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方法 选取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 110例患者共计12种证候,包含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1个.实性证候要素中以肝郁、气滞为基本要素,虚性证候要素中以肾虚、脾虚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肝郁>气滞>湿热>肾虚>痰湿>脾虚>血瘀>心虚>气虚>阴虚>阳虚.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多以实证为主,后期为虚实夹杂证,肾虚肝郁、痰湿瘀阻是其基本病机,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宁夏五市脑卒中首发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以明确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从而为病证结合防治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1年9月就诊于宁夏地区五市中医院的410例脑卒中首发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脑卒中证候调查量表;统计分析调查资料,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宁夏脑卒中发病类型以脑梗死为主(304/410,74.15%)。脑梗死患者证候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风、血瘀、气虚、痰湿、阴虚、火热证;脑出血患者证候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风、火热、痰湿、阴虚、血瘀、气虚证。证候以组合形式为多,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二证和三证组合频率均显著增高,单一证候出现的频率均显著降低。脑梗死和脑出血复合证候发生的频率不同,脑梗死依次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痰热腑实、阴虚风动、痰湿蒙神、肝阳上亢;脑出血依次为肝阳上亢、痰热腑实、痰湿蒙神、阴虚风动、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结论宁夏脑卒中患者发病类型以脑梗死多见;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证素分布存在差异,但二者均以证候组合形式为多,其中二证组合最为多见,单证候最为少见;脑梗死的复合证候频率以气虚血瘀为最高,肝阳暴亢为最低,脑出血以肝阳暴亢为最高,气虚血瘀为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近30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题检索及关键词检索方法检索1978—2010年在国内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糖周辨证治疗及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证候要素分析研究糖周的证候特点。结果:符合入选要求文献22篇。入选病例1912例,涉及10个证候,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血瘀、阴虚、痰浊、热蕴、阳虚、气滞、寒凝、血虚,其中气虚、血瘀、阴虚、痰浊、热蕴、阳虚6个证候要素检出率大于10%。南方、北方患者主要证候要素分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近30年糖周证候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血瘀、阴虚、痰浊、热蕴、阳虚、气滞、寒凝、血虚,表现了其本虚标实的病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近30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题检索及关键词检索方法检索1978—2010年在国内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糖周辨证治疗及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证候要素分析研究糖周的证候特点。结果:符合入选要求文献22篇。入选病例1912例,涉及10个证候,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血瘀、阴虚、痰浊、热蕴、阳虚、气滞、寒凝、血虚,其中气虚、血瘀、阴虚、痰浊、热蕴、阳虚6个证候要素检出率大于10%。南方、北方患者主要证候要素分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近30年糖周证候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血瘀、阴虚、痰浊、热蕴、阳虚、气滞、寒凝、血虚,表现了其本虚标实的病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为临床辨治及证候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CBM、VIP等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7年12月31日的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中医文献,提取文献四诊资料、证候要素、证候要素靶位等信息,进行数据规范化及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335篇,其中糖尿病本病期文献287篇,累计提取889个证型,1 544个证候要素,504个证候要素靶位,6 190个四诊条目;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文献48篇,累计提取205个证型,378个证候要素,67个证候要素靶位,1 572个四诊条目。本病期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阴虚、气虚、实热、痰湿,大血管病变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阴虚、血瘀、气虚、痰湿;本病期常见证候要素靶位依次为肾、脾、胃,大血管病变常见证候要素靶位依次为脉、脾、肾;本病期常见高频症状依次为口干口渴、乏力、多饮、多尿、尿频,大血管病变常见高频症状依次为肢体疼痛、乏力、口干口渴、心悸、头晕,与本病期表征差异显著。结论:阴虚、气虚是由糖尿病本病期进展至大血管病变阶段的贯穿疾病全程的基本证候要素,随疾病进展临床症状谱复杂化、多样化,痰湿、血瘀逐渐加重,呈由虚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临床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及其与AHI指数、BMI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0年~2013年230例在呼吸科,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经睡眠监测明确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中医证候要素、AHI指数,BMI指数等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顺序为痰湿>气虚>血瘀>热蕴>阴虚>肝火>气滞;中医证候要素与AHI指数相关程度排序为血瘀>气虚>痰湿>阴虚>热蕴>肝火>气滞;中医证候要素中痰湿(P=0.003)、血瘀(P=0.02)、热蕴(P=0.04)的发病率与BMI指数升高呈正相关.