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维和部队二级医院伤员空运后送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张翼  周红红 《护理学报》2005,12(5):40-41
笔者报道中国首支维和医疗队驻刚果(金)第5战区二级医院13例伤员空运后送前的护理。总结后送前掌握后送标准及时机、后送程序、后送人员职责,做好伤病员的心理准备、生命体征的评估、充分物品准备以及从医院至机场后送过程中的护理,为我军伤病员分级救治和后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战争中,如何安全及时地将伤病员转移到医疗条件良好的后方医院进行救治,是医疗后送中的一大难题。而空运后送因能够及时、快捷地将伤员送达指定地点并使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备受关注。但是空运后送不同于地面伤病员的后送,在飞行过程中因飞机的速度和高度的变化而出现的低气压、缺氧、晕机、噪声等会对伤病员的病情观察及抢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分析并比较汶川地震与玉树地震伤病员的医疗后送特征,以期为将来应对特大地震伤病员医疗后送的组织实施提供借鉴。方法全面收集源于汶川、玉树地震伤病员医疗后送的现场调研、卫生部工作报告、国内外官方网站,以及数据库文献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从汶川到玉树,伤病员后送原则趋于早期后送、全部后送;后送层级逐渐简化,由灾区一线经公路、铁路直接后送至后方医院,或以空运作为主要后送方式;分级救治概念弱化,力求早期进行专科治疗。结论早期确立适宜的后送原则、建立简化的后送体系、保证充足的卫生运力、科学评估各级救治能力是保证特大地震安全迅速有效的伤病员后送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变伤病员空运后送过程中所使用的询问牌造型不合理、内容不全面的现状.方法 设计、研制和生产新型扇形询问牌,在伤病员空运后送时进行试用.结果 新研制和设计的扇形询问牌美观、体积小、可折叠、能放于机上"医疗救护衣"的口袋内,更利于医护人员双手操作.结论 改进后的询问牌内容更丰富、有中英文和图画对照,适合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伤病员,伤病员空运后送机上更易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研究群体烧伤病员远距离空运后送的护理组织与实施。方法对2006年34例烧伤伤员空运后送护理的全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34名伤员全部为男性,病重25人(占73.53%),病危3人(占8.82%),100%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重度吸入性损伤16人占47.06%,中度吸入性损伤18人占52.94%。空中飞行距离约1600km。按空运申请、空运前医疗护理准备、运送伤员到达登机点、组织伤员登机、实施空中医疗护理、组织伤员离机与交接、进行飞机的清洁与消毒、补充药材等8个阶段逐步展开救护。结论对于群体烧伤伤员空运后送,转运前的护理准备非常重要;对群体伤员进行分类编号管理,是防止护理工作混乱的基础。空中转送的医疗与护理具有独特性,但现代化的监护增加了转运的安全;统筹使用空中与地面的护理力量,可以提高护理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6.
徐巍  苏迅  张莺  姚静  张春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613-2613
空运医疗救护能及时、快捷地将伤病员送达到后方指定救治地点,为伤病员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挽救生命.但飞行的特殊环境与某些普通医疗救护设备之间存在干扰和影响,因此空运医疗救护装备必需具备适应高空飞行环境的特性,飞行护士作为空运医疗救护中重要的救护力量,必须具备对空运医疗救护装备选择、检查、应用的能力[1].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研究群体烧伤病员远距离空运后送的护理组织与实施。方法对2006年34例烧伤伤员空运后送护理的全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34名伤员全部为男性,病重25人(占73.53%),病危3人(占8.82%),100%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重度吸入性损伤16人占47.06%,中度吸入性损伤18人占52.94%。空中飞行距离约1 600 km。按空运申请、空运前医疗护理准备、运送伤员到达登机点、组织伤员登机、实施空中医疗护理、组织伤员离机与交接、进行飞机的清洁与消毒、补充药材等8个阶段逐步展开救护。结论对于群体烧伤伤员空运后送,转运前的护理准备非常重要;对群体伤员进行分类编号管理,是防止护理工作混乱的基础。空中转送的医疗与护理具有独特性,但现代化的监护增加了转运的安全;统筹使用空中与地面的护理力量,可以提高护理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研究群体烧伤病员远距离空运后送的护理组织与实施.方法 对2006年34例烧伤伤员空运后送护理的全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34名伤员全部为男性,病重25人(占73.53%),病危3人(占8.82%),100%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重度吸入性损伤16人占47.06%,中度吸入性损伤18人占52.94%.空中飞行距离约1 600km.按空运申请、空运前医疗护理准备、运送伤员到达登机点、组织伤员登机、实施空中医疗护理、组织伤员离机与交接、进行飞机的清洁与消毒、补充药材等8个阶段逐步展开救护.结论 对于群体烧伤伤员空运后送,转运前的护理准备非常重要;对群体伤员进行分类编号管理,是防止护理工作混乱的基础.空中转送的医疗与护理具有独特性,但现代化的监护增加了转运的安全;统筹使用空中与地面的护理力量,可以提高护理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9.
空运救护是利用现代飞行器对伤病员实施紧急救护的后送方法.1870年人们首次用气球运送160名伤病员获得成功,1910年女飞行员马尔文革第一次在少隆用飞机完成运送伤员的飞行.  相似文献   

10.
