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2015,(9)
目的:建立短瓣石竹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方法:以短瓣石竹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增殖、壮苗生根及驯化移栽等组织培养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短瓣石竹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结果:茎段诱导最佳培养基为6-BA 1.0 mg/L+NAA 0.1 mg/L;在试管苗繁殖培养中,应同时添加6-BA、NAA和IAA,较好的激素配比为6-BA 1.0 mg/L+NAA 0.5 mg/L+IAA0.3 mg/L,短瓣石竹培养30 d繁殖系数为6.1;在壮苗培养中,激素组合为6-BA 0.8 mg/L+NAA 1.0 mg/L效果较为理想,培养30 d二次繁殖系数为2.9;生根壮苗培养基以1/2MS+IBA 0.1 mg/L+NAA 1.0 mg/L效果最好,组培苗生根率为100%;以珍珠岩∶泥炭土∶黄土(1∶1∶1)作为移栽基质效果最好,30 d移栽成活率为89.41%以上。结论:筛选出各个组织培养阶段的最佳激素组合,总结出短瓣石竹幼苗快速繁殖的方法,促进短瓣石竹离体再生技术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盾叶薯蓣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盾叶薯蓣种植资源的离体保存方法。方法:以盾叶薯蓣试管苗为材料,考察植物生长调节剂、温度及渗透压对试管苗保存时间、生长恢复状况及遗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培养室温度15℃、光照度1 500Lx、每日光照时间16 h的环境下,盾叶薯蓣试管苗在培养基MS+Sugar 60 g/L+Agar 3.7 g/L+CCC 1.0 mg/L+PP333 2.0 mg/L+ABA 1.0 mg/L中保存6个月,存活率超过60%,生长恢复状况及遗传稳定性良好。结论:本研究结果可实现盾叶薯蓣种质资源的中短期保存,能够满足科研和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洪森荣  尹明华 《中药材》2007,30(8):903-905
野葛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无菌苗置4℃冰箱低温锻炼5 d;在无菌条件下切取1.5 cm的带芽茎段,转至含5%二甲基亚砜 5%蔗糖的培养基内,置4℃冰箱预培养1 d;用60%的PVS2(30%甘油 15%乙二醇 15%二甲基亚砜 0.4 mol/L蔗糖)和100%的PVS2分别在0℃条件下过渡和脱水各30 min,随即投入液氮;保存24 h后,在40℃水浴中快速化冻90 s,用含1.2 mol/L蔗糖的MS培养液洗涤2次,每次停留10min;转至再生培养基MS BA2 mg/L NAA1 mg/L暗处培养7 d后再置于光下培养,成活率可达57%-58%。所获再生苗与常温苗形态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罗汉果试管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英  覃灵华 《中草药》2009,40(2):293-296
目的 为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 以继代15d生长健壮的罗汉果试管苗0.8~1cm长嫩梢进行预培养,剥取2~3 mm茎尖,25℃下60%PVS_2装载,再用100%PVS_2在0℃脱水处理,更换新鲜100%PVS_2后投入液氮保存24 h,化冻,用MS+1.2 mol/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洗涤,滤纸吸干后接种于MS+1.0 mg/L 6-BA+0.05 mg/L NAA+0.1mg/L GA_3+0.8%琼脂粉+45 g/L蔗糖的恢复培养基上,25℃暗培养7 d,转入正常光下培养.再生苗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 NAA+30 g/L蔗糖.结果 嫩梢于MS+0.7 mol/L蔗糖的培养基上预培养3 d,茎尖装载40 min,脱水50 min,液氮保存后于40℃水浴中快速化冻,洗涤40 min,恢复培养1周时存活率最高可达100%,30 d时再生率最高可达78.33%.再生苗转入生根培养基可形成完整植株.结论 罗汉果种质资源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再生植株正常.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5,(9)
目的:以休眠芽为外植体,建立麻花秦艽丛生芽再生的实验技术体系,为麻花秦艽种苗工厂化离体快繁和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诱导休眠芽产生丛生芽。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生长素诱导丛生芽生根。结果:MS+2.0 mg/L 6-BA+0.01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培养基是诱导休眠芽产生丛生芽及丛生芽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丛生芽诱导率为93.3%,丛芽经继代培养后芽增殖系数为5.6。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无机盐减半)+2.0 mg/L IAA+0.5 mg/L IBA+15 g/L蔗糖+7 g/L琼脂,生根率达93.5%,再生植株生长健壮。结论:该试验建立了以休眠芽为外植体的麻花秦艽丛生芽再生植株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张延红  何春雨  刘晓博  杜弢  陈红刚 《中草药》2008,39(11):1729-1732
目的筛选出适于无菌短枝快繁的培养基及研究试管苗移栽驯化技术。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BA和NAA,对黄芪的不同外植体进行组织快繁研究。结果一年生植株的带芽茎段在MS BA0.1mg/L培养基上短枝长势最好;一年生植株的新生芽和两年生植株的带芽茎段,在MS BA0.8mg/L NAA0.1mg/L培养基上均能产生丛生芽。将短枝接种于1/2MS 0.1%活性炭或1/2MS NAA1.5mg/L 0.1%活性炭的培养基上,经诱导产生有效根。小苗经沙培驯化后,移栽成活。结论利用蒙古黄芪的无菌短枝快繁优良种苗是一种经济、快速、可行的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7.