结论 提示OSAS中医证素以痰湿为主,其次为血瘀、气虚、热蕴、阴虚、气滞、肝火;各证候要素中血瘀、气虚、痰湿与AHI升高程度相关性最强,说明重度OSAS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候要素为血瘀、气虚、痰湿;与BMI指数呈现正相关的中医证候要素为痰湿、血瘀、热蕴,推测肥胖病人中实证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发展到Ⅲ、Ⅳ期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临床观察,根据预先设计的观察表和临床证候诊断标准,按纳入标准严格选择病例,以先辨单证,再辨复证的方法进行辨证分型.结果 共收集到11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Ⅲ、Ⅳ期患者,不同中医证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证中气虚证占总病例数的67.52%,其次分别为血瘀证占47.86%,痰湿证占35.90%;复证中,气虚血瘀证占41.88%、气虚痰湿证占19.66%;3个或以上的单证相兼以气虚痰湿血瘀证(占23.77%)、气虚血瘀气滞证(占17.95%)常见.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发展到Ⅲ、Ⅳ期证候分布复杂,单证少,复证多,且多虚实互见,最常见的虚证为气虚证、阴虚证,在虚证的基础上容易合并血瘀证、痰湿或痰热证、气滞证等兼夹证,总以气虚、血瘀、痰湿相兼多见.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布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确诊为CHD—AP.并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纳入标准中的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CHD—AP患者各危险因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例患者共出现8种证型,包含10种常见证候要素。实性证候要素中的血瘀为所有患者共有的基本证候要素,其余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依次为:气滞、痰浊、寒凝、痰热:虚性证候要素中以气虚要素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依次为:气虚、阴虚、肾虚、脾虚、阳虚。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血瘀证候要素为所有CHD患者病变均具有的基本证候要素,气虚证候要素在虚性证候要素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取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VAP)证候要素并分析其证候要素组合与分布规律,探讨VAP的病机特点。方法:收集175例VAP患者病历资料,以基于信息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确定症状贡献度,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建立诊断阈值,通过阈值辨证结果,分析VAP证候要素组合与分布规律。结果:VAP存在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火热、痰热、阴虚、阳虚等证候要素,可有单一证候要素或2个、3个及4个以上证候要素组合类型,气虚、阴虚、气滞、血瘀、痰浊在VAP证候要素分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结论:基于信息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可以用于提取证候要素,通过分析证候要素组合与分布规律发现VAP病机复杂,气虚、阴虚、气滞、血痰、痰浊是其主要病机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中医证候要素临床演变规律及其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453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信息、第1、3、5、7、14天中医证候要素、临床常见客观指标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信息,采用SPSS 22.0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入组第1天各证候要素发生率从高到低:内风>痰湿>血瘀>内火>气虚>阴虚;第3天证候要素发生率:痰湿>血瘀>内火>气虚>内风>阴虚;第5天证候要素发生率:血瘀>痰湿>内火>内风>气虚>阴虚;第7及14天证候要素发生率:血瘀>痰湿>内火>气虚>内风>阴虚.在具体组合类型上,以内风、内火、痰湿、血瘀四证候要素单发或两两组合、三证组合较多,气虚、阴虚证候要素及四证以上组合出现均较少.痰湿与CRP(P<0.01)、HCY(P<0.05)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血瘀与CRP(P<0.05)、D-D(P<0.01)之间正相关,不同性别分组下的血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气虚与年龄(P<0.05)、肥胖(P<0.05)、NIHSS评分(P<0.05)正相关;不同脑血管病分组下气虚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证候要素出现频率、演变方式及组合形式具有一定规律性,以风为先,以痰、瘀、火为主要病理因素,以虚为根本.其中痰湿证候要素多与CRP、HCY相关;血瘀证候要素多与性别、CRP、D-D相关;气虚证候要素与高龄、肥胖、既往脑血管病史、NIHSS评分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以及体质与证型关联性,为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10家医院收集生长于新疆或在新疆居住20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辨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其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证型分类,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均以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痰湿质、湿热质与汉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660例冠心病患者秽浊痰阻证387例占58.63%,非秽浊痰阻证273例占41.37%;③秽浊痰阻证以兼夹、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两组体质比较其中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秽浊痰阻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性明显(P均<0.05)。结论饮食习惯是影响体质形成、证候类型的重要因素;秽浊痰阻证以偏颇体质、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且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体质与证候的关系。方法 运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对PLG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12例PLGC患者的主要年龄段为34~69岁(占84.43%);偏颇体质依次为阳虚质59例、气虚质30例、气郁质23例、痰湿质11例、湿热质8例、阴虚质7例、血瘀质5例、特禀质2例,平和质67例;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弱证75例、肝气犯胃证56例、气滞痰阻证33例、湿热内蕴证23例、痰瘀互结证17例、胃阴亏耗证8例。