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功能连接方法观察原发性失眠患者静息态下的背外侧前额叶的异常功能连接。方法:采集33 例原 发性失眠患者以及33 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的功能磁共振图像,以背外侧前额叶为感兴趣区 域,与全脑其他体素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得到两组之间功能连接的差异脑区,再对异常功能连接脑区与临床的量表分 数做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发现失眠患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与左侧枕下回、右侧枕下回、右侧枕中回、右侧 颞叶、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以及右侧梭状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P<0.05,体素簇个数≥100,FDR校正),与左侧前 扣带皮层、右侧海马旁回、右侧脑岛、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顶上回、右侧中央后回以及右侧中央前回之间的功能连 接减弱(P<0.05,体素簇个数≥100,FDR校正)。并且左侧背外侧前额叶与左侧枕叶下回的功能连接值与睡眠状况自评 量表分数成正相关(P=0.035)。结论:原发性失眠患者背外侧前额叶与大脑多个脑区出现异常的功能连接,可能为理 解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神经机制提供一些新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遭受多重侵害的高职高专女生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特点。方法:15名遭受多重侵害无创伤后应激症状被试(PV无PTSS组)、15名多重侵害有创伤后应激症状被试(PV有PTSS组)和15名正常对照接受静息态脑功能扫描。采用SPM8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和ReHo分析。结果:静息状态下,与对照组相比,PV无PTSS组左侧额下回、左右额内侧回、右侧中央后回、左侧梭状回、左右海马旁回、右侧扣带回、左右豆状核和右侧岛叶的ReHo值降低;左右额上回、左右额中回、左右额下回、左右顶下小叶、左右楔前叶、左右颞上回、左侧颞横回、左右颞中回、右侧舌回和右侧扣带后回的ReHo值升高。与PV有PTSS组相比,PV无PTSS组在右侧额中回和额下回、左侧楔前叶、左侧舌回、左右海马旁回、左侧扣带回和左侧豆状核ReHo值降低;在左右额上回、左右额中回、左侧额内侧回、右侧中央后回、左侧缘上回、左右顶下小叶、左侧梭状回和左侧尾状核ReHo值升高。结论:遭受多重侵害但无创伤后应激症状的高职高专女生在静息状态下脑默认网络以及岛叶、基底神经节、海马旁回存在局部一致性信号异常,这些脑区异常可能为遭受多重侵害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静息态局部脑功能的改变。方法:对17例GAD患者和19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对比,运用局部一致性(Re Ho)分析方法,获得GAD患者局部一致性异常的脑区。结果:GAD患者静息态下Re Ho值升高的脑区有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下回眶部、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顶下缘角回、右侧额下回三角部;Re Ho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楔叶、右侧舌回、右侧中央前回。以上升高或降低的Re Ho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AD患者静息态下多个脑区Re Ho值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4.
背景:平衡针治疗疾病疗效显著,但缺乏相关现代科学理论机制。 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平衡针疗法的中枢作用机制。 方法:纳入10例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患者及10例正常受试者,于平衡针针刺前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AFNI软件对与双侧杏仁核表现为显著联系的脑区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并对平衡针刺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及正常受试者的脑功能连接的差异进行探讨。 结果与结论:经平衡针治疗后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均有好转。脑功能连接分析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丘脑、脑干、腹前核、腹外侧核、额内侧回、额上回、额叶眶上回、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海马回、扣带回、岛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正常受试者双侧颞中回、双侧眶上回、双侧尾状核头、双侧岛叶、左侧腹背侧核、双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前扣带回、右侧顶下小叶与杏仁核连接增强;双侧小脑齿状核、小脑蚓、左侧小脑坡、双侧舌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中央前回、双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后回与杏仁核连接下降。提示通过静息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杏仁核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平衡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分析方法研究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改变,以及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例未服药强迫症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对被试的大脑结构进行磁共振扫描.采用VBM分析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强迫症患者组较对照组在3个MNI坐标点的灰质体积显著增加;②经过多重比较校正后发现,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有:右侧罗兰迪克岛盖、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右侧颞极、左侧枕下回、左侧枕中回、右侧小脑以及双侧直回(P<0.05);③以颅内体积为协变量,对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与Y-BOCS评分作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右侧额中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罗兰迪克岛盖、双侧眶额叶下回、右侧眶额叶中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极、小脑、左侧脑岛以及小脑的蚯体的灰质体积与Y-BOCS评分存在负相关(P<0.05);④发现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的灰质体积与Y-BOCS量表呈负相关的脑区有重叠部分,分别位于右侧颞极、右侧小脑、右侧罗兰迪克岛盖.