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30%贵州小型香猪烧伤后早期肠道营养模型,在早期肠道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酰胺,观察其对烧伤后肠道粘膜结构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伤后10d,单纯早期肠道营养组动物空肠、回肠粘膜的DNA、RNA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粘膜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均明显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早期肠道营养能否防治严重烧伤后早期肠源性感染,检测了22例严重烧伤病人血浆内毒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尿乳果糖和甘露醇。结果显示,早期肠道营养组尿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显著低于延迟喂养组,提示肠粘膜通透性有所改善;血浆内毒素和血清TNF水平...  相似文献   

3.
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小型香猪肠道物质代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小型香猪烧伤模型,通过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髂动脉插管,从不同部位采取血标本,结合门静脉流量测定,动态观察了烧伤早期肠道营养以及补充谷氨酰胺对肠道物质代谢功能的影响。动物随机为两组,GLN组和NON-GLN组。时相点为伤前、伤后第一、四、七、十天及进食后15,30,45和60min。实验结果提示:(1)烧伤早期肠道对葡萄糖的利用明显减少;(2)烧伤后期,肠道利用谷氨酰胺增加,减少了少葡萄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烧伤患早期肠内喂养含MCT/LCT与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对烧伤后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不同影响,探讨MCT/LCT减轻烧伤后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0例烧伤总面积(TBSA)>30%的烧伤患,并随机分为2组:Fresubin 750MCT组(F组),即饲以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Fresubin 750MCT;Nutrison组(N组),即饲以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Nutrison.于伤后24h内进行完全肠内营养支持,共支持10d。在烧伤后1、4、7、10d分别观察两组患肠道损伤的情况(包括血浆SOD、MDA、尿L/M及血清DAO水平)。结果:烧伤后肠道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明显,肠道通透性增加。F组患血浆SOD明显升高,DAO、MDA及尿L/M值明显下降。结论: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较只含LCT,在减轻烧伤后肠道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促进肠粘膜细胞增殖修复、降低肠道通透性等方面有更佳的疗效,能更有效地保护烧伤后肠道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肠源性感染的提出以及静脉营养带来的导管、代谢、感染等并发症,肠道营养尤其是早期肠道营养已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前瞻性研究了早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病人肠道功能的维护作用。结果表明,在PBD4、8EF组血浆内毒素显著低于DF组(P<0.05~0....  相似文献   

6.
陈慕贞 《药物与人》2014,(5):216-216
烧伤后由于肠粘膜结构和功能受损,导致肠道细菌移位而引发全身感染,已被众多的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证。近年来,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严重烧伤患者中的作用已被肯定并广泛使用。本文现就烧伤后早期肠内营养在维护肠道功能保护作用、危重烧伤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及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早期肠道营养减轻烧伤后内脏自由基损害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早期肠道营养与早期静脉营养减轻内脏自由基损害的效应. 方法:将66只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早期静脉营养组(PN)、早期肠道营养组(EN).制成30%TBSA三度烧伤模型.分组灌喂或颈外静脉输液给予相同热量和热氮比的营养液.烧伤后6、12、24、48、72 h检测心、肝、肺、肾组织血管通透性、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结果:烧伤后大鼠心、肝、肺、肾组织血管通透性、MDA和组织含水量均较对照组升高,N组在多个时相点低于PN组(P<0.05,<0.01).EN组组织SOD在多个时相点高于PN组(P<0.05,<0.01). 结论:早期肠道营养可减轻内脏水肿、血管通透性增高及氧自由基损害.  相似文献   

8.
探讨静脉营养及肠道喂养对烧伤早期肠粘膜组织结构的影响。将 30 % TBSA 度烧伤大鼠行颈外静脉插管后 ,随机分为肠道喂养组 (EF组 )及静脉营养组 (PN组 ) ,分别采用灌喂和颈外静脉输入方法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液 ;动态观察空肠与回肠粘膜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肠粘膜厚度、绒毛高度及绒毛表面积。结果 :烧伤后早期PN组与 EF组的空肠与回肠粘膜组织结构均受到明显损害。伤后 48h内 EF组与 PN组之间的空肠和回肠粘膜厚度、绒毛高度以及绒毛表面积无明显差别 ;但至伤后 72 h,EF组都非常明显地高于 PN组。结论 :肠道…  相似文献   

