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银杏内酯B滴丸中银杏内酯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 ZORBAX Eclipse Plus C18(5μm,4.6mm×150mm,Agilent),流动相为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33∶66),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外标法测定。结果:银杏内酯B滴丸中银杏内酯B的进样量在1.071~21.42μg(r=0.9996)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49%,RSD为0.872%,样品在10小时内稳定。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行,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银杏内酯B滴丸中银杏内酯B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银杏二萜内酯中银杏内酯A、B、C、K的HPLC-ELSD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四氢呋喃–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漂移管温度为105℃,氮气体积流量为3.0 L/min。结果注射用银杏二萜内酯中银杏内酯A、B、C、K分别在1.70~8.50μg(r=0.999 7)、2.45~12.5μg(r=0.999 8)、0.30~1.50μg(r=0.999 7)、0.25~1.25μg(r=0.999 7)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3%、100.86%、100.78%、101.02%,RSD值分别为0.87%、0.29%、1.30%、1.3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注射用银杏二萜内酯中银杏内酯A、B、C、K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20,(1):105-107
目的建立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CAD法测定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含量。使用Agilent TC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40℃,采用电喷雾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各萜类内酯在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1.000,平均回收率(n=6)在97.3%~99.1%,RSD在1.6%~2.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重复性、准确度均良好,可作为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白果药材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 3个萜杏内酯成分。方法采用Agilent 5TC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对照品进样量为10、20μL,供试品溶液进样量为5~20μL。结果银杏内酯A在0.37~5.92μg、银杏内酯B在2.8~44.8μg、银杏内酯C在0.65~10.4μg时线性关系良好。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40%、95.03%、91.29%,RSD值分别为2.75%、2.06%、2.88%。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为白果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银杏总内酯注射液中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Dikma Diamosn型色谱柱(5μm,4.6×200 m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35:65),流速为1.0 mL/mim,示差折光检测器,柱温为30C.结果:白果内酯在0.206~2.060mg/mL(r=0.9998,n=5),银杏内酯C在0.056~0.560mg/mL(r=0.9996,n=5),银杏内酯A在0.150~1.500 mg/mL,(r=0.9994,n=5),银杏内酯B在0.102~1.02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银杏叶片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HPLC-MS法。方法采用HPLC-MS法,Zorbax S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10 mmol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 m L/min;进样量:10μL。采用离子阱(ESI)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检测模式为母离子全扫描方式(Scan),并进行二次离子化扫描。雾化器压力310.28 k Pa,毛细管电压3.5 k V,碰撞诱导解离电压150 V,干燥气为N_2,干燥器温度350℃,干燥气流量8.0 L/min。结果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在0.100 6~2.012 0、0.102 0~2.040 0、0.050 0~1.000 0、0.101 6~2.032 0 mg/m L显示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97.0%、98.2%、97.8%,RSD值分别为1.73%、1.68%、1.76%、1.83%(n=6)。结论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高、检测限低,为银杏叶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HPLC-RI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4种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4种内酯(银杏内酯 A、银杏内酯 B、银杏内酯 C、白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 Symmetryshield 型 C_(18)色谱柱(3.9 mm×150 mm,5 μm),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用外标法测定,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结果:4种内酯浓度在0.02~0.24 mg·mL~(-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84~0.9998之间,检测限在0.025~0.035 μg之间,回收率在99.0%~100.2%之间。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可靠、灵敏,适用于实验室和企业常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银杏叶片银杏萜类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色谱柱:Purispher star-C18(4.6 mm×250 mm,5 μm),以A:B(31:69)[A:四氢呋喃-乙腈-甲醇(5:22:12),B: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1 mL·min-1,载气为氮气,压力350 kPa,漂移管温度40 ℃,增阈值6.0.结果 银杏内酯C进样量在0.46~13.8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9.14%(n=5),RSD=1.39%;白果内酯进样量在1.175~35.2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98.75%(n=5),RSD=2.06%.银杏内酯A进样量在0.875~26.2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98.71%(n=5),RSD=3.11%;银杏内酯B进样量在0.475~14.2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97.80%(n=5),RSD=3.22%.结论 优化后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可用于银杏叶片萜类内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组织中银杏内酯B的浓度,并将此方法应用于银杏内酯B注射液在Wistar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方法色谱柱:AQVASIL C18柱(100 mm×2.0 mm I.D.,5μm),流动相:乙腈-水-甲酸(体积比为60.0∶40.0∶0.4),流速:0.4 mL.min-1,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源,负离子化方式,以选择反应监测(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SRM)方式进行扫描定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423→m/z 367(银杏内酯B)和m/z 444→m/z 138(格列吡嗪)。测定了18只Wistar大鼠静脉注射给予银杏内酯B(给药剂量为3.75 mg.kg-1)后大鼠体内各组织和脏器中银杏内酯B的质量浓度。结果测定大鼠组织匀浆液中银杏内酯B的线性为1.0~500.0μg.L-1,定量下限为1.00μg.L-1。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质控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6.4%和14.5%,准确度为97.3%~103.6%。银杏内酯B在心、肝、脾、肺、肾、胰、胃、小肠、脑、肌肉、脂肪、子宫、卵巢和睾丸14种组织中(除脑组织6 h时间点外)均被检出。银杏内酯B在大鼠各组织中分布广泛,自各组织中消除也较快。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银杏内酯B注射液在Wistar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银杏叶中银杏内酯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各种类型银杏叶中银杏内酯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UNIERKromasilC1 8(5 μm ,4 6mm×2 5 0mm) ,以 33%甲醇为流动相 ,流速 :1mL·min- 1 ,示差检测器 (RI) ,以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 4种对照品为对照。结果 :测定了各种类型的银杏叶内酯的含量。结论 :找出了银杏叶的最佳采集时间。  相似文献   

