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健康教育》2019,(5)
目的了解江苏省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水平及对二手烟导致疾病的认知情况。方法依托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的14个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选取≥18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二手烟暴露水平及相关危害认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不吸烟者6352人,二手烟暴露率为47.7%,苏北居民二手烟暴露率是苏南的1.324倍,60~69岁和≥70岁组暴露率分别是18~29岁的59.9%和32.0%,已婚/同居者的暴露率是未婚者的1.719倍(P均0.05)。二手烟暴露会造成严重疾病的知晓率为70.5%,二手烟暴露会造成3种疾病的知晓率为29.7%,城乡、区域、文化程度、年龄是二手烟相关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均0.05)。知晓二手烟暴露会造成严重疾病者的二手烟暴露率是不知晓者的1.283倍(95%CI:1.138~1.440,P0.001),知晓二手烟暴露会造成3种疾病者的二手烟暴露率是不知晓者的83.2%(95%CI:0.742~0.933,P0.001)。结论江苏省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水平较高,对二手烟的危害认知缺乏,今后应继续加大控烟力度,加强烟草危害宣传。 相似文献
2.
3.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8)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市初中在校学生二手烟暴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学生对二手烟危害和控烟等认知情况,为开展青少年控烟健康教育获取基础性数据,为制定或修订青少年控烟立法或条例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市、鞍山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和盘锦市共抽取2 913名初中在校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基本情况、二手烟暴露、吸二手烟态度、控烟知识来源、学校有烟及控烟等。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过去7 d内,71.9%的城市初中在校学生遭受二手烟暴露,暴露场所和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室外公共场所(57.0%),室内公共场所(53.0%),家庭(41.5%)和交通工具(24.9%);44.1%的学生回答看到有人在学校的建筑物内或者室外吸烟,7.4%的学生几乎每天在学校(室内或室外)看到过教师吸烟;城市初中在校学生二手烟暴露受父母是否吸烟(OR=2.614,95%CI:2.092~3.267)、好朋友是否吸烟(OR=2.106,95%CI:1.527~2.906)、在学校是否学习过烟草危害(OR=1.479,95%CI:1.185~1.846)等因素影响。76.5%的学生认为二手烟对其他人的健康会产生危害,赞同室内、室外禁烟的比例分别为60.9%和61.1%;63.1%的学生在过去的30 d内在电视、广播、互联网、户外广告牌、海报、报纸、杂志或电影上听到或看到过控烟的信息,21.2%的学生在体育赛事、集会、音乐会或社区活动、社交聚会等场合看到或听到过控烟信息,35.7%的初中生看到过卷烟包装上的健康警语并对其有正面影响,在课堂上接受过烟草使用危害教育的仅占30.5%。结论辽宁省城市青少年二手烟暴露情况严峻,应尽快出台控制吸烟的相关条例,保护青少年免受于二手烟危害;加大城市青少年二手烟危害的宣传力度和无烟学校创建力度,实现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三方共同抵制烟草。 相似文献
4.
