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运六气理论在气候预测、时令疫病的预测、指导中医体质识别及中医辨证用药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可以识别人的体质、指导疾病转归预后,可以分析COVID-19的流行、病因病机与治疗。认为己亥岁末,司天克运,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克客气少阳相火,出现"冬应寒而反温"的异常气候。又由于江城武汉多湿的自然环境,最终导致本次疫病的发生。治疗上宜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化痰祛湿、透邪外达,同时需结合患者体质,扶正与祛邪并重。庚子之岁,金运太过,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司天克运,天刑也,主气的初之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阳寒水。三月初江南阴雨不断,春应温而反湿寒,非其时有其气,是故疫疠之气肆虐。治疗上以解表散寒、化痰祛湿、温肺健脾为主。 相似文献
2.
3.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尤其是三年化疫理论,对当前正在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进行病因病机分析及分期诊疗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探讨西北地区局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机制、辨证基础及临床诊治思路、用药规律,发现此次西北地区疫情发生于辛丑年终之气,太阴湿土在天,太阳寒水在泉,气候整体寒湿为主,感染者多兼夹湿邪,治宜扶阳祛寒湿、健脾益肺。并且重点分析区域肺炎诊治与用药规律,遣方用药遵天时、顺时令,从天、人、邪辨证,依五运、六气特点制定,按四时非时之气或时气自病而遣方,依四时之气化裁疫病通治方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为疫情防控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9年底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当属中医学“疫病”范畴,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似,具有强烈传染性,甚至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目前尚无特异性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或疫苗问世。中医药曾在SARS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此次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专家号召发挥中医药优势,推荐根据病情不同阶段予中医药辨证施治。本文以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参合辨证探析新冠肺炎的防治,探寻其病因病机、归纳治法治则、药物选用及提出预防措施,为中医治疗新冠肺炎提供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粹,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作者用运气理论分析病因、症候及防治,并给出推荐方剂和龙砂开阖六气针法,以及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中医药防治NCP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以针药并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太极开阖六气针法联合庚子一号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湿热蕴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0年5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十一病区、十二病区轻型/普通型新冠确诊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中药组(20例)和针药组(20例),观察3组在相应干预措施7 d后临床疗效,并比较炎症指标、免疫指标、D-二聚体等指标上的变化。结果 (1)对照组、中药组和针药组3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5%、100%和100%,且针药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如咳嗽、乏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2)针药组在治疗COVID-19肺炎初期患者7 d后其CD3、CD4、IgM、IgG、补体C3、补体C4等炎症免疫指标含量明显高于中药组和单纯西药组;(3)针药并用方案在降低NLR值、D-二聚体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结论 针药并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快速改善COVID-19肺炎初期湿热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控制病情,且能明显提升患者免疫力和降低COVID-19... 相似文献
8.
气象因素对瘟疫的发生与传播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医家通过研究气候、历法与疫病间的关系,形成了五运六气、三年化疫、乖候之气等用以提示并防范疫情的一系列理论。本文通过回顾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的气候特征,结合上述理论分析,探讨时令和气候对此次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疫病预警及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依据《素问遗篇》三年化疫的内容,本研究运用五运六气理论与五行思维,分析木疠的发展历程及运气特点,得出其发展历程大致根于丁酉年刚柔失守,三年化木疠,发于己亥年终之气,长于庚子年初之气,收于二之气,消于三之气。其主要运气特点为金胜木郁火复,不同节气病机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提示组方用药选穴应顺时而变,早做预防:丁酉年运气特点为木不及金胜火复,若丁酉年刚柔失守,则三年化木疠,徐则庚子,速则己亥;庚子年木疠的运气特点为金胜木郁火复,金火交争,木郁土壅,火复胜金则木疠止。紧扣木疠的运气特点可以指导中医防治;要重视五运六气学,加强疫疠预测预防。 相似文献
10.
11.
