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经眼上静脉途径栓塞治疗自发性海绵窦膜动静脉瘘6例导管可直接插入海绵窦(GS)推入栓塞材料。2个月后9例症状全部消失,则颈内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2.
经眼上静脉途径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70年代 Serbinenko首次应用可脱球囊技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获成功以来 ,经血管内栓塞治疗 CCF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1,2〕。国内外经血管内治疗的主要途径是经动脉途径 ,而经眼上静脉 (superior ophthalmic vein,SOV)途径治疗报道少。我院从 1998年 12月到 1999年 10月经 SOV途径治疗 3例 CCF,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2例 ,女性 1例 ;年龄分别为 2 8岁、4 5岁、2 6岁。均有外伤史。病程 :外伤后搏动性眼突分别为 1,2 ,3月。1.2 临床表现 :3例均有连续性颅内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3.
经眼上静脉行海绵窦动静脉瘘栓塞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经眼上静脉行海绵窦动静脉瘘栓塞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2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可放大5~25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测量眼上静脉的走行及相关解剖参数。结果:眼上静脉由眶上静脉的眶上支和内眦静脉的交通支汇合而成,在肌锥内向后行走。到达眶尖时,从上、外直肌间穿出肌锥,然后向内向下绕行,经腱环外侧沿眼神经和外展神经下边汇入海绵窦。结论:熟悉眼上静脉显微解剖关系可以很好地指导经眼上静脉行海绵窦瘘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4.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临床表现以眼部症状多见,表现为受累侧突眼、球结膜充血、视力下降和复视等症状,首选治疗方法为经静脉入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关键在于采用各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处的瘘口,以彻底消除病变.我们采用眶上内侧缘切开眼上静脉置管后,血管内填塞弹簧圈和液体栓塞剂Onyx,治愈l例海绵窦区DAVF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临床表现以眼部症状多见,表现为受累侧突眼、球结膜充血、视力下降和复视等症状,首选治疗方法为经静脉入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关键在于采用各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处的瘘口,以彻底消除病变.我们采用眶上内侧缘切开眼上静脉置管后,血管内填塞弹簧圈和液体栓塞剂Onyx,治愈l例海绵窦区DAVF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方法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共 12例 ,经颈外动脉以微粒栓塞 3例 ;以正丁基氰基丙烯酸异丁酯 (NBCA)栓塞 2例 ;经颈外动脉插入海绵窦以NBCA栓塞1例 ;经岩下窦以机械可脱性弹簧圈 (MDS)栓塞 1例 ;经眼上静脉以MDS栓塞 5例。结果 瘘口完全消失 8例 ;瘘口残留 4例 ,其中 2例瘘口残留患者 3个月后症状好转。结论 根据不同的类型 ,经静脉栓塞和经动脉栓塞均可作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动脉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动脉途径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瘘的疗效和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动脉途径介入栓塞治疗的19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结果 15例临床治愈,3例明显好转,1例治疗失败.其中术后即刻造影提示12例瘘口完全消失;6例经主要供血动脉栓寒后,经瘘口血流量明显减少,压颈1个月后5例临床治愈,1例症状明显缓解.经动脉治疗失败病例改经岩下窦入路双侧海绵窦微弹簧圈栓塞后治愈.无一例出现永久性介入相关并发症.临床随访7个月到4年,病人尤临床症状复发.结论 经动脉途径介入栓塞对于部分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瘘的病人是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诊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C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0例CS-DAVF中,眼球结膜充血20例(67%),其中5例(20%)伴有不同程度水肿; 眼球突出16例(53%); 颅神经功能障碍14例(47%); 头痛11例(37%); 头晕2例(7%); 6例(20%)出现耳鸣或颅内杂音。治疗上经岩下窦途径12例,其中完全栓塞10例(83%),次全栓塞1例(8%),不完全栓塞1例(8%); 经面静脉途径成功完全栓塞2例; 经动脉途径进行栓塞16例,完全栓塞率9例(56%),次全栓塞6例(38%),重残1例(6%)。 结论 以球结膜充血为主要表现的眼科疾患,要注意排查CS-DAVF的可能性; 岩下窦途径治疗CS-DAVF为首先方案。  相似文献   

9.
