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结合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加用夹脊电针及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D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NDI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夹脊电针结合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指压点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内服,并配合指压点穴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颈复康冲剂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7%,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指压点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牵引、中药熏蒸配合颈前筋膜扩张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运用牵引中药熏蒸配合颈前筋膜扩张术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5例,总有效率为91.4%。结论运用牵引中药熏蒸配合颈前筋膜扩张术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内服补阳还五汤,配合颈痛散热熨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颈痛散热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辅治脑梗死的效果。方法:1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8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加用补阳还五汤。结果: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辅治脑梗死能促进神经缺损康复进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采用JOA评分量表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评分要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残留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手术后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治疗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随访,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颈椎JOA评分并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残留症状作用明显,能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用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JOA评分、BI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4.42%)(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BI评分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使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督脉结合穴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法结合穴位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推拿督脉结合穴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69/75),高于对照组的76.00%(5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N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推拿督脉结合穴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手法结合穴位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的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实验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BDAE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有助于恢复语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张丽  黄伟钢  祁风 《新中医》2017,49(8):148-15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手指健智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手指健智操组、联合组以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手指健智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手指健智操,联合组同时实施上述3组的治疗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统计患者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4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HD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补阳还五汤组和手指健智操组的H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HDS评分均高于补阳还五汤组和手指健智操组(P0.05)。治疗后,4组ADAScog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补阳还五汤组和手指健智操组的ADAS-cog评分及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ADAS-cog评分及ADL评分均低于补阳还五汤组和手指健智操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补阳还五汤组出现1例腹泻;联合组和手指健智操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手指健智操治疗可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戴芬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系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和4周时,患者JOA下腰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4周时明显优于2周,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直刺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颈椎活动度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PRI、VAS及PP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6个方向活动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佳,且可显著提高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
杨道森 《新中医》2018,50(10):184-186
目的:观察三部四穴五法推拿联合颈椎保健操锻炼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三部四穴五法推拿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颈椎保健操锻炼。比较2组临床疗效、颈椎功能及疼痛评分差异。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70.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且联合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5)。2组治疗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联合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结论:神经根型、颈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颈椎保健操锻炼与三部四穴五法推拿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颈椎功能,减轻疼痛,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单用针灸推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候积分和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8%,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24/31)(P0.05)。治疗后,研究组眩晕及功能受限评分、VA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眩晕、肩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阳五汤加减联合干扰电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动态干扰电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颈椎活动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旋转、屈、伸功能指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 08%,低于观察组的95. 83%,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 0. 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干扰电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减轻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服豨莶狗脊仙灵脾汤对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口服豨莶狗脊仙灵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麻木评分、Vernon颈椎残障指数量表评分并评估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上肢麻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上肢麻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ernon颈椎残障指数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在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Vernon颈椎残障指数量表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9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豨莶狗脊仙灵脾汤治疗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可缓解肩臂部疼痛及麻木,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行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肩手部肿胀积分、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与针灸联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中风后遗症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