《中国健康教育》2020,(9)
目的了解吉林省15岁及以上非吸烟居民二手烟暴露以及对二手烟危害认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烟草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20个调查点7200个家庭户,每户随机抽取1名15岁及以上非吸烟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吉林省非吸烟居民二手烟的暴露率为60.8%,暴露频率以"几乎每天"最高为28.2%,农村居民暴露率为66.5%高于城市居民的56.8%,25-44岁年龄居民暴露率最高为67.8%,65岁以上居民暴露率最低为39.4%。各场所中,酒吧、KTV、夜总会二手烟的暴露率最高,为79.6%,医疗卫生机构的暴露率最低,为16.9%。居民对二手烟可导致成人肺癌(71.7%)和儿童肺部疾病(74.3%)的知晓率高于对二手烟导致成人心脏病的知晓率(53.5%),其中城乡及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二手烟危害认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随着文化程度升高,居民对二手烟危害知晓率呈升高的趋势。结论吉林省居民二手烟暴露率较高,二手烟危害相关知识掌握率偏低,应大力宣传二手烟危害,同时加强对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的督导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国健康教育》2019,(5)
目的了解浙江省15岁以上女性二手烟暴露情况以及对二手烟相关危害知晓水平,为制定控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浙江省13 050名15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计10 416份有效问卷,其中5256份女性问卷用于分析。根据2010年第六次普查人口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浙江省15岁以上女性二手烟暴露情况及相关疾病的知晓率。结果浙江省15岁以上女性二手烟暴露率为62.03%(95%CI:58.45%~65.48%),其中35~44岁年龄组、高中文化程度者、企业/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的二手烟暴露率最高。对二手烟引起的3种疾病知晓率为34.06%(95%CI:29.48%~38.95%),城市女性居民(22.43%,95%CI:17.69%~28.02%)高于农村女性居民(11.62%,95%CI:8.30%~16.05%)。对"二手烟导致心脏病"的知晓率(35.96%,95%CI:31.34%~40.86%)远低于对"二手烟导致成年人肺癌"(71.30%,95%CI:68.26%~74.15%)或儿童心脏疾病(68.06%,95%CI:69.26%~74.15%)的知晓率。结论浙江省15岁以上女性居民二手烟暴露情况较高,对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疾病尤其是心脏病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6)
目的了解中国女性对吸烟和二手烟危害的认知水平及二手烟暴露情况,为控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2010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中国调查数据分析女性人群吸烟现状、二手烟暴露和对烟草危害认知的情况。结果女性知晓吸烟会引起中风和心脏病的比例仅为26.2%和36.7%;知晓二手烟可以导致成人心脏病的比例仅为26.0%。女性吸烟者对吸烟可导致严重疾病、心脏病和肺癌的知晓率均显著低于非吸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1.555、10.394和45.203,P0.05,P0.01);女性吸烟者对二手烟可以导致严重疾病、成人心脏病、儿童肺病疾病和成人肺癌的知晓率均显著低于非吸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812、6.091、22.189和21.647,P0.05,P0.01)。86.8%的女性不清楚"低焦油"卷烟的危害。71.6%的非吸烟女性每周至少有1 d暴露于二手烟中;在过去30 d内在餐厅看到有人吸烟的比例最高(83.1%),其次是家里(63.2%),工作场所和政府机构的比例均在50.0%以上。结论我国女性对于吸烟和二手烟危害的正确认识不高,二手烟暴露现象严重。政府应针对女性加大健康宣传,加强干预措施,形成正确认知,并促进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无烟立法和执法,保护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3年我国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水平及对二手烟暴露导致相关疾病的认知情况。方法 利用中国2013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样本人群,在30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共计调查179 570人,其中纳入有效样本量为176 179人。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我国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情况,以及对二手烟暴露导致相关疾病的知晓率。结果 调查人群经过复杂加权计算后,18岁以上人群二手烟暴露率为52.8%(95%CI:51.2%~54.4%),且随年龄增大有下降趋势(χ2=515.8,P<0.000 1),以商业服务职业人群最高(61.6%,95%CI:58.6%~64.5%)。二手烟暴露导致疾病知晓率为67.9%(95%CI:65.8%~69.9%)。城镇(77.0%,95%CI:75.0%~79.1%)高于乡村(60.0%,95%CI:57.7%~62.4%),男性(69.8%,95%CI:67.8%~71.7%)高于女性(65.9%,95%CI:63.7%~68.1%)。对3种疾病的知晓率,城镇居民(49.8%,95%CI:47.3%~52.4%)高于乡村居民(37.9%,95%CI:35.4%~40.5%);知晓二手烟暴露导致成年人肺部疾病的比率最高(88.5%,95%CI:87.5%~89.5%),其次为儿童肺部疾病(70.0%,95%CI:68.1%~71.9%),对二手烟暴露导致成年人心脏疾病的知晓率为最低(46.8%,95%CI:44.6%~49.1%)。