9.
早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大鼠肝巨噬细胞活化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30%Ⅲ度烧伤大鼠胃肠喂养模型,分离、培养肝巨噬细胞,以了解早期肠道营养(EF)对居噬调理作用。方法:105只大鼠随机分为早期喂组,延迟喂主正常对照组,于伤前及伤后1、3、5天观察肝巨噬细胞分泌TNF、PGE2的变化及肝巨噬细胞吞噬胶体颗粒数量的变化。结果:延迟喂养组较喂养组肝巨噬细胞发泌TNF、PGE2及交体颗粒量与均明显增加。结论:早期肠道营养可下向是肝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减少其释放活  相似文献   

10.
早期肠道营养降低严重烧伤后高代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烧伤病人高代谢是以瘦体组织的大量丢失和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为特征。本研究前瞻性地探讨了早期肠道营养对烧伤高代谢的作用。结果表明,在PBD4、8、14和静息能量消耗(REE)在早期喂养组(EF组)分别较延迟喂养组(DF组)降低27.5%、29.3%、...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为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提供姝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利用免疫沉淀扣除法,间接ELISA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动物模型的骨骼肌中26S蛋白酶复合体的活性,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质降解速度的不同变化。结果: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相比,能明显降低烫大鼠骨骼肌中26S蛋白酶复合体活性和表达水平,减少骨骼肌蛋白质分解。结论:早期的肠道喂养,可以显著抑制26S蛋白酶复合体系统的活化,从而在整体上降低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有助于烧伤病人的代谢调理。  相似文献   

12.
一等奖(2名)1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静脉营养研究中心——黄德骧、靳大勇、吴肇汉胃肠道癌肿病人术前用静脉营养支持加化疗对其营养状况和肿瘤细胞的影响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中心——王少龙、汪仕良、尤忠义早期肠道营养降低严重烧伤后高代谢的临床研究二等奖(4名)1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静脉营养研究中心——靳大勇、吴肇汉、许剑民全小肠切除术后蛋白质代谢随访研究2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肺病学教研室——李善群、钮善福胃肠外营养对合并严重营养不良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支持作用3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外科——黄德骧、吴肇汉、吴肇光实施长期肠外营养和家庭肠外营养的初步体会4 重庆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任建安、黎介寿危重病人能量消耗与能量利用  相似文献   

13.
“肠道清洁”和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大剂量肠道清洁和早期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程的影响。方法 对重症胰腺炎保守治疗在入院后即刻,急诊手术术后24小时经鼻空肠管或空肠造瘘管内注入大黄、蓖麻油、蕃泻叶,并对肠功能恢复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结果 患在实施上述方案后,腹胀缓解、全身中毒症状减轻,胰腺感染率、并发症下降,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减少。结论 大剂量肠道清洁和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早期减少菌群移位、晚期减少胰腺感染和提高治愈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观察烧伤后大鼠肠粘膜能荷的变化 ,探讨早期肠道营养对肠道本身能量合成的影响。随机将 Wistar大鼠分为三组 ,每组 6只大鼠 :1早期喂养组 (EF) :伤后 2 h开始经胃肠灌喂营养剂。 2延迟喂养组 (DF)伤后 48h内按 EF组等量、等时以复方乳酸林格液灌喂 ,其余时间自由饮水。 48~ 72 h给予所需热量的一半 (36 6 .1k J/ kg· d- 1 )。 72 h后热量给予同EF组。3对照组 :不烧伤 ,活杀前禁食 12 h。致伤动物于伤后6 h、1、3、7、10天活杀取肠粘膜组织约 2 0 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肠粘膜组织 ATP,ADP,AMP含量 ,按以下公式计算能荷 (EC…  相似文献   

