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tubeless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前纵隔肿瘤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行tubeless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男8例、女9例,年龄(31.8±8.4)岁;15例行传统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男8例、女7例,年龄(31.1±9.2)岁。对比手术时间、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SaO_2)、术后清醒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肺完全复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Tubeless组术后清醒时间[(18.5±1.8)min vs.(28.9±4.2)min,P=0.000]、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6±0.6 vs. 3.5±7.4,P=0.000)、术后住院时间[(2.5±7.2)d vs.(4.3±1.1)d,P=0.000]、住院费用[(3.2±1.1)万元vs.(4.9±1.1)万元,P=0.000]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51.7±6.5)min vs.(55.1±8.5)min]、术中最低SaO_2(98.5%±0.9%vs. 98.1%±0.8%)、术后肺复张时间[(33.9±12.2)d vs.(38.4±15.2)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beless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安全可行,并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下的无管化治疗方式在肺大疱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收治的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26.1岁)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下行单孔操作肺大疱切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留置胃管和导尿管、术中使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术后留置引流管等有管化治疗方式患者25例,为有管化组;术前不留置胃管和导尿管、术中采用喉罩辅助呼吸、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等无管化治疗方式患者20例,为无管化组。结果无管化组术后疼痛指数显著低于有管化组(2.60±1.14 vs. 5.16±1.24,P0.001),且无管化治疗组使用镇痛泵时间短于有管化组[(1.40±0.50)d vs.(2.84±0.75)d,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无管化组术后咽喉水肿、疼痛并发症低于有管化组(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管化组术前麻醉时间[(15.00±2.59)min vs.(18.56±2.10)min,P0.001]、手术时间[(95.30±4.38)min vs.(105.50±4.59)min,P0.001]、下床活动时间[(1.23±0.35)d vs.(1.86±0.48)d,P0.001]、住院时间[(9.45±1.66)d vs.(12.80±1.87)d,P0.001]、住院费用[(20 245.96±1 113.02)元vs.(22 147.06±1 735.01)元,P0.001]均低于或短于有管化组。结论在肺大疱切除术中,无管化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从而促进术后恢复,并节省费用,是一种可推广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109例单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组59例,双孔组5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胸腔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及围手术期死亡。2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57.7±21.5)min vs.(60.3±26.8)min,t=-0.562,P=0.575];单孔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明显少于双孔组(10 ml vs.20 ml,Z=-2.411,P=0.016);单孔组术后总胸腔引流量中位数明显少于双孔组(110 ml vs.312 ml,Z=-5.168,P=0.000);单孔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双孔组[(2.8±0.9)d vs.(4.2±2.8)d(t=-3.628,P=0.000];单孔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双孔组[(3.7±1.1)d vs.(4.7±3.0)d,t=-2.380,P=0.019];单孔组术后NRS法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双孔组[(3.3±1.5)分vs.(4.8±1.6)分,t=-5.046,P=0.000]。2组各发生肺部漏气1例。2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定期随访,随访12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单孔法与常规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当,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单孔法疼痛更轻,恢复更快,更具有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肺大泡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52例无肺大泡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6例、女6例,年龄16~34(23.2±4.3)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电视胸腔镜(VATS)选择性肺尖部低能量电凝处理20例;Ⅱ组,VATS肺尖部分肺组织切除21例;Ⅲ组,VATS部分胸膜切除术11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VATS肺尖部分肺组织切除术不论术后持续肺漏气时间[(2.61±1.89)d vs.(4.90±3.20)d vs.(5.36±2.57)d,P=0.012)、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67±2.13)d vs.(6.00±3.73)d vs.(7.03±2.58)d,P=0.003)、术后住院时间[(4.95±2.16)d vs.(7.35±3.03)d vs.(8.61±2.67)d,P=0.002)和复发率(0.0%vs.23.1%vs.12.5%,P=0.021)均明显短于其他两种手术方案。而选择性肺尖部低能量电凝患者和部分胸膜切除术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肺大泡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行VATS肺尖部分肺组织切除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VATS选择性肺尖部低能量电凝处理和VATS部分胸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与双孔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复发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切口长度[(2.24±0.28)cm vs.(4.53±0.34)cm,P=0.021]、术后胸腔引流量(120 ml vs.320 ml,P=0.008)、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76±0.63)d vs.