结论 ①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存在异常,主要表现大脑皮质灰质体积的减小;②除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的结构异常外,大脑的后部区域如顶叶、颞叶、枕叶和小脑灰质体积减小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病机制相关;③强迫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大脑部分脑区灰质体积的改变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健康成年人智力的脑机制。方法:选用208名18~36岁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WAIS-RC)测试所得总智商作为被试智力商数,并对所有被试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对核磁数据的分析得到被试的全脑功能连接图,并与智力商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总智商和以下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正相关:右侧额下回(r=0.22,P0.01)、左侧额下回(r=0.14,P0.05)、右侧顶下缘角回(r=0.23,P0.01)、内侧额上回(r=0.19,P0.01)、左侧前扣带回(r=0.22,P0.01)。没有发现功能连接强度与总智商呈负相关的脑区。结论:负责智力的脑区主要位于额叶、顶叶,支持了智力的额顶整合理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静息状态下异常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 ALFF)与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能否识别出重性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并作为MDD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标记。方法:35名MDD患者与33名对照组被试完成了结构磁共振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扫描,并完成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与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比较ALFF与FC的组间差异,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特征挑选、建模与分类,并计算支持向量机分类边际值与抑郁得分的相关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DD组右侧脑岛的ALFF显著增加,额上回与左侧额下回的ALFF显著降低,右侧脑岛至同侧前扣带回的FC显著增加,额上回至双侧梭状回与右侧楔前叶的FC显著降低。脑岛、额上回与额下回的ALFF异常、额上回至左侧梭状回的FC异常可以有效识别MDD,且MDD组的SVM分类边际值与其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静息状态下,MDD患者的ALFF与FC存在异常,且该异常模式可作为识别MDD的候选神经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词语联想任务下的功能连接研究,探讨语言任务相关脑区在运动性失语后的功能连接变化形式及神经机制.方法 采用1.5 T磁共振扫描仪对1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3~77岁,平均(56.7±8.6岁)]及10名正常志愿者[均为男性,年龄46~74岁,平均(56.2±9.0)岁]行词语联想任务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采集,应用SPM2,AFNI、Matlab软件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并根据正常人激活结果选择左侧额下回后部激活区作为功能连接的种子点,[中心区蒙特利尔神经研究所(MNI)坐标为“-51、9、21”],与全脑其他所有体素的时间序列做相关分析.采用单样本t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和组间分析,统计阈值设定为voxel> 30,P<0.001(未校正).结果 对照组与种子点正相关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额下回、额中回、岛叶,左侧楔前叶、顶下小叶,左侧颞中回,左侧基底节,左侧丘脑,右侧额下回、额中回、岛叶,右侧颞下回、颞上回,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右侧顶下小叶.患者组与种子点正相关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额下回后部、左岛叶,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顶下小叶.对照组与种子点的相关性大于患者组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中回、颞上回,右侧额下回,SMA.患者组与种子点的相关性大于对照组的脑区为左侧外侧裂周围区,包括左侧岛叶、左侧额下回.结论 .左侧额下回后部与右侧半球失去功能连接是运动性失语发生的一种神经机制.左侧外侧裂周围区对失语早期语言功能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杏仁核与其他脑区功能连接的异常.方法:对有攻击行为和没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13例进行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与非攻击组相比,攻击组双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脑岛、右侧顶上小叶、右侧扣带回等脑区与左侧杏仁核功能连接增强;双侧额上回、额中回、双侧颞上回、右侧颢中回等脑区与右侧杏仁核功能增强.结论:杏仁核与多个脑区之间特别是与额上回、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增强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静息态脑功能特点以及可能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38例ADHD儿童(男31例,女7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42名(男29例,女13例)。使用ADHD评定量表评定症状严重程度,磁共振成像收集静息态数据。