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94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甲氨喋呤(MTX)50mg单次肌注,口服米非司酮150mgqd×3d;观察组活血化瘀、杀胚消症汤药消癥杀胚汤,一日一剂,口服米非司酮150mgqd×3d.结果:两组在成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输卵管通畅率及附件包块吸收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杀胚消癥法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提高了输卵管通畅率及附件包块吸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杀胚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25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125例口服中药杀胚化瘀方1周,联合米非司酮口服3d;对照组125例单次肌肉注射甲氨喋呤,24h后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药物毒副反应、患侧榆卵管再通率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消化系统、骨髓造血系统并发症及肝功损害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侧榆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为低。结论:中药杀胚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较好,药物毒副作用轻,输卵管再通率及宫内妊娠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6,(7):804-805
目的:观察抗孕杀胚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予抗孕杀胚方配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对照组单纯予甲氨蝶呤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1%,与对照组的7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孕杀胚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异位妊娠,能增强杀胚力度,促进局部血块及妊娠产物吸收,缩短病程,恢复输卵管通畅,提高宫内妊娠率,且不增加药物副反应,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消瘕杀胚中药联合复方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64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消瘢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子宫输卵管碘普罗胺造影检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9个月后随访其生育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盆腔积液吸收程度、输卵管通畅率及9个月内妊娠率方面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消瘕方联合复方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药物联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腹部包块消失时间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输卵管再通率、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费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药物联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及要求分为手术组(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和药物治疗组(甲氨蝶呤肌注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口服),每组各25例。结果:手术组治愈率、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附件包块吸收时间、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100%、(16.24±4.62)天、0天、88.0%,药物组分别为84%、(24.52±10.60)天、(40.58±9.21)天、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较药物保守治疗具有治愈率高、恢复快、血β-HCG转阴时间短、输卵管通畅率高等优点,可作为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卵管联合中药治疗在输卵管近端阻塞中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6月182例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给予输卵管插管治疗后中药灌肠和金刚藤糖浆口服,月经干净3~7d行76%复方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简称造影),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术后妊娠情况并与输卵管通液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术后造影示:输卵管通畅51例(57%),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质部阻塞6例,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21例,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妊娠3例,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插管联合中药治疗在输卵管近端阻塞治疗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消癥通络汤治疗输卵管妊娠药物杀胚后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予以自拟消癥通络汤治疗输卵管妊娠药物杀胚后包块50例。结果:50例中,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49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消癥通络汤是治疗输卵管妊娠药物杀胚后包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294-1295
目的:探讨分析杀胚中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09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0例未破损期异位妊娠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150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另服用杀胚中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2.0%vs 73.3%,χ2=18.238,P=0.000);实验组血β-HCG恢复正常、异位妊娠包块吸收及月经复潮所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13.14±5.18)d,(84.42±15.83)d,(76.51±12.63)d vs(17.05±8.13)d,(96.58±16.24)d,(88.47±19.29)d,t=4.968,6.567,6.353,P=0.000,0.000,0.000];实验组治疗后输卵管畅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联合杀胚中药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有利于妊娠包块的早期吸收及患者机体健康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异位妊娠内服方结合西药治疗异位妊娠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瑛  何惠玲 《陕西中医》2010,31(11):1444-144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消症散结杀胚类中药结合西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5例,给予氨甲喋呤及米非司酮治疗,配合应用异位妊娠内服方(天花粉、桂枝、桃仁、红花、丹参、牛膝、香附、延索胡、三棱、莪术)内服;对照组50例,单纯使用氨甲喋呤及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治疗组血HCG转阴平均时间、包块吸收率及输卵管通畅率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可以加快盆腔包块吸收,提高再孕率,加快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1.
方霞  林燕 《新中医》2015,47(12):144-146
目的:观察杀胚方联合西药综合干预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杀胚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复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盆腔包块直径大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统计有生育要求者输卵管通畅度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7.5%,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HCG复常、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生育要求患者输卵管通畅率观察组为94.44%,对照组为5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杀胚方联合西药综合干预综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可加速包块消失,促进其生殖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卵管再通术联合中药灌肠、通络宝治疗包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灌肠、通络宝治疗包,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输卵管畅通率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应用输卵管再通术联合中药灌肠、通络宝治疗包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输卵管畅通率和妊娠发生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中药灌肠加TDP照射和单纯中药灌肠治疗异位妊娠(EP)陈旧性包块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EP保守治疗后患者分为中药灌肠加TDP照射组(治疗组,93例)和单纯中药灌肠组(对照组,34例)。结果①包块吸收方面:治疗组包块吸收46例(51%),包块缩小1/3以上27例(30%),包块缩小<1/3 17例(1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输卵管通畅方面:治疗组输卵管通畅65例,通畅率为50%;对照组输卵管通畅13例,通畅率为4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生育结局方面:2组在宫内妊娠、足月产、流产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再次妊娠、不孕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药灌肠加TDP照射在EP陈旧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灌肠。  相似文献   

