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对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降糖、调脂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口服治疗,2组观察周期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炎症因子、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BUN、SCr、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hs-CRP、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控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40例2型糖尿病伴早期肾病患者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黄葵胶囊5粒,口服,3次/d;缬沙坦80mg,口服,1次/d。对照组仅给予缬沙坦80mg,口服,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wk,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测定24h尿蛋白(24h U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缬沙坦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24h UP、BUN、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 UP,BUN和SC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缬沙坦治疗比较,缬沙坦联合黄葵胶P囊治疗后,24h U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Cr和BUN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临床疗效好,可以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封丘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肾内科收治的88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4)给予缬沙坦单一用药治疗,观察组(n=44)给予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改善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 %高于对照组的7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可有效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及机体炎性状态,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6,(12)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124例DN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两组患者入组后积极控制血糖,并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控糖基础上应用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黄葵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清HIF-1α、VEGF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G、Hb A1c、TG、TC、LDL-C、Scr、BUN、24h UAER、血清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IF-1α和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能有效提高DN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DN患者HIF-1α、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血压正常的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缬沙坦组(32例)和联合用药组(33例)。2组均服用缬沙坦80 mg/d,疗程16周,联合用药组加用黄葵胶囊5粒口服3次/d。结果治疗16周后缬沙坦组24 h尿总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而联合用药组疗效好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与缬沙坦联用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有效降低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20mg口服治疗,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黄葵胶囊口服,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6周,且于治疗前后检测尿蛋白、尿β微球蛋白含量,进行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尿蛋白、尿β微球蛋白含量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口服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与口服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与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连续用药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的变化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UAER、Scr、BU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BUN、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UAER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BUN和Scr下降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使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两者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缬沙坦治疗,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检测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程孝雨 《新中医》2021,53(1):61-64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尿足萼糖蛋白(PCX)、B7-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规范化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黄葵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参地颗粒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尿PCX和B7-1水平。结果:2组用药疗效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4 hUTP、血清IL-2、IL-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IL-4水平较前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尿PCX、B7-1水平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地颗粒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和PCX、B7-1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对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疗效影响。方法:将初始肾功能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4.0 g/d的肾穿刺病理为膜性肾病的低危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黄葵胶囊组、贝那普利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分别予以黄葵胶囊5粒,日3次,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日1次,及两种药物联合口服,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肌酐、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总缓解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治疗后Alb、24 h UP、TC、T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FIB和D-Dime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Scr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3组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Alb较黄葵胶囊组和贝那普利组显著升高(P0.05),24 h UP、FIB和DDime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可明显降低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尿蛋白、改善血脂和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结合西药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63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联合组(A组,n=83)和单一组(B组,n=80)两组。B组给予常规西药方案,A组则给予自拟中药联合西药疗法。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其相关参数测定结果对比情况。结果:1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1%,明显高于B组的68.8%,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Alc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两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P<0.05);3治疗后,两组空腹血浆胰岛素、空腹血糖值、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四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自拟中药方剂,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胰岛素抵抗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7,(9):1192-1193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IgA肾病轻中度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IgA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100mg,1次/d,治疗组加用黄葵胶囊5粒口服,3次/d,两组疗程均为2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12、24周后测定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及24周后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白蛋白(ALB),计算eGFR。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01),24周后,治疗组降尿蛋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IgA肾病轻中度蛋白尿,疗效优于单用氯沙坦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控制饮食、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24h尿蛋白定量(Upro)、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6.7%(P<0.05);两组mAlb、Upro、Scr、BUN、FBG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可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黄树民  郭枫 《四川中医》2015,(2):112-113
目的:观察中医联合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A、B两组。B组给予氢氯噻嗪片+安体舒通片+维生素C等常规西药方案,A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口服中药汤剂联合敷脐疗法,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变化差异。结果:1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87.18%,明显高于B组的60.61%(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谷草转氨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浆蛋白水平则显著增高,且A组增幅大于B组(P<0.05);3治疗后,A组腹水消退时间(17.91±4.24)天,明显短于B组的(28.42±6.24)天(P<0.05);A组治疗后除3例于敷脐处轻微发红外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在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测中均无异常。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口服中药汤剂与敷脐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缬沙坦胶囊联合百令胶囊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6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4例),给予对照组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缬沙坦胶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对两种用药方案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肾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缬沙坦胶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胶囊对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给予补肾壮骨胶囊和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B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同时选择25名健康对照者(C组)。分别检测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1个疗程后IL-1β和TNF-α的水平,以及C组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用药前A、B两组患者IL-1β和TNF-α水平与C组比较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1个疗程后,A、B两组患者IL-1β和TNF-α的水平均有所下降,A组较B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补肾壮骨胶囊能有效降低OA患者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疗法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胆康胶囊治疗,联合组加用中药溻渍疗法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右侧胁痛、恶心呕吐、厌油腻、嗳气、舌苔薄白)、McGill量表评分(VAS评分、PRI评分、PP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胆囊收缩功能较治疗前上升(P<0.05),胆囊壁厚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溻渍疗法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血压肾病患者273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口服缬沙坦(怡方)80mg,qd;B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2.5mg,qd;C组采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用法用量同A、B组。三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A、B组比较,C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可有效控制血压及降低24h尿蛋白。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81-1183
目的:榛花消肾安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其临床治疗方法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32例,A组患者予降糖、控制饮食、降低氧化应激等常规基础治疗上予以西药缬沙坦胶囊口服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成药榛花消肾安胶囊口服治疗,C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联合加用西药缬沙坦胶囊口服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炎症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1)3组患者治疗前其CRP、IL-6、TNF-α和尿MCP-1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CRP、IL-6、TNF-α和尿MCP-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B组和C组降低程度较A组明显,C组较B组降低更甚,比较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后,B组(81.25%)和C组临床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A组(62.50%),且C组(96.88%)与B组(81.25%)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榛花消肾安胶囊可明显降低DN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尿MCP-1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方法:将126例DN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用黄葵胶囊)和观察组(黄葵胶囊联合双倍剂量雷公藤多苷片),8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8,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肝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明显减少,肾功能改善,血浆白蛋白升高,IL~(-1)8,Hs-CRP,IL-6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肝功能损害。结论:双倍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黄葵胶囊可降低血清炎症指标,提高DN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