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庆林  许真卫 《临床荟萃》1994,9(18):857-859
自1971年~1993年收治50岁以上喘息型慢性气管炎120例患者中,多数阳气素虚,抗邪能力弱,经久不愈、致使部分支气管炎性分泌物阻塞而成阻塞性肺气肿。治疗应抓住阳虚这个主要病机,采用助阳通经、逐驱寒邪的治本之法。应用具有回阳救逆,逐寒消痰的附子、干姜、川椒贴于有回阳固脱功能的神阙穴,再加持久的温热熨疗以消除痼疾。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常用中药针剂在急诊临床上的辨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药针剂的应用也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 ,如果不讲辨证地应用中药 ,有时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疗效 ,但决不会获得显效、高效、速效。1 1 外感高热的辨证用药1 1 1 柴胡注射液  具有清热解表 ,和解退热的功效 ,因此对邪郁太阳之表或邪阻少阳半表半里之发热 ,疗效显著。1 1 2 鱼腥草注射液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 ,因此对时疫邪毒所致的风温肺热证 ,湿热邪毒所致湿热证之发热疗效显著。1 1 3 银黄注射液  是由金银花和黄芩提取的 ,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 ,因此对风热毒邪所致的卫气分高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中医治病不但用药物祛除病邪,而且更重视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调配,不仅能维持人体健康,补气养血,强身健骨,而且能增加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疾病是怎样发生的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矛盾斗争的反映。“正”即正气,是指人体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邪”即邪气,是一切致病因素的统称。疾病能否发生,取决于正邪矛盾两方斗争的势力。祖国医学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抵抗能力强,虽有病邪的侵袭,也不容易发病。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不足以抵抗外邪时,邪气才能乘虚入浸,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发病;或邪气过于强盛,超过了正气抗邪的能力,以致病邪入侵  相似文献   

5.
口腔溃疡,一由胃火、心火,二由脾热。以及由于小儿饮食不当,口腔不洁,局部感染邪毒所引起。祖国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舌乃心之苗,脾脉又络于舌。若患儿心脾素蕴积热,外感邪毒,内外合邪,邪热循经上行熏蒸口舌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霉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又如腹泻,肺炎,某些急性传染病后造成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抑制了其他细菌的生长,白色念珠  相似文献   

6.
肺主气属卫,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若肺功能健全,气生成充实,肺有所主,则皮毛致密,抵抗外邪侵袭能力亦强。反之,肺气虚,宣发卫气和输布精气于皮毛的生理功能减弱,则卫表不固,腠理不实,风寒之邪易乘虚而人致病。此《内经》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也。均说明正气不虚于内,风寒之邪不得从表入侵犯内。因此,肺卫不固,腠理不实,是风寒束表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与预防保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中医学历来就十分重视预防保健,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医籍《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强调养生保健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通过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袭,来确保身  相似文献   

8.
<正>毒邪为风湿病的重要病因,分为外侵毒邪和内生毒邪,毒邪可导致血瘀,血瘀日久可内生毒邪,毒瘀互结是风湿病中的毒邪致病的病理关键。所以解毒祛瘀法可贯穿风湿病疾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9.
略谈运用扶正抑癌治疗肿瘤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扶正抑癌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应用扶正固本的方药[1],配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组成扶正抑瘤之剂,治疗中晚期肿瘤。该法不仅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正虚邪实的症状,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是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直流电将中药离子经皮肤或黏膜引入病变部位从而发挥作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既能发挥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效应的优势,起到祛除病邪,恢复抗病能力的双向调节作用,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处的药物浓度,有利于促进药物经皮吸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祖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有朴素的唯物辨证观点,整体观念,重视增强人体的内在抗病能力,以及协调机体内部的平衡。黄帝内经记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解表药是以解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解表药因药性不同,可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类,前者主治风寒表证,后者主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两类药均可用于现代医学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常见病的防治。解表药属祛邪药,合理应用能够发散表邪而不伤正气,而合理应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灵活运用攻邪学说辨证施治消化系统疾病梁孔居攻邪学说以擅长攻邪,独树一帜,变寒凉攻邪,“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善用汗、吐、下三法法邪,受到一些古今医家的青睐。笔者以攻邪学派运用下法法邪的经验报告如下。1邪结六腑,必用通下医家张从正认为,有邪实存在,下之...  相似文献   

14.
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应用解表药在发散表邪的过程中,要注意着眼于表透与透表两个方面。新感务求表透,伏气务求透表。发散表邪的药物很多,从五味看多为辛味,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平解表;由于人的体质常常出现亏损,故在临床配伍选用时,还有益气解表、助阳解表、养血解表、滋阴解表等。表透者以辛散外邪为主,透表者以托邪外达为主,具体选用,分析如下。一、辨证选药  相似文献   

15.
4中医药治疗根据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温病学“湿温病”范畴。手足口病系外邪所致病证,当具有外感病证的邪正消长特点,而分为邪盛初期、邪盛极期、邪减正复期。依据病程、皮疹特点及全身症状来辨别邪正消长情况,一般初起病邪在肺卫,继而邪及气营而见疹,终则邪减正复而向愈。  相似文献   

16.
以近二十年来的中国专利信息为依据,分析石吊兰实际应用情况,显示其疏散表邪等功效为已有文献所未载.启示土家药物应用具有巨大潜力,实践是认识和完善药物功用的根本途径,促进民族医药发展的必要手段是提高研究层次.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止嗽散来源于<医学心悟>,专为外感咳嗽、表邪已解、咳嗽仍不止而设.笔者在临床中常可见外感之后仅留咳嗽缠绵不愈的患者,应用止嗽散疗效显著,现将150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病归属于中医学的黄疸、胁痛、积聚、鼓胀等范畴。笔者认为本病主要是"毒邪"导致。毒邪是肝病传染性、慢性化、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应该重视毒邪在肝病病因病机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导临床治疗。近年来毒邪理论获得发展,结合现代医学对肝病病理机制的认识,在本文试就肝病的毒邪病因学说  相似文献   

19.
泻下是针对胃肠结滞制定的治疗大法,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为其立法依据,选用泻下药物为主组合成方;攻邪派张从正更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先论攻邪,邪去而元气复也",主张汗、吐、下三法治疗,认为泻下的目的是使邪气随大便外出,疏通气血给邪以出路,祛邪安正.  相似文献   

20.
21.燥邪致病有什么特点? 煤为秋季之主气,因此外感燥邪为病常见于秋季,称为秋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卫开始。且燥又为收敛清肃之气,性干燥,易伤津液。因而燥邪伤人以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津液亏乏的症状为临床特征。秋季感受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别,这是因为秋令正是气候处于由热向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