军队护理学     
《中国临床护理》2008,(5):311-313
战时伤病员分类简易登记簿的应用;复杂战场环境下医疗紧急救援能力的培训探讨;各类止血带止血性能的研究进展(综述);海军陆战部队医疗后送及救治能力优化模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论未来战争空运后送的护理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军事高科技化及国防战略格局多极化的现代社会里,战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面对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空军卫勤保障尤其是护理卫勤管理应从战略的高度,认真审视未来战争联合作战空运医疗后送的保障需求,认真疏理空运医疗后送的研究成果,认真部署空运医疗后送准备任务,认真研究空运医疗后送保障的现实问题和对策。护理工作贯穿于卫勤保障的始终,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病死率、伤残率的多少和伤员的预后效果。即直接关系到空军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斌全  赵晓云 《护理研究》2008,22(12):F0003-F0003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发病或受伤后,由医务人员或目击者在病人抵达医院前对其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行为^[1]。有记录的院前急救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字军东征时期。当时,为了救助那些不远万里到耶路撒冷朝圣病倒在路旁的人们,一些宗教骑士闭(包括圣约翰骑上凼)经过短期培训便投入到对病人的救援活动巾,而救助活动一般也仪限于使用四轮马车将伤病员运送到救治中心。  相似文献   

13.
战时伤病员六级检伤分类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病员分类是救治机构将伤病员区分为不同处置类型的活动,是组织实施伤病员医疗后送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战时救治大批伤病员所必须采取的工作程序之一,是做好伤病员收容、救治和后送工作的前提。为更好地实现分类的目的,充分发挥卫勤保障能力,做到短时间内实施快速、正确的分类,我们通过对2年来野战医疗所训练演习、训练过程中所采取分类方式的不断改进,摸索出一套既提高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批量伤员院在联合国维和部队二级医院的急诊救治和空运后送的组织与实施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维和部队批量伤员救治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马里加奥“4·26”车祸事故和基达尔“5·13”地雷爆炸中,批量塞内加尔伤员在中国二级医院急诊救治和空运后送的相关资料,分析其抢救和空运后送模式的可行性及救治效果。结果经二级医院迅速、合理、高效的组织与救治伤员,本组14例伤员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成功获救。结论联合国维和部队二级医院对批量伤员采用快速分流救治,损伤控制手术,及时安全的空运后送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外伤伤员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常见战伤空运后送前的救护提示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自1870年巴黎遭普鲁士兵包围时第一次用气球空运患者以来,航空医学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135年的空运经验已经使伤员的空运后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有组织的系统。针对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突发性、立体性、武器的高杀伤性特点,势必扩大了空运救治的范围与难度。而如何提高空运救治质量,提高机上救治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率、伤死率,是航空医学及军事卫勤保障值得探索与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参加航空医学专科培训、空运医疗后送急救等项目,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灾难救援中远程医疗救援的作用和地位。方法:以汶川和玉树地震救援为例,分别收集两次地震中湖北省紧急医疗救援队接诊的1801例和19例地震伤病员资料,分析病情特点、救援方法、实际效果与病员流向。结果:汶川地震接诊1801例伤病员中,外伤病例明显多于其他病种(P<0.01);外伤病例中,单部位伤多于复合伤(P<0.01),且以四肢损伤居多;伤病员在地震后1周内最多,明显多于其他时间(P<0.01)。对所有伤病员进行了检伤分诊,科学规范地进行了院前急救处理,1206例患者在震区部队医院或当地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手术或其他稳定病情措施后分流至德阳、成都等其他地区,救治效果良好。玉树接诊伤病员全部为地震造成的外伤病例,灾区救出伤员、规范处置后全部转运至机场,与空军合作,全程跟踪救护伤病员,抢救转送了19位藏族同胞,无一例死亡。结论:远程医疗救援的快速启动响应,对规范灾区医疗救治秩序,及时有效救治短期内出现的大批伤病员,发挥了重要作用。"绵竹模式"探索了一条远程医疗救援的新模式,在玉树救援中得到了检验与升华,为今后开展灾难救援探索了一条远程医疗救援组织与灾区医疗部门合作、与部队救援力量合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院前急救安全护理影响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前急救是EMSS(医疗急救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是指伤病员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途中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快速、准确、合理的院前救护措施对抢救患者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市2006年成立120调度中心,我院作为三级院前急救站,三年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7658次。现将院前急救安全护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伤员流”是指伤员自火线向后方流动的宏观现象;是在战时分级救治的要求下,战时发生的大量伤员通过前接、后送造成的。其流动状态是卫勤保障进行调控的依据,同时也反映了医疗后送工作的效率。海军陆战部队伤病员医疗后送是围绕伤病员的有序流动而展开的一系列卫勤保障活动。伤员在后送链上不间断地流动,且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治疗;同时,伤员在医疗后送的流动过程中,受到军事、战场、海上环境等影响,不断产生新的信息。因此,伤员流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信息流。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信息流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对提高卫勤保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一个优化效率的数学模型,找到伤员医疗和后送工作的平衡点,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分配卫勤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海军陆战部队的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系三级甲类综合性医院,是浙江省医疗、教学、科研指导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20.
空运又称空中转移、空中转运或航空医疗后送,属于空军卫生勤务保障的范畴.1910年法国女飞行员马尔文格在沙隆第一次完成了用飞机运送患儿的飞行,掀开了现代航空后运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