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医大师王烈教授于1988年率先提出小儿哮喘三期分治理论,即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并将缓解期分为脾虚痰盛证、肺热痰盛证、气阴两伤证、肾虚痰盛证四型,分别采用缓哮方、利肺方、保肺方、哮痰汤治疗。在降气化痰药的基础上,缓哮方偏于健脾化痰,治疗虚痰、寒痰;利肺方偏于清热化痰,治疗实痰、热痰,清热消积之力较强,病情较缓哮方为重;保肺方则重在养肺伤之阴,适用于气阴两伤有热证者;哮痰汤所治之咳、痰较前三方顽固,适用于哮喘缓解期久治无效的患儿。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因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支气管阻塞的过敏性疾病,表现为阵发性气急、胸闷、呼吸困难、哮鸣、咳嗽和咯痰。其诱发因素除粉尘、花粉、或冷空气、油烟、化学性气味等之外,饮食不宜也常常会导致哮喘发作。传统医学认为,哮喘的发生,以痰为内因,由于宿痰内伏,每因感受外邪或其他因素而诱发。由于成痰之因不一,所以,中医又分哮喘为寒哮与热哮两大类型。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64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宿痰伏肺——哮喘发作的中医病机学说与现代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西医定义之辩 中医对哮喘的认识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内经》中即有“喘鸣”之类的记载,汉代《金匮要略》一书称为“上气”,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是后世“宿痰伏肺”病机学说的渊薮。元代医家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明确该病为一独立疾病,后世中医医学为与喘证区分,定名为“哮病”,其定义为“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外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认为哮病发作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宿痰内伏于肺,因外感、饮食、情志等诱因引起哮喘发作。其中“宿痰伏肺”不  相似文献   

4.
王烈教授认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袭肺证发作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肺脾肾虚以及风、气、痰、瘀有关。外因为风,病机关键为气逆、痰阻和血瘀。当以哮论治,明确提出"久咳痰瘀终成哮"的观点,以疏风清肺、解痉止咳为主要治法,创立泻肺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风热袭肺证,临床随证加减,疗效满意。同时重视药后调护,强调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过敏源、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等。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古籍中,哮与喘是两种不同的病症。如《医学正传》说:“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即指出喉间痰鸣,声如拽锯者谓之哮,呼吸急促,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其实在临床上二者很难严格区分,因为喘甚则哮,哮必兼喘。故后世常哮喘并称。大抵哮证与西医支气管炎哮喘,喘息性气管炎相似,喘证则常见于肺气肿,心衰等疾病病程中。  相似文献   

6.
<正>小儿咳喘病以咳嗽、咳痰、伴喉中哮鸣有声,甚则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咳嗽、哮证、喘证等范畴,多由外邪侵袭、饮食不当、痰阻等因素引起。谢英普为十堰市名老中医,笔者常侍诊于  相似文献   

7.
喘与哮均属肺系疾病,临床属急重症,为标实证,,就喘来说,可出现在多种慢性疾病的过程中,虽其成因多,并有虚实之分,但其病理性质或是邪壅于肺,或是肺不主气,都可导致宣降失司则作喘;就哮来说,是一种发作性的痰呜气喘的疾患,主要由于宿痰内伏于肺,复因多种因素而致病,其病理性质是痰阻气道而致肺失宣降、上逆作哮。总之喘与哮.其病机有相同之处,即肺失肃降,都是标实证.这也是治疗的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哮喘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哮喘在祖国医学称为“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是由于宿痰内伏,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哮喘的辨证论治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吕志坚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1266-1266
应用自拟“止哮方”治疗50例患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息儿。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到老年则五脏精气衰减,脏腑功能低下,机体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降低,六淫、七情及饮食内伤均易诱发咳哮喘病发作。咳者,无痰而有声,为肺气伤而不清;咳时兼嗽,嗽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生痰;哮谓喉中有声;喘谓呼吸急促。咳哮喘虽临床表现不同,但都属肺病,与脾肾关系尤为密切,亦涉及心肝,故临床治疗多以中药调治为主。  相似文献   

11.
哮喘是临床常见病证,哮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喘咳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喘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如《医学正传·哮》说:“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为之喘。”由于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而  相似文献   

