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知母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考证,以期为含有知母的经典名方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知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皆以“知母”为正名;历代所用的知母主流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的根茎;历代著录的产区为今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及北京房山等地,近代以来河北易县所产“西陵知母”较为知名,奉为道地,现栽培知母主产地为河北易县、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条粗肥大、质硬、外皮色黄、断面色白者为佳;古籍记载的采收时间通常在二月、八月,曝干,现代采收多为春秋两季;历代炮制方法主要为用时去毛,切制时忌铁,用酒制或盐水制等,而现代主要有生品和盐制品两大规格。基于考证结论,建议经典名方中知母选用百合科植物知母A. asphodeloides的干燥根茎,原方注明炮制要求的根据要求操作,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中药蜀漆的临床应用提供本草学依据。方法:通过考证历代本草古籍、结合现代文献,从名称、基原、采收、炮制、性能、功效等方面对蜀漆进行研究,由此展望今后科研与临床的研究方向。结果:基本厘清蜀漆的名称、基原、采收、炮制、性能、功效等,也有个别尚有争议及存疑。结论:蜀漆的本草学考证明确了对其的大部分认识,争议及存疑之处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临床应用除截疟外有待拓展。  相似文献   

3.
矿物药青礞石的炮制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中药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对矿物药的炮制考证及研究尤为重要.青礞石为常用矿物药,为理清矿物药青礞石的炮制方法,增强临床疗效及减少临床用药的安全隐患,该文通过查阅古代相关本草及现代专著等,分析考证青礞石的炮制方法,表明历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青礞石炮制方法与现代炮制方法基本一致.青礞石多煅制或火硝制,与目前炮制方法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梳理没药的应用历史,为没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文献依据。方法:立足历代本草文献及相关方剂文献,进行梳理和考证。结果:厘清了没药的功效主治、应用及配伍、性味与炮制方法。结论:没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进口药物,历代本草书籍中记载的没药功效主治、性味基本一致,略有不同,但应用配伍与炮制方法逐步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桑叶药用的炮制品历史沿革进行探讨。方法 查阅大量本草典籍及线上数据库,对历代桑叶炮制品种进行研究。结果 历代桑叶炮制方法多种多样,并且不同的炮制品种功效各异。不同炮制品在临床使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后人应该整理和继承桑叶历史上的这些不同的加工方法,进行临床实践验证。文章对扩大桑叶的炮制品种、临床应用提供历史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茎髓可入药。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整理中药灯心草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通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其他炮制规范及相关文献书籍,总结现代炮制方法及经验集成;归纳总结灯心草现代药理实验结果与临床实际应用情况,为灯心草后续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证历代本草文献,对枳实和枳壳药名、品种、炮制、药理、性能及应用等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枳实和枳壳的理解,以期对临床用药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薏苡仁作为药食两用的原料在民间被广泛使用。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专著及各省市炮制规范等相关文献资料,从薏苡仁采收加工、历代炮制方法及性味功效进行梳理,对其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进行考证。结果表明,本草记载薏苡仁的炮制方法主要有清炒、糯米炒、盐制(含盐水煮和盐炒)、壁土炒和姜汁拌炒等。其中,清炒、壁土炒沿用至今,麸炒是现代结合实际情况和适应时代需求,在糯米炒的基础上改进所得;并且,现代各地方炮制规范中将古代取仁法列入炮制步骤,与炒制结合,形成"法制"炮制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排脓,解毒散结等功效,内容与历代本草所载一致;法制后的薏苡仁已祛除其寒凉之性,性味归经发生变化,应用范围扩大。研究结果厘清了薏苡仁的采制与炮制历史脉络,并总结整理了古今薏苡仁的性味与功效,为薏苡仁后续规范炮制工艺、各炮制品临床合理运用,及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新方 《中医研究》2010,23(7):23-24
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文献对地黄植物的形态、产地、采收、加工、炮制、配伍、功效应用等方面都记载的很详细。地黄的现代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发现,历代本草详细记述了采用水试法判断地黄质量的优劣,以及地黄叶、花的临床应用,而几乎没有对此进行现代研究。历代本草对地黄的使用,尤其是鲜品的应用和现代也有些差异。现将地黄古代本草的考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天南星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配伍、炮制、毒性反应及使用注意等方面,对历代有关天南星的本草著作进行整理与总结,以期正确认识天南星功效应用,避免毒性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天南星的毒性认识及毒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究了历代本草著作对天南星的毒性认识,总结了天南星的刺激性、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特点及炮制解毒方法研究现状,为今后开展天南星毒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归纳代赭石临床十大功效特性,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其结构成分,明确代赭石药理作用。