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2例CHD患者和20例对照组的hs-CRP水平。同时将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4周后再次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 (1)hs-CRP水平在UAP组、AMI组较SAP组、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4周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较常规治疗组治疗4周后亦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ACS早期治疗中可降低ACS患者hs-CRP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2例冠心病(CHD)患者和20例对照组的hs-CRP水平。同时将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4周后再次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①hs-CRP水平在UAP组、AMI组较SAP组、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②4周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清hs-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较常规治疗组治疗4周后亦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ACS早期治疗中可降低ACS患者hs-CRP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初期口服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初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组(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脂、肝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初期予口服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对稳定冠脉粥样斑块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对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每晚1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测量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清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s-CRP水平,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将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各40例。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7.5%(7/40),常规治疗组为55%(22/40)。经统计学处理,阿托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减少ACS早期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开放法将62例ACS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患者血浆CRP和IL-6的浓度变化,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浆CRP及IL-6水平变化。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及IL-6水平明显升高,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浆CRP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而常规对照组CRP和IL-6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ACS的发生与机体炎症反应激活有关。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浆CRP和IL-6水平,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3月来霍山县中医院就诊的120例符合用药标准的ACS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5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第2组7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10mg。1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在第6个月观察调脂的疗效和肝肾功能的损害等。结果 6个月后,两组的血脂变化分别为:TG降低了37.6%和24.1%,TC降低了38.2%和31.5%,LDL-C降低了48.2%与30.1%,HDL-C升高了15.3%与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疗效与使用阿托伐他汀剂量有关。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对ACS具有明显疗效,且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也能有效降低血脂,而且比较安全,不良反应少,高血脂达标率高,心血管事件出现机率小,适合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6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阿托伐他汀20mg,/d)和强化组33例(阿托伐他汀80mg/d)。治疗4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血栓烷B2(TXB:)、血小板理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肝。肾功能、心肌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TXB:GMP-140、TC、TG、LDL—C、hs—CRP血浆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PLT计数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ACS有更强的降脂作用,同时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作用,并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9.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变化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于入院24 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比较用药前、出院时及随访治疗期间血脂指标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TC)、LDL-C比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调节ACS患者血脂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张云  李银荣  孙泽刚  熊攀  刘芳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4):1201-120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例,随机单盲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6例,常规治疗组56例,另外随机选择40例正常人做对照组。采用血凝仪法测定Fib含量。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Fib水平明显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前Fib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Fib水平较前明显降低,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Fib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Fib水平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同的抗高血压药物、甘露醇控制颅内压、脑活素营养脑细胞以及其他对症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以上治疗原则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1次,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浆hs-CR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阿托伐他汀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同时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减轻炎症作用,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初期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初期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7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组(26例)、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脂、肝功等指标.结果:①3组病例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组和20 mg治疗组治疗后白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③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组白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后下降更明显,与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初期给予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对稳定冠脉粥样斑块有利,且剂量偏大可能获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的120例患者于入院24 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患者平均住院2周,比较用药前、出院时及随访治疗期间血脂指标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比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调节血脂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CS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10mg组)及20mg/d(20mg组),并于服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血脂、肝功、肾功,并记录临床症状如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再次住院,血管重建及心血管死亡等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d及20mg/d,1次/d口服,均能有效降低ACS患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有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趋势,三酰甘油(TG)有逐渐下降趋势,且20mg/d组优于10mg/d组。结论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ACS患者均能安全有效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并升高HDL-C水平,20mg/d的阿托伐他汀调脂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作用更佳。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80例ACS患者随机分2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测定这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患者血清中hs-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hs-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中炎症反应标志物hs-CRP的浓度,具有可观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咏梅  陶剑虹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43-304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中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性因子的变化,同时监测其调脂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入选60例女性ACS患者经PCI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其中中年女性(40~59岁)组30例,老年女性(60~75岁)组3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分别抽血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G、TC、LDL-C、HDL-C及ALT、AST、CK.结果:(1)中年女性组血脂异常患病率低于老年女性组;(2)中年女性组与老年女性组术前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术后即刻hs-CRP均高于术前(P<0.05);(4)两组在术后1周及1个月hs-CRP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年女性ACS患者虽然血脂异常率低,但其炎性因子水平仍有明显增高,使用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李跃林  罗艳利 《河北医药》2007,29(8):811-81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以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瘦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健康对照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及不稳定心绞痛(UA)组30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将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测定治疗前后瘦素水平变化.结果 (1)患者血清瘦素水平AMI组高于UA组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常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也略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较常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瘦素在ACS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病情相关,可作为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从而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2次口服,用药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上升.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8w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hs-CRP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的血清hs-CPR和DD水平,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内的炎症反应,改善心肌供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早期(24~48h)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DP)、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选ACS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40mg组40例、20mg组40例;对照组40例。他汀类两组均于入院24~48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测定3组入院时、入院后8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FDP和血脂的变化。结果:ACS患者住院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而且可明显降低hs-CRP、FDP水平且40mg作用优于20mg。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ACS患者的炎症及凝血反应,40mg作用明显优于20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