李晓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3):I0001-I0002
在面临突发危机时,个体会产生不同的焦虑情绪和恐慌心理,在当下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各部门紧急部署,通力合作,教育部门当前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是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态,了解疫情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科学精准施治,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共同抗击疫情。以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寒温结合理论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证治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戾气范畴,其病因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侵袭人体所导致。根据寒温结合理论对发病起因、舌证特点进行探析,认为其病机属性与寒、湿、瘀、毒密切相关。通过散寒、化湿、解毒、祛瘀并宗扶正达邪之桂枝汤、三焦分治之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灵活化裁,随证加减,疗效较好。为新冠肺炎轻型证治提供有益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瘟疫”范畴。遵循中医疫病学的认识方法,根据武汉本年度的物候学特点,归纳一线临床医师搜集的52例确诊病例中医四诊信息和证治经验,我们认为本病诱因是气交失常,人群普遍易感于从口鼻而入的秽戾之邪,核心病机为“湿、热、毒、瘀、虚”,“湿毒”特征的疫疠之气侵袭肺脾,继而存在着湿热性温病的正局与变局传变。中医治疗宜辨病与辨证结合,分期论治。以辟秽解毒为核心治则,应用升麻、当归的基础上,分消走泄,宣畅气机,化瘀通络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6.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是一种具有广泛传染、较强致病性的外感疫病,对公众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2]。由于病邪侵入人体后传变迅速,疫毒易于弥漫三焦、充斥表里转为危重症,处于危重症时现代医学目前只能对症支持治疗,为恢复危重症患者脏器机能、改善危重症状,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值得深入思考。现以中医整体辨证的视角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危重病症辨证梳理,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感染病例,吉林省中医药救治专家组成员深入临床一线,采集省内患者四诊信息,分析病情特征,结合五运六气理论,认为此次疫情属中医寒湿肺疫病范畴,是杂气为病,疫厉之气由口鼻而入,内舍于半表半里,邪伏膜原,进而成毒邪,毒损五脏六腑所致,具有"寒、湿、瘀、虚"的致病特点。临床按外感期、肺炎期、重症期、重危期、恢复期分期论治。治则上,标本同治、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宜通、宜荣。临证时,须坚持中医象思维整体观念,同病异治,辨证识病、辨证求因、定病审因、辨证论治。用药以古方为基础,因人制宜,多可获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及中医证候,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14日本院收治的3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史及疾病史,通过血液生化分析及胸部CT检查患者临床情况,由5名高级职称中医师对患者舌象进行诊断,并根据《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进行辨证。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年龄分布较广,平均年龄为(44.00±15.17)岁,以男性居多,57.14%的患者有武汉及周边地区旅居史,42.86%的患者有确诊患者接触史;50%以上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CD3、CD4和、CD8降低以及C反应蛋白增加;胸部CT显示,80%以上的患者出现肺部病变,其中双肺病变占60%,病变类型以斑块状阴影居多;多数患者伴有发热(85.71%)、咳嗽(80.00%)、肌肉酸痛(42.86%)、乏力(40.00%)等临床症状;患者的证型主要是湿邪郁肺(45.71%),其次为邪热壅肺(37.14%),病机特点以湿为主,其次为热;舌苔以腻苔为主,舌质以红和淡红为主。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湿邪郁肺为主,致病特点以"湿"为主,可针对性地采取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因时制宜",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阶段的中医药防治规律,尤其是其中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整理2020年2月17日前(含)国家及各省市政府以及各专家制定和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指南及建议,按照预防期、临床观察期、临床前期、临床中期、临床后期和恢复期分期录入,对处方中药及其功效、成方和中成药进行频数分析,再对处方中药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以获取合理药物组合。结果:共纳入来自24个官方和24个专家的172条中药处方建议,50个成方建议和31个中成药建议,涉及147个中药,44个方剂和16个中成药;中药处方方面,无论是药物类别选择还是具体药物选择,不同阶段的用药规律均不相同;成方和成药方面,观察期可予藿香正气胶囊、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胶囊,中期可予宣白承气汤加减,后期可辨证予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或紫雪丹;另外,清肺排毒汤在各时期均可使用。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阶段用药规律各有特色,临床需随疾病进展,及时变更处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