粉葛试管块根诱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粉葛无菌苗培养及离体条件下诱导试管块根的体系.方法 以粉葛的种子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培养条件为25℃, 2000~3000 Lx光照,12h/d.结果 机械破坏种皮可有效地打破种子的休眠.除去顶芽有利于粉葛试管丛生芽的发生.已生根的试管苗转入块根诱导培养基中,根部明显增粗,形成粉葛的试管块根,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 6-BA 2mg/L NAA 0.1mg/L 蔗糖5%.结论 无菌离体条件下可以诱导出粉葛试管块根.  相似文献   

8.
桃儿七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鬼臼毒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孟飞  李唯 《中草药》2010,41(8):1366-1370
目的建立桃儿七组织培养体系及其鬼臼毒素的提取检测方法。方法以桃儿七成熟分离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活性炭(AC)对无菌苗诱导的影响;以桃儿七无菌苗切除后约2.0 cm的根茎为材料,考察不同浓度激素对根继代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定期对继代根、叶(叶柄)及培养基进行鬼臼毒素的提取及HPLC法检测。结果分离胚在MS+2.0%蔗糖+0.4%琼脂+1.0 mg/mL GA3+1.0 g/L AC的培养基培养20 d后,无菌苗诱导率为92.0%,无菌苗生长发育良好;切除后约2 cm的根茎接种在MS+2.0%蔗糖+0.4%琼脂+1.0 g/LAC+1.0 mg/mLIBA继代40 d后,根长11.59 cm,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对继代根、叶(叶柄)及培养基进行鬼臼毒素的提取及HPLC法检测显示,鬼臼毒素量大小依次为根培养基叶(叶柄),50 d后分别为33.17、12.97、4.55μg/m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桃儿七组织培养体系,证明了利用桃儿七根培养生产鬼臼毒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桔梗试管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鹏飞  卢利平 《中草药》2006,37(9):1409-1412
目的为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采用玻璃化法研究了桔梗试管苗茎尖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结果桔梗嫩梢在培养基(MS 5%DMSO 103g/L蔗糖)上培养3d,切取2~3mm茎尖,室温(20℃)下装载液(60%PVS2)过渡20min,0℃下玻璃化液(PVS2)处理90min,投入液氮保存1d后,40℃水浴化冻,含410g/L蔗糖的MS培养基洗涤20min,接种于含0.6mg/LKT、0.2mg/LBA、0.05mg/LNAA的MS培养基表面的滤纸上,暗处理1d后转移到新鲜的上述再生培养基中,暗培养1周后转到正常光下,80%以上成活,植株生长正常。结论桔梗种质资源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再生植株正常,可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因子对穿心莲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并考察生根苗的移栽基质,为完善穿心莲种苗的离体快繁体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穿心莲的组培苗为实验材料,分别考察了大量元素的用量、α-萘乙酸(NAA)与蔗糖的含量、接种时组培苗的叶片数等因子对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考察不同基质对生根苗移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以1/2 MS培养基中为基础培养基、培养基中含0.1 mg/L的NAA与20 g/L的蔗糖、接种含6片叶的组培苗等条件有利于组培苗的壮苗生根,以河沙与蛭石1∶1为基质有利于生根苗移栽后的生长。结论大量元素的用量、NAA与蔗糖的含量、接种时组培苗的叶片数等因子对组培苗的壮苗生根具有显著的影响,蛭石与河沙组成的基质更适合生根苗的移栽与生长。  相似文献   

11.