采用部分低频振幅(fALFF)评价静息态脑区活动水平。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主效应及交互效应。结果:ADHD儿童右侧内侧额上回、右侧辅助运动区的fALFF值高于对照组;左侧壳核、双侧小脑及双侧楔前叶的fALFF值低于对照组(校正P0.05)。ADHD男孩左侧小脑的fALFF值低于对照男孩,双侧内侧额上回的fALFF值高于对照男孩(校正P0.05);ADHD女孩双侧小脑及左侧丘脑的f ALFF值高于对照女孩,左侧岛叶的fALFF值低于对照女孩(校正P0.05)。ADHD女孩左侧小脑的fALFF值和注意缺陷得分负相关(r=-0.89,校正P0.05)。结论:ADHD儿童与正常对照在静息态脑功能存在差异,同时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静息状态脑功能特点。方法:采用ReHo分析方法 ,19名网络成瘾大学生及19名对照进行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比较两组平均脑ReHo图的差异。结果:IAD组ReHo值升高区域主要集中在小脑、脑干、扣带回(右侧)、双侧海马旁回、右侧额叶(直回,额中回及额下回)、左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枕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及颞中回;ReHo降低的区域仅表现在左侧顶叶的楔前叶。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局域一致性存在异常,大部分脑区同步性增强,小脑、脑干、边缘叶、额顶叶同步性增强可能与网络成瘾奖赏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通过结合任务态与静息态的fMRI数据探讨导致抑郁症患者脑功能障碍的神经病理学因素。方法:采集25例抑郁症患者、24例健康对照N-back任务和静息态fMRI数据,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任务态数据组间比较,低频振幅(ALFF)测量静息态。结果:重度抑郁症患者在静息态下,左丘脑、壳核、脑岛、额中回及额下回活跃程度显著增高,在任务态下,双边颞下回、右丘脑、契前叶、后扣带回、顶下回及左枕上回和梭状回活跃程度减弱。结论:皮质-丘脑-纹状体回路受损可能是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潜在神经病理学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及认知功能测试研究青少年双相障碍(PBD)缓解相脑功能及认知功能改变状况。方法:采集PBD缓解相患者及正常青少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信号(各16例),计算信号低频振幅,对被试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BD缓解相组的低频振幅数值在右侧小脑、右侧颞上回及左侧海马旁回显著增加,在左侧枕中回、左侧楔叶及右侧枕上回显著降低(P0.01,FDR校正)。右侧小脑与Stroop1测试结果负相关,左侧枕中回与数字广度-倒背测试结果正相关。结论:PBD缓解相会出现颞叶、小脑、边缘系统及枕叶自发神经活动紊乱,且小脑和枕中回的异常与PBD缓解相认知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杏仁核的功能连接特点,及其与情绪调节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38例首发患者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45例正常对照。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中的情绪管理分测验评估被试的社会认知功能。被试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以杏仁核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比较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功能连接强度与情绪管理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侧杏仁核与左侧前扣带回的正性功能连接降低,与左侧枕中回和右侧颞中回正性功能连接增强,与右内侧额上回负性功能连接增强(均P 0. 005,Alpha Sim校正,体素值 25);右侧杏仁核与右侧楔前叶负性功能连接减弱(P 0. 005,Alpha Sim校正,体素值 2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组右侧杏仁核与右侧楔前叶的功能连接与情绪管理分测验呈负相关(r=-0. 56,P 0. 01)。结论:本研究显示静息态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杏仁核功能连接网络模式存在异常,其中右侧杏仁核与右侧楔前叶的负连接减弱可能与患者的情绪调节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于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原发性失眠。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50例为研究组,选取与研究组性别、年龄皆与之匹配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被研究者均进行临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选择PCC为种子点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功能连接(FC)分析,获得被研究者的脑内功能连接参数,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HAMA评分以及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被研究者和研究组患者组间无弥散张量成像(DTI)差异,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左侧海马以及右上额枕束FA值显著下降,而双侧扣带回、左下纵束、右上额枕束、左侧海马、双侧钩束的MD值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被研究者与PCC功能连接脑部区域,包括:颞极L/颞上回/额上回/岛叶、颞极R/岛叶、枕下回R/梭状回、额下回R/额下回眶部、楔前叶L、R/后扣带回/中间扣带回、颞上回L/颞横回、枕中回R/楔前叶/顶上小叶、颞上回R,显著阈值设为P=0.000,簇≥1 355 mm3;研究组患者与PCC功能连接脑部区域,包括:额下回眶部L/颞上回/额中回、楔前叶L、R/后扣带回/中间扣带回、颞中回R/枕中回/楔前叶/角回、枕中回L/楔前叶/枕上回、额中回L、中央前回R、额上回R,显著阈值设为P=0.000,簇≥1 355 mm3。结论:联合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可以作为一种多模态的方式揭示原发性失眠患者发生的病理和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非幻听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的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数据进行研究,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功能连接的异常模式。