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目的研究川芎-香附对偏头痛大鼠脑血流量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多巴胺(dopamine,DA)、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影响,探讨川芎-香附药对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川芎-香附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5天,末次给药30分钟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造模。造模后2小时,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监测大鼠脑血流量,检测NE、DA、5-HIAA、5-HT、NO和NOS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川芎-香附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偏头痛大鼠的脑血流量,可升高NE、DA、5-HIAA、5-HT,降低NO、NOS。醇提物高、中剂量组显著升高模型大鼠NE、DA、5-HIAA、5-HT(P 0. 05),减低NO和NOS(P 0. 05)。醇提物低剂量组显著升高模型大鼠5-HT(P 0. 05),降低NOS(P 0. 05)。结论药对川芎-香附能有效改善偏头痛大鼠的脑血流量,促进脑血液循环,调节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NE、DA、5-HT、5-HIAA、NO、NOS的释放,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川芎-香附药对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提取部位及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5 d,末次给药30 min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1造模,检测血清中NO和NOS,脑干中NE、DA、5-HIAA、5-HT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5-HIAA、5-HT显著降低(P0.05),NO、NOS显著升高(P0.05),NE、DA降低却无统计学差异。阳性药组,川芎-香附水提物和醇提物组均可显著升高模型大鼠5-HT(P0.05),降低NO、NOS(P0.05),阳性药组和醇提物还可显著升高5-HIAA(P0.05)。川芎-香附醇提物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升高模型大鼠5-HIAA、5-HT(P0.05),减低NO和NOS(P0.05)。结论:川芎-香附醇提物较水提物治疗偏头痛效果更优,川芎-香附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NE、DA、5-HT、5-HIAA、NO、NOS的释放,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镇脑宁胶囊对实验性偏头痛的镇痛作用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利血平负荷血凝块注射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小鼠模型,利用热板法观察镇脑宁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动物痛阈的影响;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利血平负荷血凝块可使小鼠痛阈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显著降低,成功诱导实验性偏头痛小鼠模型。镇脑宁胶囊200-800 mg·kg-1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动物偏头痛症状,其中800 mg·kg-1剂量可显著提高痛阈值27%,分别提高脑内NE、DA、5-HT和5-HIAA含量达34%、33%、20%和30%。结论:镇脑宁胶囊可以治疗利血平化伴局部脑血管痉挛所致小鼠偏头痛。  相似文献   

4.
头风愈滴丸对偏头痛动物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风愈滴丸对偏头痛动物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硝酸甘油偏头痛动物模型、利血平致低5-HT化偏头痛动物模型,观察头风愈滴丸对不同偏头痛模型动物脑组织相关神经递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对硝酸甘油致大鼠偏头痛模型,头风愈滴丸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脑组织中DA的含量,升高脑组织中5-HT、NE的含量;对利血平致低5-HT化小鼠偏头痛模型,头风愈滴丸能明显升高模型小鼠脑组织中5-HT的含量。结论:头风愈滴丸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纠正相关平衡失调,缓解神经源性炎症的发生,从而改善偏头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颗粒对利血平致偏头痛模型小鼠的影响,为该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的拓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利血平致小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天麻钩藤颗粒对模型小鼠行为学、血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脑组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的影响。结果:天麻钩藤颗粒能提高偏头痛小鼠的体温(P<0.01),增加自主活动和悬尾活动次数(P<0.05,P<0.01),提高SOD活力(P<0.05),降低血清NO含量(P<0.01),升高脑组织E、NE、5-HT的含量(P<0.05,P<0.01)。结论:天麻钩藤颗粒对利血平致偏头痛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中NO、SOD、MDA含量及脑组织E、NE、5-HT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百合地黄汤对抑郁模型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百合地黄汤对小鼠孤养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模型的影响。 方法 :以孤养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所致抑郁症小鼠为模型,灌服百合地黄汤21d,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百合地黄汤可显著增加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的含量( P <0.01);低剂量组能有效增加5-HT含量( P <0.05)。 