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将近两年在我中心接受预防接种的1000例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长的满意度。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后接种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χ2=28.534 0,P<0.01),家长满意度提高(χ2=27.512 2,P<0.01)。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可以有效减少其不良反应,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预防接种行为与气质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选取深圳市梅林辖区疫苗接种门诊3岁~6岁的健康儿童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中间偏易养型和易养型气质的儿童在预防接种的过程中较为合作(P0.05);难养型和中间偏难养型气质的儿童在预防接种的过程中合作情况较差(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比较,r=0.223,P0.05,学龄前儿童预防接种行为与气质特征之间有相关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护士的培训、疫苗接种门诊环境、家长对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需求、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母亲受教育的水平、儿童的年龄、接种前对疫苗的告知均对儿童接种行为有较大影响。[结论]学龄前儿童预防接种行为与气质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加强对接种护士的专业培训,改善接种门诊环境,加强儿童以及家长相关教育等对儿童积极配合预防接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需进行睡眠脑电图检查的学前期儿童在检查前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让学前期儿童及时顺利完成睡眠脑电图检查,配合医疗活动。方法:根据脑电图检查预约日期将待检儿童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常规组患儿预约时按预约流程将注意事项写在预约单上让家长自己阅读;干预组患儿预约时,除了在预约单上注明检查的日期、时间、注意事项等之外,由护士详细讲解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检查前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等措施;对两组成功完成脑电图检查人数和按要求完成睡眠脑电图检查的人数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组与干预组完成脑电图检查的比例分别为85%及99.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成睡眠脑电图检查的比例分别为68.3%及9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行睡眠脑电图检查前进行护理干预。可使患儿及家属积极配合,及时顺利完成检查,有助于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作用。方法214例行肺功能检查的学龄前儿童按检查的单双号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由护士采用肺功能检查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经过培训的护士给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检查配合度、完成检查所用时间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检查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家长及患儿对检查的恐惧感,提高检查的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缩短检查时间,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计划免疫是儿童免疫的主要途径,是我国法律赋予每位儿童的基本权利。计划免疫的顺利实施,是对每位儿童健康的有力保障[1]。为了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减少儿童疼痛,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达标率,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0月采用系统护理模式对儿童预防接种进行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收集2010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80例,其中男103例,女77例;年龄1个月至2岁。接种疫苗为按照我省计划免疫接种的一类疫苗和二类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45-1646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102例预防接种儿童作为研究主体,通过电脑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各51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接种及时率、儿童接种依从性、家长满意度以及家长对接种知识的了解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防接种的儿童,通过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儿童接种及时率以及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同时,提高儿童家长满意度以及家长对接种知识的了解程度,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冲突。  相似文献   

7.
预防接种是法律赋予每个儿童的权利,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可以保证儿童健康地成长。我科从2003年3月-2005年10月对来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118例儿童进行接种前后的护理干预,旨在探讨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使每个儿童的预防接种率达到国家及省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范芳  徐瑞卿  张华芳 《全科护理》2012,10(9):815-816
为有效防止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得以顺利实施,我们从2005年1月开始,在预防接种工作中逐步采取了一系列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接种0岁~6岁儿童53 720例次,出现不良反应者115例,男58例,女57例,统计逐年的不良反应情况,2005年发生不良反应3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4 年10 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儿科输液室首次进行静脉输液的学龄前患儿3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 05 ). 结论 前瞻性护理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路径管理对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的作用。方法 2013年起,在武汉市普爱医院常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预防接种管理路径,并依据路径开展接种前、接种中和接种后护理措施,以2012年全年接种数据为实施前,以2013年全年接种数据为实施后,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中开展数据录入和延期接种儿童的筛查,并对其开展电话、电子邮件和上门随访宣教等方式的提醒。将护理管理、数据管理、随访提醒和健康教育等多种方法在社区预防接种工作中综合运用。结果实施前后比较,1类疫苗接种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3项加强免疫剂次接种数据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能及时了解社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综合管理能有效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图文式健康教育在3~4岁学龄前期小儿预防接种中对小儿及家长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8月78例将要进行预防接种的小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图文式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种方法对小儿的影响及家长对两种教育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预防接种时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接种前应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对小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小儿预防接种时对疼痛的反应程度,同时能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输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患儿和家长的意愿,将140例学龄前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输液操作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即患儿的配合度和输液一次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2.9%,对照组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静脉穿刺恐惧心理护理干预,对静脉穿刺的合作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2.8110,P0.05)。