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其就业焦虑的关系。方法:选取116名大学生完成内隐自尊测量实验,并施测自尊量表(SES)和就业焦虑问卷(EAQ),获得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和就业焦虑水平;另外选取80名大学生完成高内隐自尊启动实验、内隐自尊测量实验,获得高内隐自尊水平,并施测SES和EAQ。结果:内隐自尊及SES、EAQ得分分别为(159.5±81.2)、(2.4±0.7)、(3.2±0.9)。SES得分负向预测EAQ得分(β=-0.13)。高外显自尊时,内隐自尊得分负向预测EAQ得分(β-0.01);低外显自尊时,内隐自尊得分正向预测EAQ得分(β=0.01);高内隐自尊时,SES得分负向预测EAQ得分(β=-0.06)。结论: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就业焦虑关系密切;自尊分离程度越低就业焦虑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状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在校大学生67名,对其施测内隐联想测验(IAT),测评其内隐自尊水平;并分别采用Leary交往焦虑量表(IAS)、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评价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和外显自尊水平。结果:筛选出有效被试58名,有效率为86.6%。大学生外显自尊与社交焦虑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27,P0.01),内隐自尊与社交焦虑无显著相关,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分离程度(ZIAT-ZSES)与社交焦虑水平之间有显著正相关(r=0.375,P0.01)。结论:大学生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分离程度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外显自尊对社交焦虑有缓冲作用。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外显自尊水平对社交焦虑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的关系。方法对40名大学生施测内隐联想测验,同时填答自尊量表和多维度一多归因因果量表。结果①大学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②外控总分与大学生外显自尊呈显著负相关;在成功事件上内控总分与其内隐自尊呈显著正相关;③高、低外显自尊大学生在外控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内隐自尊组大学生在能力、努力因素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内隐自尊组。结论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研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以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不同组合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先通过大规模测试筛选出抑郁状态组,再把抑郁状态组和正常组被试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分别进行调量,并对两者及其关系进行对比。结果:(1)抑郁状态下个体外显自尊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个体;(2)抑郁状态下个体内隐自尊水平和正常个体无显著差异;(3)对处于抑郁状态的个体而言,有内隐自尊高于外显自尊的倾向;对于正常个体而言,有外显自尊高于内隐自尊的倾向;(4)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状况在正常个体和处于抑郁状态的个体的身上显著不同。结论:抑郁状态的个体外显自尊水平低于正常个体,在内隐自尊上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状况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嫉妒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其嫉妒行为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223名大学生进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内隐联想测验、Bringl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的测试.结果:①女生嫉妒水平显著高于男生(t=-4.09.P<0.01);②在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1.89,P>0.05;t=1.24,P>0.05);但在外显自尊的一般水平上,女生社会取向的自尊显著高于男生(r=-2.90,P<0.01);③不同内隐/外显自尊组合的大学生嫉妒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F=26.75,P<0.01);④外显的总体自尊对大学生的嫉妒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R2=0.25,P<0.001).结论:提高大学生外显自尊可减弱嫉妒的消极心理影响,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6.