(4.62±1.24)d,P=0.037]及术后第3天[(2.63±0.62)vs.(4.83±0.71),P=0.006]、3个月[(1.22±0.45)vs.(2.14±0.52),P=0.016]疼痛评分单孔组显著低于双孔组。结论: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与双孔法相当,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康复更快,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48例肺隔离症资料,根据患者经济条件,行全胸腔镜手术18例,开胸手术30例。行肺叶切除或隔离肺切除术。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开胸组比较,全胸腔镜组术中出血少[(56.1±50.4)ml vs.(120.0±54.2)ml,t=-3.813,P=0.000],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少[(160.0±56.0)ml vs.(280.0±65.0)ml,t=-6.100,P=0.000],术后镇痛时间短[(2.4±1.2)d vs.(7.6±1.9)d,t=-9.650,P=0.000],胸腔引流时间短[(2.8±1.0)d vs.(5.7±1.5)d,t=-6.755,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6.5±2.6)d vs.(10.1±2.8)d,t=-4.160,P=0.000]。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肺不张全胸腔镜组分别为1、0、1例,开胸组为3、2、1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可靠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50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胸腔镜组21例,传统开胸组29例,比较2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使用血制品的例数、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全胸腔镜组体外循环时间[(65.1±15.0)min vs.(49.0±10.7)min,t=4.435,P=0.000]和主动脉阻断时间[(47.3±12.2)min vs.(39.6±11.2)min,t=2.311,P=0.025]明显长于传统开胸组,胸腔引流量[(96.4±41.1)ml vs.(260.9±128.3)ml,t=-5.655,P=0.000]、术后使用血制品的例数[14.3%(3/21)vs.62.1%(18/29),χ~2=11.416,P=0.000]、住院时间[(5.3±1.1)d vs.(8.2±1.6)d,t=-7.161,P=0.000]明显少于/短于传统开胸组,2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胸腔镜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节约用血,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孔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在胸部良性疾病手术中应用的优劣。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由同一术者操作VATS的125例胸部良性疾病患者,随机选择单孔和单操作孔行VATS手术,其中单孔组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47.5±16.6)岁;单操作孔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45.1±15.7)岁。比较两组围术期以及术后短中期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按既定方案获得成功,无增加操作孔或中转开胸者。单孔组和单操作孔组手术时间[(48.9±11.3)min vs.(47.1±11.0)min]、术中出血量[(26.9±15.4)ml vs.(23.8±13.2)ml]、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81.5±36.9)ml vs.(77.3±31.2)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8±2.0)d vs(.3.4±2.2)d]、术后第3 d疼痛评分[(2.6±1.2)分vs(.2.6±1.3)分]、术后住院时间[(4.9±2.1)d vs.(5.1±2.2)d]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与单操作孔VATS比较,单孔VATS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加耗材支出,具有微创、患者接受度高的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 方法将62例先天性心脏病,根据患者的手术选择意愿分为2组.胸腔镜组24例,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开胸组38例,直视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4例. 结果 2组均无死亡.2组体外循环时间[(74±28)min vs.(71±24)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29±13)min vs.(28±1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2±1.1)h vs.(3.3±1.1)h]无显著性差异(t = 0.449、0.309、-0.349;P= 0.655、0.758、0.729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2.646,P=0.104).与开胸组比较,胸腔镜组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32±18) ml vs (66±28)ml;t=-5.290,P=0.000],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1±1.2)d vs. (7.6±2.2)d;t=-3.059,P=0.003]. 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complet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c-VATS)与传统开胸肺癌切除术的疗效,探讨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科行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胸腔镜组)31例,选择同期传统开胸肺癌切除术38例作对照研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胸腔镜组引流时间较开胸组明显缩短[(3.7±0.9)d vs.(4.9±0.8)d,t=-5.859,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178.4±54.5)ml vs.(297.4±73.5)ml,t=-7.487,P=0.000];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开胸组[(417.0±218.9)ml vs.(520.3±235.0)ml,t=-2.295,P=0.023];胸腔镜组清扫淋巴结(16.3±9.2)枚,明显多于开胸组(12.0±6.7)枚(t=2.244,P=0.028)。2组患者围术期CRP术后12、72 h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后1 d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0.8)分vs.(7.3±1.0)分,t=0.902,P=0.370],但术后3、7、30 d疼痛评分有明显差异[(5.2±1.1)分vs.(5.8±1.3)分,t=-2.041,P=0.045;(3.7±0.8)分vs.(6.2±1.1),t=-10.572,P=0.000;(1.7±0.9)分vs.(2.6±0.8)分,t=-4.394,P=0.000]。胸腔镜组患者日常活动评分术后7、30 d均明显优于开胸组[(23.2±3.4)分vs.(20.1±2.7)分,t=4.223,P=0.000;(27.3±3.1)分vs.(24.8±2.9)分,t=3.453,P=0.000]。胸腔镜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开胸组(log-rank检验,χ~2=4.042,P=0.044)。