论述代赭石的炮制方法,并根据本草著作及历代医家观点总结代赭石在五官科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胆汁炮制中药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历代中医药学家皆有继承和创新,其作用在于增强中药功效、降低毒副反应和扩大临床应用范围。能作为炮制液体辅料的胆汁包括牛胆汁、猪胆汁和羊胆汁等,常用于天南星、黄连、黄芩和化风丹药母等中药的炮制,其中尤以胆汁炮制南星的记载最为详尽,最能体现胆汁炮制中药的特色。本文通过梳理历代本草学专著收录的动物胆汁炮制中药的文献,以期为胆汁炮制的现代研究提供依据,也为扩大胆汁炮制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酸枣仁为名贵大宗中药,是历代医家养心补肝,宁心安神之要药。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古今酸枣仁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考证了酸枣仁古代炮制目的及功效,汇总了国家和省级标准中酸枣仁饮片收录情况,总结了现代酸枣仁炮制机制研究的现状。经考证,酸枣仁炮制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对酸枣仁炮制方法记载有9种,主要有清炒法、加辅料炒等炮制方法。“生熟异治”是古代本草对酸枣仁炮制前后功效变化的主流认识,近现代医家又逐渐发展了“生熟同治”和“生效熟增”等不同认识。目前共有10版《中国药典》收录了酸枣仁炮制品,全国共有22个省市炮制规范中记载酸枣仁的炮制方法,清炒法是现今酸枣仁主流的炮制方法。黄酮类、皂苷类和脂肪酸类等化学成分在酸枣仁炮制前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然而生、炒酸枣仁在镇静安神、提高学习记忆、抗焦虑等药理作用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该文对目前酸枣仁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酸枣仁古法炮制的传承、炮制内涵、饮片质量提升等方面研究作了展望,以期为不同炮制规格酸枣仁的临床合理用药和饮片标准提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本草考证,梳理知母本草源流;通过产地及市场调研,掌握知母的生产加工现状。方法: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结果与结论:历史上知母出现过同名异物的现象,古代滁州知母非知母正品,但今之百合科知母应为历代本草所载的正品知母。知母产地熏硫现象普遍,严重影响知母质量,应加以控制;近年兴起的知母趁鲜切片加工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海藻药性与应用特点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查阅《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及《海药本草》等代表性本草中有关海藻的药性记载基础上,对《外科正宗》、《证治准绳》及《医宗金鉴》等典籍中海藻的配伍情况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海藻的用药特点、配伍规律,获得海藻的临床应用规律.结果表明,自1963年版《中国药典》起,将海蒿子和羊栖菜二种同为主流品种收入正品药材.但除海蒿子和羊栖菜外,尚有他种植物,在全国不同地区,作"海藻"药用.其中大部分为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性状相似,不易区分.本草对海藻的炮制方法不尽相同,现代炮制多洗净切段生用.历代对海藻药性的记载内容相似,均为苦,咸,寒.功效以化痰软坚,消瘿散结,利水消肿为主.但也存在不同之处,如《药性论》记载海藻"有小毒",后世本草多从无毒之说.海藻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瘿瘤、瘰疬、水肿、脚气和小便不利等.本草记载海藻的应用禁忌提示海藻不宜多服,孕妇忌服,体弱者慎服,脾胃虚寒者慎用.此外,历代医书均记载海藻与甘草相反.对海藻的本草考证研究(包括资源、炮制、临床应用及禁忌),是开展海藻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对于现代的药效学、药理学研究以及开展临床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依据古籍中"人中黄"的记载,列述其炮制方法,追溯"人中黄"之由来及炮制方法,为恢复和改善人中黄炮制方法,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历代古籍医书和本草著作中有关"人中黄"的载述,列述其炮制内容及方法。结果 "人中黄"是甘草末置于竹筒内,于粪坑中浸渍一段时间后的制成品。在古代本草中一般收载于"人部"药材中,据《中华本草》所述,可能形成于在唐宋时期,其相关炮制方法记载较早出现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元代之后的历代医家著作和医案中多记载有相关的应用或炮制方法,至清代人中黄的使用和炮制方法开始多样化,有所发展,但近现代相关人中黄的炮制方法研究已淡出临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记载乌梢蛇的历代典籍以及现代文献进行查阅与分析,从乌梢蛇的本草考证、加工与炮制、化学成分、质量标准、临床应用和药理药效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阐明对乌梢蛇认识和应用的逐步演进过程,为乌梢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巴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历史悠久,炮制方法较多,除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的生巴豆仁与巴豆霜外,历代本草文献记载其炮制方法有炒法、煨法、煅法、煮法、蒸发、水制法等。作者根据古今文献的进行全面查阅和梳理,对巴豆的古法炮制进行概述,对其现代工艺进行归纳,比较古今炮制方法之间的差异及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巴豆炮制的后续研究工作提出设想,以期为规范炮制工艺、阐述炮制机理、提升药材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我国历代本草古籍,理清炉甘石炮制方法及用法的历史沿革;通过查阅《中国药典》等其它炮制规范及相关文献书籍,梳理炉甘石的现代炮制方法及用法,比较炉甘石古今炮制方法及用法的异同并加以整理归纳总结,为炉甘石后续的相关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