外显自尊、相对内隐自尊和整体内隐自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三种方法测量自尊,并比较三者的关系。方法:外显自尊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的中文修订版,内隐自尊采用inquisit 3编制两个实验程序:我-他人IAT(实验1)和我SC-IAT(实验2)。结果:①被试整体外显自尊水平比较高,我-他人IAT和我SC-IAT实验的内隐效应显著,并且都显示在内隐层面被试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②外显自尊与我-他人IAT不相关,但与我SC-IAT呈显著负相关。我-他人IAT与我SC-IAT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我-他人IAT测量的是相对内隐自尊,而我SC-IAT测量的是整体内隐自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110名研究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的自尊量表和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倾向的测试。结果①研究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t=15.13,P=0.00);②高、低外显自尊组在学业拖延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t=2.25,P=0.03),高、低内隐自尊组在学业拖延倾向上差异不显著;③外显自尊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5),内隐自尊与学业拖延相关不显著;④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学业拖延(t=6.91,P=0.00),内隐自尊不能预测学业拖延。结论学业拖延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探讨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方法:按照文理兼顾的原则随机整群选取山东某大学大一和大二学生437名,采用自尊鼍表(SES)、内隐联系测验(IAT)、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以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中文修订版(PANAS-R)进行测验.结果:相关分析发现外显自尊(26.46 ±3.93)及外倾性(7.21±2.58)与积极情感(28.21±5.44)均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r=0.29,0.43;均P<0.001),与消极情感(16.96.±4.51)均呈负相关(r=-0.20、-0.23;均P<0.001),神经质(5.59±3.08)与积极情感负相关(r=-0.35,P<0.001),与消极情感正相关(r=0.51,P<0.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外显自尊、外倾性、神经质能预测积极情感(β=0.15、0.33、-0.20),神经质能预测消极情感(β=0.51)(均P<0.001).结论:当同时考虑两种自尊和人格特质时,外显自尊和某些人格特质均能预测积极情感,但只有神经质能预测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尊、归因与内隐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尊、归因、攻击性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分别测量65名大学生的自尊、归因方式、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结果 ①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在自尊、归因和攻击性3个方面,男生和女生愤怒因子差异显著(t=-2.562,P<0.05),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尊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是否存在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分离现象。方法选取178位高中学生,用马氏量表筛选出64人,分为马氏高分组(n=36)和马氏低分组(n=28),分别对两组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测量。结果在内隐自尊方面,马氏高分组(62.6±3.3)和马氏低分组(43.6±2.5)没有显著差异;在外显自尊方面,两组被试有显著差异。结论马氏主义者存在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吸毒者对毒品内隐态度、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特点,探讨对毒品内隐态度与外显、内隐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对吸毒组206人和正常对照组120人对毒品内隐态度、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进行测量。结果:吸毒组与对照组对毒品均有消极的内隐态度,但吸毒组内隐态度的消极强度低于对照组;吸毒组外显自尊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内隐自尊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吸毒组对毒品内隐态度与内隐自尊水平呈正相关(r=0.188),而与外显自尊水平相关不显著。结论:吸毒者对毒品内隐态度消极强度较正常个体低,吸毒者外显自尊水平也较正常个体低;吸毒者对毒品内隐态度与内隐自尊水平有关,而与外显自尊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2.
外显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目的:探讨外显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49名大学生被试参加实验和问卷研究,其中男生26人,女生23人,平均年龄22岁。所有被试填答了R0senberg自尊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同时使用内隐联结测验测量被试的内隐自尊。结果: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中等程度和高度的相关,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显著。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外显自尊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另外,结果倾向于支持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相对独立结构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方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中文版和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对洛阳师范学院50名大四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31.10±3.53,0.20±0.10),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不相关(r=0.19,P0.05);(2)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困难处于中等水平(2.61±0.47);(3)外显自尊水平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负相关(r=-0.49,P0.01),且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t=-3.86,P0.01);(4)内隐自尊与职业决策困难不相关(P0.05)。结论:大学毕业生的外显自尊水平对职业决策困难有重要影响,提高大学毕业生外显自尊水平有助于减少职业决策困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一新生内隐、外显自尊状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对50名初一新生施测内隐联想测验(IAT),同时填答自尊量表(SES)和社交焦虑量表(IAS)。