结论 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水平较高,对二手烟暴露导致疾病尤其是成年人心脏疾病的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宁波市居民二手烟的暴露情况,为制定相关的控烟措施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宁波市1077名现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5.34%的不吸烟者每周都有几天要被迫吸入二手烟,几乎每天都暴露于二手烟的占28.22%。25.36%的不吸烟者家中室内每天有人抽烟。在场所工作的不吸烟者有60%在工作时吸入二手烟,其工作场所规定不能吸烟的不到1/4。暴露于二手烟的频率、家中室内吸烟及允许吸烟情况、家中吸烟规定等均有性别差异(P〈0.05)。结论应建立并完善控烟法律法规,加大控烟教育宣传力度,扩大无烟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建设,提高公民免受二手烟危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省≥15岁居民烟草危害和二手烟暴露致病的认知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控烟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云南省12个州市24个项目点的6 369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全球烟草监测系统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云南省≥15岁成人的吸烟率为32.2%(95%CI:30.4%~34.1%),戒烟率为13.6%(95%CI:11.7%~15.7%),二手烟暴露率为82.8%(95%CI:79.8%-85.5%)。电子烟的现在使用率为0.9%(95%CI:0.5%~1.7%)。吸烟导致肺癌、心脏病、中风和勃起障碍四种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80.0%(95%CI:75.2%~84.0%)、51.8%(95%CI:46.5%~57.1%)、39.6%(95%CI:34.2%~45.3%)和30.9%(95%CI:24.9%~37.6%);吸烟导致四种疾病的全知晓率为22.0%(95%CI:16.8%~28.3%)。二手烟暴露导致儿童肺部疾病、成人肺癌、成人心脏病三种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56.8%(95%CI:51.7%~61.8%)、51.5%(95%CI:47.1%~5...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天津市津南区居民吸烟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可行的控烟政策提供依据,于2010年8-11月在津南区随机抽取651户居民,入户调查吸烟率、二手烟暴露水平及群众对吸烟的认知现况.结果显示,男性吸烟率为59.51%,女性吸烟率为18.45%;居民家中允许吸烟及对吸烟没有特殊规定的家庭占82.05%,不允许吸烟的仅占11...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1)
目的掌握居民对二手烟暴露危害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态度,为健康宣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及控烟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15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采用了两阶段整群抽样设计,共抽取了2,500户家庭,调查了2,233户,成功访谈了2,213人。结果有61.0%的居民认为吸入二手烟会导致成人心脏病,有83.8%的居民认为二手烟会导致成人肺部疾病,有75.4%的居民认为吸二手烟会导致儿童肺部疾病。居民对6类室内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的支持力度不同,对中小学校支持力度最大(98.5%),其他依次为医院(97.1%)、大学(95.8%)、工作场所(91.3%)和餐馆(76.2%),支持率最低的是酒吧/夜总会(57.5%)。结论控烟宣传信息应注意将二手烟所导致的危害具体化、详细化,使居民对烟草危害能够全面了解。同时,应将控烟宣传与控烟执法重点放在人员流动性大的餐饮娱乐场所,实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春市城区居民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相关情况,为制定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春市2 233户家庭,从每户家庭中抽取1名成员进行家庭问卷,共访谈2 213人。结果长春市成人总体吸烟率为23.5%,男性吸烟率(43.2%)明显高于女性(3.8%),45~64岁年龄组人群吸烟率最高为26.9%,不同性别、年龄的成年人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在每日吸烟者日均吸烟量为(14.9±8.3)支,男性(15.3±8.4)支高于女性(10.7±6.5)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率酒吧最高为78.9%,其次为餐馆72.7% ;室内工作场所二手烟暴露率为48.9%,男性(47.6%)非吸烟者高于女性(38.1%)(P<0.05);家庭二手烟暴露率为45.8%,女性(40.8%)非吸烟者高于男性(22.8%),(P<0.05)。结论长春市总体吸烟率与二手烟暴露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场所酒吧、餐馆,室内工作场所和家里是二手烟暴露的主要场所;男性吸烟者是控烟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淄博市初中生尝试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情况,为淄博市青少年控烟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淄博市3所初中,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在校学生进行烟草流行情况调查,并采用尝试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以及烟草信息接收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451名初中生,尝试吸烟率为6.0%,其中男生(6.3%)高于女生(5.7%...