湿热内蕴证与湿热质,气滞痰阻型与痰湿质,痰瘀互结证与血瘀质,脾胃虚弱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密切相关。结论 PLGC患者多为平和质和正虚体质,证型多为脾胃虚弱证和肝气犯胃证,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演变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衰证候要素组合及其相关规律的临床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证候要素分布及各要素间组合的相关规律.方法:以临床文献资料为数据来源,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方法及shannon熵复杂系统划分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①慢性心衰病位在心,主要涉及肾、肺、脾、络脉和肝;阳虚、气虚、阴虚为常见病因,血瘀、水停、痰浊、饮、湿为常见病理产物.②病位类要素由单一病位到四病位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某军校首批预选卫生士官中医体质状况和类型特征,为推进和保障预选士官学员教育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军校531名首批预选卫生士官进行中医体质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与地方院校大学生的体质差异以及兼夹体质情况。结果531名被调查者中,按偏颇体质标准分最大值法,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分别为285、66、15、39、37、44、11、20、14例。平和质与8种偏颇体质呈负相关,偏颇体质之间呈正相关。体质相兼的前3位是气虚质与痰湿质、气虚质与阴虚质、阴虚质与痰湿质。偏颇体质的前4位是气虚质(156例)、痰湿质(124例)、湿热质(114例)、阴虚质(95例)。结论首批军校预选卫生士官学员中,64%为单纯体质和“基本是”单纯偏颇体质,36%为兼夹体质,兼夹体质现象客观存在。其中气郁质、痰湿质明显低于全国部分地区和同龄大学生人群的水平,军校培养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以及中医体质类型与血脂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22例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脂指标;采用王琦的体质分类方法,将患者分为9种体质类型,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运算.结果122例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占61.48%,其次是痰湿质、阴虚质、气郁质及阳虚质,其中,男性的主要体质为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和湿热质;而女性则以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和气郁质最多.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气虚质、阳虚质呈正相关性,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与气郁质呈负相关性.结论气虚质是原发性血脂异常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体质类型与血脂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whether Chinese medicine(CM)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r molecular mechanism,we explo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M syndrome and changes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and 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which were repor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flammatory and apoptosis cascade.Methods:CM syndrome factors of 175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assessed using Ischemic Stroke CM Syndrome Factor Diagnostic Scale(ISTSFDS).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main syndrome factor combination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ased on distribution probability of syndrome factor combinations.Blood levels of ICAM-1,MMP-9 and HSP70 were quantifi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Results:ICAM-1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internal-wind+phlegm-dampness+blood-stasis,phlegmdampness+blood-stasis,internal-fire+phlegm-dampness+blood-stasis group than that in the blood-stasis+qideficiency group within 72 h from stroke onset(P〈0.05);HSP70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phlegm-dampness+blood-stasis,internal-fire+phlegm-dampness+blood-stasis,blood-stasis group than that in the phlegm-dampness+blood-stasis+qi-deficiency group on the 7th day from stroke onset(P〈0.05).Conclusions:Phlegm-dampness and blood-stasis exist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ischemic stroke.An increased level of ICAM-1 and a reduced level of HSP70 reflect the pathological state of phlegm-stasis mutual binding.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cerebral vascular injury in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es of ischemic stroke are more prominent in the excess syndrome state like phlegm-dampness and blood-stasis.  相似文献   

17.