结果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程度(ZIAT-ZSES)与社交焦虑有显著正相关。外显自尊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分离程度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外显自尊对社交焦虑有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杀态度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抑郁对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抑郁组和正常组,进行内隐、外显自杀态度的测验,对两者及其关系进行对比。结果①抑郁组与正常组的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无差异性(t=0.37,P0.05);外显自杀态度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5),且整体呈现中立或矛盾的态度;②内隐与外显自杀态度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15,P0.05;r=0.07,P0.05)。结论①抑郁因素只调节大学生的外显自杀态度,对内隐自杀态度无影响;②内隐、外显自杀态度显著不相关,呈"分离"状,即自杀态度以内隐、外显两个独立的系统共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自尊的相关性,为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攻击性问卷、儿童期虐待问卷、自尊量表对2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期虐待的发生率为19.81%;男生在儿童期虐待总均分及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t=2.794,1.985,2.371,2.422,2.515;P0.05)。儿童期总分与攻击性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呈正相关,且差异显著(r=0.142,P0.05;r=0.324~0.480,P0.01);自尊与儿童期虐待、攻击性各维度,除敌意维度外,均呈显著负相关(r=-0.172~0.563,P0.01)。受虐组在自尊水平得分上低于非受虐组,且差异显著(t=-4.968,P0.001);受虐组在除敌意外攻击性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受虐组,且差异显著(t=3.286,3.138,3.509,2.405,3.058;P0.05)。结论: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自尊水平存在相关;且对于受虐大学生,自尊水平越高,攻击性越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内隐自尊及外显自尊对攻击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自尊调查表(SEI)、Novaco愤怒问卷、攻击问卷及内隐联想测验等对来自江西2所大学的被试进行施测。结果①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分别能预测个体的敌对反应(t=-2.098,P=0.043;t=-1.912,P=0.05);②外显自尊水平高时,个体的内隐自尊与Novaco愤怒问卷总分、身体攻击、口头攻击、愤怒、敌对各因子呈负相关,且与愤怒、敌对相关显著(P<0.05);③外显自尊水平低时,个体内隐自尊水平与口头攻击相关显著(P<0.05);④4组被试在口头攻击方面差异极为显著(F=10.907,P<0.001),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不一致的两组在口头攻击上显著高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相一致的两组(P<0.05),同时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都低的被试组又显著高于两者都高的被试组(P<0.05)。结论个体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者均与个体攻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外显、内隐自信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个人评价问卷(PEI)和内隐联想测验(IAT),分别对120名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外显、内隐自信进行测量。结果 1内隐自信效应存在,即个体有将自我概念与自信类的特征概念相联系的倾向(P<0.01);2男生与女生的外显自信存在显著差异(t=-3.971,P<0.001),内隐自信不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与个体外显自信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与外显自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各因子与个体内隐自信无显著相关。结论 1大学生内隐与外显自信为2个独立的系统;2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外显自信关系较为密切,与内隐自信关系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隐和外显权力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内隐权力动机在外显权力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生活目标量表、图片故事练习、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20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内隐权力动机与积极情感(r=0.24,P0.05)、主观幸福感(r=0.20,P0.05)呈显著正相关,外显权力动机与积极情感(r=0.36,P0.01)、主观幸福感(r=0.24,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r=-0.19,P0.05)呈显著负相关;(2)内隐权力动机调节了外显权力动机与积极情感之间的关系。在低内隐权力动机个体中,外显权力动机对积极情感没有显著预测作用(simple slope=0.10,t=2.20,P0.05);而在高内隐权力动机个体中,外显权力动机对积极情感有显著预测(simple slope=0.28,t=3.68,P0.01)。结论:内隐、外显权力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密切,内隐权力动机在外显权力动机对积极情感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艺术类高中生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学业成败归因的关系.方法 对90名艺术类高中生进行自尊量表(SES),学业成败归因量表(MMCS)测验,以及内隐自尊(IAT)测量研究.结果 1艺术类高中生的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关不显著(r=-0.078,P>0.05);2艺术类高中生对学业成功进行归因时,外显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成功归因于努力(r=0.162,P<0.01),归因于运气(r=0.291,P<0.01);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成功归因于能力(r=0.075,P<0.05);(③进行学业失败归因时,外显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失败归因于情境(r=0.116,P<0.05),归因于运气(r=0.091,P<0.05);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失败归因于情境(r=0.104,P<0.05),而内隐自尊水平低的学生倾向将失败归因于个人能力不足(r=-0.231,P<0.05).结论 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水平不同的艺术类高中生在进行学业成败归因时会有不同的归因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