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郁证分为广义郁证和狭义郁证,广义郁证是由于七情不遂、气机郁滞所导致的一类病证,狭义郁证包括西医学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其患病率、致残率均高,对患者身心和社会均造成影响,故探索狭义郁证的治法非常重要。从病因病机、辨治思路、临证分型等方面系统阐述张杰教授治疗郁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张杰教授认为郁证以情志失调为主,六郁互杂为辅,肝脾失调为本;治疗上理气开郁,虚实分治,肝脾建中。  相似文献   

2.
林毅教授在系统继承历代医家郁证学说精华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拓展了郁证学说在乳腺病中的运用,提出了“六郁治乳”理论。认为中医治疗乳病可从气郁、血郁、火郁、痰郁、食郁、湿郁“六郁辨之”,乳房疾病的产生主要与肝、脾(胃)、肾及冲任等经络相关;乳腺疾病可从“六郁治之”,确立了“明辨六郁,详察虚实,标本兼顾,平衡调治”的总体治则,临床诊疗可采用祛除诸郁之疏肝、祛瘀、清热、化痰、利湿、消食、健脾、补肾等“八法”,以平衡调治为宗。“六郁治乳”理论为构建中医乳房病学系统的理法方药辨治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郁证的含义有二:一为病机,指疾病过程中人体气血郁滞不畅的状态,为广义郁证;二为郁病,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的一类病证,为狭义郁证。金元之前,二者无明确之分,郁多指病机。明代以后,张景岳首次提出“因郁致病”,明确了狭义郁证。二者从相互渗透到层次分明,狭义郁证最终被定义为“郁病”。郁病的范畴广泛,包括多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病、强迫症等。从秦汉时期至近现代,郁病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以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意识活动减退和多种躯体症状为主要特征。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郁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内经》所论五郁之治与朱丹溪所倡六郁之说均属广义郁证。狭义的郁证是指情志不畅,郁怒伤肝,以致肝郁气滞,与广义的郁证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  相似文献   

5.
郁证性泛酸是指由七情内伤引起或参与引起的泛酸,可分为病郁同存与单纯郁证两种。病郁同存是指肝胃同病、肝胃不和,主要包括肝气犯胃与肝胃郁热;单纯郁证是指七情伤及肝心(脾)而表现出的相应证候。单纯郁证肝病泛酸或仅伴有少数肝经表现,或可伴有涉及多脏腑纷繁多样的躯体症状,后者多属隐性郁证或广义郁证。六郁也是郁证性泛酸的常见病机。郁证性泛酸有其临床特征,须从郁论治或辅助从郁论治。郁证性泛酸可见于现代医学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郁证是临床上常见的复杂症状,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病证中。对于本病,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病机学说,历代医家多从怒郁伤肝,思郁伤脾,过喜伤心神等方面论述,莫衷一是。从七情之悲忧致郁,联系到诸气膹郁的五运六气学说,旨在打破郁证多从肝论治的传统,理清从肺论郁的脉络。  相似文献   

7.
探讨单纯郁证与病郁同存,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显性郁证与隐性郁证,狭义郁证与广义郁证等多种郁证形态。单纯郁证为情志性功能性疾病;病郁同存指郁证与器质性疾病或中医病证同时存在,又可分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显性郁证是指显现的七情变化所导致的临床容易辨认的郁证;隐性郁证指由并不显现的七情以及患者具有隐匿的郁证禀赋所导致的临床不易察觉的郁证。狭义郁证是指由情志不遂、气机郁滞病机所导致诸如脏躁、百合病、梅核气、失眠等单纯的、因郁所致的显性郁证;广义郁证除狭义郁证外,还包括病郁同存、因病致郁、隐性郁证等凡与情志不遂有关的疾病。探讨郁证的形态学,旨在更好地适应中医临床诊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六郁论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整理挖掘古代医籍,追溯郁证源流,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观点探讨郁证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以"六郁"阐释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运用六郁理论指导高脂血症临床研究及治疗工作。指出该病病机为肝脾气郁,胆枢不利,诊为"郁证"、"聚"、"积"。提出早期属"郁",病在气分,为气郁,病标在肝脾,病本在少阳。精微不布膏脂不化,渐进致"聚",疾病后期病情发展而久之成"积"。  相似文献   

9.
恶心呕吐不仅是脾胃病的症状,也可以是七情内伤所致之肝(胆)病、心病、Ⅱ类脾病(脾心病)以及病机属于痰饮、瘀血的郁证表现。凡由情志不遂所引起且从郁或辅助从郁论治有效的呕恶即为郁证性呕恶,可见于精神心理因素诱发并有呕恶表现的一类疾病。郁证性呕恶存在单纯郁证和病郁同存两种形态。单纯郁证病位在肝、胆、心、脾,与胃无涉;病郁同存即郁证与脾胃病同时存在。单纯郁证呕恶需要从郁论治,病郁同存呕恶可从郁论治结合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10.
<正> 拜读《陕西中医》1988年第3期饶宏孝同志所撰的“论肝失疏泄致‘郁证’一文(以下简称‘饶文”),深有感触,获益匪浅。饶文从肝的正常生理功能、特性,以及肝与各脏腑之间的机能等方面,论述了肝之疏泄功能正常乃是气机调畅的重要条件。若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肝郁之后又致气、血、火、痰、湿、食等六郁。此段论述,从整体观念出发,分析细微,说理透彻,有根有据。但饶文就由此概括为“凡郁证皆因肝失疏泄所致”以及“临证治疗郁证,必须从肝失疏泄着手,运用理气解郁之治法”,对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兹商榷如次。众所周知,七情所伤,多能引起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治当疏肝理气解郁、调和肝脾气机,方选逍遥散之类。因属气郁,故行气解郁则效。然须知郁证范围颇广,除气郁外,尚有血郁、火郁、痰郁、湿郁、  相似文献   