白及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白及的无菌播种及试管苗茎尖组织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种子在基本成熟时胚的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萌发期与成苗期最短;胚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椰子汁能提高萌发率与成苗率,加入1%的活性炭有利于试管苗的生长.试管苗茎尖在MS培养基附加6-BA 0.5mg/L和NAA 0.2 mg/L时增殖效果好.生根培养以1/2MS培养基附加NAA 0.5 mg/L效果最好,加上10%的香蕉汁有利于生根壮苗.  相似文献   

12.
灯盏花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成洪  张孟魁  邓华  张磊  王凯  张汉明 《中草药》2005,36(4):597-599
目的为加速灯盏花的人工种植与品种改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灯盏花快速繁殖体系。方法利用种子直接萌发的无菌苗在培养基培养加速种苗繁殖,通过在消毒前对种子进行预处理,采用合适时间消毒种子来减少消毒剂对种子伤害从而提高发芽率;采用不同激素配比从叶片与叶柄诱导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获得再生植株。结果种子去除冠毛后0.1%HgCl2消毒6min可获得最佳发芽率,MS0上培养一个月后即可获得生长健壮的幼苗用于移栽;利用无菌苗的叶柄在MS 6-BA2.0mg/L NAA1.0mg/L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分化能力强的愈伤组织,愈伤分割后在该培养基上可继续分化出苗,分化苗转接到MS0上可形成正常植株。结论利用种子灭菌处理获得无菌苗用于组织培养可实现灯盏花快速繁殖和缩短人工育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冬凌草无菌苗生长及其中冬凌草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冬凌草的种子在不同光质的培养箱中培养出无菌苗,观察无菌苗生长情况,并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结果无菌苗在白光下长势最好,叶片较多;在红光下无菌苗长势其次,株高增长最快;在黄光、绿光、蓝光条件下长势较差;黑暗条件下长势最差,植株发黄。不同光质下冬凌草甲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白光(0.155%)>红光(0.145%)>黄光(0.117%)>蓝光(0.035%)>黑暗(0.031%)>绿光(0.027%)。在白光和红光下培养的冬凌草无菌苗中冬凌草甲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光质下培养的冬凌草无菌苗。结论不同光质对冬凌草无菌苗的生长状况和冬凌草甲素的含量有很大影响,白光和红光有利于冬凌草无菌苗的生长和冬凌草甲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何淼  冯博  吕明月 《中药材》2012,(5):683-685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无菌苗茎段、叶片、叶柄、嫩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神农香菊无菌苗的茎段、叶片、叶柄、嫩芽为外植体,接入含有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诱导的培养。结果:无论从愈伤诱导率、愈伤硬度、生长势还是从芽分化个数,茎段是最佳的外植体,其诱导的愈伤组织呈浅黄色,疏松;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2,4-D+0.2 mg/L 6-BA。结论:初步建立神农香菊愈伤组织快速培养体系,为神农香菊的生物技术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制备毛脉酸模无菌苗及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方法。方法:通过摩擦种皮、种子浸泡时间、消毒次数、消毒剂种类、消毒时间以及种子贮存时间等因素研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探讨建立无菌苗培养体系的最佳方法;以获得的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6-BA和2,4-D两种激素不同配比筛选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制备毛脉酸模无菌苗的方法为:挑选粒大饱满的新种子,120目砂纸摩擦种皮,蒸馏水浸泡24h,75%酒精中浸2min,无菌水冲洗3次,10%NaClO溶液处理10min,无菌水冲洗5次,将其放置在有两层湿润的无菌滤纸的培养皿中10h,再进行第2次消毒,10%NaClO溶液处理8min,无菌水冲洗5次,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培养即可获得大量无菌苗;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优培养基为MS+3.0mg/L 6-BA+1.7mg/L 2,4-D。结论:建立了毛脉酸模无菌苗培养体系,得到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优培养基,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怀山药种质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森荣  李明军 《中草药》2006,37(11):1715-1718