结论 :百合地黄汤能显著增加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含量。提示百合地黄汤有很好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芎芷石膏汤的镇痛作用及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和大鼠分为空白、模型、实验药物3个剂量和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 g·kg-1),以芎芷石膏汤低、中、高剂量(小鼠:6,12,24 g·kg-1·d-1;大鼠:3,6,12 g·kg-1·d-1)灌胃给药干预7 d。福尔马林实验末次给药后30 min后小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浓度为2.5%的福尔马林20μL(正常对照组除外)记录小鼠给福尔马林后第Ⅰ时相(0~5 min)和第Ⅱ时相(10~60 min)内小鼠舔右后足的累计时间。热板法于末次给药后15,30,60,90,120 min,在热盘痛觉测试仪(55±0.5)℃上记录每只小鼠首次舔后足或跳跃时间(s)。硝酸甘油所致大鼠偏头痛实验,末次给药后30 min,除空白对照组大鼠以相应剂量95%乙醇sc外,其余各受试组均sc硝酸甘油注射剂10 mg·kg-1,复制偏头痛模型。分光光度法和放免法测大鼠血浆NO,NOS和CGRP含量,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脑组织中5-HT,5-HIA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福尔马林实验模型组小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第Ⅰ时相舔足时间,第Ⅱ时相舔足时间均明显增多。在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30 min内大鼠前肢挠头次数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大鼠血浆中的NO,NOS,CGRP明显升高(P<0.01),5-HT明显下降(P<0.05)。芎芷石膏汤能有效抑制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反应,明显减少小鼠I时相舔足时间和Ⅱ时相舔足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并对热板致痛小鼠的物理疼痛镇痛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组大鼠血浆NO,NOS,CGRP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而脑中5-HT,5-HIA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经不同剂量芎芷石膏汤灌胃后大鼠血浆NO,NOS,CGRP增加受到抑制,同时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减少,5-HT的量增加,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5,P<0.01)。结论:芎芷石膏汤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血浆中NO,NOS,CGRP含量和升高脑中5-HT含量,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红芪水提浓缩液(HRCF)对快速老化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和对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老化小鼠随机分为抗快速老化亚系1(SAMR1)对照组、快速老化亚系8(SAMP8)模型组、HRCF组和安理申组,每组20只,持续灌胃给药3个月。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小鼠学习和记忆成绩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快速老化小鼠隐蔽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脑组织中NE、DA、5-HT及5-HIA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RCF组小鼠隐蔽平台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脑组织中NE、DA、5-HT及5-HIAA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HRCF能够改善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治偏痛对硝酸甘油(NTG)诱导的偏头痛模型小鼠搔头次数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治偏痛分别以0.4、0.2、0.1g生药/kg的剂量(即分别为高、中、低组)鼻腔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建立偏头痛小鼠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鼻腔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记录小鼠前肢搔头的次数及测定血清中NO、CGRP、DA、5-HT。结果:与模型对照相比,治偏痛高、中、低剂量均可显著减少偏头痛模型小鼠前肢搔头次数(P<0.05,P<0.01,P<0.001),同时高剂量显著降低血清中NO、CGRP、5-HT、DA含量(P<0.05,P<0.01),中剂量显著降低血清中NO、CGRP、5-HT、DA含量(P<0.05),低剂量显著降低血清中DA含量(P<0.05),起效剂量为0.1g生药/kg,起效范围为0.1-0.4g生药/kg。结论:治偏痛可有效预防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中NO、CGRP、5-HT和DA的水平,改善了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缓解偏头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元胡止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利血平化低5-羟色胺(5-HT)小鼠偏头痛模型,给予元胡止痛胶囊灌胃治疗5天,以佐米曲普坦为西药阳性对照药物,正天丸为中药阳性对照药物。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利血平化低5-HT偏头痛模型小鼠血浆及脑组织5-HT含量明显降低,脑组织中DA含量明显升高。元胡止痛胶囊可提高模型小鼠血浆和脑组织5-HT的含量,降低脑组织DA的含量,对NE无明显影响。结论:元胡止痛胶囊可以提高偏头痛模型小鼠血浆及脑组织5-HT的含量,降低脑组织DA的含量,以调整脑部血管舒缩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痛调制机能,减弱神经性炎症。通过以上机制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