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应用于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4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芪龙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龙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血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血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龙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1∶1随机对照原则,将70例属瘀阻脑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比、纤维蛋白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及ADL评分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调神通络"针法组(针刺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病残程度均有明显改善。"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显效率达85%,对照组为73.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针刺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调神通络"针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症状和血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是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简便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疏通经络针刺法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3例住院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疏通经络针刺法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以评定血液循环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E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情况,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NIESS评分、B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针刺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醒脑开窍、疏通经络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化痰通络法与针灸醒脑开窍法联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1周后、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量表Barthel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量表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2周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82.50%(P0.05)。结论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满意,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梗通汤辨证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脑梗通汤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价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FMA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通汤辨证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均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ADL、FMA、tPA、hs-CRP、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值、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低切值改善程度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75.81%(P0.05)。结论醒脑开窍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有效改善ACI患者tPA、hs-CRP水平和血液流变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补肾醒脑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招租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加用补肾醒脑通络方,治疗14 d,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检测血清CRP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9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MBI评分明显升高,与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变化较对照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hs-CRP含量及血黏度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醒脑通络方可提高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减轻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炎症、血黏滞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与高压氧相结合治疗,对照组进行高压氧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6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同时监测其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其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被损害脑细胞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动力学及血清S100-β、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中风病房2018年6月—2019年11月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尿激酶、普伐他汀钠片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动力学及血清S100-β、VEGF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中医证候积分、RI、PI及血清S100-β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Vs、Vm及血清VEGF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液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表达,提升患者血清VEGF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塞软瘫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塞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肌张力达到Ashworth量表II级所需时间,以及NIHSS、B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肌张力达到Ashworth量表II级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NIHSS、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显著缩短脑梗塞软瘫期,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针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1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等,每日1次,每周6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枕外隆凸、寰椎后结节、颈椎关节突关节韧带、颈椎横突后结节等行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感觉评定量表(FMA)、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升高(P<0.05)、VA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FMA评分升高幅度、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34/38),高于对照组的76.9%(30/39,P<0.05)。结论:针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感觉障碍,缓解疼痛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针灸在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性因子及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浆IL-1β、Hcy、PAF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BDNF、VEG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4周时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4.44%,对照组22.2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而言联合温针灸可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功能,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药物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塞32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前后西药组对高切粘度、低切粘度等改善不明显,而针药组对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等指标改善明显,有显著差异。且针药组患者的神志、语言、运动功能恢复较西药组完全。结论 说明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塞比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刘国真  陈明辉 《中国针灸》1999,19(5):261-264
将4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针刺组以健脾益肾、活血通络为治则,进行临床与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周围感觉与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并提示,针刺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血脂和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活血开窍醒神法治疗重型脑挫裂伤昏迷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斌 《中医杂志》2007,48(1):32-34
目的观察活血开窍醒神法对重型脑挫裂伤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型脑挫裂伤昏迷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补阳还五汤加味及针刺促醒治疗,观察1个月后意识好转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开窍醒神法对重型脑挫裂伤昏迷的促醒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减轻脑水肿、脑缺氧状况及继发性脑损害,促进意识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应用醒脑开窀针刺(治疗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同时设传统针同学组(对照组)60例以比较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智商、改善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地形图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脑梗死偏瘫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疏经调脏法,记录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经相应治疗后,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各量表(NHISS、Barthel)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NHISS量表评分降低程度、Barthel量表评分提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疏经调脏法,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散结刺法联合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增生病患者1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4例采用乳癖消贴膏外敷治疗,观察组90例采用散结刺法联合乳癖消贴膏治疗,均进行3个月经周期后总结疗效.采用乳腺钼钯X线征象、近红外线扫描、血流参数、血流信号分级和阻力指数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82/90)比70.27%(52/74)]高于对照组(χ2=11.801,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阻力指数[(0.51±0.12)比(0.66±0.18),t=6.371]低于对照组(P<0.01);血管分型由B型转为A型84例、乳腺组织灰阶度标定转为0型78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例、50例,χ2值分别为13.671、8.646,P值均<0.001).结论 散结刺法联合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可改善乳腺组织X线征象,降低乳腺增生腺体血流阻力指数,改善腺体血管类型和灰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