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lure,CRF)的疗效.方法 200例CRF患者随机分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在常规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全自动结肠透析机给患者进行中药结肠透析,对照组则予以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UN)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Scr、BUN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CRF有确切疗效,而配合中药液结肠透析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2.
结肠透析机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彩霞 《医疗装备》2010,23(4):40-41
1一般资料 96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其中:男63例,女33例,年龄16-70岁,平均52.3岁,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肾小动脉硬化、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及肾结石、系统性红斑狼疮。具备以下条件:(1)近期无肠道内及肛门周围出血;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原发或继发肾脏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果。临床表现多样,是常见的难治重症,尤其是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患者,因贫血、体弱、心功能不全,体质比较衰弱,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97年至2001年我科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26例,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施以中西药结合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综合征之一。据有关发达国家统计,慢性肾衰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有上升趋势。我国近年个别报道患病率与发达国家相似。在CRF早期,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和夜尿增多等不适;CRF中期以后,乏力、食欲不振和贫血明显;进入尿毒症期以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可出现心、脑、肺等多脏器损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的延缓作用。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变化,计算血清肌酐倒数与时间的直线回归斜率作为评估CRF的进展速度。结果治疗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直线回归斜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低蛋白饮食和控制高血压基础上加用益肾方可使CRF进展速度明显延缓。  相似文献   

6.
科素亚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 80 %以上合并高血压 ,而高血压是CRF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1] 。积极控制血压是延缓CRF恶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T)拮抗剂科素亚治疗CRF伴高血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病历选择及方法1·1 病例选择  15 6例CRF患者均为郑州大学一附院住院病人。男 119例 ,女 37例。年龄 17~ 70岁 ,平均年龄 (4 3 0± 11 0 )岁。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5 8例。狼疮性肾炎 31例 ,糖尿病肾病 30例 ,慢性肾盂肾炎 2 7例 ,多囊肾 7例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3例。CRF代偿期 ,氮质血症期 ,…  相似文献   

7.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系统性疾病,如果不断进展到后期都会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内科临床危重病之一,病情复杂、变化快,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死亡率高,也是我院肾病科常见病之一,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延缓和终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自2003年2月至2004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诊治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探索一条操作方便并安全,患者可在家自行做治疗,疗效可靠,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自1997年1月至今采用中药结肠透析疗法治疗3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中西医综合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并研究治疗结果。方法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生命体征的测定,如钠、钾、钙及血压、尿量、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将治疗前后所测得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药方案能减轻肾单位的负担,有利于改善肾功能;西药方案能从病因及病理等方面扭转各种利于肾功能的恶化因素,保护肾功能不受损害。结论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延缓了慢性肾衰竭的发展,改善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药结肠透析疗法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诊治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探索一条操作方便并安全,患者可在家自行做治疗,疗效可靠,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自1997年1月至今采用中药结肠透析疗法治疗3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应用高位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血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高位结肠透析的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6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高位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和肾脏病常规治疗.透析时间为12周,观察透析治疗前后患者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全身皮肤瘙痒、湿疹等临床症状及血肌酐、尿素、尿酸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应用结肠透析治疗12周后,60例患者中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由治疗前93.3%下降至8.3%,乏力症状的发生率由治疗前98.3%下降至21.7%,皮肤瘙痒症状的发生率由治疗前78.3%下降至20.0%,慢性湿疹症状有效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肌酐、尿素和尿酸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别为[(523.4±161.5 vs 451.2±149.5)μmmol/L,(25.0±6.5 vs 18.2±4.0)mmol/L,(463.0±89.9 vs 368.5±102.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肌酐、尿素和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慢性肾衰竭 (失代偿期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及其 2 4h尿蛋白、血尿酸、血清钾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6 2例病人随机分为A、B 2组 ,研究 (A)组服用氯沙坦 ,对照 (B)组服用硝苯地平 ,共治疗 8周。定期检测动脉血压、2 4h尿蛋白、血尿酸、血清钾、肾功能及肝功能。结果  2组治疗 8周后血压均下降明显 (P <0 .0 5 ) ,2组比较其降压作用相当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研究组用药后尿蛋白、血尿酸降低均明显 (P均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治疗后血肌酐下降 ,肌酐清除率升高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肝功能恶化、干咳等不良反应。结论 氯沙坦降压效果好 ,副作用少 ,且对患者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病人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透析治疗严重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对其进行早期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治愈27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3.57%(1/28).血液透析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逐渐降低,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趋于正常.对存活者随访3个月,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无一例转为慢性肾衰竭.结论 早期血液透析是治疗严重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张晓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72-5773,577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临床作用.方法 入选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某院进行健康查体人群84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观察两年,干预前后测量所有受试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比较各指标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 干预结束后,受试者动脉硬化程度显著改善,IMT、ABI、PWV较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稳定血管内斑块,增加血管弹性,延缓粥样硬化的发展,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炎性反应与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90例CKD 5期患者分为非透析(ND)组、血液透析(MHD)组和腹膜透析(CAPD)组,每组各30例,检测其炎性反应指标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营养指标(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KD 5期患者血浆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MHD组和CAPD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均高于ND组(P<0.05),MHD组与CAPD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白蛋白<35 g/L和血红蛋白<90 g/L的CKD 5期患者血浆hs-CRP增高更为明显,且血浆hs-CRP水平与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535,P<0.01;r=-0.220,P<0.05).结论 CKD 5期患者血浆hs-CRP水平增高,且与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之间存在负相关,炎性反应可能是导致或加重CKD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压变化特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合并高血压的非透析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以及与肾功能、钙、磷、白蛋白、血脂、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慢性肾衰合并高血压的非透析患者(A组)30例,男16例,女14例,血肌酐(307.93±97.13)μmol/L;肾功能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组)30例,男、女各15例,分别检测24h动态血压、血生化,计算肌酐清除率,行心脏彩超检查,记录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舒张期厚度和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计算射血分数,6个月后重复上述检查。分析血压节律改变的影响因素,昼夜血压的改变对肾功能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按夜间与日间平均动脉压比值是否大于0.9,根据血压昼夜变化曲线分为杓型组(A1和B1)与非杓型组(A2和B2)。结果A2组和B2组患者夜间血压明显升高;A组非杓型比例高于B组,其夜间高血压对肾功能及心脏结构和功能均有影响。结论慢性肾衰合并高血压患者与肾功能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非杓型比例增加,夜间血压水平对肾功能及心脏结构和功能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90例CKD5期患者分为非透析(ND)组、血液透析(MHD)组和腹膜透析(CAPD)组,每组各30例,检测其炎性反应指标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营养指标(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KD5期患者血浆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MHD组和CAPD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均高于ND组(P〈0.05),MHD组与CAPD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白蛋白〈35g/L和血红蛋白〈90g/L的CKD5期患者血浆hs—CRP增高更为明显,且血浆hs-CRP水平与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535,P〈0.01;r=-0.220,P〈0.05)。结论CKD5期患者血浆hs.CRP水平增高,且与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之间存在负相关,炎性反应可能是导致或加重CKD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振国  邱作成  李志钢  乐德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99-2900,2902
目的观察磷霉素钠注射液联合自拟肺心Ⅰ号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全部12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40例,在常规应用吸氧、止咳、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及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磷霉素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口服肺心Ⅰ号方。于治疗后检查动脉血气、血浆D—二聚体、血红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磷霉素钠联合中药治疗CPH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复发率及死亡率低,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于3周后分别进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纤维蛋白原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3周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血肌酐、尿素氮,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以快速改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