14.
王莉莉  刘静君 《山东中医杂志》2011,(12):866-868,87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用甲氨蝶呤联合化瘀消癥汤治疗;对照组57例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输卵管妊娠包块吸收时间、子宫直肠陷凹积液吸收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以及MTX的使用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78.9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降低HCG水平,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状况,促进异位妊娠包块的软化、吸收及消散,达到杀胚消癥的目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穴位注射加离子导入配合中药散剂口服治疗包块型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确诊为包块型异位妊娠[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曾经阳性后转为阴性]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口服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散剂)以活血祛瘀消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消癥散中药离子导入,观察2组盆腔包块消失时间、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和重复性异位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盆腔包块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重复性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加离子导入配合中药散剂口服治疗包块型异位妊娠有利于缩短盆腔包块消失时间,提高输卵管通畅率,降低重复性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损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方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为87.5%,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B—HCG水平、附件包块及子宫直肠窝积液间距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生育要求者输卵管通畅率治疗组为76.6%,对照组为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使患者免除手术痛苦。  相似文献   

17.
<正>异位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并发育,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约占95%[1]。异位妊娠包块期指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内出血量少,或出血速度较慢,治疗杀胚成功,内出血积于盆腔1周以上,形成包块[2]。对于年轻患者来说,保守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3]。异位妊娠保守杀胚治疗后盆腔多残留包块,若不及时消除包块,可致包块机化变硬并与周围组织粘连,  相似文献   

18.
李丽春  薛瑞娟  李红梅 《陕西中医》2012,(10):1340-1341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联合活血化瘀、散结杀胚类中药方剂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对照组98例单独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118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活血化瘀、散结杀胚类中药方剂(金银花、薏苡仁、败酱草、附片、紫花地丁、地榆、赤芍等)治疗。结果:两组间的保守治疗成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成功的两组患者在血β-HCG下降程度及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包块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方剂对异位妊娠治疗成功率较高,还可缩短病程、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药物杀胚治疗有效出院的瘀结成癥证异位妊娠患者,外敷双柏油膏及口服加味化瘀消癥复方对治疗异位妊娠包块与盆腔积液效果.方法 将经药物治疗有效出院的瘀结成癥证异位妊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双柏油膏外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化瘀消癥复方口服,对比出院2周后与4周后的阴道彩超情况,观察2组患者异位妊娠包块与盆腔积液的变化.结果 出院2周后,治疗组异位妊娠包块缩小率、盆腔积液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4周后,治疗组异位妊娠包块缩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盆腔积液缩小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周与4周后,治疗组异位妊娠包块消失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包块尚未消失的病例,治疗组包块的R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药物治疗有效出院的瘀结成癥证异位妊娠患者,在外敷双柏油膏的基础上,继续服用加味化瘀消癥复方,可有效促进异位妊娠包块与盆腔积液的吸收,减少尚未消失异位妊娠包块的血供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炎性不孕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取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腹腔镜手术后,实验组双侧输卵管通畅14例,单侧输卵管通畅25例,双侧输卵管阻塞l例;对照组双侧输卵管通畅10例,单侧输卵管通畅29例,双侧输卵管阻塞1例,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实验组正常妊娠26例,异位妊娠2例,未受孕10例;对照组正常妊娠19例,异位妊娠2例,未受孕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安全有效,简单方便,可作为输卵管炎性不孕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