11.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这些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较大.现有疗法不能长期控制大多数患者的病毒复制,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因其独特的优点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此文就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分类及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HBeAg阴性及阳性CHB患者临床及病毒学特点。方法对209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和HBVDNA进行分析。结果209例CHB患者中男143例,女66例。HBeAg阴性患者121例,占57.9%(121/209),平均年龄(42.9±10.7)岁,病程(16.7±8.2)年。HBeAg阳性患者88例,占42.1%(88/209),平均年龄(37.1±11.3)岁,病程(12.2±8.3)年。HBeAg阴性患者平均年龄及病程均高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1和-5.42,P值均<0.01)。HBeAg阴性及阳性患者ALT分别为(37.6±32.8)U/L和(82.2±107.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P<0.01),两组患者的ALT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P<0.01)。HBVDNA大于105拷贝/ml的患者,HBeAg阴性组46例,占38.0%(46/121),HBeAg阳性组83例,占94.3%(83/88),HBeAg阴性组低于阳性组(χ2=180.32,P<0.01)。结论应重视对HBVDNA低复制的HBeAg阴性的CHB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这些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较大.现有疗法不能长期控制大多数患者的病毒复制,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因其独特的优点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此文就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分类及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标志物定量检测指标与HBV D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检验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确诊的在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大三阳368例和小三阳507例中,各随机选取50例作为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的血标本同时做HBV标志物定量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大三阳组HBsAg含量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 P<0.01);大三阳组HBV DNA定量阳性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P<0.01);HBV DNA阳性的大三阳患者HBV DNA含量与HBsAg、HBeAg含量均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中的HBsAg和HbeA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定量检测HBV DNA、HBsAg和HbeAg对判断HBV感染者传染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乙肝病毒抗原在肝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怡  赵桂鸣  张万增 《天津医药》2003,31(7):420-421
目的 :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组织中乙肝病毒(HBV)抗原表达与病理分型及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肝组织HBsAg和HBcAg ,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V标志物。结果 :(1)HBV感染者肝组织中HBsAg和HBcAg检出率分别为79.75%和73.01 %。(2)乙肝病毒携带者 (AsC)HBsAg表达以浆型为主 ,膜型检出率较低。 (3)HBcAg浆型表达在重度肝病变高于轻度肝病变 ,而核型表达则相反。除中、重度外 ,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4)肝组织HBsAg、HBcAg 表达在血清HBeAg阳性组与HBeAb阳性组和HBeAg 和HBeAb均阴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浆型HBsAg和核型HBcAg 多见于病变相对静止的病例 ,而膜型HBsAg 和浆型HBcAg 与病变活动程度明显相关。在血清HBeAg与HBeAb均阴性时 ,HBV仍有可能进行复制。HBcAg 作为主要的靶抗原 ,在肝脏免疫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B超是一种直观性好,对患者无创伤、无辐射,而且又能对疾病较快捷、准确地作出诊断的检查方法,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妇科普查中,应用B超作为一种筛查手段,对妇科肿瘤的检出及协助计划生育查环查孕工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笔者对2000年1月~12月在本院妇保科进行B超检查的6652例结果进行了解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选择梅州城区HBsAg阳性孕期从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孕妇所生的婴儿168例,116例婴儿为观察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10μg乙肝疫苗;52例婴儿为对照组,常规接种5μg乙肝疫苗。在12个月龄时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观察组婴儿HBsAg阳性控制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67.31%),无效率(5.17%)明显低于对照组(32.69%),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测定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HBVDNA在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71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和乙肝标志物(HBV-M)。结果 71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HBeAg(-)患者组57例,其血清HBVDNA阳性率68.4%(39/57),含量4.06±1.25,均明显低于HBeAg(+)患者组(P<0.05,P<0.01)。活动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组血清HBVDNA阳性率100%(30/30),含量4.95±1.07,均明显高于静止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组(P<0.01)。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生与HBeAg(-)密切相关,建议对HBeAg(-)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应进行血清HBVDNA含量的密切监测、HBV复制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五维B颗粒中四组份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维B颗粒中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5mmol·L^-1庚烷磺酸钠(含0.5%冰醋酸+0.1%三乙胺)(28:72),检测波长为280nln,流速1.0mL·min^-1。结果: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烟酰胺=1.08×10^4C+2.85×10^4,r=0.9997,n=3;A维生素B1=1.68×10^4C+0.85×10^4,r=0.9999,n=3;A维生素B2=2.08×10^4C+1.85×10^4,r=0.9999,n=3;A维生素B6=2.14×10^4C+0.79×10^4,r=0.9999,n=3;线性范围分别为:105.25—526.25mg·L^-1;40.05—200.25mg·L^-1;21.35—106.75mg·L^-1;4.15—20.75mg·L^-1。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质量检验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4个新2,2-二甲基色烯类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三叉苦(Evodia lepta Spr.Mer.)地上部分分离得到5个色烯类化合物,通过光谱解析和化学沟通的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4个为新化合物,依次命名为leptol B(I),ethyleptol B(I),methyleptol B(II)和leptene B(IV),另外1个为已知化合物 methylevodionol(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