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染色体平衡易位与自然流产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女,28岁,因2次自然流产来我院就诊,结婚2年,曾孕2次,均于孕50d左右自然流产。妇科检查无异常,孕期无药物及化学毒物接触史,夫妇体健、非迈亲婚配,夫妻表型和智力均正常。夫妻周做染色体检查,结果: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t(3,19)。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03-105
目的观察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不良情绪特征,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98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将66例至少伴随1种不良情绪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另32例无不良心理情绪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特征,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引起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不良心理情绪的主要特征是焦虑和抑郁,分别占36.73%和46.94%;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后发现,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3000元、年龄 35岁、流产次数 3次以及婚姻不稳定是引起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危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进行有效筛选给予重点心理干预,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金寨县农村自然流产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自然流产,促进优生优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金寨县妇幼计生中心进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农村育龄夫妇1 679份电子档案,结合跟踪妊娠结局的资料,摘录其基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疾病史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育龄夫妇相关因素与自然流产的关系。结果 金寨县农村地区自然流产发生率为14.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孕次为1次、≥ 2次的孕妇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分别是初次妊娠者的5.09、16.41倍(OR=5.09,95% CI:3.54~7.33,P<0.01;OR=16.41,95% CI:10.75~25.05,P<0.01);孕前患有高血压的孕妇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是没有高血压患病史孕妇的5.22倍(OR=5.22,95% CI:1.52~17.90,P=0.012);怀孕前后规律服用叶酸的孕妇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是怀孕前后未服用叶酸者的0.11倍(OR=0.11,95% CI:0.09~0.24,P=0.043);丈夫年龄>35岁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是丈夫年龄30~35岁者的3.10倍(OR=3.10,95% CI:1.18~8.17,P=0.024)。结论 金寨县农村地区自然流产发生率较高,妻子多孕次、孕前患有高血压、丈夫年龄>35岁是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围孕期规律服用叶酸是自然流产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198对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流产的原因很多,其中孕卯的发育异常是最主要的原因。为阐明自发性流产与夫妇双方的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我们对198对自然流产夫妇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1 资料与方法 木院遗传咨询门诊1996~2001年间对198对自然流产(凡流产1次以上)而就诊的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抽取夫妇双方外周血作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必要时做C显带、银  相似文献   

5.
IVIG在复发性自然流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称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发生率约为5%。复发性自然流产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内分泌、解剖、感染等因素,但仍有50%~60%以上的患者原因不明,近来研究发现,在这部分患者中免疫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包括自身免疫异常(主要为抗磷脂抗体阳性)和同种免疫异常。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可以安全使用的多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品(IVIG)相继问世。IVIG得到广泛应用,如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乏、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炎性疾病等。鉴于IVIG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成功应用以及人们对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针对此类因素的临床预控措施。方法 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发生窒息病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孕妇的孕期、孕次、产次、阴捡次数、自然流产史、胎位不正史、妊高症、服药情况及疾病史等进行调查。结果 自然流产史、新生儿体重、孕周、羊水污染和分娩方式等因素对于评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如脐带缠绕、孕次、孕晚期头晕史、产次、妊高症、胎位不正史及其他疾病史等对于评分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该对自然流产史、孕周和羊水污染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慎重选择分娩方式并估算新生儿体重,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窒息后遗症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的土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母亲意外史、家庭收入、母亲是否接触溶剂是自然流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针对自然流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对孕妇,特别是妊娠早期的防护,对减少的自然流产、保护妇女的身体健康和提高人口素质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260对自然流产夫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20例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异常52例(10.00%)。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是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其病因复杂,目前比较明确的有遗传因素、解剖畸形、免疫因素、内分泌失调、环境因素等,有近50%的习惯性流产原因不明。现将近期国内外关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因素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社会因素对孕妇自然流产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疾病不仅受生物因素而且也受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为摸清自然流产与社会因素的关系,我们随机抽取100例自然流产孕妇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笔者从2005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548例自然流产的孕妇中随机抽取100例做为调查对象,其中初孕妇78例,经孕妇22例,年龄23~41岁,平均29.6岁。1.2调查方法:对100例孕妇进行分组:孕6~8周为一组;8~10周为一组;10周以上为一组。根据停经孕周结合提示妊娠囊大小及胎芽的大小,对孕妇的工作环境、睡眠状况及家庭情况做详细调查分析并登记、分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某院进行产检的有1次自然流产史的1200例孕早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入院后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统计URSA发生率,并收集所有孕妇的基线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200例有1次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12.
对85对自然流产夫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0例,阳性率为11.77%,涉及到异常染色体有3、4、5、9、21、22号及X Y,结合临床讨论了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异常及染色体变异与自然流产的关系,说明了染色体分析在自然流产夫妇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染色体病的发生率占新生儿的1/200,占围产期死亡的5%~10%,占自然流产的50%[1],染色体异常分为常染色体异常和性染色体异常,多为染色体畸变及其他原因所致,染色体异常常引起自然流产、死胎和畸形等不良后果.笔者对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育龄妇女应尽量避免可能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因素,以提高生育质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连续自然流产2次或以上者称为不明原因反复性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原发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从未有一次妊娠孕周超过22周,继发性自然流产是指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之前至少有一次活产史~([1])。免疫因素是URSA的重要原因。淋巴细胞亚群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监测指标。CD4~+CD25~+CD127~(low)T细胞是免疫调节的调控因素,在URSA患者免疫失调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  相似文献   