方法:本研究根据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持续性幻听患者3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非幻听患者59例及健康对照64例。对所有被试进行临床评估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以初级听觉皮层和次级听觉皮层脑区为种子点构建全脑功能连接图,比较分析三组的连接差异。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相对正常对照在左侧颞上回与对侧的岛叶、同侧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下降,左侧Heschl回(Heschl’s gyrus,HG)与对侧颞下回、同侧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下降,右侧HG与左侧的颞中回功能连接下降。首发精神分裂症非幻听患者虽与幻听患者并未发现功能连接显著差异,但相对于幻听组,非幻听患者组在更广泛的脑区出现了功能连接下降。结论:精神分裂症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出现了大脑不同脑区内的连接异常,尤其是双侧大脑间的"失连接"异常模式,进一步揭示了精神分裂症大脑整合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方法探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是否存在脑功能异常。方法:对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进行静息状态的fMRI检查,应用ReHo方法处理fMRI数据。结果:与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的BOLD信号的ReHo普遍降低(P〈0.05)。ReHo降低的脑区有双侧额叶内侧回、颞上回、颞下回、枕中回、枕下回和小脑后叶;左侧扣带回前部、海马回、颞中回、中央后回和脑桥;右侧额上回、顶上小叶、楔前叶、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回和小脑蚓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即可能存在脑功能异常,ReHo可能有助于精神分裂症静息状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patients,SCZ)及其健康同胞(Healthy siblings,SIB)静息态下额颞环路的功能连接异常,为阐明额叶和颞叶在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新的证据。方法:研究入组SCZ、SIB,以及健康对照各27例。以既往研究所发现的静息态下SCZ及其SIB均有的局部脑功能活动异常的颞环路上的两个脑区为功能连接分析的感兴趣区,计算并比较各组的感兴趣区与全脑的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的差异。结果:SCZ与其SIB都存在左侧颞中回与对侧额叶亚区(右侧眶额回和右侧额上回)、同侧颞叶其他亚区(左侧颞下回)的功能连接下降;以及左侧眶额回与对侧颞叶亚区(右侧颞中回)的功能连接下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可能不仅与额颞环路上的局部脑区功能活动异常有关,而且还与其对侧额颞通路的脑区间功能整合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的节点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方法探讨强迫障碍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的改变。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强迫障碍诊断标准的3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及30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耶鲁-布郎强迫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估强迫障碍患者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以及抑郁焦虑症状。所有被试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DPARSFA分析软件计算被试的DC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强迫障碍患者右侧眶额回[(-0.22±0.45)vs.(-0.57±0.22)]和左侧前扣带回[(0.14±0.48)vs.(-0.21±0.33)]的DC值升高(P0.001);右侧岛叶的DC值降低[(-0.12±0.37)vs.(0.35±0.54)](P0.001);右侧眶额回的DC值与耶鲁-布郎强迫量表总分正相关(r=0.68,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大脑执行控制网络和突显网络重要节点/脑区连接属性的异常可能与强迫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首发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简称TS)儿童经阿立哌唑治疗前后患儿的脑功能变化。方法对20例首发未经治疗患儿使用阿立哌唑进行规范治疗,4周后对患者再次行fMRI检查。静息态fMRI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AAL90模板进行脑区划分,使用皮尔森相关构建脑功能连接矩阵,接下来使用Bonferroni矫正(P0.05)构建二值网络。基于图论的方法计算了网络拓扑属性。结果首发TS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前后全局属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局部属性方面:左侧嗅皮质、左侧颞上回颞极、左侧颞中回颞极处Degree和gE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50,0.0275,0.0112),且数值趋向接近正常组,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后TS组右侧额上回、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左右侧、左侧梭状回、左侧角回、左右侧中央旁小叶处Degree和gE显著高于治疗前组;左侧颞上回处Betweenness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46,0.0300,0.0170,0.0174,0.0040,0.0117,0.0455);与治疗前相比,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下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左右侧尾状核处LocE显著高于治疗前组(P=0.0096,0.0291,0.0100,0.0314,0.0181)。结论 TS患者存在脑功能异常,并且这些异常可通过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