结论针对静脉穿刺恐惧心理,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缓解学龄前患儿输液时的恐惧心理,提高对于静脉穿刺的依从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与游戏灵活相融模式在儿科学龄前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8年8-12月收治的儿童病例6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1-5月收治的儿童病例6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所患病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与游戏灵活相融模式干预,即通过与患儿交流其喜欢的动画片、制作卡通教育图片、讲故事、填色游戏等游戏与护理相融的措施对患儿进行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斯宾思儿童焦虑量表(Spence child anxiety scale,SCAS)和护理配合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188,P<0.001;t=13.535,P<0.001),护理主观感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在儿科护理单元中引入护理与游戏灵活相融模式,可显著降低儿科学龄前期患儿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配合度,改善护理体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由2位工作5年以上,静脉穿刺技术熟练,且善于做患儿心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患儿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后输液,不实施任何心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静脉穿刺前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并对2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不同心理反应及行为状况进行评估,统计2组患儿的合作程度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 综合性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行为状况为主动型51.67%、紧张型30.83%、畏惧型7.50%、强迫型10.00%,与未接受心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合作率为82.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输液合作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3%.结论 针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的表现与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合作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家庭参与模式的远程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哮喘管理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9年~2020年12月在某院诊断为学龄期哮喘的患儿7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家庭参与模式的远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的发作次数、就医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和ACT评分的比较。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生活质量的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发作次数、就医次数、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明显少或者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夜间憋醒、呼吸困难、妨碍活动、用急救药和哮喘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前FEV1、PEF、FEV1/FVC、症状、活动和情感评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而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家庭参与模式的远程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哮喘能够明显降低哮喘发作次数,缓解哮喘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早期筛查、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12月在我院出生的210例早产儿,进行眼部筛查、治疗及护理,将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210例早产儿中,有15例发生ROP,发生率为7.1%.出现阈值病变需进行激光治疗者8例(16只眼)占3.8%.出生体质量≤1000 g组的ROP患病率显著高于出生体质量>1000 g组,孕周≤32周组的ROP患病率显著高于孕周>32周组,吸氧浓度≤96%组的ROP患病率低于吸氧浓度>96%组.无ROP与有ROP的早产儿吸氧时间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低胎龄、低出生体质量和高浓度、长时间吸氧关系密切,应及时筛查,早期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童趣化护理干预在学龄前患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180例学龄前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9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童趣化护理干预,现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手术前1天,2组患儿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 YP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2组患儿mYPAS评分与手术前1天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1天,2组患儿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2组患SBP、DBP与手术前1天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1天,2组患儿心率(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2组患儿HR与手术前1天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IC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前患儿麻醉诱导中应用童趣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儿的焦虑情绪,且对血压、HR影响较小,从而提高麻醉诱导配合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顺尔宁对学龄前哮喘患儿血清-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对44例首次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学龄前患儿给予顺尔宁治疗4周(每日1次,每次4mg)。分别在治疗前、开始治疗后1周、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测定血清NO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前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顺尔宁治疗1周后,哮喘患儿血清NO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顺尔宁治疗学龄前儿童哮喘可以降低血清NO含量,改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提高学龄前患儿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的价值。方法50例学龄前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访视组和对照组。访视组术前1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进行访视,对照组不进行访视。观察2组患儿进入手术室的表现和入室前、后血压和脉搏变化,术后随访统计2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访视组自愿进入手术室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入室后血压上升、脉搏加快的例数显著高于访视组(p<0.05);访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访视为患儿提供一个亲切的手术环境,消除了患儿家长的顾虑,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和家长对医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住院患儿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9):831-832,834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儿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达到顺利诊疗和快速康复的目的。方法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观察其言谈举止、表情、谈话,总结心理特点。结果患儿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包括心态改变,情感盲从,心理抵触。结论应该重视患儿的心理问题,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措施,使患儿从不良的心理状态很好地过渡到接受期,调整心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直至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