11.
纳呆不仅是脾胃病的常见症状,也可能是郁证的表现之一。凡由情志不遂所引起且从郁论治有效的纳呆即为郁证性纳呆。郁证性纳呆存在两种形态:一是单纯郁证,病机主要有肝气郁结或化火、心脾郁结;二是病郁同存,即同时存在郁证与脾胃病,无论因郁致病还是因病致郁,其病机主要为肝胃不和。现代医学的抑郁症、恶劣心境、神经性厌食、躯体化障碍等精神类疾病,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功能性胃肠病,以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者,可以参照郁证性纳呆进行诊疗。  相似文献   

12.
<正> 郁者,抑而不扬,滞而不畅之谓也。郁之为病,既可来自外感六淫,亦可发于内伤七情。丹溪论郁,有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等六郁之名。此乃广义之郁。而狭义之郁证,乃单指七情内起之病,系情志所伤,肝气郁滞而成。因其首先好犯于肝,故亦名之曰“肝郁”,即本文所要论述之重点。临床上,郁证反映出一系列的突出特点,而与其他病证明显有别。它广泛见于多种疾病尤其是情志病中,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癔症、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多有此证表现。它既易表现有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证型多,  相似文献   

13.
鉴于中医郁证的病名概念较为模糊,我们通过对历代文献中中医郁证相关病名进行追溯。研究发现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五郁”,发展至汉代时期《金匮要略》对“郁”的病名进行了拓展。在隋唐至宋代时期虽未提出特殊的概念,但对“郁”的病名有了深入解析,直至元代时期《丹溪心法》首次提出“六郁”的概念,至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卷之二·郁证》首次提出郁证的病名,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六郁相因为病的理论。此时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进一步明确了郁证的病名、治则治法、方药等,将郁分为五郁和情志三郁。发展至清代以后,郁证有了更为详尽的区分,对其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从四家论郁证的学术主张可以发现,刘完素认为郁热互生,两者可互为诱因,因此对于郁证的具体治疗,也多结合火热病的证治而提出,同时又根据“郁”的部位在表、在里或表里同病而有所不同:张从正治病重视心理因素,多以情解郁,通过言语改变患者认知和情感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李果重脾土,认为脾气壅滞是郁证的产生关键.故从脾治郁,所创立的“升阳散火”法是其治疗郁证的又一特色;朱丹溪始创“六郁”,其代表方越鞠丸乃治都证之首推方剂,寓意深刻。,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进行郁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施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柴丽  徐航 《国医论坛》2010,25(5):5-5
<正>郁证,古谓之"郁",是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郁证范围甚广,正如古人郑守谦所说:"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郁证在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内经》所论五郁之治和朱丹溪倡言六郁之说均属广义之郁证,正如  相似文献   

16.
郁证,是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症状。其病因病机是因七情所伤,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不宁、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临证治疗朱丹溪有“六郁”之说,张景岳又有“因  相似文献   

17.
<正> 郁证从肝论治,是因为诸郁基因相同,以肝为首。笔者就此略陈管见。一、郁证的病因病理郁证病因颇为复杂,多有“肝病多郁”、“郁病皆气”、“百病生于气”等说法,但总不离脏腑功能失调。如脾失健运,运纳失常;肺失宣降,通调失职;肝失疏泄,气机失畅;心失宣通,血脉失畅;肾失蒸化,温煦失养等。其中肝失疏泄最为关键。肝之疏泄关系到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的流畅和诸脏腑功能活动的正常发挥,所以肝之疏泄失职,一方面可直接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使之不畅或不通,遂成气郁、血郁、湿郁、痰郁等。  相似文献   

18.
郁证病因复杂多样,疏肝理气,从肝治疗为主。郁证不独是肝,五脏病皆能产生郁证,七情皆能产生郁证;肝致郁,肝气郁结为本,精神抑郁、胁肋胀痛、痛无定处、善太息为标;心致郁,心神失养为本,精神恍惚、多疑易惊;脾致郁,脾虚血亏为本,多思善疑,纳差,面色不华为标;肺致郁,以肺失宣发为本,胸部胀满为标;肾致郁,阴精亏虚,阴不涵阳为本,情绪不宁,健忘,五心烦热,盗汗为标。七情也是郁证根本因素,经脉病候多表现出"标证"如:胸满、肋痛等。治病必求其本,从标本着手,"本"在疾病中占主导地位,"标"是由疾病根本病因产生或次于主要表现的症状;针灸治疗安全、方便、费用低,涵盖面广,恰当选穴可覆盖各种病因,明确治疗方向和目标,丰富治疗思路,找到根本原因,结合自觉症状,全面寻找病因;本证选穴,证治分类,以脏腑、七情选穴,按病因论治本证,经脉选穴及耳针治疗;标证选穴,根据症状选穴。  相似文献   

19.
汉代以前《内经》中有郁证病机、症状特点的描述,提出"五郁"的概念和七情致郁;东汉张仲景认为郁证为情志疾病,并以病因、证候特点描述郁证;金元时期,"六郁"的提出,丰富了郁证的辨证治疗体系,但此时仍从病因病机的角度命名郁证;清代明确提出郁证这一病名,被广泛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20.
赵炯恒从郁论治内伤杂病的学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承烈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868-870
赵炯恒主任中医师临证从郁论治内伤杂病,提出了肝失疏泄、思虑伤脾致肝脾失调是郁证的主要病机,疏肝理脾是郁证的基本治法,及《伤寒论》四逆散是该法的代表方剂,并提出了“情胜疗法”是临床诊治活动中不可忽视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