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热毒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RMPP热毒闭肺证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补液、止咳化痰、吸氧、退热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35/42),治疗组为97.62%(41/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咳时间、热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IL-13、IL-17、TNF-α水平显著降低,INF-γ水平显著升高,与同组治...  相似文献   

2.
王宇 《江西医药》2023,(5):614-616
目的 探究三子养亲汤基方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患儿(风热闭肺型)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94例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患儿临床资料(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其中47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为西药组,47例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三子养亲汤基方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为中药组,比较2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95.74%较西药组78.72%高(P<0.05);中药组发热、肺部啰音、咳嗽、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较西药组短(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较西药组低(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较西药组低(P<0.05)。结论 三子养亲汤基方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患儿(风热闭肺型)效果显著,可有效促使症状改善,减轻机体炎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辅助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哮喘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给予抗炎、改善通气、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和最大呼气流量(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FEV_1、PEF较治疗前均升高明显(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治疗组为9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辅助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及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诊断支原体肺炎的12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组(60例)、西医组(63例)。西医组给予常规西医阿奇霉素干混剂治疗5 d,中医组给予口服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5 d。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患儿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西医组愈显率为71.43%,中医组愈显率为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组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组口服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可显著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麻杏石甘汤加味、头孢曲松钠和氯霉素治疗伤寒的疗效。方法:将66例伤寒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以内服麻杏石甘汤加味、静脉点滴头孢曲松钠和氯霉素;对照组33例,采用静脉点滴头孢噻肟钠和氧氟沙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头孢曲松钠、氯霉素治疗伤寒具有疗效好、疗程短、不良反应轻微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给予中药辅助治疗风热闭肺型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86例风热闭肺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按门诊号先后顺序编号,再据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A组(治疗组):静滴利巴韦林+口服麻杏石甘汤加味+经皮治疗;B组:静滴利巴韦林+经皮治疗;C组:静滴利巴韦林+口服麻杏石甘汤加味。结果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组及C组。治疗后第10天主症状积分、次症状积分及总症状积分得分的降低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A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B、C两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给予中药辅助治疗风热闭肺型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田雪丽 《药品评价》2023,(6):765-768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肺炎的疗效。方法 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麻杏石甘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较对照组82.00%高(P<0.05);研究组发热、咳嗽、咽痛、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气短多汗、咳嗽无力、面色淡白、神疲乏力、纳差便溏、四肢欠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6、TNF-α、suPAR、G-CS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离子导入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热性哮喘轻度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儿科门诊就诊的热性哮喘轻度急性发作患儿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9例、B组51例、AB组50例,其中A组予麻杏石甘汤加味离子导入治疗,B组予西药雾化吸入治疗,AB组予麻杏石甘汤加味离子导入联合西药雾化吸入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 d后统计疗效。结果 AB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A组的81.63%和B组的8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量百分率[FEV_1%=FEV_1/最大肺活量(FVC)×100%]及最大呼气流量(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B组上升较A组和B组更显著(P0.05)。A组和B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AB组仅有1例患儿治疗3 d后,出现局部皮肤轻度发红、瘙痒,无破损,停用2 d后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离子导入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热性哮喘轻度急性发作安全有效,简便易行,且患儿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治愈率为45.0%(18/40),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治愈率为37.5%(15/40),总有效率为77.5%(31/4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配合青霉素或红霉素抗感染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6例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 ,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 ,而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还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 % ,对照组有效率70%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麻杏石甘汤加味配合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风止咳法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作期风热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CVA发作期风热袭肺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疏风止咳法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随访2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8%,治疗组为9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呼气峰流速(PET)、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PET、FVC及FEV_1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IL-4、IL-5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止咳法辅助治疗小儿CVA发作期风热袭肺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血清IL-4及IL-5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透皮给药,治疗7 d后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0.0%,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风热郁肺型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128例支原体肺炎风热郁肺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1%,治疗组为87.50%,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咳喘减轻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风热郁肺型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将乐县中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治疗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患者总有效率、最大呼气压、最大吸气压、呼气峰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胸部X线渗出性完全吸收占比高于对照组,吸收70%、吸收50%、吸收30%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发热退却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每日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炎症因子水平,发热、咳嗽、咳痰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通气情况,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疾病症状,有效率高,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其中轻症组50例,重症组40例;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指标及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清中的各因子浓度。结果对照组与肺炎组治疗前血清中TNF-α、IL-6、IL-8和IL-10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儿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清中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NF-α、IL-6及IL-8浓度均显著低于重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指标同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同MPP病情程度有着密切关系,能够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屠苗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28-1929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8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观察组)及40例健康儿(对照组)血清中IL-6、IL-8水平.结果 支原体肺炎急性期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水平(P<0.05).而支原体肺炎恢复期血清IL-6、IL-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有纤维化者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无纤维化者(P<0.05).结论 血清IL-6、IL-8在支原体肺炎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导致肺部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郭艳梅  李晓春 《安徽医药》2017,21(5):900-90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浓度水平变化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127例,将其中64例支原体肺炎(MPP)作为研究组,63例非支原体肺炎(N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同时又可将重症组MPP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各组急性期血清CRP、PCT、IL-1β、IL-6、IL-8、IL-10、TNF-α的浓度变化及重症MPP组恢复期各炎症指标浓度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IL-1β浓度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TNF-α、CRP、PCT的浓度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对照组和重症组恢复期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10在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的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检测在诊断MPP上特异性较高.结论 血清IL-6、IL-8、TNF-α、CRP、PCT等炎症指标对早期诊治重症MPP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静滴阿奇霉素,并给予对症治疗。5~8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消失、肺部啰音吸收、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柴慈杰  朱燕 《黑龙江医药》2021,34(2):332-333
目的:观察头孢地尼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地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82.00%,两组之间比较(P<0.05).研究组患儿的咳嗽、肺部啰音、发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的血清CRP、WBC水平经过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地尼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满意,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2组患儿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组患儿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1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95.2%,对照组为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CD4+水平明显增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