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主运化水谷,布散精微。血脂亦由水谷化生,并依赖脾气散精,经"脉道"布散周身。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时,痰浊内生,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脉道不利"。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可影响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促使异常代谢的脂质在血管内膜下沉积,形成脂质条纹,导致血管管腔变窄,结构异常,即"脉道不利"。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吸收与排泄障碍,稳态失衡,使得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形成泡沫细胞,这一病理过程的使动环节与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从"泡沫细胞"形成机制入手,探讨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状态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可为厘清"脾失健运"与"脉道不利"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亦为中医临床"从脾论治"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脾失健运、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机。"痰浊-痰瘀-痰结"在动脉粥样硬化(AS)病机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AS形成的中医病机及演变特点。基于古今文献梳理,根据AS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痰"与"瘀"不同阶段呈现的交互状态,诠释在现代知识医学背景下AS的"痰浊-痰瘀-痰结"理论内核,为中医药防治AS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脾主运化水谷,布散精微。血脂亦由水谷化生,并依赖脾气散精,经“脉道”布散周身。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时,痰浊内生,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脉道不利”。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可影响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促使异常代谢的脂质在血管内膜下沉积,形成脂质条纹,导致血管管腔变窄,结构异常,即“脉道不利”。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吸收与排泄障碍,稳态失衡,使得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形成泡沫细胞,这一病理过程的使动环节与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从“泡沫细胞”形成机制入手,探讨脾失健运脂质代谢异常状态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可为厘清“脾失健运”与“脉道不利”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亦为中医临床“从脾论治”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痰瘀互结,瘀滞日久,脉道不利,最终引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中医认为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生理功能。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具有生物屏障、营养、免疫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的重要"器官",其稳态失衡,将影响人体正常健康状态,其机制可能为肠道菌群失调诱导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释放驱动巨噬细胞糖代谢重编程引发炎症反应继而导致AS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代研究表明脾的功能与线粒体功能息息相关,脾功能失调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线粒体功能失调亦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基于"脾不升清,脉道不利"理论讨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血管生成与络病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治疗的理论依据,本文从"络病"的角度对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处血管生成的重要病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分析了AS病变发生、发展与中医"络病"的关系;并基于"络道亢变"等理论,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阐释了AS病变处血管生成的中医病机特点,提出络脉虚滞是AS络道亢变产生的基础,瘀毒阻络是AS络道亢变产生的重要条件;在治疗上,提出扶正养络、活血通络、解毒通络的治法,在AS的治疗中值得进一步重视和发掘.  相似文献   

7.
总结王清海教授应用血脉理论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经验。王老认为气血不和、痰浊郁滞、气虚血瘀等致脉道不通,心阳气不足,无以鼓动营血,加之痰浊留滞血脉,血脉凝滞,故气血不通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其根据病因辨证,多从"血脉"论治,强调从血脉论治亦需分清病机演变,不可一味活血化瘀。其根据"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的理论,自拟心绞痛方治疗本病。方中以水蛭、红花、丹参活血通脉,党参、黄芪等益气健脾,充养后天气血,陈皮、瓜蒌、茯苓化痰,更有点睛之笔——桂枝温阳通脉。该方虽为治疗胸痹验方,但全身血脉相通,故对不同脏腑血脉疾病亦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气亏虚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发病基础, 主要涉及心、脾、肾亏虚;痰瘀互结、痹阻脉道是AS斑块形成的病机关键。临床从"虚-痰瘀"论治AS, 可以"痰瘀并重, 补虚为要"为治疗原则, 运用益气活血化痰法, 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 补肾化痰活血法等治疗方法, 多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部分炎症反应相关指标, 调节脂质代谢, 抑制斑块生长。另外, 还可尝试从补虚角度对本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前期病理基础一直备受关注,但如何运用中医解释、治疗AS领域仍较少涉及。结合AS病因、临床表现等,对比中医"痰核"理论、源流、病机,经过反复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后,认为AS斑块属于中医学"痰核"范畴,提出"脉生痰核"理论,以顺气匀血、化痰散结法为主,指导中医药防治AS,取得了临床疗效和学术进展,并形成一套适应症广泛有效的治疗方剂群。  相似文献   