车善理  周南开  李俊 《重庆医学》2002,31(12):1278-1278
患者 ,男 ,32岁。因“左侧突眼伴视力下降 ,颅内杂音 2年半”入院。患者曾 2次在外院行DSA全脑血管造影 ,诊断为左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carvernousduralarteriovenousfis tula ,CDAVF) ,行经颈外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 ,症状均无缓解。入院时查体 ;左侧眼球向外突出。左眼球结膜、睑结膜中度充血。左眼上静脉明显扩张 ,可扪及搏动。粗测双眼视野正常。视力左眼 0 .1、右眼 1.2。左眼底视乳头水肿 ,A/V =1/ 4。左眼眶上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压迫左颈总动脉后杂音消失。TCD检查 :颈部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静脉人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效果.方法 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到达病变侧海绵窦,用游离弹簧圈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结果 3例中全部愈或好转,1例在栓塞治疗后眼部症状消失.栓塞术后最常见症状为头痛伴呕吐.随访3个月到5年未见复发.结论 静脉入路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何庆  张洪清 《四川医学》2012,(11):1991-1992
目的综合性的比较静脉入路联合液体胶和弹簧圈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CSDAVF)与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CSDAVF的优缺点,确定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随访的20例2007~2011年期间进行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患者,其中经静脉入路联合液体胶和弹簧圈介入栓塞海绵窦区治疗CSDAVF者13例,设为A组;经可脱弹簧圈栓寒治疗CSDAVF者7例设为B组。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治愈13例,治疗费用(10.5±3.4)万元,B组治愈5例,2例好转治疗费用(17.1±3.8)万元。结论静脉入路联合液体胶和弹簧圈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波(包括彩色超声Doppler),CT,MRI在显示眼上静脉(SOV)扩张及病因诊断中的作用,分析导致SOV缴张的机理及通过增粗的SOV逆向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方法:对116例伴有SOV扩张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形态和病因分析,对其中7例CCF患者进行SOV逆行插管,用弹簧圈或可脱球囊堵塞瘘口,结果:发现多种疾病均可引起SOV扩张,CCF是导致SOV扩张的主要疾病,本组病例中CCF92例(包括高流瘘及低流兼),眼型Graves病14例,眶尖炎症2例,Tolosa-Hunt综合征2例;眼部血管畸形2例,眶炎性假瘤,眶内血肿,海绵窦肿瘤及海绵窦血栓形成各1例,扩张静脉直径3.5-7.0mm,各病种管径扩张大小无明显差异。管径最粗者为CCF,影像检查同时能发现眼外肌肥大,眶部病变和海绵窦膨大等相关表现,结论:超声波(包括彩色超声Dopler),CT,MRI均能良好SOV扩张,结合MRI,CT和超声波检查的其他表现,可对导致SOV扩张的病因作出诊断,对伴有SOV扩张的CCF患者行SOV逆行插管栓塞瘘口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21例均采用超选择插管栓塞,其中4例同时静脉入路微弹簧圈海绵窦内栓塞。结果:17例瘘口完全消失;4例栓塞后瘘口有残留,结合颈动脉压迫法治疗后2例瘘口消失。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脉瘘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静脉途径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策略和疗效。方法27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分别经岩下窦、面静脉和眼上静脉等静脉途径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3例临床治愈,4例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即刻造影提示22例瘘口完全消失,5例虽将海绵窦致密填塞,但其中2例仍有少量翼丛引流,1例通过海绵间窦向对侧引流,2例存在少量岩上窦后引流,压颈1个月后消失。栓塞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呕吐,3例出现轻度复视,后自行恢复;无1例出现永久性介入相关并发症。临床随访5个月~6年,患者无临床症状复发。结论多静脉途径介入栓塞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DSA表现及其解剖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DSA表现,着重分析引流静脉与海绵窦的解剖结构。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经DSA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76例,观察分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引流静脉的显示情况及其解剖学基础。结果76例均经DSA血管造影作出了准确的诊断。经眼上静脉引流为主者72例(占94.7%);经岩上、下窦引流者18例;经基底静脉引流者5例;经皮层静脉引流者15例;经海绵间窦向对侧海绵窦引流者8例。眼上静脉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主要引流静脉。结论正确认识CCF的引流静脉与海绵窦的解剖结构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引流静脉与CCF临床及DSA表现的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TCCF)为颅脑外伤引起的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段内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目前 ,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 TCCF被认为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1 ,2 ] 。笔者从 1996年 7月~ 2 0 0 1年 3月对 9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施以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性 8例 ,女性 1例 ;年龄 30 .2± 5 .1岁 (16~ 5 2岁 )。 9例皆有头部外伤史。临床表现 :9例皆有持续性吹风样颅内杂音 ,压迫同侧颈动脉后杂音消失 ,且皆有不同程度的球结膜充血、水肿 ,眼…  相似文献   

18.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及治疗段传志李铁林刘连红徐如祥作者单位:510282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DAVFs)是海绵窦及其附近硬脑膜动静脉间的异常交通,又称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岩下窦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岩下窦栓塞治疗的C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岩下窦显影14例,未显影岩下窦3例。经颈内静脉的起始段探查显影或未显影岩下窦,进入海绵窦后栓塞CSDAVF。首先微导管送至前端眼静脉开口内,用弹簧圈栓塞眼静脉开口,再通过微导管注射液体栓塞剂Onyx-l8栓塞海绵窦,观察置管的成功率、安全性和栓塞的疗效。术后6月门诊或DSA随访。结果17例中,2例出现短暂的动眼神经麻痹,2月后完全缓解,其他未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1例未经患侧岩下窦引流患者,经对侧岩下窦进入患侧海绵窦内,但未能进入引流动静脉瘘的海绵窦分隔内而失败。其余16例患者均顺利置管,并成功栓塞。所有患者栓塞后即刻造影均未见异常静脉窦早显,瘘口消失,达到了影像学上治愈。置管成功率及治愈率均为94%(16/17)。术后6月对6例患者进行DSA 随访,无1例复发;对其余患者进行门诊随访,临床症状均好转或消失。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CSDAVF是一种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方法,可作为CSDAVF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经静脉人路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其中女性14例,男3例;Banow A型1例,B型1例,C型1例,D型14例.结果经岩下窦人路栓塞海绵窦9例,经眼静脉人路栓塞6例,经两种人路栓塞1例(双侧瘘).12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4例虽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少许岩下窦的引流(2例为眼静脉人路者)和翼丛引流(2例).1例面静脉-眼静脉人路,插管过程中面静脉痉挛,手术失败,患者在5 d后自发症状缓解,7 d后动脉造影显示CCF已自愈.结论经静脉入路栓塞颈动脉海绵窦瘘,特别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效果确实,操作风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