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茯苓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相比于对照组的77.38%高(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荨麻疹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80例荨麻疹患者分成西药组与中药组各90例,西药组应用氟雷他定分散片治疗,中药组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1.1%,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中药组明显高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荨麻疹患者中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的将我中心收治的13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方式针对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加味小柴胡汤口服的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达到了91.43%的总有效率;对照组达到了88.24%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疗效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症状积分均出现了较为显著的降低,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下降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加味小柴胡汤口服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中老年妇女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160例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每次2 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温服,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6.25%,观察组有效率为88.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禁频率、失禁程度、夜尿次数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都出现大幅度好转,与治疗之前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就好转程度而言,观察组较之对照组表现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CI-Q-SF评分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P0.05),而I-QOL评分方面则出现了大幅度上升(P0.05),且就症状的改善情况来看,观察组较之对照组表现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后的阴道压力,不论是静息压还是收缩压都了大幅度上升,相较于治疗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阴道压力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FL、BC和PMUC等动力学参数都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相较于治疗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动力学参数的上升表现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可减少中老年妇女尿失禁患者尿失禁次数,明显增加其阴道压力,改善其尿动力学参数,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9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拟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如肌苷、辅酶Q10、消心痛、肠溶阿斯匹林等)治疗,治疗组仅给予自拟复脉汤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自拟复脉汤对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达79、2%,对照组有效率47.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55次,分的患者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自拟复脉汤能有效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心率水平,减轻心肌缺血,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加味酸枣仁汤针对肝血亏虚证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4例肝血亏虚证失眠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酸枣仁汤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儿采用艾司唑仑疗法,对两组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血亏虚证失眠患者采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湿疹患者时使用加味二妙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湿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加味二妙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肢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加味二妙汤进行治疗,不但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谢桂  陈泽奇 《中国医师杂志》2009,12(10):840-842
目的 观察加味补肝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补肝汤为主方的中药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40例采用甲钴铵500μg,均每日1次肌肉注射.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表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P<0.01);两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加味补肝汤和甲钴铵治疗DPN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但加味补肝汤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甲钴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加味补肝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补肝汤为主方的中药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40例采用甲钴铵500μg,均每日1次肌肉注射.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表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P<0.01);两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加味补肝汤和甲钴铵治疗DPN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但加味补肝汤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甲钴铵.  相似文献   

10.
赵晓明 《现代保健》2012,(17):46-47
目的:探讨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科收治的8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后1周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继发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加味大秦艽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虚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虚痹)患者60例,按照挂号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大秦艽汤进行治疗,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药量,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两个月,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沉降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红细胞沉降总有效率75.1%,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观察组在降低红细胞沉降方面比对照组更具优势;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抗链球菌溶血素“O”变化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抗链球菌溶血素“O”变化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采用加味大秦艽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治疗的9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值和心率、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值和心率均改善良好,其数据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85.7%,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其数据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采取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值和心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薛娜 《现代养生》2014,(8):241-242
目的:观察加桂枝加芍药汤用于急性心梗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并评价其护理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9月--2013年8月我院120例心肌梗死伴便秘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情况。将120例便秘患者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用加味桂枝加芍药汤治疗,对照组用麻仁软胶囊治疗,两组均按便秘护理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8.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桂枝加芍药汤的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本方对心肌梗死病人便秘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方法:将例120例急性心梗伴随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服用加桂枝加芍药汤,每日一副,分两次煎服。对照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服用麻仁软胶囊,每日一次,每次一片。2周之后比较两组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50例,好转9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40例,好转13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为88.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即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在排便间隔、便质干结、排便困难3项症状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桂枝加芍药汤用于急性心梗病人便秘的护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加味补肝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补肝汤为主方的中药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40例采用甲钴铵500μg,均每日1次肌肉注射.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表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P<0.01);两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加味补肝汤和甲钴铵治疗DPN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但加味补肝汤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甲钴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加味葛根岑连汤对湿热型急性腹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4例本院诊治湿热型急性腹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葛根岑连汤,2组治疗疗程为3天。观察并记录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98%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使用加味葛根岑连汤治疗湿热型急性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庆 《现代保健》2010,(27):84-85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80例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为西医基础治疗加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组为西医基础治疗加用加味小柴胡汤。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7.5%(P〈0.05),加味小柴胡汤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是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应用于室性早搏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收治的86例室性早搏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的心电图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室性早搏患者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麻黄附子细辛汤最早出处为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从方名可以看出,该方具有外解太阳之表和内散少阴之寒之功效。临床上,麻黄附子细辛汤作为经典验方,在各系统疾病的治疗的均有着广泛的临床共识,然而,如何在经典验方上进行加减,以满足不同病情患者的需求更能体现中医的魅力。为此,本文在肺病范畴内介绍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证机方药,并且结合两例病例(一例为过敏性鼻炎伴荨麻疹;另一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源性心脏病)介绍相关用药心得体会,以供医学界同仁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加味取渊汤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9月-2019年3月科室收治的UACS热证患儿84例,在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人。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加味取渊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咳嗽症状积分、总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症状积分、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3.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味取渊汤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明确,对患儿咳嗽症状积分、总症状积分的影响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口服西药孟鲁司特钠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把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可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