Zhu YB  Wang Q  Wu CY  Pang GM  Zhao JX  Shen SL  Xia ZY  Yan X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1):1023-1028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为调整体质偏颇、防治肥胖提供依据。方法:汇集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中医体质横断面调查18岁以上人群的数据18 805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判定应用判别分析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结果:与平和质相比,痰湿质者超重(OR,2.05;95%CI,1.79-2.35)和肥胖(OR,4.34;95%CI,3.52-5.36)的危险度均显著增高,气虚质者肥胖(OR,1.60;95%CI,1.30-1.98)危险度显著增高,而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度显著降低。结论:痰湿质、气虚质是超重和肥胖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患者中医体质辨识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精液参数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日-2017年11月30日期间在宁波市中医院男科门诊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46例,年龄20~45岁。通过回收患者所填写的《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临床症状调查表》、《中医体质观察表》,记录患者一般信息、精液常规以及中医体质情况等结果,再经过相关统计学处理,分析患者基本信息、中医体质及精液常规相关结果之间的统计学关系。 结果 ①146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患者中,各体质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气郁质17.59%、气虚质16.67%、血瘀质11.58%、阴虚质11.34%、阳虚质10.88%、痰湿质9.72%、湿热质9.49%、平和质7.87%、特禀质4.86%。②在相关精液参数与主要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中,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者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后可知,气郁质与非气郁质、阴虚质与非阴虚质患者的精子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虚质与非气虚质患者的精子总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向运动精子及正常形态精子比例与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之间不相关(均P>0.05)。 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其精子浓度分别与气郁质、阴虚质有相关性,精子总活力与气虚质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中医辨证要素的分布、组合情况。方法对100例失眠患者的中医辨证要素进行判断,比较单纯失眠患者与失眠伴情绪障碍患者辨证要素分布的差异。结果100例失眠患者中火热证占92%,血虚证占79%,气郁证占78%,气虚证占74%,这4个辨证要素的出现率均在70%以上;4、5、6个辨证要素组合共占62%;失眠伴情绪障碍较单纯失眠与气虚证关系更密切。结论火热证、血虚证、气郁证和气虚证是失眠常见的辨证要素;失眠病机复杂,虚实夹杂者多见;失眠伴有情绪障碍在一定程度与气虚证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风病辨证类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300例中风住院病例,每例均有中医病类、证类诊断,同时有详细的颈动脉彩超检查报告。中风病类分中经络及中脏腑2类,证类分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7型。统计分析中风病类、证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中经络者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无或轻度狭窄,在斑块性质上多为不稳定性斑块;中脏腑者多为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在斑块性质上多为稳定性斑块。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风痰瘀阻、气虚血瘀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轻(21.8%,21.0%),多为不稳定性斑块(22.4%,24.1%)。痰湿蒙神证患者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多见(35.7%)。稳定性斑块在风火上扰证组中多见(27.4%)。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中风病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具有协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