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50例,其中COPD稳定期组10例、AECOPD非细菌感染组16例和AECOPD细菌感染组24例。所有COPD患者均进行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等检查,并比较其在3组之间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诊断最佳截取值。 结果 WBC、ESR、CRP、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WBC、ESR、CRP、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ROC曲线,其AUC分别为0.779、0.750、0.772、0.885、0.929。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AUC显著高于WBC、ESR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PCT,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以2.35为截取值,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7.5%和84.6%。 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作为炎症性生物标记物,可用于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计数(N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住院化疗后合并细菌感染的NSCLC患者作为感染组(n=50);选取同期住院化疗后未合并细菌感染的NSCLC患者作为非感染组(n=5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50)。对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RP、PCT水平及NC、NLR水平进行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对于化疗后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的血清CRP、PCT、NC及NLR水平分别为(61.44±31.90)mg/L、(2.58±1.41)ng/mL、(7.50±2.60)×109/L、(7.67±3.00),均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非感染组患者的CRP、NC、NL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NC、NLR诊断NSCLC患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CT的AUC值最高,为0.900;其次为NLR...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结缔组织病所致间质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早期预测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确诊结缔组织病所致间质性肺病伴发热患者120例,其中痰培养阳性、痰培养阴性但胸部CT有典型影像学改变且对规范抗生素治疗有效归为细菌感染组(n=80),其余患者归为非细菌感染组(n=40),两组都进行了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同时进行了常规白细胞(WBC)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的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的血清CRP与PCT值明显高与非细菌感染组,而两组的WBC与N含量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与PCT水平与结缔组织病所致间质性肺病患者细菌感染的发生具有正向相关性。CRP与PCT诊断结缔组织病所致间质性肺病发生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WBC与N,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间质性肺病合并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早期、特异、敏感地鉴别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的检测在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2例AECOPD和39例COPD稳定期(对照组)患者,检测血清PCT、CRP及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并比较以上各指标在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AECOPD组治疗前血清PCT、CRP及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与AECOPD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及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在AECOPD患者在细菌感染后明显升高,经有效抗感染治疗后可明显下降,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有助于AECOP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细菌感染者、63例病毒感染者和7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PCT,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CRP,核酸荧光染色技术和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双方法检测WBC,比较各组PCT、CRP与WBC水平及阳性率,并分析PCT、CRP与WBC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CRP及WBC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χ2=4.395~5.627,P<0.05)。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90.7%)略低于CRP(93.0%),差异无显著性(P>0.05),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度(87.0%)显著高于CRP及WBC(χ2=4.362、3.249,P<0.05)。结论 PCT、CRP及WBC均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CT诊断的特异度高于CRP及WBC,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谭书江  田杰  孙慧超 《重庆医学》2013,42(13):1514-1516
目的比较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84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n=106)和非细菌感染组(n=78),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WBC和CRP,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729-173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4例,以及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0例(对照组)。将8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检查分为细菌感染组(n=36)和非细菌感染组(n=48)。比较三组WBC、CRP、PCT水平及各指标对疾病的检出率,评估各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并绘制分析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①三组WBC、CRP、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CPR、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WBC、CRP、PCT诊断细菌性感染检出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P<0.05);③各指标诊断中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最高,PCT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均最高;④ROC曲线显示,PCT指标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AUC最大(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效能较高,各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患儿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细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差异的原因。