10.
脾属土,居中焦,主运化水谷,若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运化布散水谷精微,多余的脂质沉积于血脉形成痰浊,导致脉道不利,而致动脉粥样硬化(AS).可见,脾虚生痰是引发AS的关键.巨噬细胞焦亡致AS,其关键为炎症反应.巨噬细胞焦亡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加剧AS进展.中医学将"炎症"归于毒邪范畴,而毒邪可转化为痰浊,并阻滞血脉,导致脉道...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脉胀"之名,"脉胀"以"脉大坚以涩"为基本特点,与现代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极其相似,能确切解释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高血压病中医病名当属"脉胀"。其病变关键在于营卫逆乱,血脉失和。"脉胀"在发病和传变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临床上常呈现出青年在肝、中年由肝及脾、老年入肾的病位传变规律和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气亏虚的病机传变规律,这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与分期论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制的炎症学说与中医毒邪致病理论,认为AS的发生、病理演变过程正是中医毒邪致病,因毒而成痰成瘀过程,毒的致病特点与AS致病特点相合。而AS发病的毒邪本质,正是引发AS的各种炎症作用因素。临床从毒论治冠心病、脑血管病亦收显效,提出对AS从毒论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唐大 《中医药学刊》2004,22(6):1098-1099
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治疗的理论依据,本文从“络病”的角度对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处血管生成的重要病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分析了AS病变发生、发展与中医“络病”的关系;并基于“络道亢变”等理论,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阐释了AS病变处血管生成的中医病机特点.提出络脉虚滞是AS络道亢变产生的基础,瘀毒阻络是AS络道亢变产生的重要条件;在治疗上,提出扶正养络、活血通络、解毒通络的治法,在AS的治疗中值得进一步重视和发掘。  相似文献   

14.
肠道微生物稳态是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保障,亦是脾功能正常的重要保障。"阳微阴弦"最早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即阳气衰微,既而阴邪上乘。"阳微"即为本虚,如脾气亏虚;"阴弦"即是标实,如痰浊、血瘀等因水液代谢障碍而致病理产物。脾虚运化失常,肠道微生物稳态失衡,导致痰瘀互结壅遏脉道,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从肠道微生物稳态失衡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解析"阳微阴弦"的现代生物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清海教授确立"脉胀病"作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诊断概念更为合理,其病位在血、脉和心,涉及气血脾肝肾等,心主血脉异常是主要病机,从心血脉论治,"通"为治则,调畅气血、疏通血脉为治法。  相似文献   

16.
李文慧  李阳  于姚  高维  郭蓉娟 《环球中医药》2020,13(9):1494-1498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线粒体损伤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抑郁症的重要发病机制。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高度相似,脾虚失于升清的本质是能量代谢障碍,是抑郁症重要的中医病机。同时醒脾解郁、健脾益气、调理中焦气机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状、线粒体结构损伤及能量代谢障碍,进一步表明抑郁症脾虚病机与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密切相关,治疗抑郁症当重视从脾论治。本研究旨在从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角度探讨从脾论治抑郁症的机理,为提高抑郁症的疗效提供思路和证据。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理论出发,以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演变研究为基础,对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诊治进行分期、分层研究探讨。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演变中粥样斑块的特点,合理借鉴中医外科病"瘤和痈"的疾病内核,以脉瘤和脉痈命名分论稳定斑块和肇事斑块,并提出相应的治法治则。  相似文献   

18.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病机演变规律,从中医治疗学角度,提出了脾肾两虚是AS发病的始动因素,痰瘀蕴结是AS发病的关键环节,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是治疗AS的有效治法。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显示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治疗AS有效,为其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脉生痰核理论从“窠囊”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方法 通过系统梳理《局方发挥》《丹溪心法》中有关窠囊的论述,基于脉生痰核理论,从“窠囊”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和遣方用药。结果 “窠囊”理论始于宋代许叔微“痰成癖囊”之论,发展至元代由朱丹溪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理论,其以“痰瘀互结”为核心病机,“顺气化痰为先,导痰破瘀为要”为治疗大法。脉生痰核理论中痰核已成期(稳定斑块期)的核心病机为宿痰失道、痰瘀互结,此期因、机、论、治与朱丹溪“窠囊”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病机关键在于气、痰、血,气机郁滞、痰湿凝聚、血脉壅滞于颈部脉中,形成脉中之“窠囊”。以慢性病程、顽固性、难治性为致病特点,采用痰瘀同治、调气解毒之法,治以吴圣贤教授自拟方内消软脉汤,临床疗效确切。结论 在脉生痰核理论基础上以朱丹溪“窠囊”理论为指导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对临床认识和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值得深入挖掘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3):659-66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粘膜出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中医学家将ITP中医病名称为"紫癜病"。慢性ITP中医病机多与"脾不统血"密切相关,文章基于"脾统血"理论浅析从脾论治ITP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均提示从脾论治ITP具有良好的疗效,体现中医从脾论治ITP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