结论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围术期对患者影响小,具有安全、淋巴结清扫彻底和微创的优点,并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效果,探讨VATS治疗胸部创伤性血气胸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9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6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经VATS[VATS组,n=31,男24例,女7例,年龄(31.5±5.5)岁]和开胸手术治疗[开胸组,n=29,男26例,女3例,年龄(32.1±5.6)岁]的临床资料,术后观察VATS组和开胸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止痛药应用时间和出血量等。结果围术期无死亡。VATS组住院时间[(10.3±2.4)d vs(.15.8±2.6)d]、胸腔引流时间[(3.2±1.4)dvs.(5.3±1.2)d]和止痛药应用时间[(5.1±0.8)d vs.(9.0±1.2)d]均较开胸组明显缩短,手术时间[(64.6±20.5)minvs.(118.1±20.9)min]和出血量[(538.5±32.5)ml vs.(862.6±68.5)ml]明显减少(P<0.05)。VATS组随访29例,失访2例;开胸组随访24例,失访5例;随访时间2~8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病例。结论对胸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采用VATS和开胸手术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采用VATS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创伤后出血,且患者痛苦小,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和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管化操作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1月单纯自发性气胸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44例,A组22例(无管化单孔),B组22例(常规双腔气管插管),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气道不适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22例均顺利完成无管化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1例因术后气胸再次留置胸腔引流管后复张,其余患者均术后顺利康复出院。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5)。A组术后住院时间(2. 2±0. 8) d,显著短于B组(3. 3±0. 8) d(t=-4. 543,P=0. 000); A组术后疼痛VAS评分(3. 1±0. 6)分,明显低于B组(4. 1±0. 9)分(t=-4. 283,P=0. 000); A组术后气道不适发生率9. 1%(2/22),明显低于B组50. 0%(11/22)(χ2=8. 844,P=0. 003)。结论对年轻自发性气胸单纯肺大疱患者采用无管化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患者胸部切口疼痛感降低,气管舒适性、尿道舒适性良好,住院时间缩短,符合肺大疱切除快速康复理念,可以进一步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免气管插管和传统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5月,行免气管插管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50例(免管组),同期行全麻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50例(插管组),2组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麻醉和手术指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插管组比较,免管组术前麻醉准备时间短[(17. 6±3. 0) min vs.(41. 5±5. 4) min,t=27. 130,P=0. 000],术后苏醒时间短[(22. 0±4. 0) min vs.(40. 6±6. 0) min,t=18. 330,P=0. 000],胸管引流时间短[(22. 3±5. 5) h vs.(24. 6±4. 3) h,t=2. 328,P=0. 022],术后住院时间短[(2. 2±0. 7) d vs.(2. 8±0. 4) d,t=4. 681,P=0. 000],麻醉费用少[(1896. 0±310. 5)元vs.(3734. 0±359. 3)元,t=27. 370,P=0. 000]。结论免气管插管的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具有安全、便捷的优点,可以减少麻醉副作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符合快速康复理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腔镜(VATS)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对46例自发性气胸实施VATS下肺大疱切除术,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和复发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手术时间(63.26±12.08)min、术中出血量(156.43±34.57)m L、术后胸管引流时间(4.32±1.34)d、住院时间(6.46±1.26)d。未发生胸腔出血、肺栓塞、肺不张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其间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 VATS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机器人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RATS)与传统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治疗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2年8月同一术者完成的75例胸腔镜治疗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RATS组37例,肿瘤直径(4.34±1.25)cm; VATS组38例,肿瘤直径(4.33±1.58)cm。术前均使用MRI或增强CT定位评估肿瘤。比较2组手术指标。结果 2组均成功完成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与VATS组相比,RATS组总手术时间短[(72.3±17.2)min vs.(81.7±14.5)min,t=-2.567,P=0.012],术中出血量少[(49.6±20.8)ml vs.(71.1±13.1)ml,t=-5.355,P=0.000],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少[(68.9±28.1)ml vs.(82.4±21.3)ml,t=-2.340,P=0.022],术后住院时间短[(3.2±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膈膨升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35例先天性膈膨升,年龄3个月~3.5岁,2009年1月前收治的17例行开放手术(开放组),右侧膈膨升采用开胸折叠修补膈肌,左侧膈膨升采用开腹手术修补;2009年1月以后的18例行胸腔镜修补膈肌(胸腔镜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放置胸腔引流例数、胸腔引流时间、术后膈肌下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结果与开放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75.3±5.0)min vs.(64.2±5.1)min,t=6.501,P=0.000],但术中出血少[(5.6±0.4)ml vs.(18.5±1.2)ml,t=-43.172,P=0.000],放置胸腔引流比例少[27.8%(5/18)vs.100.0%(17/17),P=0.000],胸腔引流时间短[(1.9±0.1)d(n=5)vs.