方法选取155例脓毒血症患者[根据感染类型又分为G-细菌感染组(n=75)和G+细菌感染组(n=80)]、非脓毒血症患者56例及非感染对照43例,检测三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百分比及Bcl-xl蛋白水平。结果脓毒症组PLT、Bcl-xl指标低于非脓毒症组和非感染对照组(P0.05),而PCT、CRP、WBC计数、NE高于非脓毒症组和非感染对照组(P0.05)。脓毒症G-细菌感染组PLT、Bcl-xl水平低于G+细菌感染组(P0.05),而PCT水平高于G+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出现PLT降低、PCT升高现象,与Bcl-xl启动PLT凋亡程序有关;且革兰阳性菌更容易启动PLT凋亡,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诊发热病人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分类(NC)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分别检测细菌感染组(54例)患者、非细菌感染组(62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48例)的血CRP、NAP、WBC和NC.结果:细菌感染组各指标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细菌感染组患者CRP阳性率明显高于NAP、WBC和NC的阳性率(P<0.01).结论:门诊发热病人联合检测CRP、NAP、WBC、NC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尤其是是CRP,阳性率高、快速、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恶性肿瘤合并细菌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恶性肿瘤合并细菌感染(感染组)和不伴感染(非感染组)患者的CRP和PCT,比较两组患者CRP、PCT水平,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利用相对工作特征曲线(ROC)对CRP和PCT诊断细菌感染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组100例,非感染组60例,感染组的中位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组CRP的阳性率高于非感染组(97%vs 40%,P=0.000).感染组PCT的阳性率高于非感染组(55%vs 1.7%,P=0.000).CRP诊断恶性肿瘤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和60%;PCT诊断恶性肿瘤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5%和98.3%.ROC曲线分析CRP的AUC=0.905,PCT的AUC=0.882.CRP以31.9 mg/L为诊断界值时诊断价值最大,PCT以0.1 ng/mL为诊断界值时诊断价值最大.结论 CRP、PCT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恶性肿瘤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前降钙素(PCT)水平与细菌感染相关川崎病(KD)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 232例KD患儿应用酶联荧光分析(ELFA)技术测定血PCT水平,同时检测病原学,按病原学结果分两组,阳性165例(阳性组),阴性67例(阴性组);将阳性组患儿分成两组,细菌感染组及非细菌感染组,并比较血PCT、血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计数(WBC)、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对细菌感染辅助诊断的价值。结果血PCT水平比较: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0.05);细菌感染组高于非细菌感染组(<0.05)。血CRP、WBC、N水平在各组患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PCT是特异性区分细菌感染相关KD和非细菌感染相关KD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在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的住院患者,分晚发型败血症组、一般细菌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PCT、WBC、Neu%在各组的情况。结果:PCT用于诊断败血症及与一般感染组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均最大,分别为0. 987(P<0. 05)和0. 941(P<0. 05),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WBC及Neu%;WBC诊断一般感染时AUC为0. 981(P<0. 05),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6. 7%,均高于PCT及Neu%;Neu%在诊断败血症及与一般感染鉴别时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均居中。结论:PCT、WBC、Neu%可指导诊断晚发型败血症,三者中PCT诊断败血症时效能最高,WBC诊断一般细菌感染时效能最高,Neu%诊断效能居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站收治的5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非细菌感染患者50例作为非细菌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我站接受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两组入选者的PCT、CRP及WBC。结果实验组患者PCT、CRP及WBC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实验组PCT、CRP及WBC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CT、CRP、WBC可作为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8):1057-1060,1082,封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指数、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降钙素原(PCT)在重症患者感染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在万宁市人民医院急诊收治后转入ICU的105例重症患者,根据病原学检测,将其分为感染组62例和非感染组43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者100名为对照组。血常规分析检测WBC;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PCT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记录患者入住ICU期间的临床结局(存活和死亡);ROC分析CD64指数、WBC、CRP、PCT对重症患者感染诊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重症患者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WBC及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者感染组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WBC及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WBC及PCT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WBC、PCT以及四者联合对重症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依次为0.844、0.753、0.750、0.71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PCT以及三者联合对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依次为0.780、0.786、0.808、0.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PCT对重症患者感染诊断及预后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季孝  刘思宇  史杨  王伟文 《浙江医学》2018,40(12):1351-135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对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3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74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29例,病毒感染组20例。