12.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史正刚教授认为该病的病机为痰火引动肝风、上扰心神,基本治则为清热化痰、平肝息风、止痉安神,基础方为菖蒲郁金汤,在重视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注重饮食起居及情志调摄。并附典型案例2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3.
文仲渝主任中医师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重庆地区地理环境、饮食习惯,认为该地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因病机为脾胃薄弱,运化失司,湿浊内生,聚湿成痰,饮食积滞,湿、痰、积滞阻碍气机,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脾弱为本,湿、痰、滞、瘀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以运脾化湿、消滞和中、行气止痛,自拟腹痛方并随证加减,同时配合日常饮食及生活方面的调护,临床疗效显著。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4.
王烈教授在传统理论基础上将哮喘的治疗首创以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分治论治,尤其稳定期重在改善机体肾虚及伏痰的状况,以达到防止哮喘反复发作的目的。指出在哮喘"苗期"治疗应理顺肺、脾、肾之虚,予固气抑痰法。同时认为"久咳痰郁终成哮",首次提出哮咳理论,并以哮论治过敏性咳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余瀛鳌教授认为小儿癫痫主要病机为痰与瘀,病位在心、肝、脾、肾。小儿脾肾不足、心肝有余,若先天肾精不足,则脑髓失养;脾失健运,则痰湿内阻;心肝火旺,煎熬津液为痰,则夹痰上扰神明,致脑络瘀阻,神机失守而发病。治疗以潜镇止痫、化痰通络为法,临床给予癫痫促效方,疗效显著。同时余教授指出,癫痫在急性期,由于发作频繁,宜用汤剂控制;待病情稳定后,可予丸剂或散剂,以巩固疗效。方中金石之药较多,需固护小儿的脾胃之气,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嘱服药6剂后停1日。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6.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三期分证精治哮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王烈教授运用三期分证的理论治疗哮喘的经验。王老将小儿哮喘分为发作期、缓解期和稳定期三期,发作期与痰壅、气阻、血瘀及风邪有关,妙用活血化瘀、理气除痰之法;缓解期病机关键为痰伏于内,自拟缓哮汤治疗;稳定期以肾气不固、痰邪内伏为主要病因,以防哮汤调治。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史正刚教授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障碍病位在肝、心,常及肺、脾、肾;风火相煽为其发病主因,痰瘀交阻是本病反复发作的宿根,阳有余、阴不足、阴阳失衡是其病机关键。该病临床分为发作期和稳定期。发作期可辨证为风痰内扰证和阴虚风动证,前者治以化痰祛瘀、息风止痉,予菖蒲郁金汤加减;后者治以滋补肝肾、息风止痉,予滋阴止抽汤加减。稳定期则以脾虚气弱证为主,当注意顾护脾运、慎避风寒、调畅神志以健脾运,改善体质。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固本止哮汤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分为两组,固本止哮汤口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临床治疗2月后随访2年,观察患儿疗效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E、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治疗组每年的哮喘复发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8明显增加,CD4/CD8细胞比值降低(P0.05)。结论固本止哮汤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程燕教授认为百日咳综合征为感染疫疠时邪所致。病机主要是小儿肺脾气虚,卫外不固,时邪犯肺,郁而化热,炼津为痰,痰热交阻,肺失宣肃,气逆上冲所致。病位初咳期在肺,痉咳期在肺、脾、肝,恢复期在肺、脾,可累及大肠、膀胱、心。该病初咳期多为风热犯肺证,治疗以疏风散热、清宣止咳为法,选用风热咳方加减,多用桑叶、淡豆豉等轻宣之品,使邪从汗而解。不可骤用寒凉收敛药,以免损伤肺胃阳气,引邪入里。痉咳期分为痰热郁肺证和燥热袭肺证,其中痰热郁肺证在开肺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的基础上,还需重视平肝解痉止咳,选用痰热咳方加减,多用僵蚕、地龙以搜风通络化痰,白茅根以清热凉血、通利二便;燥热袭肺证治疗以清热润肺、降逆止咳为法,选用燥热咳方加减,多用竹茹、枇杷叶、瓜蒌子等以清热生津、降气止咳止呕。但应注意滋阴药味的选用,以免闭门留寇,致病情迁延。后期多属气阴不足证,治疗以滋阴润肺、益气健脾为法,选用金土汤加减,因患儿常余热未清,临证注意不可单纯补气养阴。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年临证经验,以和肝健脾为主,兼以涤痰开窍、熄风止痉之法,运用自拟熄痫灵汤治疗小儿癫痫,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附3则案例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