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科急症主要包括急喉痹、急喉风、喉痈、乳蛾等疾病,起病急,病变迅速,严重者可导致气道阻塞,呼吸困难,危及生命。“一阴一阳结”是喉痹的根本病机,厥阴少阳相结为患、咽喉气机不利是导致喉科急症的重要病机。西医以抗生素、激素治疗为主,但中医针刺五输穴治疗喉科急症,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阎爱民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1):1006-1006
祖国医学对于咽喉病很早就有记载 ,如远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里有“嗌肿”“喉痹”[2 ]等记载 ;汉晋隋唐以来 ,历代医书均有喉病的病因、治法方药的叙述 ;唐宋时代的太医局即有“眼耳口齿”及“口齿咽喉”的专科设立。《宋史艺文志》中载有“咽喉口齿方论五卷”。《扁鹊心法》中已载有喉痈切开手术。清代的中医喉科有了更大的发展 ,大大地丰富了中医喉科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水平。喉痹在《内经》中早已有所记载 :“一阴一阳结 ,谓之喉痹”[1 ]。《喉科心法》指出“凡红肿无形为痹 ,有形是蛾”[1 ]。据此明确把喉痹范围缩小 ,专指咽喉部红…  相似文献   

3.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见《素问·阴阳别论》,后世医家皆奉为辨证喉科疾病的纲领,但对此却众说纷坛.笔者不揣浅陋,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4.
咽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咽炎相当于中医学的风热喉痹,慢性咽炎相当于中医学的虚火喉痹。喉痹一名,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为之喉痹"。痹者,闭塞不通也。《喉科心法,单蛾,双蛾》又说:"凡红肿无形者为痹,有形者是蛾"。将咽炎  相似文献   

5.
<正> 先父徐荷章老中医(1913~1985年)从医50年,擅治喉科疾病,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按咽喉特殊的生理功能和病变部位,注重望诊,详察病机,内治用药以轻灵见长,外治以吹药为主,拯治喉科危症,颇有特色,不揣浅陋,作一简介。一、四诊合参注重望诊认为望诊是喉科的首要一环,一切喉科疾病均可以从望诊中得到诊断依据。望咽喉局部可辨病之疑似、虚实、深浅、日期、决其病情轻重。如喉痹与梅核气的疑似鉴别,从咽喉粘膜的色泽辨虚实;喉痈从红肿的程度判断发病日期和成脓与否;白喉从假  相似文献   

6.
从《黄帝内经》等典籍原文及临床实践出发,以心之体用为纲,探讨胸痹心痛的辨治方法。“体阴”,指心内藏之精气属阴,是心之气化活动的物质基础;“用阳”,指心推行、温煦气血之功能属阳,是心之气化活动的具体表现。翟双庆教授经验方以三组药物对心之体用整体调治,体现了胸痹心痛治疗中的关键——行血脉、通胸阳、安心神。  相似文献   

7.
<正> 中医喉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历代以来较为重视。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喉科的传统特色,今就其历史作一简单回顾,并对其未来略抒管见。回顾《内经》对喉科疾病的论述据统计所涉及的条文有九十余条。如《灵枢·忧(?)无言论》说:“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指出了咽喉和肺是人体气体交换出入的场所,以及咽喉各部位的生理功能。《素问·阴阳别论》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这是对喉科  相似文献   

8.
清代江西旴江医家谢星焕通晓诸科,精内科、喉科,善治各种喉风、喉痹、梅核症等,是旴江喉科流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谢映庐医案》。故就该书中谢氏治疗喉科危急难症的验案进行探讨。谢氏辨治喉风急疾,善于阐发经旨,灵活运用散火、甘缓、涌吐等法,救急救危;辨治梅核症,提倡察其因、乘其机,治以理气、清火、消痰、平肝等法,并重视精神调治;辨治喉痹,仿喻嘉言之法,议病必分阴阳虚实,不仅关注肺肾更注重脾胃。其辨治喉症的独特临床风格及学术经验,足以启示后学。  相似文献   

9.
引言喉科是中医的一科,在《内经》中亦记载了一些喉科的病症,如《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又《欬论》:“心欬之状,欬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灵枢·痈疽篇》:“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从这些记载中,可见古人对咽喉病症已有一定的认识。由于有些喉症,可因内科疾病引发而成,也有些喉症,是某种痈疡发于咽喉所致;故古代医籍,往往将  相似文献   

10.
“喉痹”一名,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其症状包括主观感觉(咽干作痛,异物堵塞感,痰粘欲吐,胸闷不适,发声不扬)和客观体征(咽部粘膜充血程度不一、粘膜下血管扩张、淋巴滤泡增生等)。现就笔者对上述症状与体征之辨治体会简介如下: 1 咽干作痛 患者一般咽部隐红(暗红)。若新感风热或胃肠积热者亦可出现焮红且肿。但无论隐红、焮红,总归属于火。不过隐红属虚火,焮红属实火。隐红者责之阴虚火旺,治宜养阴清热,药用玄参、细生地、麦冬、天花粉、石斛之类;焮红往往是喉痹过程中的急性阶段,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可用荆芥、薄荷、牛蒡  相似文献   

