和分析软件(Cytoscape)获取主要活性成分,归一化相互匹配法(NCC)计算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用分子对接分析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力。构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验证主要蛋白浓度。结果:获得145种活性成分和238个药靶点,交集靶点151个。富集分析提示交集靶点涉及19个GO富集分析条目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75条信号通路。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柄花黄素、豆甾醇、木犀草素、β-谷甾醇;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它们与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等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性。动物实验验证,清毒伸筋方有效减轻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显著降低血清MMP9、AKT1和PTGS2浓度。结论:清毒伸筋方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作用于RA的炎症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香-没药药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GEO、Gene-Cards、OMIM数据库挖掘RA相关基因并进行合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乳香-没药的有效化学成分和相关靶点,使用Cytoscape 3.8.0软件绘制"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海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海风藤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ition数据库做相应补充,通过DisGeNET数据库查找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分析海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作用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分析海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具体机制。结果根据口服利用度和药物相似性原则筛选出海风藤有效成分21个,筛选出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90个。在DisGeNET数据库中筛选出类风湿关节炎靶点1 832个。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海风藤治疗RA的关键靶点与邻居靶点196个。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的富集分析产生了涉及炎症、免疫、破骨细胞分化等关键信号通路。结论海风藤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包括直接参与破骨细胞分化,以及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