目的研究怀山药种质资源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方法以B号怀山药带芽茎段为材料进行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并采用培养法检测保存后材料的成活率,从而筛选出最佳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体系。结果B号怀山药带芽茎段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较佳的技术体系是继代生长60d的怀山药无菌苗置4℃冰箱低温锻炼7d;在无菌条件下切取1~1.5cm的带芽茎段,转至含5%蔗糖 3%甘露糖的培养基内,置4℃冰箱预培养2d;用60%的PVS1(22%甘油 13%乙二醇 13%聚乙二醇 10%二甲基亚砜)在0℃处理60min,再用100%的PVS1在0℃条件下处理60min,随即迅速投入液氮;保存24h后,在37℃水浴中快速化冻,用含7%蔗糖的MS培养液洗涤4次,每次停留10min;转至再生培养基(MS KT2mg/L NAA0.02mg/L)再培养,成活率可达75%以上,再生苗与常温苗形态指标差异不大。结论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怀山药种质资源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技术体系,为怀山药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休眠芽为外植体,建立党参丛生芽发生途径的实验技术体系,为党参种苗工厂化离体快繁及党参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诱导休眠芽产生丛生芽。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生长素诱导丛生芽生根。结果:MS+6-BA 1.0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5 g/L培养基是诱导休眠芽产生丛生芽及丛生芽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丛生芽诱导率为50%。每个小芽丛经继代培养后可增殖12~18个新芽。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 MS+IBA 2.0 mg/L+蔗糖15 g/L+琼脂7.5 g/L+活性炭1 g/L,生根率达85.7%,植株生长健壮。结论:建立了以休眠芽为外植体的党参丛生芽再生植株的离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南天竹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方法,以南天竹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ABA和CCC对其离体保存时的生长、增殖、存活率及恢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CC对株高的抑制大于ABA,对增殖的抑制较ABA弱,最高存活率(83.33%)远大于ABA的(56.67%)。适合南天竹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培养基为MS+30 g·L~(-1)蔗糖+0.5 mg·L-16-BA+0.05 mg·L~(-1)NAA+5.0 mg·L~(-1) CCC,保存120d后,存活率为83.33%、增殖系数为2.33、株高为1.59 cm,恢复生长成活率达96.67%,且形态正常。添加CCC可延缓南天竹试管苗生长,用于南天竹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相似文献   

19.
刘江海  马英姿  张家玲  许欢 《中草药》2016,47(17):3103-3108
目的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自然繁殖能力低,资源极其匮乏,对蛇足石杉的快速繁殖技术进行探讨。方法取活体茎尖,依次用多种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再用孔雀石绿及原子吸收光谱(AAS)联合杀灭内生真菌,得到无菌苗接种到1/2MS+25 g/L蔗糖的培养基中,无菌苗在二叉分枝后的新枝长到4~5 cm时剪下进行继代培养。结果无菌苗分别在4次二叉分枝生长继代培养后,得到了数量不等的侧芽,侧芽的发生位置位于茎段中部或上部近茎尖处,侧芽的结构与芽孢的结构明显不同;不同植株培养获得的侧芽数不同,最多的植株可产生14个侧芽,一个侧芽发生点可产生一个或多个侧芽;去除茎尖顶端优势后,茎段中部的侧芽生长速度加快;不同高度的侧芽拨离母株后,成活率差别大,5 mm以上的侧芽接种到1/2 MS+3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存活率可达90%,120 d后生长为2~3 cm的幼苗,低于5 mm的侧芽,拨离接种后死亡率较高。结论蛇足石杉在离体培养中,可打破自然生长状态下叶腋内只产生孢子囊而不产生侧芽的生长方式,可形成多个增殖侧芽,侧芽剥离后极易产生不定根,为蛇足石杉的试管苗增殖方式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滇龙胆丛芽高效诱导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银凯  王元忠  黄衡宇  钱子刚 《中草药》2018,49(6):1398-1404
目的以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带叶茎尖、带芽茎段、叶片、根为外植体,建立滇龙胆高效、稳定的丛芽诱导体系,筛选出适宜的植株再生途径。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及完全组合实验研究不同外植体和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带芽茎段为间接器官发生最佳材料,其在MS+6-BA 1.5 mg/L+NAA 1.5 mg/L+KT 0.05 mg/L中培养10 d、节上腋芽开始萌发后,基部可诱导出再分化能力极强的愈伤组织,得愈率为97.73%;15 d后愈伤组织开始分化出绿色丛芽,分化率100%;30 d后不定芽分化系数达18.65,增殖系数可达63.58。带叶茎尖为直接器官发生最佳材料,其在MS+6-BA 0.5 mg/L+NAA 1.0 mg/L+KT 0.5mg/L中培养30 d后,增殖系数亦可达44.36。2种材料培养获得的试管苗茎细瘦弱,不利于生根培养,试管苗在MS+6-BA1.5 mg/L+NAA 1.5 mg/L+KT 0.05 mg/L+PP333 10 mg/L中培养60 d后可获得健壮度大为改善的复壮苗。复壮苗生根则在1/2MS+6-BA 0.1 mg/L+NAA 2.0 mg/L中进行,45 d后可获得生长健壮的再生植株,生根率100%。再生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结论建立的滇龙胆无性快速繁殖体系,为保护滇龙胆野生资源、优质种苗繁育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其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