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去腐生新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术后使用去腐生新纱条填塞,对照组术后使用0.1%利凡诺纱条填塞,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脓腐脱落天数、创面愈合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腐生新膏具有促进肛瘘术后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敛瘘膏外敷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行低位单纯性肛瘘切开术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敛瘘膏"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纱条外敷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第7天肛门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5.47±0.94)d,对照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8.00±1.64)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1天、第15天创面愈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1天创面分泌物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1天和第15天创面肉芽形态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敛瘘膏外敷可加速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肉芽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术后肛门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煨脓长肉法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本组8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采用煨脓长肉法,外敷紫黄生肌膏纱条;对照组外敷凡士林纱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术后第3、7、14天创面分泌物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临床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3天两组的创面愈合率、分泌物和肉芽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从术后第7天开始紫黄生肌膏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凡士林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煨脓长肉法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祛腐生肌散结合红油膏纱条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于术后第2天开始换药治疗,对照组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纱条换药,治疗组应用祛腐生肌散结合红油膏纱条换药,对比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观察两组第3、7、14、21天创面分泌液的评分值变化情况及肉芽色泽形态区别。结果:治疗组术后第7、14、21天创面分泌液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肉芽组织色泽形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明显比对照组的疗效更佳(P0.05)。结论:祛腐生肌散结合红油膏纱条对肛瘘术后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好、更快地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负担,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内服、熏洗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120例低位肛瘘术后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行肛瘘切除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5d,创面采用生肌玉红膏涂于纱布条外敷无菌纱块包扎固定.观察组加用解毒化瘀方内服和熏洗,疗程14 d.记录术后疼痛、肿胀、渗出评分,记录创面愈合天数、便血天数、脓腐脱落天数、创面疤痕面积,进行肛门功能评价,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8.33%优于对照组的85.0%(P<0.05);治疗后1,3,7,14 d观察组疼痛、肿胀、渗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创面愈合天数、便血天数、脓腐脱落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创面疤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干便、稀便、气体、需要衬垫、生活方式改变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上升(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观察组血清bFGF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毒化瘀方内服、熏洗能明显减轻肛瘘术后疼痛、水肿、渗液、出血等症状,促进创面修复、愈合,且不影响肛门直肠功能,是治疗肛瘘术后的有效方剂,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土家医药痔外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为肛瘘术后,治疗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痔外洗坐浴;对照组高锰酸钾坐浴。观察术后第3、7、14天两组病例术后创面疼痛程度、炎症水肿、分泌物、肉芽生长等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用药后第3、7、14天两组创面疼痛、炎症水肿、分泌物、肉芽生长积分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土家医药痔外洗能有效缓解术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它对肛瘘术后创面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高锰酸钾坐浴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民族药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消止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手术均为肛瘘切除术,两组术后均常规治疗(两组均于手术当天及术后2天内静滴同一类抗生素)。治疗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清消止膏纱条换药;对照组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术后第3、7、lO天两组病例术后创面疼痛和创面分泌物积分情况;用药后第14、18、2l天创面愈合面积及创面愈合率;第31天总体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第3、7、10天两组创面疼痛、创面分泌物积分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第14天、21天与用药后第28天创面愈合面积及愈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第3l天总体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清消止膏能有效缓解术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愈合。它对肛瘘术后创面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凡士林纱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柏氏清热散瘀方对低位肛瘘术后促愈合作用。方法将70例低位湿热下注型肛瘘行肛瘘切除或肛瘘切开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予柏氏清热散瘀方换药,对照组予龙珠软膏换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并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局部症状(疼痛、肿胀)。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两组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疼痛积分均较本组术后第1天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术后第7天肿胀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3)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柏氏清热散瘀方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肛瘘术后创面肿胀、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祛腐生肌散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祛腐生肌散换药,对照组45例予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换药。比较2组术后7、14、21 d创面愈合率,记录术后1、3、7、14 d创面分泌物评分,比较2组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7 d疼痛积分,比较2组术后28 d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后14、21 d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术后21 d创面愈合率高于本组术后14 d(P0.05)。2组术后3、7、14 d创面分泌物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术后同期。2组术后7 d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后3 d(P0.05),2组术后14 d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后7 d(P0.05)。治疗组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术后7 d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率95.56%,对照组80.00%,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8 d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祛腐生肌散能有效缓解肛瘘术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加快创面愈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祛腐生肌法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祛腐生肌法:外敷15%生肌红粉纱布,腐肉脱落后再换用生肌玉红纱布换药;对照组外敷生肌玉红纱布。