比较各组基本资料及PCT、CRP、SAA水平差异,绘制ROC曲线,计算AUC,评价PCT、CRP、SAA对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病毒感染组患儿住院天数最长,MP感染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最高。细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MP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均P<0.01);细菌感染组及MP感染组CRP、SAA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均P<0.01);PCT、CRP、SAA、PCT+CRP+SAA诊断细菌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的AUC分别为0.780、0.731、0.705、0.871;CRP、SAA诊断MP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的AUC分别为0.933、0.990。结论PCT+CRP+SAA联合检测可以快速、有效的鉴别诊断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CRP、SAA在鉴别MP感染与病毒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时均具有较好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细菌感染组144例和非细菌感染组80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5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WBC、PCT及CRP水平。结果:细菌性感染组WBC、PCT和CRP水平明显升高,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WBC、PCT和CRP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WBC、PCT和CRP有助于诊断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对鉴别儿科细菌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指导临床早期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阐明其在CAP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27例CAP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127例CAP患者以合格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培养阳性组(n=54)与细菌培养阴性组(n=73);根据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将细菌培养阳性组患者分为重症肺炎组(n=13)和非重症肺炎组(n=41)。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PCT水平、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第8天,细菌培养阳性组、细菌培养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天,细菌培养阳性组和细菌培养阴性组研究对象血清PCT水平低于入院后第1天(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P<0.01),重症肺炎组患者WBC计数、NEUT%和CRP水平虽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细菌培养阳性为诊断细菌感染的金标准,血清PCT水平诊断细菌性CA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NEUT%和WBC计数。结论:血清PCT水平对诊断CAP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可指导判断CAP是否为细菌感染、评估肺炎的严重程度和停用抗生素的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C)等炎性标志物单项及联合应用在儿童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某医院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354例及50例同期门诊体检正常儿童的PCT、CRP、WBC及NC水平及其ROC曲线下AUC诊断效能,以及不同组合模式对细菌感染性ARIs诊断的ROC曲线。结果:PCT、CRP、WBC及NC等指标单独应用时的ROC曲线下AUC分别为0.80(95%CI 0.76~0.85)、0.80(95%CI 0.76~0.85)、0.77(95%CI 0.72~0.82)及0.75(95%CI 0.70~0.80),只具有中等诊断效能。联合应用时,模式1(PCT+CRP)、模式2(PCT+WBC+NC)、模式4(PCT+CRP+WBC+NC)的ROC曲线下AUC分别为0.90(95%CI 0.87~0.93)、0.94(95%CI 0.91~0.96)、0.95(95%CI 0.93~0.97),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PCT、CRP、WBC及NC等炎性标志物单独应用诊断急性呼吸道早期细菌感染时只有中等诊断效能,(PCT+CRP)模式、(PCT+WBC+NC)模式、(PCT+CRP+WBC+NC)模式可大幅提高其诊断效能,其中(PCT+WBC+NC)模式为最优经济适用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早期预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SCAP患者16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并发DIC分为SCAP组(n=115)和DIC组(n=46)。检测并分析两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及PC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评价各指标预测DIC形成的诊断效能。结果:DIC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水平均高于SC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CT预测SCAP并发DIC的AUC显著高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0.05),其中PCT最佳截点为3.11 ng/m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最佳截点为89.66%,CRP最佳截点为102.34 mg/L,PCT预测SCAP并发DIC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RP(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在预测SCAP并发DIC中具有较高价值,其中PCT≥3.11 ng/m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66%,CRP≥102.34 mg/L可作为风险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细胞参数在IgM抗体阳性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1日—30日于无锡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2例IgM抗体阳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9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细胞参数,分析两组指标差异变化及其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病例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例(LY)、嗜酸粒细胞比例(EO)、嗜酸粒细胞计数(EO#)、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红蛋白(H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NE、NE#、CRP、RDW、EO、EO#、LY、Hb、PCT、PLT在诊断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O、RDW、PCT的AUC分别为0.806、0.797、0.780.Cut-off取值下,PCT的诊断灵敏度(0.731)最高,WBC的诊断特异度(0.966)最高.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细胞参数表现为EO、RDW、PCT指标显著异常,其中PCT、WBC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辅助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潜在指标,但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