15.
高亚丽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2):102-103,106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后妊娠患者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 ~ 2020-01我院7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后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自然流产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基础激素水平、妊娠期合并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方式.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检验患者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结果:统计结果显示,7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后妊娠患者中发生自然流产28例,自然流产率为37.84%;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35岁、体重指数高、睾丸酮(T)水平高、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及伴妊娠期合并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后妊娠患者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35岁、体重指数高、T水平高、LH水平高及伴妊娠期合并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后妊娠患者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有上述风险因素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后妊娠患者的早期干预,以降低自然流产率.  相似文献   

16.
张定芬 《中国当代医药》2013,(27):155-156,15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3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在本院出生的35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及暴露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影响新生儿1rainApgar评分的单因素有分娩方式、新儿体重以及自然流产史(P〈0.05);暴露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羊水污染、新儿体重以及自然流产史等暴露因素为影响评分的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应该重视分娩方式的选择、新生儿体重异常以及有自然流产史的产妇,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控制窒息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确诊的妊娠15%~20%以自然流产而告终,有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称为习惯性流产。夫妇中任一方染色体异常是造成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与正常人群相比,这些习惯性流产夫妇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明显增高,其异常可以涉及到多条染色体[1-4],但除9号染色体外极少见单条染色体丛集发生的报道。笔者在对习惯性流产夫妇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中,发现7例涉及10号染色体的异常核型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3次或以上自然流产,又称复发性流产。随着流产次数增多,复发率也会增高。有2次自然流产者,再次妊娠时发生流产的概率约为25%-30%;连续发生3次以上自然流产者,再次妊娠时流产率更是达到30%以上。因此,连续发生2次自然流产时就要引起重视,找明原因,积极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19.
许红  孙东兰  高虹  李红  雷灵梅 《河北医药》2011,33(21):3298-3298
国际上将连续自然流产2次或以上者称为反复性自然流产,其中,无活婴存在的自然流产称为原发性反复自然流产;已有活婴存在的称为继发性反复自然流产。导致流产的原因除外常见的遗传因素、黄体功能不足、解剖结构异常及感染等因素以外,尚有部分复发性流产患者原因不明,考虑与免疫因素有关,封闭抗体(blockingantibodies,BA)作为一种体液免疫因素,其缺乏被认为是导致RSA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探讨封闭抗体在原发性反复自然流产和继发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阴性率是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5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异常核型7例,其中倒位、平衡易位5例,说明染色体倒位、平衡易位是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提示对不明原因的先兆流产不要盲目保胎,自然流产是检出染色体异常的重要临床指征,细胞遗传学对自然流产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孕前最好进行染色体检查,异常者应到优生遗传咨询门诊接受生育咨询与指导,孕后必须进行产前诊断,诊断结果患者可知情选择,以减少染色体异常儿出生,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