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丹  王芳  张敏  唐婵  张蝶  蒋慧  张丹  姜颖  肖红 《护理研究》2014,(29):3643-3644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穴位盒灸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9例中风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6年制定的中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对功能障碍的肢体进行穴位盒灸;C组在B组的基础上对功能障碍的肢体进行中药熏蒸。分别在3组病人入组时和干预1个月时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和肌力比较。[结果]干预后3组病人FMA评分和肌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穴位盒灸可改善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病人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把12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生存质量指数(QLI)和BI指数评价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经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QLI与BI分值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康复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功能预后的影响,把126例急性脑卒中患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生存质量指数(QLI)和BI指数评价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经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QLI与BI分值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康复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比较互动式头针与传统头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脑卒中后上肢Brunnstrom分期为Ⅲ—Ⅴ级的70例患者,利用MINIMIZE分层随机软件,随机将脑卒中患者分为互动式头针组(35例)、传统头针组(35例)。互动式头针组选取病灶同侧(肢体偏瘫对侧)顶颞前斜线中2/5、顶颞后斜线中2/5、顶旁2线作为头针刺激区。互动式头针组在实施头针治疗的过程中开展作业治疗,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行捻转手法1次。传统头针组头穴刺激区同互动式头针组,头针治疗与作业治疗分开实施。两组头针治疗、作业治疗均每日1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积分的改善情况;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upper-extremity Fugl-Meyer scale,UFMA)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脑卒中患者在SF-36各领域的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互动式头针组在SF-36躯体功能、生理职能领域积分,与传统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FMA积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作业治疗可以全面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互动式头针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方面优于传统头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电话随访,研究组进行延伸护理服务。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患者的ADL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 ①出院后2、4、6个月时2组患者MBI均呈现上升趋势,且研究组MBI变化更明显,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对MBI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46.781,P<0.01;F分组=49.384,P<0.01)。出院6个月时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Z=-2.139,P<0.05)。②出院6个月时2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均有明显增高,且研究组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11.893,P<0.01; t=12.034,P<0.01; t=8.230,P<0.01)。 结论 延伸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ADL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家庭康复护理能力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普遍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护理者缺乏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组织和培训淮阴师范学院的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对淮安市区进行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指导,在对开展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探讨和研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家庭康复护理能力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内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普遍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护理者缺乏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 ,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组织和培训淮阴师范学院的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对淮安市区进行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指导 ,在对开展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 ,探讨和研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对 2 0 0 3年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选定 5 0例居住在淮安市区的患者为对象 ,平均年龄 6 9.73岁 ,按其患者随机分组 ,分别进入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 2 5例。 2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经检验差异…  相似文献   

8.
9.
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22例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12例)和对照组(110例),康复组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未接受任何正规的康复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人组时、入组后2个月末和5个月末利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其生存质量(QOL)进行评定。结果:在社区治疗2个月末和5个月末,康复组在WHOQOL-BREF各领域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社区康复可以全面提高社区中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6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所省级综合性医院同期首次发病的76例脑卒中患者,通过脑卒中影响量表(SIS)收集患者脑卒中后1个月、4个月的资料,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文化程度、照顾类型、性别、病变部位、婚姻、合并症6个变量与脑卒中后1个月的生存质量有关,其中文化程度的影响最大;康复护理、婚姻、社会支持、性别与脑卒中后4个月的生存质量有关,其中康复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最大。结论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且存在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早期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ADL训练组和物理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物理治疗,ADL训练组除接受上述治疗外,在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ADL强化训练。然后在不同阶段比较两组QOL总分值,第1次QOL测定在入院后1周,以后每个月测定1次,观测6个月。结果入院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QOL总分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经比较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强化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训练,对患者的QOL有明显提高,值得康复医学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14.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后,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规律。方法 按分层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纳入到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予以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分别于入选时,病后1个月末、3个月末和6个月末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评测。结果 对照组2例死亡,康复组没有死亡病例。康复组患者康复治疗后各阶段生存质量量表中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自身生存质量的总的主观感觉、自身健康状况的总的主观感受和综合自评分等项目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存质量的各项评分有着明显的改善(除外社会关系项目)。发病后前3个月生存质量改善最为明显,后3个月生存质量改善速度明显减慢、幅度明显减小。结论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较为快速明显,后期生存质量改善速度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症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表对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治疗前生存质量整体、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存质量整体、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较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6个月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和言语治疗,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和6个月后利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其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两次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59.85±12.14、76.66±13.62,对照组为59.87±11.45、69.75±10.19;两组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6个月后的QOL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糖尿病患者2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生理维度为(20.47±11.49)分、心理维度为(24.76±15.63)分、社会关系维度为(16.89±5.39)分、治疗维度为(8.85±3.54)分,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明显改善代谢指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结肠癌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情况、情感情况、功能情况、公共板块及附加关注等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中西医结合对于结肠癌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脑卒中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1-2]。据统计,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占据世界首位。而据国民死因调查结果[3]显示,脑卒中已成为中国国民死亡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高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患者往往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4]。为加快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民航总医院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连续式康复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及生活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连续式康复方案组)及对照组(常规康复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康复训练并给予出院后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连续的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分别在入组时、干预3个月结束时,采用HAMD量表评定心理状态及SWLS量表评定生存质量、FCA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进行患者康复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SWLS及FCA评分均较入组时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更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式康复服务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功能,提升整体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