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晶  张瀚文  马贤德  石岩  杨宇峰 《辽宁中医杂志》2023,(4):187-190+227-228
目的 通过观察中药复方益糖康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益糖康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8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2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60只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溶液,小剂量、多次诱导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进行不同干预。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中药复方益糖康和羟苯磺酸钙进行灌胃,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12周观察大鼠血糖、视网膜结构变化及大鼠视网膜组织VEGF、PED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余3组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显著升高,3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水平明显升高,PEDF水平均降低;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组大鼠FBG则显著降低,大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均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康宁对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KDR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的中药复方胃康宁制剂给SD大鼠灌胃制备含药血清,然后以含药血清培养胃癌细胞,共同培养两代后,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检测不同剂量组胃癌细胞中VEGF及其受体Flt、KDR的表达情况.结果胃康宁高、中、低剂量组对P53、VEGF和Flt的免疫组化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胃康宁高、中、低剂量组对VEGF及其受体Flt、KDRmRNA表达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与用药剂量有一定的关系.结论胃康宁对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lt、KDR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肾病(DN)db/db小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以12周龄雄性db/m小鼠10只作为正常组,同周龄雄性db/db小鼠50只随机分为HPS高、中、低剂量组和依那普利组、模型组,每组10只。HPS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HPS 400、200和100mg/(kg·d)灌胃;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kg·d)灌胃;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8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VEGF与PEDF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PEDF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HPS低剂量组外(P0.05),其余各给药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或P0.01),PEDF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或P0.01)。结论 HPS可通是过调节db/db小鼠肾组织中VEGF、PEDF蛋白和mRNA的表达,从而起到保护DN小鼠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天麻钩藤饮加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并选取10例正常血压者做健康对照。采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成像技术,观察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变[包括静息时血管内径(BD)、反应充血引起血管舒张的血管内径(FMD)、硝酸甘油引起血管舒张的血管内径(GTN)等]。结果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FMD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明显扩张,但各组间GT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值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各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简单、无创且可靠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
姚燕娟  盛芳芳 《新中医》2016,48(7):33-3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组各38例。西医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以及脑梗死病灶大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v WF、VE-cadherin水平以及脑梗死病灶大小均较治疗前下降或缩小(P0.01),中西医组3项指标的下降或缩小幅度均大于西医组(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更佳,能有效降低血清v WF和VE-cadherin水平,保护与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易损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从而缩小脑梗死病灶。  相似文献   

6.
袁渊  王陆军  薛博瑜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698-699,716
目的 观察加味瓜蒌散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接受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散,对照组加服心得安.治疗前后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VEGF,并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VEGF水平明显下降,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瓜蒌散能抑制PHT患者VEGF的表达,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桂枝葛根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共计144例,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72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疗法(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疗法并结合桂枝葛根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每月眩晕发作次数与每次眩晕持续时间变化、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变化、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内皮素-1(ET-1)、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指标变化、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变化、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66/6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29%(59/7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每月眩晕发作次数与每次眩晕持续时间、ESCV评分、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ET-1及NPY、CGRP水平、NDI评分与FACT-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每月眩晕发作次数与每次眩晕持续时间、ESCV评分、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ET-1及NPY、CGRP水平、NDI评分与FACT-G评分等指标均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每月眩晕发作次数与每次眩晕持续时间、ESCV评分、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ET-1及NPY、CGRP水平、NDI评分与FACT-G评分等指标改善更佳(P<0.05,P<0.01)。研究期间,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桂枝葛根汤可提升颈性眩晕治疗效果,可较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还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脑梗塞大鼠模型,研究安宫牛黄丸对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中药组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及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4天后,中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及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可通过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改善脑梗塞大鼠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瘀散结片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opathy,PVR)玻璃体中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18只家兔(36只眼)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眼穿通伤后玻璃体内注入血液的方法造成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模型,应用化瘀散结片治疗化瘀散结组的玻璃体出血,检测各组玻璃体中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结果:化瘀散结片治疗中玻璃体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化瘀散结片能降低玻璃体中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防治PVR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血症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用常规治疗加血必净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指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血症有较好效果,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指标。  相似文献   

11.
《新中医》2016,(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及血糖、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及营养脑神经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治疗,2组均连用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9%,对照组为78.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ET-1较前下降,血清NO较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更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白净  刘小燕 《四川中医》2020,38(4):196-198
目的:观察卓肝汤化裁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湿热蕴结证玻璃体混浊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眼科收治的92例(113眼)湿热蕴结证玻璃体混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54眼),观察组47例(59眼)。对照组给予卓肝汤化裁口服并联用常规护理干预,汤剂每日1剂,1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7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熏蒸干预,每日2次,1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7个疗程,观察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医症状积分及视力恢复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EDV、PSV、Vm、PI、RI)和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指标的改善和视力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卓肝汤化裁联用中药熏蒸治疗湿热蕴结证玻璃体混浊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比单用卓肝汤化裁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康复理疗及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率中量表评分(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和NIHSS评分及脑平均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量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输注,3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较前明显升高(P〈O.0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升高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而达到更好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温补肺肾、活血化瘀法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动脉高压(PH)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COPD伴P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于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温补肺肾联合活血化瘀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肺功能和肺动脉收缩压变化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t PA水平和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PAI-1、ET-1水平和肺动脉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补肺肾、活血化瘀法联合硝苯地平治疗COPD伴PH疗效较佳,可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COPD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及血糖、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及营养脑神经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治疗,2组均连用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9%,对照组为78.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ET-1较前下降,血清NO较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更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定眩通络汤联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狭窄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因子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椎动脉狭窄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定眩通络汤口服,同时给予小针刀治疗。统计2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ESOV)评分、体格检查阳性率、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ESOV评分中各项眩晕、头痛、颈肩痛、心理及社会适应、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升高(P均0. 05),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颈部扭曲实验及臂丛牵拉试验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双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直径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 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NO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 05),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NO升高及ET-1降低程度更大(P均0. 05)。结论自拟定眩通络汤联合小针刀能够显著改善椎动脉狭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治疗疗效,机制可能与上调NO、下调ET-1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M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清脑益智汤治疗。观察两组各脑血管血流速度、血管内皮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脑血管血流速度(MCA、ACA、PCA、VA、BA)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内皮因子水平(NO、ET-1)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改善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M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清脑益智汤治疗。观察两组各脑血管血流速度、血管内皮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脑血管血流速度(MCA、ACA、PCA、VA、BA)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内皮因子水平(NO、ET-1)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改善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马勃油膏对白兔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情况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马勃油膏组,每组6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模型,造模后第2天起,马勃油膏组和阳性对照组白兔分别给予马勃油膏、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干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仅给予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每日1次,连续14 d。干预期间观察白兔的创面情况;在第3、7、14天时测定溃疡创面愈合率;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溃疡创面组织中VEGF、PEDF表达及mRNA水平;ELISA法检测溃疡创面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马勃油膏组白兔的溃疡创面渗出较少,红肿消退较快,用药后创面颜色加深,愈合、结痂的速度较快。马勃油膏组在第3、7、14天时溃疡创面的愈合率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创面愈合率随时间呈现为增高趋势。干预14 d后,免疫组化、Western-blot及RT-PCR结果可见,马勃油膏组白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