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术后疼痛程度及肛肠动力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纱布染黄时间、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5天、7天观察组疼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RRP、ARP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祛腐生肌法能够加速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术后肛肠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生肌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呋喃西林纱布湿敷创面,直至创面愈合;观察组给予自拟益气生肌膏外用,直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2周)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变化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周、2周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2周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生肌膏外用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明显,患者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形态评分改善较好,创面愈合时间较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乳没外洗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修复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研究乳没外洗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改善术后相关不适症状的临床疗效,为该方应用于肛瘘术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9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乳没外洗方组30例,高锰酸钾组30例,痔疾洗液组30例。术后每天便后换药前熏洗1次。观察记录患者术后1、3、5、7、10天的创面疼痛及渗液积分,创面愈合天数,便血天数,脓腐脱落天数及肛门坠胀感天数等几项指标。结果:治疗术后疼痛、脓腐脱落和创面愈合方面,乳没外洗方组优于高锰酸钾组(P<0.01)与痔疾洗液组(P<0.05);治疗术后创面渗液、术后出血方面、术后肛门坠胀,乳没外洗方组及痔疾洗液组的疗效优于高锰酸钾组(P<0.01),而与痔疾洗液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乳没外洗方具有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术后不适症状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柏氏虎杖油膏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50例低位肛瘘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A组采用柏氏虎杖油膏纱布换药、治疗B组采用红油膏纱布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各组均连续换药21天,观察比较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每周创面愈合率、肛门疼痛及渗液症状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A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早于治疗B组与对照组(P0.05),而治疗B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换药第一周、第二周,治疗A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治疗B组、对照组(P0.05);第三周时,治疗A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本组术后第2天比较,各组第7天、第14天、第21天时肛门局部疼痛、渗液症状分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治疗A组肛门创面疼痛、渗液分级明显轻于治疗B组、对照组(P0.05)。结论柏氏虎杖油膏术后换药可显著加快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改善肛门局部疼痛、渗液症状。  相似文献   

14.
芪榆膏纱条外敷对肛瘘切除术后创面PC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芪榆膏纱条外敷创面PCNA表达特征。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芪榆膏纱条贴覆于创面的基底部,对照组用人工愈合膜纱条同法换药。比较两组术后第7天、14天换药后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及PCNA的表达。结果:创面面积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PCNA表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两组PCNA表达均高于术后第14天。结论:芪榆膏纱条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可能与PC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当白生肌膏在难愈性复杂性高位肛瘘术后创面(辨证为湿热下注证)换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当白生肌膏组)和对照组(如意黄金散组),各30例,分别进行术后创面的换药。以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挂线脱落时间等方面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5.02±3.67)天,对照组平均为(29.21±5.25)天;两组患者肉芽生长情况均良好,治疗组较对照组肉芽生长更为旺盛鲜活,愈合更早;治疗组平均挂线脱落时间为(6.12±1.88)天,对照组(9.06±2.01)天;第25日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90%,治疗组对于促进复杂性高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性高位肛瘘术后使用当白生肌膏能够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加快挂线脱落,加速创面上皮化,缩短创面彻底愈合时间且疗效较好,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方的老年低位肛瘘术后创面促进愈合作用。方法:选取老年肛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术后进行益气养血方水煎熏洗,对照组予高锰酸钾熏洗,观察2组患者第2、7 d创面疼痛、水肿评分,计算第2、7、10、14 d创面愈合面积,记录创面愈合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2组创面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7 d疼痛及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10、14 d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便血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益气养血方熏洗对老年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赛霉安散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术后采用赛霉安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情况,于术后不同阶段对患者创面巨噬细胞数和成纤维细胞数进行统计,记录比较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术后第15天肉芽组织红活例数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显著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红活率、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赛霉安散可显著缩短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促进伤口又快又好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解毒生肌汤加减联合肛泰软膏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湿热下注型)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肛瘘(湿热下注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肛泰软膏治疗,治疗组给予解毒生肌汤加减联合肛泰软膏治疗,对患者术后创面分泌物、疼痛等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分泌物及疼痛评分方面,术后第3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在等级疗效方面和总有效率方面,(P0.05)。结论:解毒生肌汤加减联合肛泰软膏治疗单纯性肛瘘(湿热下注型)可以更有效的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月白散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术后创面换药采用月白散外敷,对照组术后创面换药采用百科瑞纱布外敷。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4天创面面积、创面溢液、创面出血量、创面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4天创面面积、创面溢液、创面出血量、创面疼痛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月白散应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可减少术后创面溢液、出血,减轻术后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祛腐生肌法加藻酸钙敷料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2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祛腐生肌膏涂在藻酸钙敷料表面后,改为玉红生肌膏油纱条换药;对照组患者予以藻酸钙敷料填入创面后,改为凡士林油砂条换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第14天创面愈合率75%例数及腐肉脱尽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初期应用祛腐生肌法加藻酸钙敷料换药处理能促进创面的愈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