(3.5±0.4)d,t=-8.723,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3.7±0.4)d vs.(5.6±0.5)d,t=-12.450,P=0.000]。2组术中输血例数、术后膈肌下降程度及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胸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膈膨升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胸腔镜下肺切除在肺结核的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于西安市胸科医院行肺切除手术164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电视胸腔镜手术组(VATS组,85例,男56例、女29例)和开胸组(79例,男52例、女27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151.59±76.75)min vs.(233.48±93.89)min,P0.001],术中出血量[200.00(10.00,1 600.00)ml vs.600.00(150.00,3 400.00)ml,P0.01],术后引流量[575.00(20.00,2 175.00)ml vs. 1 110.00(350.00,3 250.00)ml,P=0.001],拔管时间[4.00(1.00,16.00)d vs. 6.00(2.00,26.00)d,P0.001],术后住院时间方面[13.00(5.00,27.00)d vs. 17.00(9.00,182.00)d,P0.001],要明显短于或少于开胸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例vs. 17例,P=0.092)。行肺叶切除共97例,其中VATS手术36例,开胸手术61例,两组在手术时间[(211.39±70.88)min vs.(258.20±87.16)min,P=0.008],术中出血量[400.00(100.00,1 600.00)ml vs. 700.00(200.00,3 400.00)ml,P0.010],术后引流量[800.00(125.00,2 175.00)ml vs. 1 250.00(410.00,3 250.00)ml,P=0.001],拔管时间[5.00(2.00,16.00)d vs. 8.00(2.00,26.00)d,P=0.002],术后住院时间[(13.11±4.45)d vs.(19.46±7.74)d,P0.010]等方面,VATS组明显优于开胸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例vs. 14例,P=0.147)。结论胸腔镜下肺切除治疗肺结核相比常规开胸优势明显,可以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瘢痕隐藏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6年6月107例瘢痕隐藏式LA(瘢痕隐藏组)和134例传统LA(传统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美容评分。结果 2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瘢痕隐藏组术后并发症1例(切口感染1例),传统组术后并发症2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瘢痕隐藏组与传统组手术时间[(48.0±15.9)min vs.(45.2±11.5)min,t=1.585,P=0.114]、术中出血量[(12.9±8.4)ml vs.(14.0±10.7)ml,t=-0.870,P=0.385]、术后排气时间[(1.3±0.7)d vs.(1.3±0.5)d,t=0.000,P=1.000]、疼痛评分[(4.9±1.2)分vs.(5.2±1.5)分,t=-1.683,P=0.09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9%vs.1.5%,χ~2=0.000,P=1.000]、术后住院时间[(3.2±1.1)d vs.(3.5±1.4)d,t=-1.814,P=0.071]差异均无显著性,瘢痕隐藏组美容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4.4±0.6)分vs.(4.0±0.9)分,t=3.949,P=0.000]。结论瘢痕隐藏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单中心机器人辅助与胸腔镜辅助右肺上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结果,探讨其安全性及实施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我中心罗清泉团队采用微创手术完成右肺上叶切除术治疗57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6例、女333例,年龄33~78岁。将579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组(283例)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组(2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以及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情况、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30 d死亡及手术费用等围术期结果。结果两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术中输血及术后30 d死亡。RATS组手术时间[(90.22±12.16)min vs.(92.68±12.26)min,P=0.016]、胸腔引流时间[(3.55±1.38)d vs.(4.16±1.58)d,P0.001]及术后住院时间[(4.67±1.43)d vs.(5.31±1.59)d,P0.001]均较VATS组缩短。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TS组手术总费用更高[(93 275.46±13 276.69)元vs.(67 082.58±12 978.17)元,P0.001]。结论 RATS与VATS行右肺上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满意,两种术式的围术期结果基本相当,但RATS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小切口开胸与电视胸腔镜下儿童肺叶切除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市新华医院行肺叶切除术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个月~16岁,平均年龄(7.13±5.00)岁。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胸腔镜组(n=22)和小切口组(n=20),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年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4±4.99)岁vs.(5.68±4.69)岁,t=1.84,P=0.07;(34.18±16.52)kg vs.(25.03±18.06)kg,t=1.72,P=0.09];胸腔镜组2例(9%)因胸腔粘连中转小切口手术,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间手术时间[(151.64±74.59)min vs.(136.40±50.36 min)min,t=0.77,P=0.45]、术中出血量[(43.41±45.91)ml vs.(79.50±131.00)ml,t=–1.21,P=0.23]、胸腔引流时间[(5.00±1.79)d vs.(4.90±2.36)d,t=0.23,P=0.82)]、术后住院时间[(8.41±3.11)d vs.(8.65±2.66)d,t=–0.27,P=0.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胸腔镜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顺利恢复,无肺不张、活动性出血、支气管胸膜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开胸与电视胸腔镜下儿童肺叶切除均安全有效,短期治疗效果相近,但胸腔镜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更加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