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即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与基因组学相比,它能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短短10余年,蛋白质组学迅猛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科研热点:2001年,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man proteome origanization,HUPO)成立,同时提出“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uman protemoe project,HPP),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发生发展概况、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蛋白质组研究的方法及其进展,列举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常用数据库及其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双向凝胶电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曼 《现代医学》2004,32(4):211-213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美国塞莱拉遗传信息公司于2 0 0 1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联合宣布 ,他们绘制出了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至此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基本完成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 ,蛋白质组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蛋白质组研究旨在揭示基因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包括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功能蛋白质组学和结构基因组学等新的概念的提出 ,蛋白质组学已成为当今生物领域中极其活跃的学科。其中双向电泳 (two 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 DE)是蛋白质组研究的三大关键…  相似文献   

4.
晶状体为透明富含蛋白质的组织,青年人晶状体干物质重量是湿重的35%,其干物质几乎完全是蛋白质。对晶状体蛋白质的研究,能够阐明晶状体正常生理及某些晶状体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于1995年提出,是指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概念是在后基因时代提出的,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就是定量检测细胞或组织的整体蛋白以反映基因表达,从而描述生物学过程(如疾病发生发展和药物作用),揭示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蛋白质组学也应用于对晶状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个新领域,它通过在蛋白质水平上对细胞或机体基因表达的整体蛋白质的定量研究,来揭示生命的过程和解释基因表达控制的机理[1].蛋白质组学分为表达蛋白质组学(Expression Proteomics)和细胞图谱蛋白质组学(Cell Map Proteomics),前者指细胞和组织表达的蛋白质的定量图谱,它依赖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和图像分析,它能在整体蛋白质水平上研究细胞的通路,以及疾病、药物和其它生物刺激所引起的紊乱,因此它可能发现疾病标志和阐明生物通路;后者是指通过纯化细胞器或蛋白质复合物,用质谱鉴定蛋白质组分,确定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亚细胞位置[2].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引发了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的发展,使蛋白质分析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在将高分辨2-维电泳、高灵敏度的生物质谱和快速增长的蛋白质和DNA数据库三者结合起来,为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High throughout Proteomics)铺平了道路[3].这里主要介绍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终完成,蛋白质作为生命功能的最终执行者,其功能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深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成为最终揭示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最关键环节之一.传统蛋白质研究的方法如色谱分离纯化技术、二维电泳、质谱等方法因操作过程繁锁、耗时冗长、重复性差、检测样本量小等缺点而不适合对蛋白质开展大规模的筛选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迫切需要一种高通量、快速、全自动化的用于对批量蛋白质进行快速研究的仪器.近几年来,随着相关基础科学的发展,融合了生命科学与微电子科学、材料学等多门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表面增强激光解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蛋白芯片诞生了,该技术广泛用于各类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筛选、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揭示蛋白酶的作用、测定血清中小分子物质的含量及新药的研制和开发等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将蛋白质组学方法用于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制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发病率较高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双向凝胶电泳后应用不同染色方法进行染色,Image Master 2D Elite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考马斯亮蓝法染色用于腹泻型IBS患者,平均得到蛋白质点426个;硝酸银染色法用于便秘型IBS患者,平均得到蛋白点581个。结论:双向凝胶电泳法可得到IBS患者结肠黏膜组织的蛋白质组图谱;硝酸银染色法的分辨率明显高于考马斯亮蓝法。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研究要求有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及准确、灵敏的质谱鉴定技术.凝胶电泳中蛋白质的着色不仅影响蛋白质分离的分辨率,同时也影响后续的质谱鉴定.选择适当的蛋白质染色法将有助于提高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 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强  胡志东 《医学综述》2007,13(11):816-818
蛋白质组学是在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对生命过程的认识。本文对蛋白质组学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后蛋白质的修饰是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蛋白质磷酸化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几乎调节着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磷酸化蛋白质的定性、定量和功能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使大规模和系统性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研究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检测和鉴定磷酸化蛋白质的蛋白质组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肿瘤蛋白质组学可用于了解肿瘤的早期诊断,病程监测,以及药物筛选等方面.本文主要以肿瘤蛋白质组的研究技术和对肿瘤的筛选而解释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应用化学发光技术分析鉴定蛋白质的方法和价值。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双向电泳及银染等技术建立小鼠神经元蛋白质组图谱,再用PDQuest 2D分析软件和免疫印迹持久性化学发光技术选择性地鉴定三种小鼠神经元蛋白质-PI3Kr3、MEK1、PKCα。结果:三种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化学发光图谱上均只出现了1个特异蛋白质斑点,信号强,背景低。结论:利用化学发光技术鉴定蛋白质简单、实用、灵敏、高效,可为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眭维国  黄礼玲  陈洁晶  黄河  戴勇 《医学综述》2008,14(23):3596-3599
寻找理想的表型生物标志物,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分子以用于癌症的早期检测诊断及预后评估一直是癌症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癌症研究的重点从基因组学转移到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癌症研究中的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也飞快发展,极大推动了与癌症相关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与癌症相关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4.
血清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建立血清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方法对血清蛋白质2-DE的各种条件进行调整、优化.结果建立了稳定的2-DE技术.结论已建立的血清蛋白质2-DE技术,将为进一步开展疾病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血清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方法:对血清蛋白质2-DE的各种条件进行调整、优化。结果:建立了稳定的2-DE技术。结论:已建立的血清蛋白质2-DE技术,将为进一步开展疾病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是结合色谱学,层析原理和SEIDI-TOF-MS技术制成的新一代生物芯片,是目前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的优点是能洞察肿瘤细胞、组织和生物体蛋白质含量的细微变化,且能精确分析某一特定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作者就SELDI蛋白质芯片联合二维电泳、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等技术在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所应采取的策略,SELDI蛋白质芯片在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临床应用如筛选肿瘤标志蛋白、预测肿瘤转移和预后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涂文斌  彭彦  彭国光 《医学争鸣》2007,28(5):474-476
作为后基因时代的一门新学科,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为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从整体上研究线粒体蛋白质组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变化成为可能.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揭示相关疾病线粒体蛋白质存在相应的变化,以及通过对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去发现线粒体蛋白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寻找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疾病特异性蛋白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8.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被誉为20世纪的3大科技工程之一。其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宣告了一个新的纪元——“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其中,功能基因组学成为研究的重心,蛋白质组学则是其“中流砥柱”。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疾病的物质。药物的研究与发现关系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的繁衍。蛋白质组学及其技术的发展,揭示蛋白质活动规律,为发现新药提供了新靶点,也提高了药物发现的效率,如结构蛋白质组提供的三维结构,结合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计算机学和生物信息学,将促进药物靶点发现和验证、设计和产生新的先导化合物和目的物。本将蛋白质组学及药物蛋白质组学在药物靶点发现和确认以及药物发现过程中有关技术和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1994年由Williams和澳大利亚悉尼Maquafie大学的Mare Wilkins等人首先提出了“蛋白质组(Droteome)”这一概念,蛋白质组一词,源于蛋白质(Drotein)与基因组(genome)两个词的杂合,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2001《Nature》、《Science》杂志公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同时,分别发表了“And now for the Proteome”和“Proteomics in Genomehnd两篇述评,认为蛋白质组学将成为21世纪人类最大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方法:对研究蛋白质组学的关键技术二维凝胶电泳(2-DE)过程进行改良.结果:建立了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和非皮损组织的蛋白质组2-DE方法.结论:本实验为研究影响银屑病的表皮细胞增生差异蛋白质组学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