11.
养阴清肺汤治疗白喉是大家很熟悉的用之有效的方剂。一提起本方的研讨,当然不局限于疗效的问题,而在于下列各个方面。一、本方的来历本方出自清代郑梅涧的《重楼玉钥》,方剂的前身与明代龚延贤的《寿世保元》一书中的“滋阴清火汤”应有蛛丝马迹。说到这里,必须提出郑、龚两方可靠材料来引证,才能洞悉原委,明了曲折。 (一)龚氏创用“滋阴清火汤”治疗喉病,由于《内经》“一阳一阴结为喉痹”的阴阳、经络学说之  相似文献   

12.
喉痹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所言"喉痹"有狭义、广义之分。为探讨喉痹之病因病机及其论治,本文就喉痹的基本病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展开论述,在理论探讨喉痹病机和治疗的基础上,以实例佐证。喉痹之为病,为阴阳失常所致,关键所在复其阴阳。强调临床从其基本病机辨证,收效良好,为临床治疗喉痹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祖国医学书籍中,有关"白喉"的记述似乎甚早,内经已有"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之文,巢氏病源认为:喉痹是"风毒"客子喉间而成,并且指出"七八日不治即死".虽然这些记载,对"白喉"的症状,还不够详尽细致,但也可看出其端倪了.至清代,医学各科的专门著述很多,对于"白喉"的论述,也就更加具体.如"白喉捷要"、"重楼玉钥"、"白喉忌表抉微"、"白喉全生集"等书,都对白喉的诊治加以阐发,并创制了  相似文献   

14.
李莉 《河北中医》1989,11(3):22-23
喉痹一证,有虚实之分,初起肝肺火盛,上壅咽喉,多见肿痛,久则胆与三焦之火烁阴,迁延不愈,故《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痹者,闭塞不通也。中医认为咽喉疾病,由于内外邪毒结聚,气滞血瘀,经脉痹阻是其病理变化。喉痹为多种疾病的总称,包括乳蛾、喉痹、咽喉溃烂等病,兹录余师高濯风主任医师治疗顽固性咽喉溃疡验  相似文献   

15.
张景岳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他晚年所辑《景岳全书》是毕生研习经旨及临床实践的结晶。是书卷二十八之咽喉篇对咽喉病的证治,辨析精湛,见解独到,启人思路。现采摭其要,探析如次。喉痹非独火证治疗亦可温补自王冰以心主及三焦气热内结释《内经》“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始,后世医家对  相似文献   

16.
自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中提出“温病伤人之阴,故喜辛凉、甘寒、咸寒以救其阴”之后,《条辨》治温病,“法在救阴”一说几成定局。在帐辨》中是否偏于救阴而忽视护阳呢?《条辨·下焦篇》第28条自注:“大凡体质素虚之人,驱邪及半,必兼护养元气。”可见,《条辨》在温病治疗中救阴、护阳各有所重。笔者兹就《条辨》中护阳理论及其方药运用特色以及对后世影响,讨论如下。1.元气存亡判断吉凶综观《条辨》全书,吴鞠通治温病,既重视“温病伤人之阴”的一面,又强调在温病过程中密切观察阳气的盛衰情况,在清气、解…  相似文献   

17.
罗芳 《四川中医》2011,(11):46-47
为探讨喉痹之病因病机及其论治,本文就《素问·阴阳别论》中"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展开论述。笔者认为咽喉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有联系,其中与脾胃二脏的生理关系最密切。咽通六腑而胃主之,浊阴由咽而下达,主地气,喉通五脏而脾主之,清阳自喉而上腾,主天气,故阴阳升降之枢在脾胃,而阴阳升降之要道在咽喉。喉痹之为病,总为阴阳升降失常所致,其治关键在于调理阴阳升降复常,而从脾胃立论是治疗喉痹的一个重要辩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喉咳,即喉源性咳嗽,典型症状为喉痒致咳,属中医学"喉痹"范畴。《内经》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本文尝试探讨"一阴一阳"的实质,将阴阳具体到"营卫"层面。"阴阳—营卫",前者言属性,后者言物质及功能。课题组认为"营卫气逆"是喉咳的关键病机,治疗上强调横向调营卫、纵向辨经。自拟喉痒止咳方,用法为频服代茶饮及药后自养,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虚火喉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除潘诚的《喉科心法》中轻轻一笔谈及阳虚喉痹之外,历来都认为是阴虚火旺之故,常以滋肾降火、养阴润肺或滋肾润肺论治。而干祖望老师则认为临床上“真正属阴虚者,十无二三;出于脾虚者,十居八九。”干氏“从脾治喉痹”,其治愈率达89%,有效率达98%。由此可见,有必要对虚火喉痹的观念作一辨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1、八纲辨证首先当辨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可作为八纲之总纲,用来概括表里、虚实、寒热:里为阴,表为阳;虚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