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居民成人吸烟现状、二手烟情况及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为制定科学的控烟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全县范围内抽取6个片区进行整群调查。调查员统一培训,按照KISH的方法,在抽取住户中对符合人选条件的206个社区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人群吸烟率为33.98%,其中男性吸烟率为63.89%,女性吸烟率为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岛男性吸烟率在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中允许吸烟及没有特殊规定的家庭占75.73%,有87.86%的家庭每周都有人在抽烟,不抽烟人群中有86.04%的人表示每周都在接触二手烟;有88.97%的居民认为吸烟可致严重疾病;87.80%的居民不知道低焦油卷烟是否危害减少;75.24%的居民赞同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结论岱山海岛居民吸烟率较高,居民对吸烟的危害知识有一定认识,但知识知晓率与行为形成率脱节。居民大多赞同公共场所禁烟,但实际措施不够,农村控烟工作还需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湖北省农村居民的吸烟行为、二手烟暴露及烟草危害认知度,为开展烟草危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湖北省12个农村监测点随机抽取300个家庭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抽样设计及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湖北省人口数据进行加权处理,使用〖XC小五号.EPS;P〗检验进行率的比较。结果 湖北省15岁以上农村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8.71%,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5.01%,主要集中在45~64岁人群,女性吸烟率为1.42%;二手烟暴露比较高的场所主要是网吧、餐厅以及室内工作场所;14.53%的农村居民知晓吸烟可引发四种疾病,其中,可导致肺癌的知晓率最高,占83.30%;二手烟可导致成人心脏病、肺癌以及儿童肺部疾病的知晓率为31.41%。结论 湖北省15岁以上农村居民男性吸烟率偏高,对烟草危害认知度较低,需针对特定人群开展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4)
目的了解餐厅工作人员二手烟(secondhand smoke,SHS)暴露及相关知识、餐厅禁烟标识和禁烟规定情况,为餐厅烟草控制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4-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6个区(县)48家餐厅的426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吸烟情况、SHS暴露、禁烟标识、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和禁烟规定等。应用SPSS 22.0软件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7.41%的调查对象为不吸烟者,其中59.44%遭受SHS暴露。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地区、城乡、餐厅类别和座位数是SHS暴露的影响因素(P0.05)。烟草危害知识得分为62.54分,回答正确率较低的问题为低焦油(39.23%)和淡味卷烟问题(36.50%)。调查对象在餐厅看到过禁烟标识或宣传的位置前3位为大堂(81.46%)、过道或通道(73.76%)和仓库(73.76%)。认为餐厅应该完全禁烟和有吸烟区划分的比例分别为54.41%和35.78%,对违反单位禁烟规定的行为,60.00%认为应有惩罚或警告措施。结论餐厅工作人员SHS暴露情况严重,应通过提高禁烟标识覆盖率、餐厅工作人员烟草相关知识水平及推进无烟立法等措施,来控制餐厅SHS暴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甘肃省18岁及以上成年人二手烟暴露及健康危害的认知情况,为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甘肃省5000名18岁及以上成年人二手烟暴露状况及其健康危害的认知水平。结果 18岁及以上成年人二手烟暴露率为58.1%(95%CI:56.5~59.7),38.6%(95%CI:37.0~40.2)的成年人每天暴露于二手烟;男性二手烟暴露率(53.0%,95%CI:49.8~56.2)低于女性(59.9%,95%CI:58.1~61.8),二手烟暴露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趋势(χ2=64.3,P<0.001),生产运输及商业服务人员二手烟暴露率最高(74.1%,95%CI:67.8~80.4)。二手烟暴露导致成人心脏病、儿童肺部疾病、成人肺癌3种疾病的人群知晓率为43.1%(95%CI:41.7~44.5),男性(47.7%,95%CI:45.3~49.4)知晓率高于女性(39.4%,95%CI:37.6~41.3),城镇居民(53.6%,95%CI:50.4~56.8)高于乡村居民(40.6%,95%CI:39...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15)
目的分析郑州市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认知和消费情况。方法在郑州市选择2个城市社区,随机对18岁以上成年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知晓情况、过去12个月预包装食品的食用频次、连续7 d预包装食品消费情况等。结果随着年龄增加,知晓率下降,不同年龄居民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教育程度提高,知晓率上升,不同教育程度居民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6%的郑州市成年居民消费了预包装食品。方便食品消费率最高(71.6%),其次为奶类消费率(66.2%),二者消费人群每人每日消费量分别为42.2 g、95.5 g。结论应继续开展营养标签宣传工作,指导居民读懂营养标签,并合理运用营养标签选择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