15.
利用30%Ⅲ度小型香猪烧伤动物模型,动态观察了早期肠道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酰胺对肠道分泌S-IgA的影响。结果显示,未补充谷氨酰胺的动物空肠和回肠液中S-IgA的含量在伤后明显降低,动脉血中IgA的含量也明显降低,而补充谷氨酰胺的动物空肠、回肠液中的S-...  相似文献   

16.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粘液层厚度和成分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采用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 ,EN和 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等体积的营养液。检测了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及唾液酸的含量 ,并采用粘液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对肠道杯状细胞的分泌状况进行观察。结果 :烧伤后肠粘液层变薄 ,粘液中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明显低于伤前。形态学观察发现 ,伤后杯状细胞结构受损 ,粘液分泌量下降 ,且分泌酸性粘液的杯状细胞明显减少 ,而分泌中性粘液的杯状细胞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伤前对照(C)、静脉营养(PN)及肠道营养(EN)三组,EN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和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检测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及唾液酸的含量,并采用粘液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对肠道杯状细胞的分泌状况进行观察。结果:烧伤后肠粘液层变薄,粘液中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明显低于烧伤前,杯状细胞结构受损,粘液分泌量下降,酸性粘液明显减少,而中性粘液明显增多,两组相比EN组大鼠杯状细胞结构较完整,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和吃得唾液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PN组,且酸性粘液也明显增多。结论:严重烧全国各地后杯状细胞结构受损,合成粘液的能力下降,肠粘液层变薄,粘液成分改变,与静脉营养相比。肠道营养可减轻伤后杯状细胞受损程度,促进肠粘液合成,维护肠粘液化学成分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我国首例同种异小肠移植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经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以肠外营养为主,随着肠功能的恢复及肠道耐受性提高,逐步增加肠内营养,相应减少肠外营养,术后4d从空肠造口给予2%的谷氨酰胺溶液,术后10d给予结晶氨基酸类肠道饮食并开始口服饮食,术后2个月改给肽类肠道饮食,术后4个月完全停止肠外营养,结果显示:术后移植肠功能逐步恢复,肠道耐受,在术后9个月中,病人体重和白蛋白得到很好维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小型香猪烧伤模型,通过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髂动脉插管,从不同部位抽取血标本,结合门静脉血流量测定,动态地观察了烧伤早期肠道营养以及补充谷氨酰胺对肠道吸收功能的影响。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即GLN组(n=7)和NON-GLN组(n=7)。时相点为伤前、伤后第一、四、七和第10天,以及进食后15,30,45min和60min。结果显示,伤后第一天,两组门静脉血流量明显降低,GLN组略高,以后GLN组血流量升高明显,伤后第四天已接近伤前值;进食后较空腹均有明显的升高,伤后第四天GLN组与伤前值无明显差别。而NON-GLN组升高缓慢,各时相点均明显低于GLN组。葡萄糖吸收高峰均出现于餐后30min。伤后第一天两组均明显降低(P<0.001),NON-GLN组更显著。GLN组升高较快,伤后第四天高峰吸收值已接近伤前水平。脂肪的吸收量两组伤后第一天均明显降低,GLN组回升较NON-GLN组快,伤后7至10天GLN组已达伤前水平。氨基酸的吸收总量伤后第一天两组均降低,GLN组回升速度较快,伤后第七天和第10天,GLN组升高已达伤前水平。提示早期补充GLN能明显地改善烧伤早期肠道的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实用方法。方法:通过近几年对26例烧伤病人实行了早期肠内营养的管饲方法,本着尽早开始少量多餐,平衡,全面循序渐进的原则。结果:所有病人在实施期间均有较好的耐受性,同时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以及营养成分的充足摄入。结论:烧伤面积在50%以上的严重烧伤病人,伤后早期恢复肠内营养方法,实用疗效可靠,有利于全病程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